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安心媽媽
-
2 # 消化內科彭昌能醫生
小孩脾虛可以多食用一些山藥來調理,也可以用中藥的茯苓、白朮、山楂、山藥配合打成粉,炒熟之後沖水喝,對於脾胃功能下降的有較好的療效,孩子脾虛一般是由於過食寒涼食物所引起,在調理或者治療期間注意飲食要清淡,對於寒性食物如:冷飲等禁止食用。
小孩脾虛可以多食用一些山藥來調理,也可以用中藥的茯苓、白朮、山楂、山藥配合打成粉,炒熟之後沖水喝,對於脾胃功能下降的有較好的療效,孩子脾虛一般是由於過食寒涼食物所引起,在調理或者治療期間注意飲食要清淡,對於寒性食物如:冷飲等禁止食用。
孩子脾虛怎麼調理?
一說到孩脾虛,很多媽媽都開始皺眉頭了。因為脾虛有太多的危害了
孩子脾虛的危害:1.孩子不愛吃飯
中醫上說,脾是一個有助於消化的臟器,而脾氣則是行使該職能的主角。如果脾氣虛,那麼就會減弱胃的消化功能。所以在這個時候,你讓他吃東西,他肯定是不樂意吃的。
2.體質差,容易感冒
孩子不愛吃飯,那麼營養自然也會跟不上,時間長了,體質自然也會變差,尤其是那些習慣性感冒的寶寶,媽媽在平時護理的過程中更要特別上心。
3.個子比同齡人矮小
這個還是要歸結為脾虛不吃飯上面,孩子吃不好,又怎麼能長得高?
4.便秘或者腹瀉
脾虛瀉,往往都是一吃就拉,一般拉的都是稀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營養吸收不了,自然就全拉出來了。
5.脾氣大
中醫認為這種情況屬於脾虛肝旺,脾肺氣虛,金不克木,導致幹起過於強盛,出現脾氣大的現象。
6.晚上睡覺出汗多
中醫上認為人體中氣具有固攝作用,脾氣也屬於氣,除了可以固攝臟器、防止下垂外,還可以固攝津液,脾氣虛,固攝津液功能失調,寶寶便會出現多汗的症狀。
7.面黃肌瘦,形成疳積
脾氣虛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谷靜微等營養不能被吸收,最終就會形成疳積而導致孩子面黃肌瘦。
8.一感冒就容易咳嗽
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脾虛時間久了,自然也就會影響到肺氣,肺氣虛就會導致寶寶咳嗽明顯。
9.體內溼氣大
中醫講,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意思就是說,只要和溼氣有關的問題,都會和脾臟有關,因為脾臟是運化水液的,而溼是水液凝聚而成的,就是本來是有用的東西,但是脾沒有把它運送到需要他的地方,最後變成了致病因素-溼氣。
10.愛流口水
中醫講“脾在液為涎”,孩子脾虛的時候就容易“垂涎三尺”,經常流口水。
孩子脾虛,媽媽平時如何調理?1.避免進食生冷堅硬的食物
小孩子脾胃容易虛弱,所以在日常,媽媽要避免他吃那些生冷堅硬的食物。比如:冷飲、雪糕、螃蟹等四五。多讓寶寶吃一些有健脾功效的食物。
2.合理飲食
當寶寶已經有脾胃虛弱的症狀時,媽媽就應該要注意他的飲食。每頓都注意不要讓他吃太飽,也不要讓他吃油炸油膩的東西,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東西。。另外,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要提醒他細嚼慢嚥,食物只有在口腔中被充分咀嚼後,裡面的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充分的吸收。
3.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
當孩子脾虛的時候,還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夜間睡覺的時候,媽媽要留意,別讓寶寶蹬被子。
4.推拿按摩
媽媽可以這樣做:
捏脊,家長讓小兒趴在床上面,然後沿著小兒的脊椎兩旁大概二指距離,用雙手的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從骶尾部開始起,將面板輕輕的捏起,沿著脊柱向前捏拿,一直到頸部的大椎穴
5.食療調理
在這裡,安心媽媽教你一道蓮子山藥粥給寶寶吃。
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於消瘦、食慾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