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海墨
-
2 # 真實純潔
不要誤把當今世界的科技現象,當作是先進的文明,現在的科技現象,只是適合當今的地球狀態。真正的文明,是自性法身覺醒的時代。而不是依賴外在物質的輔助時代。自性的六種神通展現出來的時候,才是生命的真正文明的體現。
不要誤把當今世界的科技現象,當作是先進的文明,現在的科技現象,只是適合當今的地球狀態。真正的文明,是自性法身覺醒的時代。而不是依賴外在物質的輔助時代。自性的六種神通展現出來的時候,才是生命的真正文明的體現。
我們來設想一個情景:世界毀於大災難,只有少數人倖存。請問,必須要剩下多少人,才能夠延續人類文明?
純生物學上答案是很明確的,這是個基因問題,大概需要至少幾百人,就可以保證人類延續下去。
但是延續人類文明呢?幾百人自然遠遠不夠。不要說這些人裡邊沒有一個會造宇宙飛船,高水平的醫生、律師、作家恐怕都未必有。那時候大家勉強餬口尚屬不易,文明實屬奢侈。設想幾代幾十代人下來,恐怕現代文明的百分之九十九都要忘光,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如果剩下一百萬人,只要不都是叢林部落,應該問題不大,即便造不出宇宙飛船,但計算機知識不至於失傳,高水平的醫療、教育體系也可以保障。那麼如果剩下十萬或者一萬人呢――能夠維持文明的人類數量的臨界點在哪裡?
其實考察人類歷史,我們已經可以得到部分答案。
我們有必要知道,地球並不總是今天的樣子,它會在冷暖週期裡邊迴圈。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溫暖的氣候環境,那是一萬多年前結束了最後一個冰期的結果。由於那次冰期的結束,兩極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了幾十米,很多過去連片的陸地被海洋隔斷,比如亞洲和北美洲之間出現了白令海峽,印度尼西亞與東南亞大陸分開。有些史前人類,他們在冰期從陸上走到美洲、乘獨木舟前往澳洲定居下來,這時候由於海水淹沒陸地,從此與舊大陸失去聯絡,要到大航海時代才重新被西方人“發現”。很顯然,由於無法交流,美洲、澳洲的土著比舊大陸文明發展得要慢。印第安人數量大,遭遇哥倫布之前已經達到幾千萬,因此雖然相對緩慢,依然發展起自己的文明,遠遠超過一萬多年前他們與歐亞大陸鄰居分手的時候。澳洲土著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被歐洲人“發現”的時候才二三十萬人,推想其祖先從亞洲大陸划著獨木舟移民過來,直到被上漲的海水阻隔,那時候估計也就幾萬人的樣子。幾萬人的規模能否延續人類文明?大致可以――他們遭遇西方人的時候幾乎依然保持著一萬多年前的“原始”狀態,也就是他們與亞洲鄰居分手時雙方普遍的技術水平。但是在有些關鍵領域他們嚴重退步了,例如他們放棄了弓箭,忘記了祖先賴以到達澳洲的航海技術。
據此可以推斷,如果我們今天只剩下幾萬人,學校、醫院甚至國家等文明形態是可以傳承下去的,但不要說宇宙飛船、原子彈,恐怕飛機甚至計算機技術都可能漸漸失傳,只能留待後世子孫去重新發明。
現在我們再細化些,如果人數繼續減少呢?依然有考古證據支援結論。
澳洲東南角有一個塔斯馬尼亞島,面積有兩個臺灣大,上一個冰期是跟澳洲大陸連在一起的,後來海水上漲才重新變成一個大島。這個島對後來移民過來的英國農民來說是個天堂,因為與母國相似的氣候使它很容易被改造成英國田園鄉居的風貌,聊解思鄉之苦。但對於一萬多年前眼睜睜看著海水淹沒歸路的塔斯馬尼亞土著來說,卻是發展道路上的最大災難。他們當時有幾千人,跟澳洲大陸的同胞一樣,忘記了航海技術,因此再也回不去了,只能靠這幾千人自力更生地走下去。沒錯,幾千人構成的基因庫足夠豐富,因此他們可以一直繁衍到最後遭遇西方殖民者,但他們本身的數量也並沒有顯著增長。更重要的是,一個幾千人的社會,一萬年下來在技術文明上經歷了嚴重的衰退。塔斯馬尼亞土著甚至失去了生火的習慣,他們丟棄了漁網和魚鉤,製造石器的水平也比原來倒退了。肯定地說,他們成為真正的“野蠻人”。當然,所謂野蠻人只是從技術水準而言,他們在心智上跟我們並沒有多大差別,遭遇西方殖民者時,他們熱切並且飛快地接受了後者許多先進的東西。遺憾的是,由於傳染病、屠殺等原因,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土著人死於1876年。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只剩下幾千人,將面臨文明的嚴重衰退。這幾千人或許可以維持學校醫院等基本文明形態,但是由於缺少藥品、裝置甚至師資,學校醫院也將漸漸徒具其表,最後淪為可有可無。那時候,倖存者將終日奔波只為填飽肚皮,無暇也沒有能力維持現代文明的基本水準。
塔斯馬尼亞周圍還有幾個小島,在冰期結束海水上漲時候與主島分開,當時這些島上每個都有兩三百人居住,後來他們統統滅絕了。兩三百人,理論上或許可以延續人類基因,但不確定性太多了,經不起任何風險。現在世界上也有很多瀕危物種,比如還剩下幾十上百的個體,但它們理論上已經滅絕,因為不論基因豐富度還是抗風險能力,都不足以支撐作為一個物種的延續。大熊貓的情況比這個要好一些,野外可能還有幾百上千只,但這個水平已經處在最危急的邊緣。
幾年前有部《未來水世界》在描述這個問題上很經典。影片講未來全球陸地絕大部分被海水淹沒,倖存的少數人類在海上掙扎,經歷了嚴重的技術衰退,幾乎重回冷兵器時代,誰有幾艘摩托艇就能夠稱王稱霸,而且那些摩托艇在維護和能源上是缺乏可持續性的。海盜頭子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的萬噸巨輪寧可要水手們划槳推動,摩托艇不到必需也不會出動。影片最後,主人公終於找到了陸地和少數幾個看上去還沒被災難異化的倖存者,從而給觀眾一個光明的結局。但如果就這麼幾個人,恐怕用不了多少年,他們將無可避免地變成野蠻人,失去絕大多數文明成果甚至道德倫理――最後,也許用不了幾代人,他們終將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