首頁>Club>
如題
5
回覆列表
  • 1 # 會好健康匯

    主要經呼吸道傳播,透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洩物,受病毒汙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觸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糞便中含有高濃度的病毒,並透過汙染的水源泉由糞便-口途徑傳播流感病毒。目前還沒有發現人感染的隱性帶毒者,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人類對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研究結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與人流感病毒發生基因重 組,否則它很難侵犯人類,導致人與人間傳播。人禽流感的發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觸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毒的機率很小。 

     一般認為任何年齡均具有易感性,但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單純型流感 

     僅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變化,黏膜可見充血、水腫及淋巴細胞浸潤。纖維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 

     肺炎型流感 

     肺臟是暗紅樣水腫。氣管、支氣管內有血性分泌物、黏膜充血,其纖毛上皮細胞壞死脫落,黏膜下層灶性出血、水腫和白細胞浸潤,肺泡中有纖維蛋白滲出液,含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肺中葉肺泡有出血,肺泡內可有透明膜,肺組織易分離出流感病毒。 

     嚴重併發症型流感  

    主要病理改變為肺實變。由於肺間質水腫、間質負壓減小,增加小氣道陷閉傾向,導致肺不張;肺泡膜表面活性物質減少,肺泡亦陷隱閉;加之肺充血,使肺容量減小和肺順應性下降,導致急性呼吸急迫綜合徵等嚴重併發症。 

  • 2 # 中國疾控中心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如H5N1, H9N2)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感染後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透過消化道、呼吸道、面板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禽流感的傳染源與傳播途徑如下圖所示:

    禽流感的傳播途徑有“健康禽與病禽直接接觸”和“健康禽病毒汙染物間接接觸”兩種。

    禽流感病毒存在於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體臟器組織中。因此,病毒可隨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糞便排出體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糞便、死禽屍體汙染的任何物體,如飼料、飲水、禽舍、空氣、籠具、飼養管理用具、運輸車輛、昆蟲以及各種攜帶病毒的鳥類等均可機械性傳播。健康的禽類可透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發病。禽流感病毒可以透過空氣傳播,候鳥(如野鴨)的遷徙可將禽流感病毒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透過汙染的環境(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發病。帶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產品的流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傳播。

    在禽流感病毒的傳播上,一般來說,野禽(主要為候鳥)帶毒情況較為普遍,而且是主要的傳染源,加之世界禽產品貿易頻繁等因素都會造成禽流感的暴發和流行。從世界範圍內禽流感發生的情況來看,禽流感的傳播、發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從目前的情況看,禽流感的發生、發展沒有明顯的規律性。

  • 3 # 談科論普

    國外期刊《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主編Susanna Priest編輯過一本《科技傳播百科全書》,中文版正在翻譯過程中,其中有一個詞條提到了禽流感,現大概翻譯如下,供你參考。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一種由通常感染鳥類的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呼吸道疾病。雖然禽流感病毒的特徵是種特異性的,但是它們能獲得傳染人類的能力。其中一種流感病毒,被歸類為高致病性的H5N1,已經感染了80多種野生鳥類,導致數百萬只家禽死亡,並且讓幾百人染病,超過一半的患者去世。很多人都是透過與被感染的禽類親密接觸而染上H5N1病毒的。然而,公共衛生官員擔心的是這種病毒可以發展成一種在人際間容易傳播的形式,導致能在全球迅速傳播的疾病爆發。作為迴應,國家層面和國際層面的健康組織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來籌備並阻止流感大爆發的潛在影響,包括透過溝通來提醒和教育公眾的嘗試。因為禽流感對人類具有潛在威脅,所以新聞媒體通常對禽流感的發展密切關注。為了更好地理解禽流感的威脅,本詞條將考察流感的基礎科學,禽流感對野生禽類、家禽和人類的影響,它引發流感大爆發的可能性,以及為了對此進行迴應做了哪些工作。

    流感的基本知識

    流感(influenza)這個術語據說是來源於義大利語的“influence”。流感病毒隸屬於核糖核酸病毒的正黏液病毒科,流感病毒分為三個型別,A型、B型和C型。A型病毒導致鳥類、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感染。B型病毒通常只感染人類,而C型病毒很罕見,會感染人類和鳥類。

    A型流感病毒根據從它們表面投射出來的穗狀物的結構蛋白還可以進一步被分為三個亞型。其中一種穗狀物含有糖蛋白血凝素(H),這是一種幫助病毒附著並穿透宿主細胞的酶。另外一種型別的穗狀物含有神經氨酸酶(N),它幫助病毒進入宿主細胞並在複製後退出。目前已知共有16種不同的糖蛋白血凝素和9種不同的神經氨酸酶,可以長生144種可能的組合。可以根據糖蛋白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的特殊組合對病毒的亞型進行區分。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所說,人類感染主要是由含有H1、H2、H3以及N1和N2蛋白質的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雖然目前只有幾個亞型(即H1N1,H1N2以及H3N2)在人群中普遍流行。

    動物(包括人類)透過產生對這些糖蛋白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蛋白質的抗體可以獲得對流感病毒的保護免疫。然而,病毒的突變可以引發這些蛋白質的化學物質變化,從而產生現有的抗體無法識別的新病毒菌株。結果,一個病毒中相對較小的變化(抗原漂移)會讓人們不止一次地輕易患上流感。結果,A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每年都會導致季節性流感爆發。因為病毒是一直在變化的,所以對於流感來說沒有普遍有效的疫苗。因而,每年的積極性流感疫苗都必須進行更新以同當前流行的流感病毒相匹配。

    意外的、重大的突變(抗原轉移)只會偶爾發生,但是卻會產生出沒人能夠免疫的新菌株,從而引發大流感的可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說法,在20世紀共發生過三次這樣的流感大爆發。1918年到1919年,被稱為“西班牙流感

    ”的H1N1型流感病毒使得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染病,4000萬到5000萬人口死亡,很多人都是在感染幾天後去世的。後續的流感因為用到了抵抗病毒的疫苗,所以稍顯溫和且受到了一定的控制。1957年,被稱為“亞洲流感”的H2N2病毒導致大約200萬人死亡,1968年到1969年,被稱為“香港流感”的H3N2病毒導致大約100萬人死亡。

    鳥類中的禽流感

    所有已知的A型流感病毒亞型都會感染鳥類,因而被稱為禽流感病毒。根據其感染和殺死家禽的能力,比如雞和火雞,禽流感病毒菌株可以被進一步分為低致病性的(LPAI)和高致病性的(HPAI)。

    有相同糖蛋白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蛋白質組合的病毒(比如H7N7或者H5N1)既有低致病性的變體,也會有高致病性的。然而,大多數禽流感病毒都是低致病性的菌株,其症狀通常都是比較輕微或者根本不會顯示出來。因而,它們可能不會輕易地被察覺出來,特別是在野生鳥類中,在被感染的時候通常不會顯示出症狀。實際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所有的16H和9N亞型的流感病毒都會感染野生水禽,比如鴨子、鵝以及天鵝。對野生鳥類的例行檢查幾乎總是對某些禽流感病毒呈陽性,雖然大多數都是無害的。然而因為禽流感持續地出現在野生鳥類群體中,水禽成為了這些病毒的天然宿主。

    雖然低致病性流感病毒通常不會給野生鳥類帶來傷害,但是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注意到這些病毒在家禽中會引發一些症狀,包括缺乏活力和胃口不佳,出現青紫色斑,浮腫,流鼻涕,咳嗽和打噴嚏,腹瀉,身體缺乏協調,軟殼蛋或畸形蛋,以及產蛋量下降。雖然這些症狀通常是中性的,但是卻可以給鳥類帶來不適,並且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

    相反,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爆發通常都是非常巨大的。它們傳播的非常迅速,從而導致很多器官和組織的病變,引發大量的內出血。結果,整個群體的死亡是經常發生的,通常是在感染後的48小時內。實際上,上千只鳥類相繼死亡都是和高致病性的H5N1流感病毒的爆發相關的。

    只有H5和H7亞型的流感病毒被認為是高致病性的。然而,低致病性的H5和H7流感病毒形式也是存在的。實際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H5和H7流感病毒通常是以低致病性的形式被引入到家禽中的。然而,如果它在家禽群體中傳播開來,該病毒就會在幾個月內變異成高致病性的形式。結果,在家禽中發現的任何H5或者H7流感病毒都被嚴肅地對待。

    一旦被引入,禽流感病毒就會透過直接接觸在鳥類中進行傳播。它還可以透過接觸被感染鳥類的排洩物、血液、唾液或者鼻腔分泌物,被汙染的表面(比如汙垢或者籠子)、或者其他物質(比如水或者食物)進行傳播。此外,禽流感病毒還會透過活禽(野生的或者家養的)的移動在農場之間進行傳播,透過被汙染的裝置、車輛、蛋託(egg flats)、條板箱和籠子進行傳播,以及透過那些與病毒有過接觸的人們的衣服和鞋子進行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如果把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冷凍起來,它可以無限期地存活下去,並且能在環境中長期存活,特別是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比如,已經證明高致病性的H5N1流感病毒能於4攝氏度(39華氏度)的環境中在鳥類糞便中存活至少35天,能在37攝氏度(99華氏度)下存活6天。此外,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說法,1克被感染的糞便中含有的病毒就足以讓100萬隻鳥類感染。因而,為了防止禽流感病毒被引入到它們自己的群體中,商業的家禽生產商通常會採用嚴格的生物安全程式。這些程式包括嚴格控制接觸它們農場的人和車輛,保護禽類不與野生鳥類進行接觸,對衣服、、鞋、表面和裝置進行消毒。

    為了減少疾病的傳播,當在家禽中發現H5或者H7型別的病毒時,可能被感染的家禽就會被殺死,並且它們的屍體會受到特殊的處理和處置程式。如果可行,有時候會對周圍禽類的進行疫苗接種以進一步降低疾病傳播的威脅。然而,當這些方法被用於大型商業農場時才是最有效的,那裡的禽類都是室內養殖的。

    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來說,對流感病毒的控制是更加困難的,那裡的家禽通常都是養在自家後院的。結果,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成為有記錄以來最大也是最嚴重的一次,這個記錄出現於1997年的東南亞。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不少國家都被H5N1病毒所感染,從而導致數百萬禽類的死亡或者消滅。此外,為了控制疾病的傳播,被報道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國家被施加了嚴格的貿易限制,禁止出口未煮熟的禽類產品。這導致的經濟損失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對於那些家禽是重要的蛋白質和經濟收入來源的國家來說。然而,高致病性的H5N1流感病毒仍然是一個威脅,引發新的禽流感爆發並擴散到新的區域,可能透過候鳥的移動與透過把野生鳥類和家禽作為食物、寵物、種畜以及鬥雞的合法和非法的貿易的結合。

    人類中的禽流感

    A型流感病毒是會感染很多動物種類的,包括鳥類、豬、鯨魚、馬、海豹、貓、白鼬和其他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雖然大多數禽流感病毒通常都是無種特異性的,但是它們可以獲得透過變異或者基因重組而感染人類的能力。這通常透過中間動物來實現,比如豬,這些動物既容易受到通常讓鳥類感染的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又容易受到那些讓人類感染的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如果人類禽流感病毒和鳥類禽流感病毒同時出現在豬身上,它們的遺傳資訊就會混合,產生出具有傳染人類能力的新病毒,而且來自於鳥類禽流感的蛋白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蛋白質不能被現有的人類抗體所識別。

    疾控中心報告說某些低致病性流感病毒是會感染人類的,從而導致一系列症狀,從非常溫和的(比如,結膜炎)到流感樣的疾病(比如,發熱、咳嗽、嗓子疼、肌肉痠疼)。某些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也會傳染人類,引發一系列從中性到嚴重甚至是死亡的疾病,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比如,肺炎、急性呼吸道疾病或者病毒性肺炎),有時候還伴有噁心、腹瀉、 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尤其令人擔憂的是高致病性的H5N1病毒。自2003年以來,該病病毒已經讓亞洲和非洲的幾百人染病,導致超過一半的患者死亡。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同被感染家禽的直接接觸以及與被它們糞便所感染的表面或者物體的直接接觸是人類感染高致病性H5N1的主要途徑。大多數人類感染的案例都出現在亞洲和非洲的農村地區,那裡的家庭在自己的後院養殖家禽。這些禽類通常會四處遊走,共享孩子們嬉戲的戶外空間,還會進到屋裡。因為被感染的禽類在它們的糞便中有大量的病毒,所以這種環境為接觸病毒提供了大量的機會。

    不幸的是,因為後院養殖的家禽是這些地區很多家庭的重要收入和食物來源,因為經濟原因,這些家庭很有可能會在發病的跡象出現時銷售或者食用這些禽類。雖然在74攝氏度(165華氏度)的水中煮沸禽類或者蛋類被證明能有效地滅活H5N1流感病毒,但是在屠宰、去除內臟、準備煮沸等過程中會接觸到流感病毒。

    大流行性流感

    雖然高致病性H5N1流感病毒導致的大量人口死亡是非常可悲的,但是公共衛生官員特別擔心當人類被感染的時候,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會與季節性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相混合,從而使得直接的人際傳播變得可能。這激發了國內健康組織、國際健康組織和私人企業付出大量的努力來籌備並阻止潛在的流感大爆發所產生的影響。這些努力包括密切監控禽流感的爆發,根據現有的H5N1菌株來研發診斷試劑和疫苗,囤積那些在治療被感染者或者阻止疾病的擴散方面可能會有用的抗病毒藥物和其他藥劑。因為流感爆發導致的患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可能會嚴重超過可用的資源,並且帶來嚴重的社會動盪,所以公共衛生運動也著眼於幫助個人、學校和企業來為流感爆發做準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對進口食品安全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