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都肉多多
-
2 # 花腰妹
農村地裡的蘑菇可以吃嗎?生活中哪些蘑菇可以吃?
由於題主沒有圖片,也不知道地裡的蘑菇具體指哪種。而就我們雲南大部分地方來說,莊稼地裡的蘑菇除了雞樅和擺依帽以外,一般的蘑菇都不建議食用,因為糞菌較多,有毒,不能吃!
其他也會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菌子,有黑、白、灰或花色的,菌帽下是黑褐色的,這類菌子最喜歡長在農家肥或者牛屎等動物糞便上,所以叫糞菌。這種菌子大多有毒,不能吃。
如果是雞樅和擺依帽就太好了,是優質、美味、營養豐富的野生菌,尤其以味道鮮、甜、香而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追捧。
老百姓常說,所有諸如味精、雞精等任何調味品都不及雞樅原汁原味的鮮甜,因此價格也不菲。
在生活中,除了雞樅,我們山野林間還有許多菌子,如各種牛肝菌、青頭菌、谷熟菌、奶漿菌、刷把菌、雞油菌、松茸、乾巴菌等很多,在雲南省就有200多種,佔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一,所以雲南也被稱為“真菌王國”!
-
3 # 咱老百姓們
提起蘑菇大家都不陌生,蘑菇富含多種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素食品。經常食用能促進人體對其他食物的營養吸收。
現在我們在生活中常吃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平菇、香菇、金針菇、猴頭菇、草菇等。
除了以上市場上常見蘑菇外,野生的可以食用的也有不少。有松樹菌、麻母雞菌、大紅菌、水雞樅、火把雞樅、黑牛幹菌、黃牛幹菌、羊肚菌,香杏麗蘑等等。
野蘑菇味道鮮美、有較高營養價值。但是注意,自己在野外採摘蘑菇時,不認識的菌類一定不要食用,以免中毒。
蘑菇除了營養豐富外,還有許多養生功效。蘑菇含有抗癌物質,能增強人體對癌細胞的抵抗力;蘑菇含有光譜抗菌素,具有消炎的作用,對金黃色普通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在消化過程中可以用來殺菌;蘑菇還可以抵抗病毒、保護肝臟,是治療肝炎的輔助食品。
1、猴頭菌生長環境:朽木樹幹、樹樁或樹枝。形狀:球形,直徑常6-10釐米,菌體白色或略帶黃色,有香味,略苦。
2、樅樹菌,即松茸。生長環境:松林下,尤其喜生長於剛枝葉蓋地的幼松林下,土生。常見有2種。一種菌蓋菌柄雞蛋黃色,嫩時菌圓形下卷,成熟後傘蓋上展,中間下凹,下有褶裂;一種菌體橙黃色,蓋面略帶灰藍色,色澤不如前者鮮黃。
3、花櫟樹菌,又叫綠豆菌。生長環境:櫟類樹林下或雜林下,土生。菌蓋直徑達6-12釐米,菌蓋上面表皮呈綠色,有時呈綠豆色,平或略下凹,下面傘褶白色,有菌香氣味,老時菌柄、菌蓋均多生蟲蛆。
4、雞爪菌,即雞樅,又叫珊瑚菌生長環境:箭竹、柺棍竹(龍頭竹)林下,或櫟類疏林下及林緣荒坡,土生。菌體呈珊瑚狀,灰色,高5-8釐米。
5、羊肚菌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蘑。 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羊肚菌於1818年被發現。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的營養相當豐富,據測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穀氨酸含量高達1.76 %。因此,有人認為是“十分好的蛋白質來源”,並有“素中之葷”的美稱。人體中的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搭配而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種,其中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製造的,但在人體營養上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稱之為“必需氨基酸”。另外,據測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種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泛酸、吡噦醇、生物素、葉酸等。羊肚菌的營養成份,可與牛乳、肉和魚粉相當。因此,國際上常稱它為“健康食品”之一。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日本科學家發現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劑,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質的形成。羊肚菌所含豐富的硒是人體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可運輸大量氧分子來抑制惡性腫瘤,使癌細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變致癌物 的代方向,並透過結合而解毒,從而減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險。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負盛名的食補良品,民間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說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腸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氣、補腦、提神之功能,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痰多氣短、頭暈失眠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羊肚菌有機鍺含量較高,具有強健身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羊肚菌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每百克幹樣鉀、磷含量是冬蟲夏草的7倍和4倍,鋅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頭的4倍;鐵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頭的12倍等”(引自徐錦堂,中國藥用真菌學,1997年出版;也見李時珍《本草綱目》等)。羊肚菌是一種極為珍貴的野生菌。挑選羊肚菌一般以個大,色深,尖頂為優。市面上能購買到的羊肚菌以1-3cm長菌傘較多,且圓頂帶有未去泥的菌腳。挑選時,菌傘能達到5cm以上的尖頂羊肚菌為極品羊肚菌,市面價格也更為昂貴且難見,營養價值也優於其他形態圓頂羊肚菌。功效作用方面,羊肚菌具有補腦、提神等功效,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益腸胃,是治療消化不良,痰多氣短的良好中藥,有獨特的保健作用。由於羊肚菌的營養豐富,因此食用方面老少皆宜,特別是青少年、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品,每次約30克。市面上出售的羊肚菌有新鮮和乾貨之分。新鮮的通常被超市冷凍於凍庫保鮮。乾的羊肚菌則是經過晾曬後得到的幹品,味道也更加醇厚。乾的羊肚菌需要經過泡發後才能食用。泡發羊肚菌水的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鐘後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淨備用,發菌的酒紅色原湯經沉澱泥 砂後要用於燒菜,燉湯。切記這酒紅色的原湯是羊肚菌味道和養分的精華所在。
6、樅菌生長環境:多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陰溼的朽木樹幹上。常較密集生長,菌體白色,鮮嫩,菌柄常偏斜。
7、香菇生長環境:多生長還海拔800-2200米翻倒櫟類朽木樹幹上,喜群生。菌蓋褐黃色,有時有白色花裂,俗稱“花菇”,菌柄暗黃白色,香氣較濃。
8、漆樹菌,又名雞冠菌。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漆樹或其他朽木樹幹或樹樁上。菌體肉紅色,深裂呈重雞冠狀,無傘褶,老時呈木質。
9、茅草菌生長環境:荒坡茅草叢中或腐爛的雜草堆邊。菌體白色,常呈叢生長。
10、牛肝菌生長環境:松林下或櫟類雜林下。鄂西北常見的牛肝菌菌體呈黃色,菌蓋較厚,上面不下凹,有油滑狀物質,下面無傘褶,密生小孔。
11、雞蛋菌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海拔1000-2000米山林下,土生。菌體白色,菌蓋球形,鴨蛋狀,可層層剝離。此菌現已經少見。
12、松樹口蘑 學名叫“牛肝菌”,長在松樹地裡,菌體較大,質地看上去似牛肝。菌蓋光滑,呈絳黃色,肉肥厚,柄粗壯。菌蓋下呈蜂窩狀,菌蓋上面有一層菌膜,可徒手揭掉。
13、 黃柳蘑 生長在柳樹下,呈金黃色,成叢生長,菌蓋和菌柄上布有鱗片。這種蘑菇菌膜的粘液中含有一種可以讓人恢復體力和精力的氨基酸,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野生食用菌。
14、楊樹口蘑 立秋後,在楊樹帶裡迅速生長,個頭較大,菌蓋為淺紅褐色,趨向邊內卷變至平展和波狀,顏色較淺。菌肉較厚,菌褶密。經常食用,對治療過敏性血管炎有輔助作用。
15.土豆口蘑 又名趟子蘑,長在楊樹下或臨近楊樹帶的莊稼地裡。顏色近似灰褐色,菌蓋扁半球形,後平展,部分**凸起,邊緣平滑無條紋,但有絲膜。
16、 草蘑在荒甸子、林地邊都很常見,也比較容易辨認。它通體白色,菌蓋較平,蘑菇的清香味比較重。
17、松傘(紅蘑) 紅蘑學名血紅鉚釘菇,東北地區俗稱紅蘑、松樹傘、松蘑等。紅蘑在真菌分類上屬於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鉚釘菇科、鉚釘菇屬,子實體散生、群生或單生。紅蘑生於松樹林中地上的雜草叢林之間,與松樹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單生。此菌風味好、有“素肉”之稱,其所含有的營養價值及高,除含有人們常所需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少量元素如鉀、鈉、鋅、錳、銅等,因此而深受人們喜愛。因為是野生的,產量極少,價格相對貴。此種菌菌肉肥厚,香氣濃郁,味道鮮美,是一種名貴的野生食用菌。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痰多氣短,大便乾燥。入藥主治眼目不明,能瀉肝經之火,散熱舒氣。此菇加青仁黑豆和瘦肉燉服,主治貧血。紅蘑中含有多元醇,可醫治糖尿病;紅蘑內的多糖類物質還可抗肉瘤。因此,它在健胃、防病、抗癌、治糖尿病方面有輔助治療作用,還有防止過早衰老的功效。紅蘑有很好的抗核輻射作用,據俄羅斯研究發現,紅蘑能在遭受過核汙染的地區很好的生長,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則不那麼樂觀。經常食用紅蘑,有美顏健膚的功效。中醫認為紅蘑有益腸健胃、止痛理氣、強身健體等功效。
18、珊瑚菌 又稱“掃帚蘑”,是一種質地脆嫩、別具風味的食用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珊瑚菌內含異性蛋白
19、金針菇 一般生長在枯木上,不是特別常見。據測定,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於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功能。
20、土肥菇 土肥菇十分好辨認,它沒有菌柄,是從土裡直接拱出來的。菌體呈球狀,白色。個體大時,直徑能達到十多釐米。
這8種蘑菇千萬別吃1、家園鬼傘 最常見毒蘑,小區裡生長的比較多。家園鬼傘個體較小,菌蓋呈黃色,成熟後菌褶為黑色。這種蘑菇非常脆弱,用手輕輕一碰就會碎掉。
2、墨汁鬼傘 菌帽呈傘狀,肉質較厚。菌褶稠密,邊緣白色,基部膨大,彎曲。人吃了後會心悸,噁心,不能食用。墨汁鬼傘初長時和雞腿菇極為相似,要注意分辨,以防誤採誤食。
3、毒蠅傘 菌蓋呈鮮紅色,有明顯的白或淡黃色鱗片。菌褶為白或黃白色,較密,且不等長。菌蓋邊緣整齊,略帶絮狀物。劇毒。人食用後噁心、腹痛,甚至死亡,發病較快。
4、環蓋毒傘 顏色為褐色或灰褐色,菌蓋為5-13釐米,常帶有淺色、深色的環帶。邊緣色較淺,且具有長條紋。菌肉為白色,食後會發生嘔吐等胃腸道疾病症狀。
5、鱗柄白毒傘 純白色,菌蓋中間突起呈錐形,柄上有顯著的鱗片,基部膨大。菌托呈苞狀。這種蘑菇含有毒肽及毒傘肽毒素,極毒。
6、變色臘傘 菌蓋呈圓錐形,橙黃色,表面為蠟質。受傷或老時變成黑色。這種毒蘑食用後潛伏期較長,發病後會致人脫水、休克乃至死亡。
7、地碗菌 地碗菌毒性較大,一般長在陰暗**的地面上。外形似碗狀,很是獨特。沒有菌柄,質地有點象木耳。8、白毒傘 外形與草蘑類似,純白色。幼時蛋形或鐘形,菌蓋展開後成傘狀。菌肉白色光滑,基部膨大,有白色、肥厚的菌托。白毒傘毒素含量較高,可致使人體各器官功能衰竭。
吃這三種蘑菇要慎重1、雞腿菇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一種藥用菌,經常食用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有助於增進食慾、消化、增強人體免疫力。但成熟後期,菌蓋變形,菌褶變色時,就有毒了,大家採時一定要注意分辨。
2、蠟傘這種蘑菇個體較小,表面質地呈蠟狀,顏色多為橙黃色。臘傘的品種比較多,其中部分可以食用,但個別有毒。潘紹玉說:“如果發現菌蓋中間有錐形突起,就多是有毒的,千萬不能吃。”
3、田頭菇農家田頭和小區裡比較常見,呈淺黃色,個子較小,有圓頂和平頂兩種。這種蘑菇雖然沒毒,但幾乎沒什麼營養,食用後,還會對人體的胃腸消化起反作用,不易消化,影響食慾。
幾種鑑別有毒蘑菇的方法初採集野生食用菌者最好相約一位會識別毒菌的夥伴同行,有把握可食的就採,不認得的千萬別亂採。如無同行者,對形狀奇特、顏色鮮豔、菌蓋上同時生有菌環或菌托、菌蓋菌柄不生蛆蟲、鳥不啄、獸不食、無菌香味、口嘗麻辣或極苦、菌體破裂變色、液汁渾濁有異味、生長汙穢**陰黑地帶及與大蒜、蔥、大米、銀器、燈芯草共煮變烏黑者,一般都是有毒菌,應該予以高度警惕。凡採菌,馬桑等有毒植物的周圍及樹下樹幹上生長的均不可採,特別是馬桑樹蔸下,即便是無毒菌,也可能含有馬桑鹼有毒物質,食後極易引起中毒。在農田周圍、果林及進行過病蟲害防治的樹林,採菌也應注意,防止殘存農藥汙染食用菌中毒。1、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的骯髒地帶。2、顏色:有毒蘑菇菌蓋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而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3、形狀: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環,菌柄多無菌環;有毒的菌蓋**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環、菌托,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4、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5、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6、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7、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8、化學鑑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取出,用紙浸溼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9、對照法:藉助地產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食用野蘑菇後如有任何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症狀,應立刻到醫院診治。需要購買,請儘量到有證照的大型超市、商場,切勿購買無牌商販出售的蘑菇。無論哪一型別的毒蘑菇中毒,都應及早處理,同時儘快與有關醫院與衛生防疫部門有關人員取得聯絡,以便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或重新採集毒菌的樣本,送有關部門鑑定,這有助於確定毒素的種類及制訂合適治療方案其它可食用的菌類1、大圓球蘑菇(馬糞包) 馬勃 一名灰菇,欲稱牛屎菇或馬蹄包。屬擔子菌類馬勃科。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但較大,鮮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則褐色而虛軟,彈之有粉塵飛出,內部如海綿。性味 辛、平,無毒。成分 含蛋白氨基酸、乾酪基酸、尿素、麥角淄醇、類脂質、馬勃素等。此外還含有磷酸、鈉、鋁、鎂、矽酸、硫酸鹽等。功用 主要用作區域性止血藥,兼治咽喉痛、失音等。 [外傷出血,鼻衄,拔牙後出血] 馬勃撕去皮膜,取內部海綿絨樣物壓迫出血部位或**鼻孔,填充牙齦處,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癰疽瘡癤]馬勃孢子粉,以蜂蜜調和塗敷患處。 [凍瘡]先將患處用溫水浸洗,使局部發紅,拭乾後按患部大小敷貼馬勃。如瘡面已破潰,則先塗以紫草油 (紫草根9克,麻油30克。浸十天即得),再敷馬勃,包紮之。食用馬勃,趁白嫩時,用開水氽一下,冷水撈一下,空幹水分,就可以炒菜,作湯,炸醬等,味道好。不過,要注意,小紫色的不能吃,有毒性,只能外用。
2、紅菇 紅菇俗名別名:正紅菇、真紅菇、大紅菇、紅椎菌、大紅菌、大朱菇,為天然野生高等真菌,屬傘菌目紅菇科,素有“山珍”美稱,是聞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產地:湖北、福建、江西(贛州)、廣西、四川、雲南、遼寧、江蘇、陝西等地。紅菇屬真菌植物門、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菌蓋寬4—9釐米,扁半球形,後平展至中下凹,不粘,無光澤或絨狀,中部有時被白粉,珊瑚紅色或更鮮豔,可帶莧菜紅色,邊緣有時為杏黃色,部分或全部褪至粉肉桂色或淡白色,邊緣無條紋。菌肉白色,厚,常被蟲吃。味道及氣味好,但嚼後慢慢有點辛辣味或薄荷味。菌褶白色,老後變為乳黃色,近蓋緣處可帶紅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間具橫脈。菌柄長 3.5—5釐米,粗0.5—2釐米,白色,一側或基部帶淺珊瑚紅色,圓柱形或向下漸細,中實或鬆軟。孢子印淺乳黃色。孢子無色,近球形,有小疣,7.5—9×7.3—8.1微米。囊狀體近梭形,51—85×8—13微米。 乾燥後深莧菜紅色、鮮或暗紫紅色。菌肉白色,味道柔和。夏秋季林中地上群生或單生。紅菇含有5種多糖、16種氨基酸和28種脂肪酸。多糖含量約為2.74%,其中單糖和寡糖佔總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體必需、半必需氨基酸佔氨基酸總量的54.4%。紅菇具有治療腰腿痠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貧血、水腫、營養不良和產婦出血過多等疾病,還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常食用,可使人面板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它含有的多糖類抗癌物質,有利血液迴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抑制癌細胞轉移。具有治療腰腿痠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消腫的功效。紅菇的菌絲不能分離,故至今無法進行人工栽培,日見珍貴。採摘時要用削菇的竹籤或其他工具**底層,才能把它撬起來。紅菇一般群集而生。二、如何辨別哪種蘑菇可以食用下面介紹幾種鑑別有毒蘑菇的方法,僅供參考。1.對照法:藉助適合於當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當地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2.看形狀:毒蘑菇一般比較黏滑,菌蓋上常沾些雜物或生長一些像補丁狀的斑塊。菌柄上常有菌環(像穿了超短裙一樣)。無毒蘑菇很少有菌環。3.觀顏色:毒蘑多呈金黃、粉紅、白、黑、綠。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4.聞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5.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杆,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三、毒蘑菇的識別方法初採集野生食用菌者最好相約一位會識別毒菌的夥伴同行,有把握可食的就採,不認得的千萬別亂採。如無同行者,對形狀奇特、顏色鮮豔、菌蓋上同時生有菌環或菌托、菌蓋菌柄不生蛆蟲、鳥不啄、獸不食、無菌香味、口嘗麻辣或極苦、菌體破裂變色、液汁渾濁有異味、生長汙穢**陰黑地帶及與大蒜、蔥、大米、銀器、燈芯草共煮變烏黑者,一般都是有毒菌,應該予以高度警惕。凡採菌,馬桑等有毒植物的周圍及樹下樹幹上生長的均不可採,特別是馬桑樹蔸下,即便是無毒菌,也可能含有馬桑鹼有毒物質,食後極易引起中毒。在農田周圍、果林及進行過病蟲害防治的樹林,採菌也應注意,防止殘存農藥汙染食用菌中毒。1、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的骯髒地帶。2、顏色:有毒蘑菇菌蓋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而無毒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3、形狀: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環,菌柄多無菌環;有毒的菌蓋**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環、菌托,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4、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5、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6、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7、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8、化學鑑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取出,用紙浸溼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9、對照法:藉助地產彩色蘑菇圖冊,逐一辨認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食用野蘑菇後如有任何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症狀,應立刻到醫院診治。需要購買,請儘量到有證照的大型超市、商場,切勿購買無牌商販出售的蘑菇。無論哪一型別的毒蘑菇中毒,都應及早處理,同時儘快與有關醫院與衛生防疫部門有關人員取得聯絡,以便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或重新採集毒菌的樣本,送有關部門鑑定,這有助於確定毒素的種類及制訂合適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