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日涵副教授

    ‭特朗普在訪問日本時提到了美國構建“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戰略。特朗普認為印太戰略提出的意義在於重塑美國對亞洲國家的責任和義務。

    有美國學者認為,美國在戰後實際上重新構建了國際規則主導下的印太地區,這有利於推進該地區和平、繁榮和自由。印太地區號稱是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包含世界上8箇中的7個增長最快的市場、世界上最強軍力最強10國中有7國。未來經濟產值有望佔比超過世界經濟產值總量的1/2。

    特朗普的印太戰略還會在體現在以下三個領域:

    第一,在安全領域,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圍繞自由開放的印太做出框架性界定。其安全領域的關注點將不再簡單侷限於反恐問題和朝核問題,而將會擴充套件到地區安全機制構建問題。

    第二,在經濟領域,特朗普政府的目標是融合更廣泛的區域內國家在經濟領域開展合作,這包括日本、印度、澳洲等,美國也認識到印太地區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需要和該地區內有共同利益的國家進行經濟合作。

    第三,在價值觀領域,美國依然會在該地區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人權理念。這是美國曆任政府都推行的政策,同時會在推進民主和維護國家利益之間實現一種平衡。

    特朗普一貫的風格是推翻與奧巴馬有關的一切內政外交政策。印太戰略也不例外,事實上它只是亞太戰略的擴大版,最大特點是進一步突出了印度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目的也是希望印度能夠成為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一個“楔子”。

    然而,特朗普的印太戰略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確定美國與該地區的關係,如何重新融合該地區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這種秩序是建立在相互依賴概念的基礎上,這與特朗普“美國優先”原則是有衝突的。特朗普骨子裡強調的是國家至上理念,而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必然要融入國際主義和區域主義理念,兩者之間對立明顯,如何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衡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 2 # 閒看秋風999

    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和太平洋”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簡稱“印太”戰略由川普在APEC會議頻繁提及並召集日本,澳洲和印度一起謀劃,然後以“四人組合”的方式向世人亮相。看上去四人組搭配新穎,其實只不過“新瓶裝舊酒”,加了一個跟班——印度而已。此舉同時也反映出有關國家對中國的崛起感到的焦慮——羨慕嫉妒恨。

    儘管“印太戰略”到底長啥樣還不清楚,不過與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相比,除了與中國做生意的同時又要遏制中國以外,又加上了“價值觀”(印度是所謂“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

    不過別忘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中國分別是這四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國,這個“印太戰略”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其實從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對美國的翻臉來看,就可預測沒有多少人會如同日本為了恢復“正常國家”一樣那麼火燒火燎的要跳上美國的戰車。

    上個月美國國務卿訪問印度鼓勵印度在地區事務中多發揮作用,此話可謂正中穆迪的下懷。印度加入“四人組合”的做法無非在和日本與澳洲一起向美國獻媚,誰能討得主子的歡心便能多分得一碗羹,為今後獨霸印度洋做準備。同時,為了實行印度的“東向行動計劃”(Act East Policy )對抗巴基斯坦,穆迪也樂於拉幫結派。巴基斯坦會坐以待斃嗎?

    澳洲與中國有著良好的貿易關係,與中國鬧翻對他也沒有多大好處,因此也不會像日本和印度那般著急。

    最後看美國。川普的“不可預測性”正好為“四人組合”的票房收入打了一個問號;而“美國第一”的經濟政策,又有多少實惠會眷顧這些小兄弟呢?

  • 3 # 姜運倉

    從其試圖打造的印太戰略來看,前景並不明朗。在訪問前,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亞太盟友一直期待著特朗普的亞太政策正式出爐,在這一期盼中,特朗普提出了“印太戰略”。其內涵簡單概括起來大致如下:聯合其地區盟友,主要是日本、澳洲與印度,確保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秩序、自由及繁榮。通俗地說就是聯手遏制中國在這一地區影響的擴充套件。

    這一戰略與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相比並沒有多少新意,只是更加強調了印度洋,突出了印度作用的發揮。實際上,美國從未放鬆過在印度洋上的權益。從形式上看只不過是日本等國多次提及的所謂民主“菱形”的翻版。從可操作性來看,印太戰略執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畢競美國、日本、澳洲都與中國在經濟上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印度對於結盟也保持著較大警惕,再加上中俄兩國的牽制,印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參與這一戰略還是未知數。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南韓並沒有明確表態支援這一戰略。

  • 4 # 汪治波

    印太戰略,於亞太戰略。是換湯不換藥,的美國稱霸世界終極戰略思維。美國第《四十五屆》總統特朗普不得不佩服有著極高的政治智商。在新人上任後不到兩年的功夫。連燒《幾把大火》鞏固了自己在美國的總統統治地位。又贏得了多國的青睞。雖然《亞太》於《印太》一字之差。卻暴露了《特朗普》個人深厚的良好的人生素質。既平衡了亞太地區國家格局。又向印太等國家直接伸手做文章的目的。致使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多方圍堵。而多方分散精力的被動局面。是發展中國家重大研究課題。相對一面又是《特朗普》總統系統的繼承了美國前幾屆總統稱霸世界思想宗旨,前後呼應。穩定美國上層建築精英們心態。撫慰美國民眾心理。好一個《一箭雙鵰》戰略。剩下就是,印太地區國家反映時間。《戰術》上如何操作將決定《戰略》成功關鍵之在。所以說,在世界格局變化莫測時間裡。國家掌權人是何等的辛勞和廢心。

  • 5 # 陽明山夫

    美國的一個亞太戰略在日本的經濟幫助下,都捉襟見肘,難以維持,一個需要美國扶持的印度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可能嗎,純粹是特朗普的忽悠了,美國無此能力。目前無論亞太戰略還是印太戰略,美國以中國為假想敵都是錯誤的,重點還是應該放在中東和歐洲,印度洋其實印度也是不想別國染指的,美國只不過一廂情願罷了。

  • 6 # 北海圖

    印太這個概念,在美、印、澳、日等國學界和戰略界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特朗普當下把這個概念撿起來重新提出,其實是對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美國希望將過去獨立的兩大地緣政治空間——太平洋和印度洋結合起來,以一體的視角和行動來維護美國的主導權。

    實際上,“印太”並不是一個新概念,這一名詞早在2010年就在澳洲先火了起來,一群澳洲高階官員和學者不斷鼓吹炒作“美澳印在印太地區的合作”,後來,印度人和美華人也加入。2010年10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火奴魯魯講話中說:“我們正擴大與印度海軍在太平洋的合作,因為我們理解印太盆地對全球貿易和商業的重要性。” 後來,希拉里又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中寫道,“我們正將與澳洲的聯盟關係從太平洋夥伴擴充套件為印太夥伴。”

    所以,特朗普政策雖然口中高喊著“推翻奧巴馬一切政策”,但在亞洲,留給他創新和顛覆的空間並不多。特朗普此時提出印太,結合特朗普政府對印度的拉攏、親厚政策,表明了美國希望將印度培養成其在亞洲的重要支柱和圍堵中國的政策夥伴。不論是蒂勒森明晃晃地向印度發出“求愛信”,表示“美國願與印度結成百年戰略關係”“美國和印度不像中國是掠奪式的經濟體”,還是特朗普對印度的大手筆軍售,都體現著美國極力拉攏印度、與澳洲、日本形成美日印澳四國集團的戰略意圖。

    (圖片引自global Times)

    同時,印度、孟加拉國等印度洋國家正走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軌道上,美國此時提出印太戰略,也有看好印度洋國家經濟發展前景的含義。

  • 7 # 刁大明

    首先,“印太”並不是特朗普首次提出的,甚至並不是特朗普延續了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印太”概念,而是一個具有將近一個世紀曆史的地緣戰略概念。而如今特朗普政府再度提出這個概念,從整體上體現了他在亞太政策上對奧巴馬政府相關政策的延續,強調了要繼續強化美國在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強勢存在。

    第二,特朗普政府重提“印太”的最大背景是因為他對亞太地區的訪問,而這次訪問的時間點其實並不是太自己的選擇,但畢竟要訪問亞太,就應該對該地區的政策進行一個闡釋。基於這種狀況,特朗普政府就很快接受了並重提了”印太“。而且按照一些媒體報道,“印太”得以被重提,背後也有明顯的日本驅動與遊說的因素。也正是因為這種需要被動闡述對亞太政策的原因,特朗普本人以及相關官員雖然反覆提及這個概念,但似乎對具體落實的路徑並沒有任何進一步的闡釋。

    第三,特朗普政府即便是倉促接受“印太”,但也應該會繼續下去。對特朗普的外交佈局而言,一方面他極為重視中東,另一方面他也一定清楚如果要真正實現“美國再強大”,就一定不可能離開引領世界經濟的亞洲。在這個必須兼顧中東和亞太的情況下,“印太”似乎就是一個特朗普政府可以接受的安排了。以印度洋作為戰略支點,聯通中東與亞太,甚至建構起中東、印度、澳洲、日本公投構成的戰略弧。這似乎是完全符合美國利益的理想做法,但畢竟只是理想戰略規劃,並非現實。

    第四,無論是急就章,還是長遠考慮,特朗普的“印太”都將面對重大壓力。試想,奧巴馬時代“以小博大”、透過TPP和區域安全合作來拉攏相關國家,最終都無法實現“印太”;更何況現在毫無經濟支柱的特朗普對亞太政策,可能更為無法推進。同樣重要的是,在“印太”中被賦予關鍵地位的印度是否能真正配合特朗普政府,一定是一個極為致命的不確定性。

    無論如何,特朗普“印太”的確會可能為我們穩步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帶來一些新的影響因素,值得密切關注。但面對這樣一個不清晰的概念,我們最為重要的還是要穩步做好自己的事情。

  • 8 # 北玄武

    印太最先最初是自然地理概念,整個印太地區的大氣環流與洋流互動影響,進而影響整個地區的降水、植被、地質地貌等自然生態環境,從氣象和生態意義上,這一地區至少在氣象、海洋、地質等自然科學上一直被視作一個有機聯絡的整體,這種純自然科學的研究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研究人員都有所涉及。

    印太地區是美國全球六大戰區之中最大戰區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轄區。自上世紀70年代初期,太平洋司令部將東經68°以東印度洋劃入其所轄範圍之後,加上原來太平洋轄區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印太轄區。所以,印太一直是美國在軍事上所關注的地區,並且是其全球整體軍事戰略裡重要的一環。所以從這一個意義上來說,此次特朗普提出印太也非空穴來風,相反至少在軍事安全層面有著一定的基礎。

    此次特朗普亞太之行提及印太,是意圖逐步將既有的軍事安全概念擴充套件為包涵政治、經濟在內的綜合性戰略概念。特朗普雖然判處了奧巴馬時代的TPP、再平衡戰略等重大經濟、政治戰略“死刑”,但是這不併代表這位地產商總統不重視這一地區,只是由於其從政經驗不足、對外經驗缺失等因素的影響使其相關戰略出臺相對緩慢。一國宏觀戰略從醞釀到具體實施都會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本次提及印太,還處於十分模糊的階段,但是已見端倪,同樣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未來特朗普的印太戰略可能會透過與日本、印度、澳洲等印太域內相關國家的具體行動與政策而進一步細化。

  • 9 # 劉典

    其實在特朗普正式提出印太概念之前,日本和澳洲基於擴大自身活動範圍和地區影響力的訴求,就已經提出並大力宣傳美印日澳四國聯盟的構想。為了拓展區域影響力,日本多次插足南海問題、與美印等國多次開展聯合軍演、在中印洞朗問題支援印度,在印太地區努力尋找存在感。

    而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的不斷推進,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在全球治理中開始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向著公正、包容、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相較而言,美日等國對國際秩序的塑造能力和影響力相對下降,因此陷入更深的恐慌和焦慮。國際環境的變化和國家角色的更迭也讓美印日澳等國做出了各種“應激式”反應。

    在美國退出TPP後,日本仍然堅持推動TPP談判。除此之外,日本還積極參與了與中國在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的競爭,與印度聯合推出了聯通亞太和非洲的“自由長廊”計劃,希望共同開展在東南亞、中東以及非洲等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平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力

    面對“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範圍內的熱烈反響,美國繼承了其一貫的“軟平衡”傳統,迅速拉攏印日澳三國,希望以此間接性地對沖和制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此次印太概念的提出,可以看做是美印日澳四國面對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發展變化而做出的“應激式”聯合。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四國在印太地區爭取更多的活動空間,但是“應激式”的反應也存在諸多的侷限,難以長期存續。

  • 10 # 林民旺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以來,美國的亞洲戰略也在逐步明晰化。特別是隨著特朗普於11月初開啟對日本、南韓、中國、越南、菲律賓的訪問,在首次亞洲之行中闡明瞭特朗普的印太戰略。

    其實,早在2017年5月初,美國五角大樓就曾透露,美國政府將支援一項5年內向亞太地區投入近80億美元的“亞太穩定計劃”(Asia-Pacific Stability Initiative)。6月初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華盛頓時,兩國首次在官方的檔案中提及“印太”。10月18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做了題為 “確定下一個世紀我們與印度的關係(Defin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India for the Next Century)”的演講,明確地闡明瞭美國“印太戰略”的基本思想和核心內容。

    “印太戰略”構成了特朗普政府未來一段時期的亞洲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仍舊是要搞戰略“再平衡”,美國要繼續平衡中國在亞洲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只是這種平衡是透過擴大地緣範圍的方式來實現,也就是主要將印度拉到這一戰略的架構之中,透過印美攜手合作來稀釋中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影響力。

    不過,迄今為止,特朗普自己似乎並不熱心推進“印太戰略”,反而是美國的智庫和軍方更熱心於這一戰略的推進,自2017年10月以來,美國智庫和官方不斷就“印太戰略”的合理性和具體舉措提出了許多建議,例如建議美國要拉印度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等。

    迄今為止(2017年11月30日),“印太戰略”已經產生了部分影響,雖然日本和澳洲積極推動這一戰略的構建,但是南韓已經表示出對這一概念的反對,東南亞國家也感覺自己被美國忽視了,巴基斯坦更加感到失落,印度雖然對於美國重視很興奮,但是仍是喜憂參半的。在此背景下,很難評估這一戰略未來將如何發展。不過,在亞洲搞戰略平衡,將會是未來美國政府的長期政策,不論誰上臺都是如此,只是美國平衡中國所要借重的力量有所不同而已。

  • 11 # 高程CASS

    “印太”四國在亞太地區有不斷加強聯手製華的戰略勢頭。這四國走到一起,都是出於對中國的崛起不同性質和程度的焦慮。中美之間是全球性的結構矛盾,美國認為中國的崛起在未來將危及美國的國際主導權,因此自奧巴馬時期以來,南海一直是美國攪局亞太地區的抓手。美國是導致南海問題趨於複雜化和矛盾突出化的域外推手,特朗普上臺後,這一本質並未發生改變。

    在本輪“印太”戰略的炒作中,日本和澳洲的態度都十分積極主動。但日澳兩國的情況又有所不同。中日兩國在東亞地區是結構性矛盾,日本認為與中國未來競爭的是整個東亞地區的“領頭羊”位置。日本一向積極透過抬美國、拉澳印兩國在地區孤立中國。

    澳洲積極推動“印太”戰略合作,並在已然趨緩的南海問題上不斷拱火,背後體現的是政治制度和價值觀與其迥然不同的中國的崛起給澳國精英層和社會造成的心理壓力到達一個臨界點,而且澳國對南海的安全屏障作用又遠比其他西方國家更為敏感。與此同時,澳洲自身國力和影響力在國際體系中並非上升趨勢,其精英層認為只有緊緊追隨美國的亞太戰略,在“印太”地區拉住美國並追隨其刷存在,才能彰顯澳洲的國際地位。中國並非澳洲在地區的競爭者,但澳洲國內一些勢力更希望美日兩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取勝,並積極推波助瀾。

    印度不同於日澳,它並非美國的傳統盟友和追隨者,中印之間涉及的是兩個新興崛起大國之間的競爭與防範。中印兩國去年以來在邊境遺留問題上摩擦不斷,印度同時認為中國在南亞地區和印度洋的影響力擴充套件威脅了自己的傳統勢力範圍,因此認為有必要利用中美和中日之間的矛盾,藉助其力量幫助自己制衡中國。在“印太”戰略中,印度是被美日澳三國拉入造勢的陪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際網路各個工作崗位的發展前途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