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溫吉煥醫生

      中醫講“冬病夏治”。對於陽氣不足、身體虛寒、肺氣虛弱的人來說,三伏天是進行有效調理和治療的最佳時機。三伏天,陽氣最盛,可以使患者“培本”以扶住陽氣,使患者陽氣充足旺盛,增強抗病能力,到了冬天則可以減少發病或不發病,從而達到“冬病夏治”。夏天陽氣旺,三伏天屬陽中之陽,治療某些屬於虛性、寒性的疾病,能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達到標本兼治、預防保健的作用。

      俗話說“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貼,還有三伏天扎針灸、拔火罐、隔姜灸、艾灸等等。可以先諮詢醫生,根據不同病症,在這些方法中選擇一兩種使用。

  • 2 # 石詩史事

    三伏天會存在溼氣重的現象,一個是“外溼”,以前南方的潮溼表現在鋪蓋永遠是潤潤的,沒有幹過,今年的“溼”來得太猛烈了,肉眼可見,全國南方多地大水災害。長夏這個節氣,也就是我們說的三伏天,溼氣最盛,恰巧脾喜燥而惡溼,三伏天溼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脾陽虛弱又會進一步助長溼邪的侵入。

    而還有一種是“內溼”,是病理變化的產物,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有關。多是因為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的食物引起的,豬肉性味鹹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溼過重,損傷脾陽。

    而現在的空調又把“溼氣”憋在了體內,開著空調,吃著火鍋,是很爽了,那叫做冰火兩重天,但身體該出汗的時候不出汗,就很容易生病。

    那怎麼知道我們體內有溼氣呢?溼氣重會傷脾,吃飯沒有胃口,口內黏膩,面色晦暗,發黃。早上起來的時候眼袋重,腳上手上有小水泡。看舌頭,溼熱---舌苔黃膩,舌質紅。寒溼---舌苔白膩,舌質淡白色。關鍵是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看體態,體態浮腫,要懷疑溼氣重。看大便,大便不成形,便溏,要懷疑溼氣重。看精神狀態,如果精神狀態不好,老是感覺很累。

    如果一定要喝點啥,冬瓜薏米湯、紅豆薏米粥的祛溼效果就很好啦。

  • 3 # 中醫館竇大夫

    姜棗水。

    養生古訓“冬吃蘿蔔夏吃薑,吃薑可以養脾胃臟腑的陽氣,保護脾胃不困於寒溼。

    那麼姜作為養陽的聖物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古代醫家都是怎麼用姜治病的呢?生薑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有這兩個:

    1、有溫胃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

    胃主降,若困於寒溼,停滯不動,胃氣不降反升便成了上逆,常見打嗝不止、噁心嘔吐、口吐清水白稀痰。

    生薑辛溫能化去寒溼,健運脾胃,降逆止嘔。易暈車、暈船的人,可以嚼一些薑片,能降氣止嘔。

    2、解表散寒

    生薑辛散,能上升溫肺、溫表、開毛孔出汗,驅趕體表寒溼。淋了雨來一碗薑湯,就把感冒這個瘟神送走了。

    在空調冷氣盛行的現代,夏季吃薑有特別的意義,吃點生薑,將陽氣引到體表,不管出不出汗都有助於陽氣在身體內遊走,避免以後出現區域性涼、麻或經絡堵塞等問題。

    現在最流行的姜棗茶是取法於醫聖張仲景。《傷寒論》的113個藥方中,有35個都用到了生薑和大棗,解肌表、散寒溼、調和營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後與前任再遇見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