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伏天,很多人都會想到這2個關鍵詞:很熱、溫度很高,的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
的一段時間了,且時間長達40天,這段時間裡,我們都會被酷暑、雨水多所包圍,而太陽
暴曬水汽蒸騰,溼氣往往是很重的,加上夏天很多人都喜歡吹空調、喝冷飲,這樣就容易溼
困脾胃,於是就有了“十人九溼”的現象了。
溼氣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大眾的常見情況之一,口臭、身體沉重、身材水腫虛胖雖說不上嚴重,
但也確實影響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要是置之不理,更是會誘發其他身體危害,威脅健康。
1、久坐少動
經常久坐,少運動的人,容易出現四肢無力、身體沉重等溼氣重的表現,越不經常運動的人,
體內堆積的溼氣就越多。
2、睡眠不足
經常熬夜,睡眠少,睡不夠,是脾虛的表現,而溼氣重的人大多都脾虛,睡不好睡不夠也會
讓體內的溼氣加重的。
3、愛吃寒涼食物
如冷飲、生冷食物、涼性果蔬等,都容易導致腸胃的吸收消化能力減弱,從而給溼氣進入體
內的機會,經常這樣吃,對身體也是不好的。
身體有這10種異常,說明你的身體已經被溼氣入侵了:
1、睡覺總是會流口水;
2、身材虛胖、浮腫,有層層贅肉,小肚子,下肢尤其易浮腫;
3、早起的時候,總是覺得睡不夠,身體很累;
4、臉上出油很多,還容易反覆長痘痘;
5、起溼疹、小水泡或者汗皰疹;
6、大便不成形,總是用很多紙才能擦乾淨,很多水才能衝乾淨;
7、身體總是感到沉重,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8、關節總有痠痛感;
9、觀察舌苔,總是有厚膩感、白白的,齒痕很明顯,還有口臭;
10、總是覺得喉嚨有痰,不清爽。
【那麼,應該如何祛除溼氣呢?】
1、多喝祛溼水
中醫認為溼氣通常與脾的運化有關,健脾能使祛溼更容易,祛溼能提高脾的運化能力,從而
產生良性的迴圈作用,也讓溼氣更容易排出,而對於這方面,《千金方》早就記載有一個祛
溼、健脾的食療方,能緩解身體沉重、口臭、水腫等情況,堪稱祛溼“小金方”——赤豆 無溼茶。
可以準備:薏苡仁、紅豆、赤小豆、橘皮、大麥、芡實、苦蕎、梔子、甘草調配成小茶包,
每天用開水沖泡5分鐘,能健脾利尿、利水滲溼、消水腫,促進溼氣排出,排空溼氣。
薏苡仁有健脾利水、利溼的作用;赤小豆能利溼消腫;紅豆也能利水消腫;芡實補脾止洩、
利水滲溼;橘皮、苦蕎、大麥等食材也有清熱、瀉火、配合祛溼的作用,9種食材合理搭配,
才能真正發揮祛溼的作用。溼氣沒了,身體更輕鬆更健康。
2、堅持運動
平時雖然上班比較忙,但是也要抽出時間來鍛鍊身體,多運動下,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新
陳代謝,還能加速體內溼氣的排出,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跳舞、慢跑、游泳這些運動方式,
每週運動次數不少於4次,每次運動不少於半個小時更好。
3、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經常開空調,其實室內的溫度也是會比較低的,因此早上起來上班的時候,也別忘了開啟窗
戶,讓房間透透氣,讓房間裡的溼氣排出去,而不是即使室內沒人,也緊閉門窗,這樣反而
不好。
說到三伏天,很多人都會想到這2個關鍵詞:很熱、溫度很高,的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
的一段時間了,且時間長達40天,這段時間裡,我們都會被酷暑、雨水多所包圍,而太陽
暴曬水汽蒸騰,溼氣往往是很重的,加上夏天很多人都喜歡吹空調、喝冷飲,這樣就容易溼
困脾胃,於是就有了“十人九溼”的現象了。
溼氣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大眾的常見情況之一,口臭、身體沉重、身材水腫虛胖雖說不上嚴重,
但也確實影響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要是置之不理,更是會誘發其他身體危害,威脅健康。
那麼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要是你有這3種習慣,要引起重視了!1、久坐少動
經常久坐,少運動的人,容易出現四肢無力、身體沉重等溼氣重的表現,越不經常運動的人,
體內堆積的溼氣就越多。
2、睡眠不足
經常熬夜,睡眠少,睡不夠,是脾虛的表現,而溼氣重的人大多都脾虛,睡不好睡不夠也會
讓體內的溼氣加重的。
3、愛吃寒涼食物
如冷飲、生冷食物、涼性果蔬等,都容易導致腸胃的吸收消化能力減弱,從而給溼氣進入體
內的機會,經常這樣吃,對身體也是不好的。
身體有這10種異常,說明你的身體已經被溼氣入侵了:
1、睡覺總是會流口水;
2、身材虛胖、浮腫,有層層贅肉,小肚子,下肢尤其易浮腫;
3、早起的時候,總是覺得睡不夠,身體很累;
4、臉上出油很多,還容易反覆長痘痘;
5、起溼疹、小水泡或者汗皰疹;
6、大便不成形,總是用很多紙才能擦乾淨,很多水才能衝乾淨;
7、身體總是感到沉重,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8、關節總有痠痛感;
9、觀察舌苔,總是有厚膩感、白白的,齒痕很明顯,還有口臭;
10、總是覺得喉嚨有痰,不清爽。
【那麼,應該如何祛除溼氣呢?】
1、多喝祛溼水
中醫認為溼氣通常與脾的運化有關,健脾能使祛溼更容易,祛溼能提高脾的運化能力,從而
產生良性的迴圈作用,也讓溼氣更容易排出,而對於這方面,《千金方》早就記載有一個祛
溼、健脾的食療方,能緩解身體沉重、口臭、水腫等情況,堪稱祛溼“小金方”——赤豆 無溼茶。
可以準備:薏苡仁、紅豆、赤小豆、橘皮、大麥、芡實、苦蕎、梔子、甘草調配成小茶包,
每天用開水沖泡5分鐘,能健脾利尿、利水滲溼、消水腫,促進溼氣排出,排空溼氣。
薏苡仁有健脾利水、利溼的作用;赤小豆能利溼消腫;紅豆也能利水消腫;芡實補脾止洩、
利水滲溼;橘皮、苦蕎、大麥等食材也有清熱、瀉火、配合祛溼的作用,9種食材合理搭配,
才能真正發揮祛溼的作用。溼氣沒了,身體更輕鬆更健康。
2、堅持運動
平時雖然上班比較忙,但是也要抽出時間來鍛鍊身體,多運動下,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新
陳代謝,還能加速體內溼氣的排出,可以選擇比較簡單的跳舞、慢跑、游泳這些運動方式,
每週運動次數不少於4次,每次運動不少於半個小時更好。
3、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經常開空調,其實室內的溫度也是會比較低的,因此早上起來上班的時候,也別忘了開啟窗
戶,讓房間透透氣,讓房間裡的溼氣排出去,而不是即使室內沒人,也緊閉門窗,這樣反而
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