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州安享智慧影音

    智慧家居入口爭奪戰的焦點已轉向智慧音箱。行業巨頭與創業公司仍在面向風口快速跑馬圈地,但技術短板、市場尷尬、標準缺失、各平臺互聯互通之難等卻被有意無意忽略。它們或將成為入局者折戟沉沙的致命傷。由諮詢公司Gartner在1995年首度推出的“技術成熟度曲線”一直被業界廣泛認可。依照該曲線繪製原理,一項新技術,從產生到成熟,至少要經歷5個階段:萌芽期、期望膨脹期、泡沫幻滅期、復甦期、成熟期。如果現在把智慧音箱拖入這條曲線,人們將會看到什麼?“泡沫。”喜馬拉雅副Quattroporte李海波攪動著拿鐵杯裡的奶泡,鉛灰捲髮下,一臉超然。2017年4月,李海波在上海某展會上親自體驗了近百臺智慧音箱,開窗簾、關空調等大都還靈,一到語音內容上,10句話有9句不能準確識別。按他的標準,沒有一臺能用的。“我認為,一年之內,銷量都不會很大。”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也審慎地作出判斷。在高調的釋出會與密集的媒體報道之外,國內智慧音箱行業真正的挑戰正在到來,那就是如何順利佔領客廳。唯有將這條路走通,智慧家居入口的故事才能繼續。各懷心事,快速卡位2010年,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還是谷歌總部的一名科學家。那一年,亞馬遜從美國各高校招入很多做語音識別的新員工,這裡面就包括李志飛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師弟、師妹。當時他既困惑又好奇——亞馬遜這是要做什麼?後來的故事如今已廣為人知:2014年11月,智慧音箱“鼻祖”Echo悄然誕生。它能播放音樂,能收聽新聞,能點比薩、叫車以及定鬧鐘。最新訊息是,它內建的語音助手Alexa已擁有驚人的1.5萬多個功能,遠遠勝出Google Assistant的378個以及微軟小娜的65個。不只如此,自問世之日起,Echo即常年佔據亞馬遜首頁顯著廣告位,銷量一路看漲:2015年,400萬臺;2016年,800萬臺;2017年,預計1000萬臺以上。Echo的成功,帶火了智慧音箱這一品類。科技巨頭如谷歌、蘋果、微軟先後跟進,Facebook也已投入研發。而在國內,智慧音箱概念攪動的創投躁熱,甚或已遠超矽谷。不僅人工智慧創業公司與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場,甚至棲身於深圳市南山區的一眾智慧硬體廠商也已開始磨刀霍霍拼模組,無不盤算著面向風口大賺一筆。 “其實風口早就來了。”喜馬拉雅副Quattroporte李海波說。2016年4月,喜馬拉雅正式籌備研發智慧音箱。2017年6月20日,首款產品“小雅AI音箱”正式釋出並展開預售。與別家不同,喜馬拉雅不為打造智慧家居入口,也不為賣硬體,而是要讓自家App實體化這更多出於喜馬拉雅對自身危機感的考慮:移動觸屏時代正在向語音時代過渡,如果有一天,人們不用手機了,喜馬拉雅以何立足?他們認定的方向是語音互動。受命統領喜馬拉雅硬體事業部時,李海波曾和CEO餘建軍立下約定:硬體部門不背營收KPI,考核指標只能是增加使用者和時長。截至2016年12月,在手機端,喜馬拉雅已擁有3億多啟用使用者,每日新增使用者40萬,使用者日均使用時長128分鐘。李海波認為,使用者基數、使用時長的增長,與公司估值成正比,對未來上市更是影響深遠,這比賣硬體的意義大多了。 不難發現,喜馬拉雅的商業模式是與其他各類應用及裝置爭奪使用者時間,而BAT、京東、聯想、小米等大公司,籌謀的則是未來智慧家居入口的想象空間。在智慧音箱之前,路由器、開關、電視、機頂盒等,都曾被視作家居入口且不乏巨頭湧入。但這一次,相較以往,陣容和聲勢都要雄壯得多受Echo締造的商業傳奇的鼓舞,國內大大小小公司陸續躍身其間,爭相卡位。從時間上看,2017年的智慧音箱之火,最早由聯想點燃。1月初,聯想智慧音箱在美國拉斯維加斯CES上亮相,產品分為海外、國內兩個版本,4月正式在聯想官網開售,最新售價799元。此外,聯想新近還成立了智慧音箱事業部。在7月20日舉辦的聯想TechWorld大會上,聯想集團CTO芮勇花很大篇幅介紹了升級版智慧音箱SmartCast+。演示看上去很美好,芮勇與小女孩現場出考題,帶投影屏的音箱對答流暢,而且它還支援投影購物,可一鍵下單。

    聯想之後,海爾、出門問問、喜馬拉雅、阿里、小米等公司,先後釋出了自己的智慧音箱產品,據稱騰訊今年8月也要釋出新品。稍顯不同的是百度。7月初,百度集團Quattroporte陸奇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佈,百度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DuerOS要做成開放平臺,類似基層水電服務商,將資料和語音技術分享給第三方。至此,這條賽道上的選手涵蓋了網際網路巨頭、知名硬體企業、電商平臺、傳統家電廠商以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大量人工智慧創業公司。而像科大訊飛、思必馳、雲知聲、圖靈機器人等國內人工智慧技術頭部企業,也以提供語音助手技術等方式,參與到這場洶湧澎拜的熱潮中來。比如聯想SmartCast+的語音技術來自圖靈機器人,天貓精靈的語音技術來自思必馳。

  • 2 # 郭靜的網際網路圈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智慧音箱產品有:天貓精靈(阿里旗下)、叮咚2代(京東旗下)、小愛音箱(小米旗下)、Lifeme BTS30 藍芽音箱(魅族旗下)、榮耀小天鵝藍芽音箱、亞馬遜Echo、谷歌Home、小雅AI音箱(喜馬拉雅旗下)、酷我S7 Pro立體音響、酷狗潘多拉音箱。

    以上列舉的並不全,但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陣營:

    第一,網際網路公司陣營;

    第二,線上音樂平臺陣營;

    第三,手機廠商陣營;

    第四,硬體廠商陣營。

    最近,百度也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宣佈,旗下的渡鴉科技也推出了智慧音箱產品,“raven H”,售價為1699元。

    可以看到的是,國內幾大排名靠前的科技公司均進入了智慧音箱市場,這就由不得這片市場不“熱鬧”了。眾多智慧音箱廠家的加入,刺激了智慧音箱產品的熱度,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果市場上僅有一兩家玩家,智慧音箱想要變熱,也是斷無可能。

    至於為何不嵌入到智慧電視裡面。這裡面有三個原因:

    一是智慧電視為了外觀上的美觀,只可能越做越薄,越來越好看,而在一個好看的智慧電視產品裡,如果把音箱嵌入,那電視勢必會 變得難看,這顯然不是智慧電視廠商想要的,將一些附帶的功能“閹割”,儘量在美觀、在使用者關心的區域(比如愛奇藝、騰訊影片、優酷等影片源)努力,音箱固然也重要,但音箱對使用者的吸引力不夠。

    二是嵌入音箱以後,電視的成本會顯著上升,而如果嵌入的音箱質量不行,那樣很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在目前智慧電視大打價格戰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將電視售價降低才是當前的重要任務,至於實用性,目前音箱還不在此列。

    三是小的音箱產品和電視本身不搭,像一些小型的智慧音箱,切的是家居場景,跟手機連線,而不是跟電視連線。

  • 3 # 阿蘭圖靈

    能火是it巨頭都把智慧音箱視作智慧家居入口,所以紛紛釋出新品混個臉熟。

    不是電視,是因為電視開啟率低,價格高,複合智慧入口功能不適合,音箱小巧,造型易個性化,賦予能走會說的潛力大,就是機器人!顯然電視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二補考費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