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殖科的手札君

    6月29日下午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超聲主任經翔被曾救治的患者砍傷頸靜脈破裂,目前輸血約8000ml(相當於全身換血兩次),血壓暫時穩住了。據悉行兇的患者在2009年被診斷肝癌,經翔主任為其做了射頻消融後存活至今,此次疑似癌症復發心態扭曲報復社會。

    對比國內的醫療劇和國外的醫療劇,你會發現演到某個患者被查出罹患腫瘤時國內與國外在劇情設計時的截然不同:

    國內的劇情通常是:醫生面色凝重的支開患者瞧瞧透露給患者家屬,家屬五雷轟頂後猶豫是否要把這個噩耗告知患者,而在遮遮掩掩中患者最終窺出端倪苦苦逼問,家屬萬般無奈只好如實相告。腫瘤患者在得知病情後通常會經歷四個心理分期 :1懷疑否認期、2憤怒發洩期、3悲傷抑鬱期、4情感昇華期。劇情對於以上四個心路歷程都或多或少有涉及,但作為觀眾我們看到的多是患者和家人這個小單位小團體的苦苦掙扎。 反觀美劇,醫生通常將訊息直接告訴患者,但此時常駐醫院的社工會陪伴在患者和家屬身邊,心理醫生會在腫瘤患者四個不同心理分期適時介入。社工會分享罹患相似疾病案例的轉歸,心理醫生會運用心理學技巧及相應的藥物(譬如應對抑鬱症等心理問題)進行干預。 一個人看恐怖片,會越看越恐怖,如果一群人看,你的恐懼感會降低,因為那些恐懼被分散稀釋了。如何幫助腫瘤患者(尤其是惡性腫瘤)平穩過渡到第四個心理分期(即情感昇華期)是值得社會思考並亟待解決的,亡羊補牢,但願還不晚吧。

  • 2 # 康愛線上

    對於腫瘤患者來說心理指導至關重要。

    對其指導建議從以下及方面進行:

    1.家庭是社會系統最基本的單位,引導患者多與家人分擔生病的感受,和家人一起面對腫瘤,共同接受患病的事實,相信一定能同家人共渡難關。

    2.可以與病友進行互動,鼓勵對方,記錄下平時活動的內容,與病友共同分享治療的經驗與心得。為自己樹立信心。

    3.可以視治療過程為一個生命歷程轉折的機會,並採取積極正向的態度,堅定“癌症不等於死亡”、“癌症可以治癒”的信念,將信念注入實現自己康復的願望之中,也就建立了戰勝疾患的信心。

    4.可以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面臨的問題按重要性進行排序,從最重要的問題著手,直到解決所有問題,以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5.嘗試一種業餘愛好,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能讓您感覺快樂的事情上。

    6.將感覺告訴醫生和護士,向他們傾訴自己的感受和困惑,他們會給您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指導。

    7.換個角度看生活、看自己、看疾病。換個角度,站在家人的角度想,出現焦慮、憤怒、絕望、抑鬱、害怕的情緒是很正常的,家人、親朋好友、同事及醫護人員的有效支援有利於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8.患病不是一個人的危機,它關係到周圍的人。向信任的親人、朋友訴說心中的真實想法,宣洩不良情緒,在腫瘤治療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態度。

    9.住院治療的患者在出院後應保持規律生活,保持情緒平穩;經常與家屬及好友談心,及時宣洩不良情緒。

  • 3 # 夏天的西瓜圓滾滾

    心理護理對於病人的健康恢復有很大幫助。患者平時除了飲食和用藥方面的注意外,也要注意情緒的把握。

    不管隨時隨地,都要保持心情的愉快、精神的放鬆,避免長期過度的緊張和不良刺激。加強身體素質鍛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這也是警惕及預防腫瘤術後復發的有效途徑。誰都難免會有患病的時候,此時情緒上一定要注意平衡和調節。要有勇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決心,樹立強大信念。向上的、積極的、樂觀的生活態度是每個病人都應該持有的態度和觀念。

    當然除了心理情緒的注意外,平時也可服用第 三 代去壁 靈芝孢子粉,在提升免疫力的基礎上也能加快病人身體的恢復,減少患病的可能。心理調節、孢子粉對任何的疾病都是百益而無一害的。

  • 4 # 蛋清兒健康

    心理學研究已證明:人在特殊情況下,往往是非理性的。很多意志堅強而理性的人,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或者復發了,都會陷入困境。誰都無需嘲笑誰,這是人類本性。這時,需要的是給以理解,幫助釋懷。這時,救癌先救心,心理支持勝過一切!

    針對所有癌症患者,我們認為最有效的一招是從改變認知切入。腫瘤患者為什麼會爆發急性心理危機?為什麼同樣危險的冠心病、腔隙性腦梗死等卻不會這樣?因為此時他突然處於認知上的混亂期,發現自己被拋到死亡邊緣。潛意識深層,他出現了這種固定思維程式:我得癌症了,癌症一定會死的;故我非常危險,肯定活不長,死前還很痛苦。這種自動聯想的思維程式是錯誤的。但你卻很難簡單地說服他,因為他此時正處於非理性的自動聯想思維狀態!怎麼辦?一個真實案例能提供啟示:一名乳腺癌患者,她母親是因晚期乳腺癌全身轉移,抗爭幾年後去世。她名牌大學畢業後自我創業,已初見成功。但她爭強好勝,個性急躁,喜拼搏,不服輸,屬易罹患乳腺癌的性格型別,又有家族史,但她並不在意。十年後她出國發展,不久聽說她真的患了乳腺癌。前幾年回國行中醫藥調理,說出了讓她終身難忘的求診歷程:加拿大初診的醫生一邊檢查,一邊和藹輕鬆地對她說:女士,應該祝賀你……。她覺得納悶?我得癌症了,你怎麼祝賀我?對方笑著繼續說:你得的這個癌,是後果最好的一種,所以要祝賀你!其實,她患的就是最常見的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有淋巴轉移。哪有什麼後果最好!換到我們國內醫生通常會說:這個癌很容易轉移復發,你為什麼不早點來看……!這就是一種告知技巧,體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本質上又是認知療法———首先透過改變認知,不經意中破解了她的恐懼,讓其重新獲得安全感。

    其實,國際腫瘤學界關於癌症的認識在深化,不時傳出需“重新定義癌症”的呼聲。近期國內資深病理學家韓啟德教授發文認為:癌症包含三種類型:第一類發展極快,即使立刻治療也難以逆轉;第二類進展緩慢,症狀出現前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病理上還屬於早期,透過治療可以減緩或中斷其病理程序;第三類屬於停滯型,其發展非常緩慢,患者生命終結時還不會出現症狀或引起死亡,有些甚至自動消失。只是不同癌症中包含某一種型別的機率不同而已。因此,對於知識水平較高者,讓其知曉“癌症需重新定義”這個新趨勢,並不都像你想象的那樣,常會有巨大幫助。

    癌症(特別是晚期)患者安全感缺失非常明顯,情緒極不穩定,極易因一點小事引發波動,且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他獲悉的往往都是負面訊息。怎麼辦?此時醫生應善於捕捉苗頭,及時給予激勵,或讓其自我獎勵。這是讓他重建安全感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們曾討論過癌症患者心理危機和一般危機的差異:一般危機隨著經歷遠去,情景消解,會逐漸遺忘,慢

    慢淡化。除非再次陷入同樣情景喚醒他。不觸景生情,情緒應激一般不會重現。癌症卻不一樣,危機誘因是內源性的,他們的情緒障礙隨時隨地會被激發,甚至許多患者心緒寧靜下來,單獨時就自然想到“我得了癌症”,“我將不久於人世”,所以消解非常緩慢,誘因甚至終生

    存在。第一個案例就是典型例證。臨床上我們發現很多康復得很好的患者,隔三差五地一定要找你聊聊,聽聽你對他刻下狀態的評價,並不在乎是否開方用藥,只是為了一種安全感的需要,或撫平一些心緒。我把這稱為“加油站原則”。其實,潛意識裡患者正性的心理康復

    動能和負性的恐癌情結始終在相互抗爭著,正性的常漸漸消弱;負性的時不時春風吹又生。加油站原則就要求我們定期回訪,患者有這種需求,就要給他一些支援,哪怕一個笑容,一個號脈,一個握手,一句話:你很好!都是強有力的心理支援。

    患者剛剛得知自己得了癌症,這時他的安全感缺失主要表現為認知障礙,極度恐懼,腦海一片迷茫;等四五個月後,過了第一階段的治療難關,他可能表現為不時地焦躁不安,情緒不穩定;三五年後,基本臨床痊癒,他可能偶爾會想起癌症,並常恐懼復發轉移(坊間有三五年是復發高危期一說,其實沒有依據)。此外,臨床康復後,許多患者有迴歸社會障礙。

    針對這些病人,我們逐漸地對病人進行支援,開始時以改變認知,給予正面支援為主;依次逐漸過渡到穩定情緒,消解負面情結等;等他穩定到一定程度,分析其欠缺什麼,或需要什麼,給予遞進支援。一旦病情穩定,需要從努力改變這些切入,消解隱患,做到求本之治,長治久安。此外,隨著腫瘤發展,處於遷延難愈的相持狀態,或有復發等,這時,進入了持續性慢性心理危機狀態,再用前面那一套就不行了。諸如調整期望目標,認真思考人生意義,接受現實所給予的一切(包括很可能面臨的死亡,也包括臨終呵護等)都是選項,這也是種遞進。其實,所有患者(包括每個華人)都有一個重新及真正認識生命意義的通識性普及問題,改變對生活/生命根本的看法。

  • 5 # 霍體清

    如何為腫瘤患者進行心理指導?

    心理諮詢有沒有效果,關鍵是讓來訪者明白,你怕的那些東西真的可怕嗎,如果來訪者想明白了,那些東西其實不可怕,諮詢效果肯定相當不錯。心理疾病,基本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諮詢的結果是讓他不怕繩子,而不是不怕蛇。

    對於腫瘤患者也是一樣,人都有求生的慾望,尤其是年齡相對小一些的,會更珍惜生命。人們普遍對腫瘤有一個認識,就是覺得了腫瘤就基本是判了死刑,如果是這樣的認識層面,做心理輔導的效果也不會好,因為在他的大腦的,腫瘤就是可怕的。

    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關鍵是腫瘤的認識,瞭解腫瘤的發病原理,採取有效的方法阻止腫瘤細胞的擴散,讓病人看到希望,諮詢才有有效果。很多人有疑問,那麼多有錢有勢的人,得了腫瘤也沒有康復,何況是普通的老百姓,但我們熟悉的李開復、凌志軍等癌症患者不但沒有死,反而活得很健康。這說明,很多疾病不是不能解決,關鍵是怎麼解釋,怎麼應對。

  • 6 # 重症醫學科曹醫生

    這個,很難

    還是和個人性格情緒直接有關

    好多人都想瞞著病人,其實大部分病人都是知道的,相互隱瞞,家屬覺得瞞住病人了,病人想那我就裝不知道吧,都是這麼個過程

    心理疏導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疏導機構

  • 7 # R林寶B

    腫瘤患者心理疏導很重要,沒有生過腫瘤患者是不知道臨床時的痛苦。家屬特別要注意這一點,心理疏導是鼓勵病人與病魔作鬥爭要有意志,有毅力,有勇氣,家屬要理解病人在這個時候,病人情緒最底落,最衰弱,虛火旺,形容發火,家屬要有思想準備,儘量讓病人舒心,講些安慰,安撫的積極的耐心的話語,愛能治療癌症,只是第一步,配合醫生積極治療,飲食調理清談一些就可以,癌症不是病,腫瘤才是病,戰略上渺視它,戰術上重視它。

  • 8 # 唐旭東大夫

    其實,最主要就是治療效果顯著,這樣因勢利導,患者自然對治療充滿信心。

    對於效果不明顯的腫瘤患者,只能期盼患者之前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加以疏導,應該可以。

    對於效果不明顯,患者又是比較焦慮的情況,最為棘手,只能反覆說教,不過效果不好。

  • 9 # 腫瘤科普小達人

    腫瘤患者的心理指導其實也就是家庭心理護理:

    癌症病人的家庭心理護理十分重要。病人出院,只表示病情得到緩解和控制,還不等於治癒。完全治癒還需要相當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在家庭中生活。家屬要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首先應從病人住院期間學習起來,學會一些簡單的治療護理方法,讓病人覺得家屬對自己實施的方法是正規的,從而產生信任感。家屬是癌症病人最親近者,也是病人力量的源泉和強大的精神支柱。家屬所能起到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是任何人取代不了的。這就是為什麼配偶死亡或離異,癌症病人病情迅速惡化,乃致死亡的道理。癌症病人家屬在護理癌症病人時的任務是繁重和艱苦的。有時病人因為心境不好、家屬照顧不周,還會對家屬遷怒、辱罵、發脾氣。家屬應該瞭解到癌症病人這樣做是一種痛苦的呻吟和一種發洩方式,他們為什麼不把“火”發在其他人身上,而要集中到自已最親近的人身上呢?這恰恰反映了病人信任家屬,至少能把家屬作為一個發洩痛苦的物件家屬應該理解病人的做法並非敵意,相反應同情和迴避,如果頂撞和反駁病人,只能火上加油,不利於病情康復家屬應該安排好病人一天的生活,讓病人感到愉悅充實、輕鬆。白天家屬可能要上班,孩子要上學,家裡空蕩蕩,病人會產生孤獨和寂寞的感覺。因此家屬應該充實病人的精神生活,讓他在家看看書,聽聽音樂,看看電視,去外面散散步。還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對改善心境大有好處,可以讓病人得到快慰,感到自己還能為家庭承擔點義務,不是廢人。

    有些病人由於身體虛弱,及肢體、神經功能障礙等原因,獨立活動有一定危險,這時家屬一定要扶持一把。因為家庭是有機整體,當病人成為殘廢,家屬扶持一把時,同樣能鼓起他們的勇氣,使他頑強地生活,充分發揮病人潛能,與疾病抗爭。

  • 10 # 小瘦與大胖

    醫護人員

    首先,醫護人員(醫生和忽視)側重在日常護理工作融入心理護理,確保患者在治療及康復過程中能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研究發現心理護理應用於腫瘤患者具備明顯效果,若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即使生理性不良反應發生率略高,也不會使患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開展方式主要是在對患者社會文化背景及心理特點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醫護人員正確告知患者病情,提供與醫療相關資訊支援,進行健康教育,針對其問題予合理的分析解釋和疏導,鼓勵積極配合治療。並做好對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和思想工作,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援。

    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生

    如果腫瘤患者的心理情況較為嚴重,可以介入專業的心理干預,輔助心理諮詢與治療。心理治療方式方法多樣,透過心理治療方式進行詳細的心理狀況干預,謹慎使用精神類藥物,並與臨床醫生共同制定個體化的心身治療方案。

    家庭

    將家庭也納入心理指導的支援範圍內。積極給家屬普及相關知識,對病人給予充分支援和心理上的安慰。

  • 11 # 大醫課堂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康復科李梓萌回覆:

    為什麼說心理是腫瘤康復的基石?

    患癌帶給患者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痛苦,還有心理的創傷以及社會和靈性的痛苦,比如得了癌症會恐懼、憤怒、情緒低落等。除此之外,社會角色也會發生變化,很多患者因為生病不能工作,不能照顧孩子,不能做家務等,這些也會讓患者感到沮喪。所以患癌對患者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心理社會因素在癌症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大腦、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是相互關聯的。心理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腦的活動,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他是一個指揮官,能分泌很多激素、細胞因子,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是維持我們體內環境穩定有序的,像血壓、血糖、還有胃腸道的消化、腎臟的排洩都是需要內分泌系統維持的,如果內分泌系統受到影響,那麼整個身體就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疾病就容易找上我們。而免疫系統受影響,人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免疫系統在我們身體裡相當於警察,有細菌病毒來了,免疫系統就負責把他們消滅掉。當免疫系統受到影響,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警察沒能力去抓壞人了,那壞人就要猖狂了,身體就會生病了。所以,心理康復在腫瘤康復中是非常重要的。

    患癌後可能出現哪些精神和心理困擾?

    癌症是一個應激事件,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因此可能出現一系列的精神和心理困擾。常見的精神心理症狀有:焦慮、抑鬱、失眠等。癌症的診斷、治療的不良反應及家庭和經濟上的壓力都可能引起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以及失眠,導致心理痛苦水平增高。疼痛和食慾下降是焦慮、抑鬱情緒的重要促進因素,放化療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頭暈、乏力等,也常常會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焦慮的主要表現有:坐立不安、煩躁易怒、心慌、頭暈、過分擔心、入睡困難等;抑鬱的主要表現有:心情低落、興趣減退、做什麼事都沒有興趣、感到疲乏、不願見人、注意力無法集中、有輕生觀念、早醒等;失眠的主要表現有:入睡困難、覺醒次數多、睡眠淺、早醒、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等。如果出現了上述精神心理症狀,需要儘早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如果出現精神和心理困擾,如何治療?

    藥物治療可以快速幫助患者控制症狀,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常用的藥物有抗焦慮藥、抗抑鬱藥和其他精神科用藥等,按照不同的症狀表現選擇不同的藥物治療。除此之外,心理及行為療法可以幫助患者增強應對能力,緩解焦慮、抑鬱情緒及失眠等,包括心理治療、音樂治療、冥想放鬆訓練、生物反饋治療等。

    如何更好地應對疾病?

    1.選擇積極主動的應對策略,避免逃避的應對策略。主動的應對策略包括:

    1主動行動:更加關愛自己,擁有更多計劃並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2主動表達:主動與他人交談獲取資訊或向其他病友提供幫助;

    3主動信賴:從情感、生活或治療上信賴他人,尋求他人的幫助;

    4主動認知:嘗試理解疾病、尋找患病原因並思考積極的改變;

    5分散注意:多外出參與社交活動或做一些讓自己愉悅的事。

    2.尋找身邊的支援:包括自己、家庭和朋友、同事或同學、靈性支援等。

    3.從積極的角度去思考,尋找疾病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積極的改變。

    4.調整生活目標,適應新的角色和生活。

  • 12 # 美中嘉和抗腫瘤

    當聽到得了“某種腫瘤還有幾個月,半年生存期”這種類似判型的說法時候,有的人聽到癌症這兩個字就已經崩潰,更別說類似判刑這種話,有的患者甚至短暫的“刑期”都不能度過,但也有很多患者在和醫生的配合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面對腫瘤患者的心理,給大家一些建議:

    預計的生存期並不是指實際的壽命,其實是對患了相對較難治癒疾病的病人生存期的一個估計,而不應作為給患者的“判決”。所謂晚期腫瘤患者不能一概而論,預期生命不等於壽命一定會在那時終結,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放棄。當得知疾病可能難以治癒時,應及時調整工作,生活,將該交辦的事交給家人、同事、朋友,做到一身輕鬆地與疾病作鬥爭。丟下包袱,輕鬆上陣,積極配合大夫治療。切忌“認命”,惶惶不可終日,更忌認為“來日不多”,事無鉅細,親力親為,懷疑一切。這種緊張、焦慮會耗費大量精力和體力,讓家人擔心。

    很多患者和家屬都將注意力放在腫瘤治療上,其實“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和良好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這是保證患者治療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對患者及家屬最好的事情。不論病人處於哪個階段,盡力做好這些,就有可能贏得更多的生存機會時間,甚至創造出奇蹟。另外保證充足睡眠是治療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關於良好心態,病人會說:“病在自己身上,心情怎麼好得了”。他們會抱怨沒有好的命運,沒有好的醫生。懷疑自己是否診斷錯了,踏遍千上萬水,去尋找名醫,一定要找到世界上最好的醫院,最好的大夫,用上最好的藥才甘心。其實,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醫療技術已不是獨家寡方時代。要樹立良好的心態,儘早靜下心來,找自己信任、有專業技術、又便於家人照顧的醫院,接受合理的治療。

    腫瘤治療,從心開始,病人要調整自己,與醫生配合共同抗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將骰子的點數怎麼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