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裡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偉大的波蘭音樂家,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七歲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後半生正值波蘭亡國,在國外渡過,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以此抒發自己的思鄉情、亡國恨。其中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相聯絡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敘事曲》、《降A 大調波蘭舞曲》等;有充滿愛國熱情的戰鬥性作品,如《革命練習曲》、《b小調諧謔曲》等;有哀慟祖國命運的悲劇性作品,如《降b小調奏鳴曲》等;還有懷念祖國、思念親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與幻想曲。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卻很勉強。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象“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臨終囑附親人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1、柴科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柴科夫斯基一共寫了三首鋼琴協奏曲,其中《降b小調 第一號》 是唯一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作品中略含俄國味的主題, 以及充滿斯拉夫式粗線條和色彩的管絃樂法,正是這首樂曲的魅力所在, 這首鋼琴協奏曲是第一流的鋼琴家們競相演奏的曲目。本曲作於1874年,於1875年十月在美國波士頓首演。作品完成後,並未按照一般的習慣立刻在自己的國家初演,是因為當時莫斯科音樂學院的校長,柴科夫斯基的友人尼古拉·魯賓斯坦 (Nikolay Rubinstein, 1835 - 1881,俄羅斯著名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斥責此作品華而不實,無獨創性,不適於用鋼琴演奏。柴科夫斯基對此感到很屈辱,但他對這首樂曲有很大的信心,於是把樂譜寄給法國鋼琴家漢斯·封·彪羅(Hans von Bulw,1830-1894),由這位鋼琴家旅美演出時在波士頓首演,獲得巨大的成功。十一個月後,才在俄羅斯上演,同樣也獲得了成功。後來,尼古拉·魯賓斯坦鄭重地向柴科夫斯基謝罪,從此之後他經常把這首樂曲加在他的演奏會曲目裡,於是二人和好如初。1889年,柴科夫斯基將這首樂曲略加修訂,成為現行的樂譜。
作品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 極為莊嚴而不太快的快板,降b小調,3/4拍。本樂章是全曲中最為著名的樂章。作品以四支圓號的引子為開始,隨後展現的是極其雄壯和輝煌的主題,這個激動人心的主題甚至比整部鋼琴協奏曲還要著名,是每年柴科夫斯基音樂節的開場曲,也經常被大量的影視作品所引用,為廣大聽眾所熟知。第二樂章樸實的小行板和第三樂章熱情的快板,也都十分出色。
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2、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
降e大調,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本曲是貝多芬所有的鋼琴協奏曲作品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稱為《“皇帝”協奏曲》。而事實上,本曲也確實具有堂堂王者風範。但是“皇帝”這一標題並不是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關,公認的說法是由於本曲在當時被譽為無可爭議的“協奏曲之王”,故此得名,並沿用至今。在本曲中,作曲技巧爐火純青的貝多芬,又設計出眾多嶄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穩的結構中蘊含著壯闊的波瀾、變化無窮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鋼琴的花奏開始的第一樂章,一開始便給聽眾以極端宏偉、華麗的印象。貝多芬自1808年開始著手創作此曲,並於第二年完成。當時由於拿破崙率領法軍佔領了維也納,使得本曲遲遲不能上演。據說在法軍四處作亂的時節,貝多芬曾遇見法軍軍官,他當即握緊拳頭,咬牙切齒地說:“如果我對於戰術也像對對位法一樣有深入瞭解的話,非給你一點顏色看看不可! ”直到1811年,本曲才在德國的萊比錫得以首次公演。當時的音樂雜誌《大眾音樂報》曾這樣評價本曲:“毫無疑問,這是所有已經創作出來的協奏曲中最富創造力、最富想象力和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同時也是在技巧上最為艱深的一部。”全曲共分三個樂章,其中第二、三樂章連續演奏:第一樂章 快板,降e大調,4/4拍子,協奏風奏鳴曲形式。 主奏鋼琴即以花奏方式彈奏出分解和絃(片段1),進而引出了管絃樂部分演奏的樂章主題,非常簡潔而又華麗絢爛, 此處可以看出貝多芬的作曲手法之精緻。樂章經過高潮之後,在極強的興奮狀態中結束本樂章。第二樂章 稍快一些的慢板,b大調,4/4拍子,自由的變奏曲形式。和傳統的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一樣,本樂章同為優美的徐緩樂章。樂章的主題似牧歌般悠揚、恬靜(片段2), 經過管絃樂部分對主題的充分演繹之後,主奏鋼琴像編入萬千光彩的綿綿音樂一般,持續奏出這一祈禱性的、淳淨恬美的主題。第三樂章 迴旋曲,快板,降e大調,6/8拍子。在第二樂章逐漸減弱之時, 主奏鋼琴就開始反覆輕輕提示出第三樂章的主題,突然主奏鋼琴以爆發般地,以無比猛烈的威力奏出輝煌的主題(片段3),標誌著全曲進入了第三樂章。旋即由管絃樂對這一主題予以反覆。主奏鋼琴繼而匯出曲折的新主題,交響曲和協奏曲交相輝映,手法精緻絕倫,充分反映出貝多芬超人的寫作技巧。樂章結尾時速度再度轉快,作最後衝刺的主奏鋼琴猛然躍起,最後由管絃樂部分強而有力地結束全曲。
3、拉赫瑪尼諾夫-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這一樂曲被公認為拉赫瑪尼諾夫的“最高傑作”,廣受世人的喜愛和歡迎。在所有俄羅斯作曲家所作的鋼琴協奏曲中,本曲為首屈一指的名作。 本曲除了在構造上的完滿妥善之外,同時充分發揮了抒情性和鋼琴化的效果,而且把這些作了絕佳的統一。 尤其是本曲中的幾個旋律充滿了浪漫性情趣, 因此,不是經常被附上各種歌詞竟相演唱, 就是被世人編成爵士樂, 廣為流行。 1892年, 拉赫瑪尼諾夫榮獲鋼琴金獎,同年他從莫斯科音樂院畢業之後, 就已經頗有聲望了。 這時候他受託作一首鋼琴協奏曲,於是在1899年開始著手創作。然而不久後,他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直至1900年五月才逐漸痊癒,所以本曲實際完成於1901年。有些人認為這一協奏曲所擁有的憂鬱性格,就是從拉赫瑪尼諾夫這一段病情而來。其實不盡如此,從本曲宏大的氣勢來看,倒不如說它是拉赫瑪尼諾夫完全恢復健康後,創作欲橫溢時的優秀作品。全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 中板,c小調,2/2拍子,奏鳴曲形式。 開頭,主奏鋼琴彈出八小節像是鐘聲一樣灰暗而沉重的和絃。 之後, 出現管絃樂的充滿力量的 c小調 第一主題 (片段1)。 在中提琴的引導之下, 出現了由鋼琴主奏的 降E大調 第二主題 (片段2),這一主題充滿了甜美的傷感,被認為是“最有拉赫瑪尼諾夫特色”的旋律之一。第二樂章 肅穆而舒緩的三部曲式。開始的主題是從第一樂章抒情的副部主題派生來的,帶有沉思的樂念,與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片段3)。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 C大調,2/2拍子,近乎於迴旋曲。由絃樂的演奏告一段落之處,鋼琴雄糾糾地奏出第一主題,並將此主題加以充分地發展。雙簧管和中提琴綿綿地唱出了第二個主題(片段4),這與第一個主題形成了極明顯的對比。 樂章結尾,鋼琴以強音對旋律加以裝飾,並逐漸加快速度,最後在鋼琴與全樂隊合奏的強奏中結束全曲。謝爾蓋·瓦西裡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 (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俄國作曲家、鋼琴家。曾就學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他的創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響,有深厚的民族音樂基礎,旋律豐富,擅長史詩式壯闊的音樂風格。作有《第二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畫練習曲》,歌劇《阿萊科》、《利米尼的法蘭契斯卡》和《第二交響曲》、管絃樂《死之島》、《鍾》以及浪漫曲等著名作品。後從事指揮,介紹了不少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1918年移居美國後,創作上充滿了不協和與悲劇性,成為二十世紀上半葉重要的鋼琴演奏家。
4、肖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弗雷德裡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偉大的波蘭音樂家,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七歲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後半生正值波蘭亡國,在國外渡過,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以此抒發自己的思鄉情、亡國恨。其中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相聯絡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敘事曲》、《降A 大調波蘭舞曲》等;有充滿愛國熱情的戰鬥性作品,如《革命練習曲》、《b小調諧謔曲》等;有哀慟祖國命運的悲劇性作品,如《降b小調奏鳴曲》等;還有懷念祖國、思念親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與幻想曲。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卻很勉強。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象“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臨終囑附親人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第一樂章:小提琴奏出一個下行跳進的音調,構成一支奇異的旋律,顯露出年輕作曲家耽於冥想的天真神情。輕盈的旋律溪流,瞬間又激盪起大型樂隊那山谷般的熱烈震響,呈現出強烈追求的熱情。接著,小提琴的一個優美的樂句猶如奇妙的虹橋,把音樂引到第二個主題的身邊。柔和的雙簧管奏出溫煦的旋律。平靜的音響,時與絃樂低語,時同樂隊全奏共鳴,把肖邦對戀人纏綿不絕的情思和起伏不安的心境,一併納入這個柔美的段落中:登場的鋼琴,顯示出肖邦作為鋼琴詩人的高超技藝。此刻,管絃樂已黯然失色。華麗的鋼琴獨奏,展開了廣闊的音響世界。奇幻的色彩,細膩的旋律,加上鋼琴鍵盤上不盡奔流的音符,使展開部變化出豐富的神情,鋼琴休息片刻,便又奏出第一主題。圓號與之為伴,絃樂與它同行。再現的樂段變得簡潔凝鍊,並在鋼琴獨奏中,更多地融入了年輕作曲家對愛情的幻求。第一樂章在管絃有力的和絃中結束。第二樂章寄託了作曲家對華沙音樂學院少女康斯坦茨婭繾綣的深情。肖邦把蘊於心底的愛,化作鬱積情熱的音符,猶如火焰灼灼燃燒著整個樂章。絃樂與木管樂遙遠地輕聲對話,象是怯懦的作曲家那種空幻的自我絮語。但獨奏鋼琴從深深的低音區漸漸燃起了熱情的火苗,它在顫音上跳動,在和絃中飄曳;肖邦心中的愛情之聲,化作八度奏出的旋律,顯得格外純潔真摯。接著,這個主題便Phantom一般隱於鋼琴閃爍的音響光輝之中,統麗柔美的曲調,象是黑髮碧眼少女,地迷離地掩映在鋼琴詩人誠摯的抒情詩行之中。中段,肖邦的熱情終於得以酣暢地渲瀉與傾吐。鋼琴上的滾滾春潮灌耳而來,那時強時弱、時湧時斂的音響,築成了肖邦心靈中一座充滿春意的愛情水晶宮。再現的愛情主題,依如呈示時一樣,由鋼琴明晰地賣出。但大管同它的親切對話,似乎給了單戀作曲家一絲慰藉。鋼琴的雙音,猶如星光閃爍在夜色濃重的天幕上。愛情的夜曲正要在絃樂與木管的呢哺絮語中結束。鋼琴突然以一個強勁的低音,引來一串緩緩而起的三連音,攀援到穩定的降A主音上。索回的餘音又在作曲家心中映出戀人的嫋嫋麗影。苦澀而柔美的愛情小夜曲餘音未絕,肖邦便毅然踏入祖國大地上的民間歡舞行列。這不是對於無望愛情的規避,而是將戀情融於熱。這部協奏曲的終曲樂章烙印上了肖邦終生喜愛的波蘭民間音樂的痕跡。鋼琴靈巧地奏出圓舞式的主題,把人們從纏綿的愛情中帶到了更廣闊的生活天地。在絃樂頓足般的同音反覆節奏型中,鋼琴粗獷地奏出第二主題。活躍的三連音,引來回動的音調,把人們帶到火熱的馬祖卡舞蹈的行列裡。宏大的管絃樂隊要然而止。圓號用馬祖卡音調喚來鋼琴的華麗音流。作曲家抒發出對於民族和生活的熱愛之情。協奏曲在馬祖卡舞曲所獨有的三連音節奏型的持續湧進中,在歡騰火熱的氣氛中結束。
5、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
格里格是一位代表挪威浪漫派、民族樂派的作曲家,他自幼就十分喜愛莫扎特、韋伯、肖邦等大師的名作,尤其傾倒於肖邦。他的很多作品深受肖邦的影響,因而被譽為“北歐的肖邦”。格里格的鋼琴協奏曲雖然只有這一部,但是卻與他的《培爾·金特》組曲一樣,為不朽的名作。這首樂曲具備格里格音樂的一切魅力,諸如飽含挪威民謠風格的清純旋律,以及新奇的和絃、輕妙的節奏等。樂曲素材新穎,生氣蓬勃而洋溢著青春的活力。作者本身就是鋼琴高手,因此充分發揮了這一樂器的效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風格,在鋼琴技巧上則接近李斯特。本曲雖然在曲式方面因循傳統,但在許多細微末節處,卻有各種新穎的創意,在第三樂章內更可以看到相當自由的發展。全曲的基調屬於典型的浪漫性質,充滿了北歐大自然中蒼鬱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來的清麗脫俗、色澤深濃的“斯堪第納維亞情調”。1921年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76年在瑞士蘇黎世逝世。安達在布達佩斯匈牙利音樂開始學習鋼琴,1939年以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首次登臺演出,合作的物件是布達佩斯愛樂與孟根堡(Willem Mengelberg)。完成布達佩斯的學業後,安達到柏林工作並在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w 鄚 gler)的指揮下與柏林愛樂合作演出法朗克《交響變奏曲》這是他第一次在柏林公開演出。安達在1942年逃離德國前往瑞士,1947年展開國際音樂事業(1955年首次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安達不只是一位長於演奏浪漫派曲目的鋼琴名家,他也以彈奏莫扎特鋼琴協奏曲(同時擔任獨奏與指揮)、巴爾托克鋼琴作品聞名。除了演奏與錄音,安達也致力於教學且有不錯的成績(費雪在瑞士的大師班課程就是由安達接任)。安達的演奏結合了精湛的技巧與歌唱般的旋律,分句有如人聲,福特萬格勒稱他是「鋼琴的遊唱詩人」。曲 目第一樂章 中庸的快板,a小調,奏鳴曲形式第二樂章 慢板,降D大調,複合三段體第三樂章 加強的極中庸的快板,a小調,迴旋奏鳴曲形式為基礎的自由構想
6、李斯特-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降E大調 第一號 鋼琴協奏曲 作於1839年。本曲雖由四個樂章構成,但是各樂章必須不間斷地連續演奏,而且各樂章的主題也必須相互間保持極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本曲有著自成一體的特殊結構。在協奏曲中插入詼諧樂章而獲得成功的,也許這是絕無僅有的一首了。總而言之,整個樂曲在結構上非常緊密而周詳。但是各樂章的構成又都非常自由。這些特色,也許正是李斯特被世人視為是一個標準的"交響詩作曲家"的緣由了。
此曲對演奏者的鋼琴技巧有相當高的要求,沒有深厚的功底,演奏者是無法演繹出輝煌的藝術效果的。鋼琴的各個聲部裡都充溢著李斯特音樂所獨有的特性,不但與管絃樂充分地保持了抗衡、對立之勢,甚至主奏鋼琴具有足夠壓倒管絃樂隊的力量,這也僅有李斯特才能做到。
在本曲中,管絃樂的處理法不但巧妙,而且慎重,尤其是當某種樂器獨奏時,還特別讓這一樂器顯出它的"室內樂特性"來。此外,第三樂章還運用了協奏曲歷史上罕見的三角鐵,其巧妙而恰到好處的用法,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這首鋼琴協奏曲常被冠以"三角鐵協奏曲"的別名。
7、肖邦-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寫這首協奏曲時,肖邦才20歲,就創作技巧及經驗來說,他後來更為成熟。但這首鋼琴協奏曲自有清新激越之處,肖邦本人在後來無法再寫成這樣的,特別是在他流亡到法國之後。1830年3月肖邦告訴友人他正在開始寫這個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到5月時已完成兩個樂章,但第三樂章卻遲遲未寫,到該年的9月才完成。於10月11日首演,非常成功。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他演奏得非常自如,好像自己一個人在演奏似的。我們知道,肖邦的性格比較內向,他在熟人和知友之間彈奏時比在音樂廳正式演出時要自在得多。
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全曲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E小調,3/4拍。曲式是傳統的協奏曲奏鳴曲式。由小提琴奏出果敢有力的第一主題。第二主題抒情而溫暖,典型的肖邦風格,也是在小提琴上用E大調奏出。鋼琴以華麗地展開第一主題的方式進入;第二主題也採取同樣方式。最後在樂隊上結束呈示部。展開部鋼琴對前面的主題用音階、琶音等多種手法予以發展。然後進入再現部。再現時先由樂隊呈示第一主題的前一半,鋼琴接過來。第二主題轉入G大調。以後華麗地發展下去。尾聲以第一主題開始,在樂隊全奏中結束這一樂章。
第二樂章,浪漫曲,小廣板,E大調,4/4拍。一開始由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以柔和的、朦朧的色彩奏出引子,導向鋼琴上那像夜曲一般的旋律,如歌的主題。中段的主題也由鋼琴奏出,速度略快些。作曲家在寫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它具有“浪漫的、安靜的和頗具憂鬱的風格,我想描述當一個人見到一個可愛的風景而內心引起美麗的回憶,像一首春天美麗的月光下的幻想曲。”
第三樂章,迴旋曲,活板,E大調,2/4拍。這是一個具有波蘭民族風格的樂章,它有與克拉科維亞克舞曲相似的節奏。克拉科維亞克舞是源於克拉科夫地區的波蘭民間舞蹈。這個樂章採用迴旋曲式,它的主部主題活潑歡快,在幾次反覆間,插入的插段有的華麗,有的抒情而優美。
8、勃拉姆斯-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勃拉姆斯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完成於1858年,起初是一首雙鋼琴變奏曲,之後有意改寫成交響曲,最後卻成為一首鋼琴協奏曲。由於勃拉姆斯本人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同時又和天才女鋼琴家克拉拉相互商討才寫出這首協奏曲,所以此曲要求有相當高深的鋼琴彈奏技巧。它以宏偉的構思和史詩般的概括性,反映著波濤澎湃的、憧憬式的遐想。第一樂章:莊嚴倔強,情懷激盪。樂曲開頭霹靂般奏出了沉重的主題,隨之爆發到高潮後逐漸停息下來。獨奏鋼琴奏出一條形成奇妙對比的非常安詳的旋律,它為第一樂章內出現極端相反的情感而做準備。第二樂章:採用他未完成的彌撒曲中《因神之名而來的有福了》的主題,由小提琴和中提琴虔誠的奏出,隨後鋼琴撫慰般的和它交談著。中段音樂變得粗野、熱情,鋼琴以切分音表達出悲愴的意境,結尾處音樂平靜下來,以弱音終止。第三樂章使人想起貝多芬式的雄渾力量和軒昂勇進的氣勢,作者運用了複雜的技巧、龐大的形式,為協奏曲中之鉅著。
9、格什溫-F大調鋼琴協奏曲
共3個樂章:1. 快板,F大調。先由定音鼓開始狂想曲風格的匯入部,呈示部為稍沉著地,降A大調,主奏鋼琴奏獨特的不協和音以切分法串連起來的迷人的第一主題,並與管絃樂互相追逐而向華麗的快速音群高揚。第二主題的呈示變成更快的拍子,第二主題為狐步舞曲風格,在主題的變奏下,把爵士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然後轉成如歌的中板,優美而充滿詩情,與爵士風格形成對照。第二主題的發展為很快的快板,而第一主題的再現部威風凜凜而發展至燦爛的快板。2. 慢板-流暢的行板,降D大調。在圓號悄悄地以慢板匯入後,變成行板,小號在半音階優美的和聲背景上吹即興式的序奏主題,雙簧管插入其中,然後主奏鋼琴再表達第一主題迷人的變奏。第二主題包含情感,鋼琴優美地變奏,長笛表現序奏部的樂念後,鋼琴伴奏,給以如夢如幻的尾聲。3. 激動的快板,f小調,在充滿野性的律動性主題之間,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各種各樣的插入句,有迴旋曲風格。第二主題相應更為活潑,它帶來幻想性變奏,然後把各樂章主題一一重新展示,第一主題不斷在展示中變形處理。最後是急板的終結部,在定音鼓的強勢下,主奏鋼琴以八度齊奏而衝入F大調主和絃而結束。
10、巴托克-第三鋼琴協奏曲
巴托克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作於1945年。這實際是巴托克的最後一首作品,他逝世前還剩下幾小節未完成,是他的朋友賽利幫助他補全的。這首作品1946年2月8日由費城管弦樂團首演,桑多獨奏,奧曼迪指揮。共分3個樂章:1.小快板,在顫動的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之上,鋼琴奏出一個單旋律,以切分節奏隨意裝飾著,使人想起民間舞蹈節奏。第一小提琴在鋼琴顫音的背景上奏出相似的調子,引出一組副主題。發展部在鋼琴深厚的連擊琶音聲中,以開頭旋律的擴充套件開始,基本主題隨小提琴的一系列下行顫音開始再現,下行三度的音型突然出現,並在單簧管、長笛、雙簧管和獨奏鋼琴之間相互呼應,結束部逐出消失。2.柔板,宗教地,這部分絃樂器在旋律上相互模仿,令人想起文藝復興時期的經文歌。它與鋼琴獨奏的眾讚歌或讚美詩般的樂句輪換出現。在對比性中段中,在一片輕微的、不協和的小提琴顫音的背景之上,木管和鋼琴奏出極短小的反覆動機,似乎是陣陣鳥語。當開始素材重現時,眾讚歌般的樂句是由木管組奏出的。3.活潑的快板,開始主題的鮮明節奏再次暗示了民間舞蹈,在此轉而成為一個迴旋曲的迭句。定音鼓獨奏引入的對比性插段具精心設計和豐富高深的對位性,結尾是急板。巴托克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在這部作品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的精神得到了直接體現。這些民間音樂的素材在巴托克手中得到改造和發展,它們既不是簡單地維持原始狀態,也不是被以獵奇的心理肢解以致歪曲它們的本來面目。他把創作的出發點立足於民間音樂,並且力圖便之與高度的專業作曲技巧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