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義薄雲間

    這個問題在當年有一則德國笑話回答得正好,說的就是“佔領挪威需要半年,佔領丹麥需要兩個星期,佔領瑞典只要一個電話就搞定了。”

    原因就是:沒必要。因為瑞典的精英階層,包括警察、軍官和皇室,都是親納粹派。很大程度是由於這個階層內各大家族都盤根錯節。瑞典不但向德國出售鋼鐵、滾珠軸承和波佛斯武器,而且還允許德國借道瑞典轉移大量軍隊。瑞典北部開採出來的鐵礦石通常是利用鐵路運輸,跨過挪威邊境的高山再運到沒有結冰的納爾維克港口。戰爭期間,英國潛艇一直潛伏在挪威西海岸,令礦石無法運出。瑞典礦場只好利用德國和瑞典軍艦順瑞典東海岸而下運輸鐵礦石。運輸船隊儘量沿海岸行駛,並對海岸附近的所有島嶼都進行巡查。瑞典海軍會盡可能護送船隊南下,以防止躲藏在波羅的海的英國潛艇窮追不捨。之後船隊會以最快的速度駛進波羅的海沿岸的德國港口。

    1943年斯大林格勒會戰之後,瑞典的態度就全變了。彼時,大膽的美華人直接前去通知瑞典政府,他們已經選中了斯德哥爾摩以南的某塊皇家地產,準備建立一個先進的空軍基地以持續打擊德國。美華人如願以償,但還沒來得及實施這一計劃二戰就結束了。

    所以瑞典真的有在十點中保持中立嗎?不盡然吧。

  • 2 # lcz678

    二戰德國為什麼沒有入侵瑞典呢?1940年丹麥和挪威被佔領,瑞典也面臨被佔領威脅,遂允許德國借道瑞典從挪威運送軍隊和戰爭物資,其實是迫不得已自保。另外瑞典有比德國還純種的曰耳曼人,憑這點瑞典是德國的好朋友。又因為瑞典是國際社會承認的永久中立國,一旦入侵瑞典,輿論將對德國極不利,軍隊必定受到牽制,權衡利弊經濟大過政治就放棄入侵念頭。當時德國的確從瑞典這中立渠道獲取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另外德國從戰爭中掠奪的巨大財富很多儲存在瑞典,需要透過其幫助洗錢,可見當中的利害關係,德國對瑞典這個“鐵桿”又怎會痛下殺手呢?正是由於上述種種因素湊合,二戰中瑞典倖免了納粹德國入侵。

  • 3 # 創史人

    瑞典是北歐的一個國家,是國際社會承認的永久中立國,盛產鐵礦石,主要出口到德國,它在二戰中奉行中立政策,所以沒有捲入戰爭,但同是中立國的荷蘭 比利時 都遭到納粹德國的進攻,唯獨瑞典和瑞士倖免,這是由於這兩個國家實行軍事中立,即是保留了較為強大的軍隊,希特勒考慮如果入侵瑞典,就可能被牽制較大的兵力,而且德國對瑞典的鐵礦石非常依賴,所以,德國沒有侵略瑞典,一方面擔心會被牽制,另一方面,瑞典保持中立地位非常有利於德國,因為它可以正常的進口鐵礦而無需擔心盟軍的干涉 .因此德國在地理軍事上沒有必要佔領瑞典!而且瑞典也很願意以中立國家與德國納粹交易~購得更多戰爭資源!

  • 4 # 孤獨的人166816293

    它需要幾個和平中立的,能對它提供金錢和戰略物質的國家。所以,納粹德國對瑞士和瑞典留了一手,讓他們存活下來。事實證明,納粹這一手是明智之舉。表面中立的兩瑞,實際上向德國提供了大量金錢和戰略物質,使德國能夠苟延殘喘,掙扎到一九四五年夏。

  • 5 # 蘇北九哥1

    瑞典倖免於戰火的原因都是剛性的——同種、同族、友邦、中立及提供戰爭資源和運輸通道等等。但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不認為以征服歐洲為己任的希特勒會放過瑞典,只是戰機不成熟而已。假如英國戰敗投降或與德國議和,納粹士兵的軍靴踏上瑞典瑞士的領土,都是順勢而為之事。感謝邀請。

  • 6 # 歲月地圖

    瑞典地理位置決定了比起挪威,瑞典更容易受到第三帝國的入侵而得不到外來援助,基於此原因不如向德國示好。

    2.然而瑞典本身奉行有傾向性的中立政策,隨著戰爭的進行,瑞典也逐漸由軸心國倒向同盟國。就是看著風向走。

    3.瑞典是第三帝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地,且距離近,然而瑞典本身就願意向德國出售鐵礦石,換取資金。

    4.瑞典本身親納粹勢力強大,國王古斯塔夫五世就是是一個保守的人,不贊成民主運動和工人權利的要求。當時國家權利掌握在議會手裡。他曾為奪回王權作了最後嘗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他舉辦了和丹麥和挪威的王室會議,力圖加強團結,站在德國一方作戰,一般都認為他受德國妻子影響太深,他選擇國防問題為突破口,1914年他在主張加強軍事力量在群眾集會上大喊“我的海軍……我的陸軍……”結果自討沒趣,被社會民主黨和自由黨擊退。國王從此再不過問政治,國家大事全憑政府處理。

    1939年古斯塔世和戈林在一起

    古斯塔夫五世是一個專業的網球選手,1876年他從英國回來就成立了瑞典的第一個網球俱樂部。1936年他創辦了國王俱樂部。在他統治時期,古斯塔夫經常看到在海濱玩耍。 在前往柏林訪問期間,因為要與猶太球員丹尼爾Prenn網球比賽,古斯塔夫直奔希特勒的辦公室,試圖說服希特勒軟化對猶太人的迫害,他死後在1980年被選進國際網球名人堂。

    1941年6月納粹德國入侵蘇聯時,他曾就德國在北部過境問題上威脅總理,如果不同意德軍過境他就退位。10月他給希特勒寫私人信件,感謝希特勒對“布林什維克害蟲”作戰,祝賀他“已經取得了勝利,”他的信被被總理漢森截留。然而,國王揹著政府透過德國駐瑞典大使把賀信發給了希特勒。

    5.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根深蒂固的仇恨,加之蘇聯入侵鄰國芬蘭,對瑞典來說,蘇聯的威脅似乎更加迫在眉睫。

  • 7 # 知音號13886140237

    德國之所以沒有侵略瑞典,是因為當時瑞典與德國比較友好且保持中立,德國沒有必要把瑞典作為一個戰爭物件,否則就像我之前說過德華人口基數太小,它無法做到完全統治歐洲,所以它必須還是要建立一些傀儡的政府。而且它的首要之敵是蘇聯,這也是現實它不能分兵。

  • 8 # 手機使用者山丁子

    謝邀答。二戰期間瑞典和瑞士一樣,都沒有受到戰爭發動方國家的侵略。主要原因首先,瑞典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前都誠認過其中立國地位。二是兩國雖為小國並持中立立國之本,但從一戰後國家級戰爭準備都很充分,邊境部署嚴密,戰爭動員力極強。如瑞士當時僅四百萬人口,軍編就達五十萬人,戰爭危險期經動員達到近一百萬人。三是也因瑞典瑞士都對德國作出許多讓步,比如瑞士為德國提供戰爭物資,瑞典為德國從本國境內運送兵力達二佰多萬人次和大量軍需物資,這雖為不得已,但終究是違背了中立國原則和道義。最終兩國得以自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黨參是幹什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