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便自理的最佳訓練期是?
一般來說,大小便訓練宜在寶寶兩歲到兩歲半之間進行。因為在此之前,寶寶無法控制腸蠕動以及負責排洩的括約肌,而且中樞神經沒有發育成熟,寶寶不理解來自腸道或膀胱的刺激的含義。專家總結說:“如果寶寶的腦部神經系統是A,膀胱是B點,那麼訓練寶寶大小便自理必須等到A點到B的道路暢通。否則,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順利地從一點到達另一點。”
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最佳時機。只有在寶寶樂意並主動配合成人時,訓練才能事半倍功。
訓練寶寶如廁自理的8點提示
1. 寶寶大於18個月。
2. 寶寶在便後能感覺到尿布或者紙尿褲潮了,透過語言或者動作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她(他)可能扯拉溼了的尿布"或者扭來扭去。
3. 寶寶在大小便前能透過語言、動作或者其他方式表示,他(她)需要大(小)便。她可能突然漲紅臉"兩腿夾住不動"或者透過聲音報告。
4. 寶寶能在短時間內憋住大小便。一般只有寶寶過了兩歲半之後,能控制腸蠕動時,才能做到這一點。
5. 寶寶在短時間睡眠時能保持不尿,比如說午睡。
6. 寶寶對成人如廁感興趣,並樂於模仿。
7. 寶寶能理解“坐便器”的含義"並樂意經常坐在上面。開始時"是否能成功大小便並不重要。
8. 寶寶能簡單脫穿自己的褲子。許多寶寶不喜歡使用坐便器的主要原因是"穿脫褲子很麻煩。
父母的態度最重要
大小便訓練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訓練不得法,寶寶和父母都痛苦。父母的態度最重要。傳統的做法通常是,時刻提醒寶寶,要求寶寶隨時隨地按成人指令行事。到處都可以看到成人強迫玩得正高興的寶寶定時小便,結果寶寶哭,爸爸媽媽罵。現代幼兒教育認為,大小便訓練要充分尊重寶寶,更確切地說法應該是大小便學習。學習過程中強調寶寶自身的主動性,讓寶寶透過學習處理大小便,體會到獨立的重要性。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父母應該保持輕鬆寬容的心態,既關注也要有分寸。大小便訓練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每個寶寶發育程度都不同。訓練過程應循序漸進,不要和其他寶寶相比,更不能因為寶寶出了“事故”,喝斥或者打罵。否則,輕者可能讓寶寶產生抗拒心理,不願擺脫尿布,直到四、五歲都不能大小便自理,重者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兒童專家特別指出:如果父母對寶寶大小便問題過分關注,寶寶可能不自覺地利用這種心理,或者消極抵抗,或者屢報假情況吸引成人的注意。
如何幫助寶寶學會如廁:
為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安全舒適最重要,款式不要太複雜。市場上流行的玩具坐便器"有的還帶有音樂"多半並不實用"寶寶很容易因此分心。
養成寶寶良好的坐便習慣。大小便的時候,不玩玩具,不吃東西。特別要注意避免寶寶長時間坐在坐便器上,以免形成習慣性便秘。
細心觀察寶寶大小便前的訊號。比如說,當看到寶寶突然漲紅臉不動時,問寶寶,是不是要小便?然後帶寶寶坐在坐便器上。
教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想大小便的意願。
教寶寶自己脫穿褲子"在訓練期間"不要給寶寶穿揹帶褲。
及時表揚寶寶"讓寶寶為自己能控制大小便感到自豪。
應就事實本身肯定寶寶的努力"不要過於誇張。
寶寶沒能控制大小便時,態度要溫和"告訴寶寶:下次要告訴媽媽。
幾種常用的坐便器的特點
坐式坐便器
靠背使寶寶可以穩定地坐下,抽取式便盒便於清潔,不過要保持寶寶的注意力集中"據說有的寶寶會因受了別的吸引"而站起來就走掉了。
跨越式坐便器
這種方式避免了寶寶站起來走掉的好笑場面,使寶寶無法移動,但如果在冬天沒有暖氣的地區使用,則要把寶寶的褲子脫下至少一條腿,很不方便。
坐廁圈
墊在大人的坐廁圈上面的小號圈墊,省卻了倒洗便盆的麻煩"但必須要墊高腳"不方便隨時使用"尤其是夜間。
過渡期
有時,寶寶明明已經學會控制大小便,又突然會尿床,或者白天大小便不願意喊人。這種情況多半與寶寶的情緒有關。可能是環境突然改變,熟悉的看護人離開,或者這段時間玩得太興奮等等。這種反覆是非常正常的,父母應以寬容的態度看待寶寶突然倒退,找出原因,幫寶寶輕鬆度過過渡期。
大小便自理的最佳訓練期是?
一般來說,大小便訓練宜在寶寶兩歲到兩歲半之間進行。因為在此之前,寶寶無法控制腸蠕動以及負責排洩的括約肌,而且中樞神經沒有發育成熟,寶寶不理解來自腸道或膀胱的刺激的含義。專家總結說:“如果寶寶的腦部神經系統是A,膀胱是B點,那麼訓練寶寶大小便自理必須等到A點到B的道路暢通。否則,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順利地從一點到達另一點。”
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最佳時機。只有在寶寶樂意並主動配合成人時,訓練才能事半倍功。
訓練寶寶如廁自理的8點提示
1. 寶寶大於18個月。
2. 寶寶在便後能感覺到尿布或者紙尿褲潮了,透過語言或者動作表達不舒服的感覺。她(他)可能扯拉溼了的尿布"或者扭來扭去。
3. 寶寶在大小便前能透過語言、動作或者其他方式表示,他(她)需要大(小)便。她可能突然漲紅臉"兩腿夾住不動"或者透過聲音報告。
4. 寶寶能在短時間內憋住大小便。一般只有寶寶過了兩歲半之後,能控制腸蠕動時,才能做到這一點。
5. 寶寶在短時間睡眠時能保持不尿,比如說午睡。
6. 寶寶對成人如廁感興趣,並樂於模仿。
7. 寶寶能理解“坐便器”的含義"並樂意經常坐在上面。開始時"是否能成功大小便並不重要。
8. 寶寶能簡單脫穿自己的褲子。許多寶寶不喜歡使用坐便器的主要原因是"穿脫褲子很麻煩。
父母的態度最重要
大小便訓練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訓練不得法,寶寶和父母都痛苦。父母的態度最重要。傳統的做法通常是,時刻提醒寶寶,要求寶寶隨時隨地按成人指令行事。到處都可以看到成人強迫玩得正高興的寶寶定時小便,結果寶寶哭,爸爸媽媽罵。現代幼兒教育認為,大小便訓練要充分尊重寶寶,更確切地說法應該是大小便學習。學習過程中強調寶寶自身的主動性,讓寶寶透過學習處理大小便,體會到獨立的重要性。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父母應該保持輕鬆寬容的心態,既關注也要有分寸。大小便訓練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每個寶寶發育程度都不同。訓練過程應循序漸進,不要和其他寶寶相比,更不能因為寶寶出了“事故”,喝斥或者打罵。否則,輕者可能讓寶寶產生抗拒心理,不願擺脫尿布,直到四、五歲都不能大小便自理,重者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兒童專家特別指出:如果父母對寶寶大小便問題過分關注,寶寶可能不自覺地利用這種心理,或者消極抵抗,或者屢報假情況吸引成人的注意。
如何幫助寶寶學會如廁:
為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安全舒適最重要,款式不要太複雜。市場上流行的玩具坐便器"有的還帶有音樂"多半並不實用"寶寶很容易因此分心。
養成寶寶良好的坐便習慣。大小便的時候,不玩玩具,不吃東西。特別要注意避免寶寶長時間坐在坐便器上,以免形成習慣性便秘。
細心觀察寶寶大小便前的訊號。比如說,當看到寶寶突然漲紅臉不動時,問寶寶,是不是要小便?然後帶寶寶坐在坐便器上。
教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想大小便的意願。
教寶寶自己脫穿褲子"在訓練期間"不要給寶寶穿揹帶褲。
及時表揚寶寶"讓寶寶為自己能控制大小便感到自豪。
應就事實本身肯定寶寶的努力"不要過於誇張。
寶寶沒能控制大小便時,態度要溫和"告訴寶寶:下次要告訴媽媽。
幾種常用的坐便器的特點
坐式坐便器
靠背使寶寶可以穩定地坐下,抽取式便盒便於清潔,不過要保持寶寶的注意力集中"據說有的寶寶會因受了別的吸引"而站起來就走掉了。
跨越式坐便器
這種方式避免了寶寶站起來走掉的好笑場面,使寶寶無法移動,但如果在冬天沒有暖氣的地區使用,則要把寶寶的褲子脫下至少一條腿,很不方便。
坐廁圈
墊在大人的坐廁圈上面的小號圈墊,省卻了倒洗便盆的麻煩"但必須要墊高腳"不方便隨時使用"尤其是夜間。
過渡期
有時,寶寶明明已經學會控制大小便,又突然會尿床,或者白天大小便不願意喊人。這種情況多半與寶寶的情緒有關。可能是環境突然改變,熟悉的看護人離開,或者這段時間玩得太興奮等等。這種反覆是非常正常的,父母應以寬容的態度看待寶寶突然倒退,找出原因,幫寶寶輕鬆度過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