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食代
-
2 # 兜兜裡囿糖
1.“左叉右刀”是西餐刀叉的拿法,刀在西餐中是用來切菜,叉是用來叉菜的。
2.在切食物的時候,叉子拿在左手,刀拿在右手,用叉子將食物按住,防止食物亂動,然後用刀子把食物切開。
3.在使用刀叉的時候,刀叉要放在大拇指和中指之間,食指用力即可,這樣切起來自己方便不費力。
4.進餐過程中,用左手持叉,右手持餐刀,用叉叉住肉,用刀切成小塊兒。
5.在吃切割食物時,餐刀和餐叉向盤子稍加傾斜,而不要垂直使用。餐刀餐叉的柄應該握在手掌中。
要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刀叉,首先要初步瞭解刀叉以及歐洲餐桌文化禮儀的歷史。
歷史上,刀比叉早出現,最初人們只用刀。早期的刀是石刀或骨刀,隨著冶煉技術的進步,逐步有了銅刀、鐵刀和銀刀。單獨的刀不僅在肉食燒熟後作為餐具使用,還可用來狩獵、宰殺、切割獵物以及防禦。 但刀在餐桌上的普及直到15世紀末才成為現實。餐桌上最早的刀是非常小的,很直,有纖細的刀鋒,用象牙、瑪瑙、銀子製作,常常鑲嵌著搪瓷或珍貴的寶石,並被看作私人財產。直到17世紀初,刀才逐漸普及。
湯匙的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早在舊石器時代,亞洲地區就出現過湯匙。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經發現過木、石、象牙、金等材料製成的湯匙。
希臘和羅馬的貴族則使用銅、銀製成的湯匙。15世紀的義大利,在為孩童舉行洗禮時,最流行的禮物便是送洗禮湯匙,也就是把孩子的守護天使做成湯匙的柄,送給接受洗禮的兒童。
從前,希臘和羅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進食的習慣,所以在用餐完畢後用一條好毛巾大小的餐巾來擦手。而現在,將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為了不把衣服弄髒,西餐中常有先喝湯的習慣,一旦喝湯時弄髒了衣服,便常會讓人整個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
可見,刀叉的使用一則是為了更加文明禮貌進餐,第二也是為了便於進一步切割和加工菜餚和美食。
現代社會,刀叉的使用一般有以下注意事項:
1.切割食物時,切記雙肘下沉,切勿左右開弓;
2.切割食物時要注意食物份量,應剛好適合一下入口,不要叉起來後再一口一口咬著吃;
3.進食時,應當用叉子叉著吃,不能用刀扎著吃;
4.注意刀叉的朝向,放下餐刀時,刀口始終向裡,不可朝外;雙手同時使用刀叉時,叉齒應朝下,右手持叉進食時則應叉齒向朝上;
5.若刀叉掉到地上,不要撿起再用,可請侍者另換一副新的。
不同的刀叉擺放,又有不同的文化意義和實踐意義,大家請看圖示。
最後,筆者想說,同筷子一樣,刀叉其實也是手的延伸。其質地一般都是金屬,加工製作過程從下料到拋光有許多工序。西方在工業革命後科技的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刀叉作為餐具的普及。
但即便如此,木頭叉子依然被應用到18世紀。牡蠣叉出現在18世紀,但直到19世紀才被法華人認為是必須品。 可見,刀叉成為西方餐桌上的飲食用具也經歷了艱難的發展過程。而學習這樣一套艱難發展歷程後形成的用餐禮儀,花費一些時間,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