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蝸牛小夥伴

    孩子習慣的培養,我堅持四個字:陪伴、總結。其中,陪伴用於習慣培養的初期。比如:孩子小的時候不喜歡刷牙,也不能做到按時刷牙。我的方法是每天定時陪孩子刷牙,告訴他刷牙的技巧,刷完還要看看角落是否乾淨,嘴巴是否香香。可能我們家寶貝比較喜歡媽媽的陪伴吧,很多事情我們都是從陪伴做起,過度到自然習慣的。總結則用於習慣養成的中後期。既然決定要養成的習慣,就不能馬虎,要認真總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擁有成就感,增添堅持的動力;同時也讓孩子看到不堅持好習慣的負面影響,明確堅持的方法和原則。孩子的思維裡住進了目標和方向,堅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比如:我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讀書的同時,我會幫他總結新的詞語或成語,我們進行含義競猜,同時玩幽默造句遊戲,看誰能在用對詞語的同時給大家帶來笑料。前段時間讓他自己練字點讀,我就很明確的告訴他,不多字、不少字、不錯字、不序列的閱讀原則,然後幫他統計各種錯誤的次數,多次對比,讓他慢慢看到自己的進步,也更明確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一本中外科學家故事,讀了一半,孩子點讀的習慣就已經很見成效了。

    另外,一個習慣的培養,也絕對不是一個階段或一段時間的事情。習慣需要長久的培養,不同階段要給孩子不同的要求和目標。還拿孩子的閱讀來說吧。剛開始可能看繪本,後面看注音版,再後面看非注音版。剛開始可能點讀,後面可能不需要點讀。剛開始可能需要孩子讀出來,後面可能需要默讀。每個階段要給孩子明確的目標,每個階段也要讓孩子明確下階段的目標。畢竟,有山才會有登高的慾望。

    因此,孩子的好習慣,不能只停留在爸爸媽媽的期望裡!也不能只兌現在爸爸媽媽的交待裡!孩子的好習慣,源於爸爸媽媽的陪伴!更源於爸爸媽媽的總結!在爸爸媽媽的帶動下去努力,更順其自然!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去進步,更水到渠成!

    我重點培養的孩子的習慣有如下幾個: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堅持;第三是表達。

    堅持,是我傳達給孩子的原則,也是我自己一直在貫徹實施的原則!當然,堅持,不是自己丟給孩子一個詞兒,讓他去做。堅持我們有陪伴有總結。比如孩子寫拼音日記,一放暑假,開始跟哥哥們瘋玩,習慣慢慢就丟掉了。開學再要求他的時候,他當然是一百個不樂意。於是,我開始教他寫繪本版的拼音日記。一篇日記寫下來,之前經常範的錯誤已經顯露完全了。提醒之下,他明白的當然是堅持。有段時間,爸爸迷戀唐詩,學的時候很認真,又是查資料又是做筆記的,可過段時間爸爸的熱情消了,開始學習英語。而堅持每天早晚背唐詩的孩子卻明顯可以PK爸爸,還經常讓爸爸輸的心服口服,於是孩子又看到了堅持的重要性。

    讀書,當然是當前大家都在追求的好習慣。讀書的堅持,更是讓孩子在日常中,提高了不少自信。五歲半,近階段一直在給班裡的小朋友們分享閱讀法布林昆蟲記。這樣的閱讀活動,帶動大家愛上閱讀;也讓我家寶貝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升不少。

    表達,我認為也是情商的另外一種培養。我鼓勵孩子少生氣多表達,透過表達可以讓別人瞭解了並愛上你;透過表達也可以有限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透過表達,爸爸媽媽才能更準確的去滿足他的心中想。孩子每次勇敢表達後,我都會幫他分析總結。讓孩子更勇於表達,更愛表達,也更會表達。

    關於孩子習慣的執行,我允許特例,不會百分百的限定不可以,不允許。因為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見,偶爾的放行,不是放縱孩子,而是更愛孩子。孩子不必完全做神仙,大部分時間都有好的自我約束,已經很不容易了。

  • 2 # 暖南傾城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這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

    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長一定要幫助他養成這6種習慣!看看你家孩子具備了幾種?

    0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定要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從小事開始,自己的襪子自己穿,自己選擇上學時穿的衣服,自己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遇到事情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所以讓在他很小的時候有著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當有一天你放手的時候就不會過於擔心,他自己也不會恐懼。

    02

    參與家務勞動,培養責任感

    凡凡媽從小就會給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務活。媽媽對凡凡說: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凡凡負責倒垃圾。所以凡凡一直很習慣的看到垃圾桶裡垃圾多了就自己去倒。

    而且每次家裡要置辦大的物件都會開會,比如買電視,買汽車,都讓孩子參與一份意見,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凡凡,一直對家裡有一份責任感,覺得自己是家裡的主要成員,這是我們的家,而不是爸爸媽媽的家。

    很多家長都喜歡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的,什麼事情都要為孩子做主,都要替孩子著想,一直呵護著。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失去了鍛鍊的機會。

    03

    養成閱讀習慣

    很多家長都知道,小慧經常在文章裡面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

    大量閱讀收穫到的好處是:積累詞彙,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孩子12歲之前,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小學階段,這六年,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比大量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只有在這個階段博覽群書、見多識廣,孩子今後的成績上升才會力量強大、後發制人、潛力無窮。

    可能有些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看書。那是因為孩子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家庭環境中也沒有看書的氛圍。

    爸媽們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愛讀書的好榜樣。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書,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只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

    04

    學會選擇,懂得取捨

    皓皓的爸爸每次帶皓皓去超市之前,都會和皓皓做好約定。他會對皓皓說:我們這次去超市,你只能選擇一樣東西,薯片或者玩具。如果你選擇了薯片,很好,你吃到了很美味的東西。如果你選擇了玩具也不錯,因為玩具可以玩很久。

    皓皓第一次選擇了薯片,而且爸爸讓他在眾多品牌和眾多口味裡快速挑選。第二週,他再次和爸爸去超市的時候,他選擇了玩具。

    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東西,人長大的過程就是要一次次面對取捨,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對他以後的人生中,在重大選擇的時候就會有自己明確的目標。而越早有自己目標的人,成功的機率越大。

    05

    有規律的生活

    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比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做作業,幾點閱讀,幾點睡覺。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堅持下來並不容易。但是如果孩子能習慣了這樣的生物鐘,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成長有好處,而且對他長大以後做事的規劃性和統籌安排性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有規律生活長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自發地制定計劃,而且比較有耐力。

    對於孩子能堅持制定和完成計劃,家長一定要從小就給予極大的肯定和鼓勵,甚至獎勵,這會是難能可貴的優點,在長大後,有計劃並能堅持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06

    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每個孩子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對世界的認識時,都會急於要與人分享,聰明的父母永遠懂得細心和耐心地聽孩子說話。傾聽孩子說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家長傾聽了孩子說話,也要告訴孩子耐心傾聽別人說話,你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想法聽起來也會有趣的。

    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讓孩子懂得幫助別人,這樣的孩子誰都會喜歡的。長大後,懂得傾聽別人、樂於幫助別人的人,在人際交往方面也會有超高的人氣,會擁有更多人脈。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請“逼著”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

  • 3 # YoKID育兒寶典

    YoKID優兒學堂心理專家李嬌老師:

    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家長的教養方式一般來說,分成4種。

    權威型是對寶寶最有利的一種教養方式。這種型別的家長會給寶寶提出合理的要求,設立適當的目標,並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適當的限制。這種教養方式的特點雖然嚴格但是民主。

    專斷型的特點則是嚴格但不民主。這一類的父母對寶寶的要求和期望非常明確,忽略了寶寶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能在寶寶還沒有完全獨立的時候去替寶寶做決定,這些決定只是代表父母的想法和期望,並不一定是寶寶想要的。

    放縱型的家長對孩子則表現出很多的愛與期待,但是很少對孩子提要求和對其行為進行控制。一部分家長喜歡嬌生慣養,把孩子養成“小皇帝”“小公主”。少數孩子“唯我獨尊”,稍不順心就大發脾氣,目無尊長,氣焰囂張。

    忽視型的家長對孩子不很關心,他們不會對孩子提出要求和對其行為進行控制,同時也不會對其表現出愛和期待。對於孩子,他們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質,而不會在精神上提供支援。

    不勞而獲不可取,家長在教育寶寶的時候要學會適當放手,不能全權負責寶寶的所有事情,讓寶寶有事可做,訓練寶寶對價值觀念的理解,任何東西都是要透過勞動獲得的,增強寶寶的金錢觀念。不要對寶寶的所有要求都滿足,讓寶寶透過自己的勞動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

  • 4 # 言勸

    教育孩子養成勤勞和節儉的良好習慣,從小培養孩子靠自己的一雙手去勞動、去獲得的良好行為,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1.從小教育孩子,所有的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現在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成了一身的惰性,認為不勞動,照樣吃好穿好,好像錢是大風颳來的。此時家長應該這樣:領著孩子到建築工地親眼看看,工人頂著烈日汗流浹背幹活的情景。讓孩子明白錢是來之不易的。

    2.從小教育孩子熱愛學習,將來有出息。學習可以獲得知識,獲得真理,獲得生存技能,也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徑。培養孩子勤奮學習的好習慣,長大成人後憑自己的真本事掙錢。3.教育孩子從小熱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打天下。有不少家長太寵愛孩子,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結果孩子什麼也不會做、不願做。家長必須放手讓孩子多做事,從家務的小事做起,掃地、擦桌椅、刷鍋碗……

    4.從小教育孩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孩子的心就像一塊潔白的紙,是純潔無瑕的,家長應該用優良的品德去薰陶,從小教育孩子不取不義之財。不偷不搶、不貪不佔,靠自己的能力、實力去打拼,去獲得。5.從小教育孩子,成由勤儉敗由奢。對於孩子用錢,不能要多少給多少,要買什麼就買什麼。而是要教會孩子理性花錢,節約用錢,給孩子準備一個儲蓄罐,讓其攢下平時的零用錢。對於平時生活中的好習慣要加於引導,如不浪費一粒糧食,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6.孩子的好習慣是受父母所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處處事事家長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須率先垂範,禁示孩子不做的必須以身作刻。

  • 5 # 貝貝要雞蛋

    想好吃懶做、不勞而獲是人之天性,需要刻意訓練才能加以改正。

    前提是教會孩子兩樣東西:

    【1】付出與回報守恆【2】追求自身價值

    從小就要教育孩子,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想要收穫首先要付出,爸爸媽媽對你的撫養都暫時盡義務,沒有誰能永遠照顧你,能夠永遠照顧你的,只有你自己。

    人活著,要追求現實自身價值。及時享樂是墮落之源,我們透過勞動去創造改變世界,從中獲得的除了物質獎勵,還有精神滿足,讓人有獲得感和成就感,從而實現自身價值。

    當兒童3歲後,已經具備了簡單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可以用身邊人身邊事講道理了,不要指望你說什麼他都能記住,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持之以恆用同一種育兒態度來引導兒童,兒童的適應性和學習型都很強,會很快出現你想要的結果。

    在教育我家貝貝時,我很注重隨機教育,為了讓她知道付出和回報的關係,我總是把她做過的事情分析給她聽,比如,她畫了一幅塗鴉,我會說,你看,寶貝,你自己動筆畫畫就是付出,透過付出,你收穫了一張美麗的圖畫,如果你不動筆,美麗的圖面永遠也不會自己出現。

    這裡從正反兩個方面跟孩子講了“有付出才有收穫,沒有付出收穫不會自己來”的道理,要固定這個模式,再講這個道理的時候,只不過換了具體內容,但正反教育的模式是固定。

    教育孩子一定要固定一種模式,這樣反覆教育,孩子才能形成記憶,並遵照執行。

    我培養貝貝接受追求自身價值的人生觀,用的是榜樣激勵法。我會陪伴貝貝讀一些幼兒班名人傳,相當於在給她講故事,只不過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而不是童話書裡虛構出來的。講完了這個名人故事,我會啟發貝貝複述,她也只能說上來隻言片語,但這個鍛鍊了貝貝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我會趁熱打鐵地告訴她一句固定的話: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在追求自身價值,體現出工作的意義,這樣世界才能記住他。

    這句話一定要固定句式,當寶寶遇到類似的情況,自己可以說出這句話,她就記住了。等到孩子再大些時,她就能融會貫通理解了。現在我家貝貝3歲半了,只要我講完一個名人故事,她都會跟著我說,或者自己說出,他之所以成功,是以內他在追求自身價值,體現出工作的意義,這樣世界才能記住他。

    當兒童明白了付出與回報守恆以及追求自身價值時,會自動與不勞而獲劃清界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太極真心和袁崇煥議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