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逸趣兒

    隨著糖尿病知識的普及,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天氣寒冷,糖尿病足的發病率有升高趨向。在冬季,我們該如何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呢?

    糖尿病是由周圍神經病變、微細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和不良的衛生諸多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所導致的。糖尿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技壞疽,稱為“糖尿病足”。表現為足部麻木,感覺遲鈍、發冷、疼痛等。一旦發病,由於其治療複雜,困難大,會面臨截肢等後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變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嚴重併發症之一。

    三成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儘管不像心腦血管病那樣快速致死,但卻容易使人致殘、生活質量快速下降。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糖尿病病程超過5年,患糖尿病足的風險高達40%,若治療不及時或不規範,有截肢甚至發生敗血症的危險。

    據悉,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糖尿病患者中,1/3有發生糖尿病足的風險,1/6正在經受著糖尿病足的折磨。糖尿病足晚期患者需截肢治療,代價巨大,需引起重視。

    專家提醒,一旦查出糖尿病,患者應堅持每天泡腳,保持腳部清潔乾燥,並保證至少每天對腳部檢查一次。挑選鞋子時,一定要選擇保暖舒適的,鞋子不要太硬,儘量寬鬆一些。當腳部出現傷口時,即使很小不痛,也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以免發展成大傷口,甚至出現危及生命的敗血症。

    冬季應該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在冬季,糖尿病患者在家裡的正確自我護理非常關鍵,如果堅持下去,完全能夠預防糖尿病足悲劇的發生。

    1、千萬別燙腳。每天用溫水和無刺激性的肥皂清洗雙腳,泡5分鐘即可,用白毛巾擦乾。洗腳水的溫度在40℃,就是用手摸上去不燙(有感覺障礙者可讓家人幫忙或用溫度計測)。民間常提倡用熱水燙腳,認為熱水燙腳可以解乏,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講,為了避免燙傷,建議用溫水為好。保持足部及足趾之間的乾燥,易出腳汗的患者,選用無刺激性的乾粉,擦乾足後應用。

    2、足部乾燥者塗抹護膚品,防止面板乾裂。

    3、感覺不可信,務必每天檢查雙腳。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學會正確觀察足部是否健康或已有隱患。由於糖尿病人存在面板感覺障礙,因此千萬不可相信自我感覺,必須仔細檢查足部有無異常。如患者視力嚴重受損,家屬應幫忙;如果患者年紀大,可以藉助鏡子檢查。足底部受壓部位是檢查的重點,還需觀察足趾和趾間面板。如足部面板出現紅腫、水泡、潰破或糜爛,必須及時到醫院就診。筆者門診一位糖尿病足患者,因在“腳摩房”修腳引起感染,未及時就診併發足部嚴重感染和壞疽,最後只能做前半足清創截除術。

    4、及時修剪趾甲。修剪趾甲要平,不要剪出血。年紀大的病人可請子女幫忙。有些病人趾甲非常厚,可以請專業人員用特製的趾甲剪剪平趾甲。

    5、胼胝不隨便剪。當發生胼胝時,首先注意不要自己修剪,因為極可能剪破。有條件的病人可以穿特製的治療鞋,鞋子用特殊的彈性材料做鞋面,柔軟的厚底,配上特製的鞋墊,可以分散足底的壓力,減少胼胝的形成。如果不能買治療鞋,可以買寬鬆、舒適的軟底鞋。不要經常穿布鞋,因為布鞋可能造成足跟的胼胝。

    6、雞眼得請醫生對付。出現雞眼,一定請專業醫生治療,千萬不要讓街頭修腳的人修。

    7、選擇鬆口的純棉襪子。襪子太緊會影響足部血液迴圈,不能穿有破洞或補丁的襪子,也不能穿不吸汗的尼龍襪,要穿著乾淨舒適的棉襪。

    8、鞋子宜寬大一些,透氣性要好一些。新鞋初穿時要檢查鞋內有無異物,舊鞋也要定期檢查。穿新鞋第一天不要超過半小時,第二天穿不要超過1小時,然後逐漸延長穿新鞋時間。鞋跟不可過高。

    9、避免燙傷。不能用電褥子和熱水袋取暖,不洗桑拿浴,不用溫熱型的家庭用理療儀。

    10、避免凍傷。外出鍛鍊穿保暖的鞋子,如果鞋子被雪水打溼應及時更換。

    11、避免不良行為。首先是戒菸,吸菸可引起血管收縮,嚴重者容易有周圍血管病變;其次不要長時間翹二郎腿,以免阻礙下肢血液迴圈。

    12、因某些創傷造成感染,哪怕是發生小的破潰後也要馬上用生理鹽水清洗,用無菌紗布包紮。

    13、水泡破後,易引起細菌感染、潰爛,形成蜂窩炎。防止出水泡的最好方法是不穿過緊的鞋子,避免燙傷,避免過度摩擦。

    14、就醫時,提醒醫生檢查一下您的腳。趾甲嵌在肉裡時請醫生幫忙。當出現甲溝炎時馬上就醫。

    15、控制血糖極其重要,儘可能將血糖、血壓和血脂控制到正常範圍。

    如果您還有些擔心,不妨早些到醫院進行確診治療。

  • 2 # 三高隨便問

    近年來,中國糖尿病人數呈上升趨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病人如果不能科學管理自己的病情,不久的將來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會嚴重危害該群體的健康和生活質量,而其中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飲食、運動、非常重要,需耐心堅持。

    凡是能讓血管堵塞的因素,都能使組織器官缺血,功能減退,慢慢壞死,這就是高血壓糖尿病併發症的根源。造成血管堵塞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減慢…….然而水能稀釋血液,增快血流速度,增快新陳代謝。

    天易多食更要管住嘴

    “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並且血糖水平變化快,個體差異大,僅靠醫護人員在醫院短期護理並不能實現血糖長期達標,絕大多數時間需要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王志宏強調,有效的自我管理能提高治療效果,還能節約醫療費用,減少身體損害,對減緩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冬季是糖尿病病情最易加重和併發症多發的季節。所以在寒冬時節,尤其要提醒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保健,平安過冬。

    糖尿病人本來就多食,尤其是在冬天,氣溫下降,出汗減少,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旺盛,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故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科學的食譜,攝入飲食熱量要適當,不能超出每日所需總熱量,保持收支平衡,不增加體重。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澱粉類食物的攝入量,忌食糖及甜糕點,有飢餓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製品、乳類、肉類等,多吃些新鮮蔬菜,以滿足機體需要。平衡膳食,食物選擇應多樣化,注意營養搭配比例,如目前推薦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攝入比例在5 3 2;堅持少量多餐,在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少量多餐可以減少血糖波動。

    冬季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喝水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水量要控制好

    正常人每天需要的水量2000-2500ml,過度飲水如精神性飲水,持續大量飲水或急性腎功能不全時,攝水量超過腎臟的排洩能力,就會發生水中毒的情況,不僅會出現血壓升高還會引起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故應該少量多次飲水

    2.水質的選擇

    白開水、礦泉水:據研究表明攝入適量的鎂和鈣可以有效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自來水和礦泉水中含有這些物質,純淨水由於去除了身體有益的物質並不適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飲用。

    適量的淡茶水:茶色素有降血脂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同時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值,抑制脂質斑塊在血管壁的沉積。

    3.水溫要適度

    過熱的水會加速血液迴圈,增加肝腎的負擔。水溫太涼會出現血管收縮,腦血管痙攣,血壓升高等。溫開水最適宜。

    4.喝水的時間

    清晨起床喝一杯水:能及時血液稀釋血液,促進血液迴圈,有效預防血栓,心梗等疾病。

    睡前一杯水:很多人不願意半夜起床上廁所,所以在睡前會刻意減少飲水的量,其實這樣做不正確,科學研究發現,睡前適量飲水,能防止血漿濃縮,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所以睡前一杯水有助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預防半夜發病。

    夜間宜補充水分:夜間缺水會導致血小板凝聚力增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出現的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會更容易形成血栓,栓子一旦脫落就堵塞血管,患者如果能半夜適當補充水分就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有效預防腦中風。

    看完去喝杯水吧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其餘時間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避免等到口渴再去喝水,避免暴飲,以防增加迴圈的負擔。

  • 3 # 臺灣鉻樂控乳片

    很多糖友都會發現血糖在夏天,秋天都能夠有效控制,但是到了冬天,血糖就會偏高,難以控制。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疾病存在一定的季節性,如流行性感冒,關節炎,皮炎等,那糖尿病是否也受季節影響呢?實際上季節變化不會直接影響糖尿病,血糖的高低和生活的各方面相關,如飲食,運動,免疫力,生活習慣等因素都會影響血糖。由於冬天天氣轉冷,人會自覺地多吃食物來保證身體中的熱量,而運動量卻會減少,這是出現血糖偏高的主要原因。

    冬季血糖偏高的主要原因有:

    冬季的低氣溫會使人體交叉神經更加敏感,血管收縮,血液流速放緩,減少能量的損失來維持體溫,從而使血糖和血壓都會上升。

    因為冬季寒冷,糖友們,尤其是中老年的患者,往往會減少外出,而且在室內因為衣物較多也往往很少會運動,導致葡萄糖不能被消耗使血糖升高。冬季人體為了禦寒往往會食慾大增,吃更多高糖,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如火鍋,燒烤,大棗,桂圓等血糖升高的食物。如何預防冬季血糖增高:

    1)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儘量選擇低熱量,低脂肪,低糖分的食物,如:豆製品,乳類,低升糖指數食物,來保持口味清淡。可以參考適宜量:粗糧:4-8兩/天 蔬菜1斤/天 肉類50g/天

    2)保證運動量

    外面天氣冷,可以選擇合適的室內運動方式,如:跳繩,瑜伽,俯臥撐等。只有保證運動量才能改善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體重。

    3)注意保暖

    冬天室內外溫差大,人體抵抗力減弱,要及時增減衣物,謹防感冒。感冒會讓血糖處升高,且導致其他併發症加重。如果感冒長時間不好,要及時就醫。

    4)及時調整用藥

    冬天大家會吃些油膩的食物,血糖也會增高,因此,要制定更合理的食譜來控制每天總攝入熱量。如果食用過多油膩的食物,影響血糖波動,就要及時醫生溝通進行調藥,切記不要因為血糖過高擅自增加用藥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玩遊戲用什麼手機處理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