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01195118007

    是蘇軾著平起入韻七絕中的一首《花影》。

    全詩如下: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譯文如下:

    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麼掃走呢?

    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詩人借吟詠花影,抒發了自己想要有所作為,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全詩借物抒懷,比喻新巧,意新語工,具有言近旨遠,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饒有趣味的小詩,大約創作於熙寧九年(1076年),是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後,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該詩表面上寫花影,實際上是影射王安石,對王安石新政的不滿。

    作品賞析

    花影本來很美,詩人卻“幾度呼童”去“掃”,原來詩人是用諷喻的手法,將重重疊疊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盤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無論怎樣努力,也把他們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來一批。“上瑤臺”寫花影移動,已含有鄙視花影之意;“掃不開”寫花影難除,更明現憎惡花影之情。

    比喻正直之臣屢次上書揭露也無濟於事,小人暫時會銷聲匿跡,但最終仍然會出現在政治舞臺上。“收拾去”寫太陽剛落,花影消失,大有慶幸之感;“送將來”寫明月東昇,花影再現,又發無奈之嘆。詩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陽落猶神宗崩,小人俱貶謫,明月升指改朝換代,小人不窮。

    詩人巧妙將自己內心的感情變化寓於花影的變化之中,使詩作具有言近旨遠,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詩構思巧妙含蓄,比喻新穎貼切,語言也通俗易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影這首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