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新聞報道銀行卡在手裡,自己的錢不翼而飛。
9
回覆列表
  • 1 # 傲嬌女孩

    後來,經過嚴密的偵破工作,最終發現,原來是一夥犯罪分子僱人編寫了駭客軟體,透過掃描服務型網站,用“撞庫”這種新型網路犯罪形式,得以破解和獲取註冊使用者的賬號和密碼,並透過登入後進行各種非法操作。所謂的“撞庫”,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犯罪分子在獲取某些黑市盜賣的個人資訊資料後,透過駭客軟體模擬真人操作行為,用這些資料(主要是手機號+密碼)去各種網站(尤其是電商和消費類網站)去登入,一旦手機號和密碼匹配相同,就能成功登入。犯罪分子也從而得知了該使用者在該網站的賬號和密碼。

    不僅如此,在獲取該使用者的賬號和密碼後,透過登入網站,還能檢視到使用者在該網站留存的各種個人資訊,比如身份證號碼、捆綁的銀行卡號等敏感資訊,從而出現上述發生在丁小姐身上的銀行卡被轉賬、信用卡被盜刷、冒用丁小姐身份進行貸款,等等可怕的事情。可能有人看到這裡,會有一個疑問:不對啊,如果我的銀行卡出現取款或消費支付行為,我會第一時間收到簡訊提醒的啊?

    確實,一般情況下的確如此,現在一般銀行都會提供這種簡訊提醒服務。但是為什麼沒有簡訊呢?原來,犯罪分子利用了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簡訊過濾”服務這個漏洞,用軟體模擬使用者的手機號撥打電信運營商客服號,給使用者的手機申請了簡訊過濾服務,結果,這位使用者就收不到提醒簡訊了。

    “撞庫”是現在非常流行且成功率極高的一種新型網路犯罪手段,而一些網站的使用者個人資訊洩密成為這種網路犯罪手段的助推器。“撞庫”利用的原理,就是很多網民處於方便或偷懶的心理,在多個網站註冊時,使用了同一個密碼所致。加上現在絕大多數網站和APP都是採用手機號碼進行註冊,這樣“使用者手機號+相同密碼”,就給了犯罪分子使用“撞庫”的可乘之機。

    其實,要對付這種新型網路犯罪也很容易,那就是在多個網站和APP註冊賬號時,儘量不要採用相同的密碼!如果考慮怕記不住這麼多不同密碼的問題,可以記到一張紙上。選擇自己容易記住的,那樣效果會更好。

  • 2 # 坤鵬論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大都是因為銀行卡被複制,密碼被盜,這兩個條件需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這時候就有人會奇怪了,銀行卡在我手裡,怎麼可能會被複制呢?

    一、複製銀行卡

    1、網路消費

    電子商務現在已經很發達了,透過網際網路買個東西也不是啥為難事兒,所以就有一些騙子專門利用大家習慣於在網上購物的習慣,偽造一些電商網站,或者透過駭客手段獲取一些安全工作不到位的中小電商網站,將使用者刷卡資訊盜取後進行卡片複製。特別是信用卡,很多人覺得我信用卡有密碼,不怕。其實只需要卡面上的一些資訊,根本不需要輸入密碼就可以刷信用卡。

    隨著大家安全意識的增強,現在透過這種手段拿到使用者卡片資訊的越來越少,前些年比較多一些。

    2、改造ATM機

    確定有這樣的事件發生,有人在銀行ATM機刷卡口外面加裝一個裝置,使用者透過ATM機辦理業務,將銀行卡插入卡槽時會讀取銀行卡資訊,這樣就可以成功複製一張銀行卡。

    3、改造POS機

    相信已經有人想到了,既然能改造ATM機,那POS機也是可以改造的。2016年時就破獲過一起透過改造ATM機偷取使用者銀行卡資訊,然後複製銀行卡進行盜刷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把自己偽裝成一名POS機推銷員,去線下推銷POS機,肯定會有商戶正需要,於是就使用了他的POS機。其實他的POS是經過改造的,除了具有正常POS機的所有功能外,還有一個小模組是用於記錄銀行卡資訊和密碼的。一段時間以後,他再找個理由把POS機從商戶手裡拿回來,讀出模組裡的銀行卡資訊,對銀行卡進行復制。

    除了這種手段,媒體還曝光過嫌疑人跑去應聘酒店、飯店收銀員或服務員,透過幫助客戶結賬時刷卡盜取客戶銀行卡資訊。

    這些是比較常見的方法,相信除了這些方法以外,還會有其他方法,目的只有一個,接觸到你的銀行卡和密碼,想辦法把資訊複製出來,只有這樣才能透過複製銀行卡的方式盜刷。

    二、各方責任

    因為銀行卡資訊被盜從而導致卡上的錢被轉走這種事情並不是個案,所以一般銀行處理這種事情首先也是選擇報警,在法院正式判決出來之前,一般銀行不會補償客戶損失。客戶可以選擇起訴銀行,在這方面法院也有判決先例可以參考。

    2013年某地法院就審理了一期銀行卡盜刷案,法院經調查認為,涉案賬戶的交易明細以及同期的ATM機的監控影片顯示取現人並非持卡人本人,取現使用的卡片亦非該行的儲蓄卡,故上述事實足以證明犯罪嫌疑人利用偽造的銀行卡,並使用正確密碼從持卡人的賬戶取走現金。銀行ATM機交易中,銀行卡是儲戶與銀行之間儲蓄存款合同的有效憑證。銀行作為儲蓄憑證的發證機構,掌握或應當掌握銀行卡的製作和加密技術,具備識別真偽的技術能力和硬體設施,故識別偽造的銀行卡是銀行應盡的合同義務。本案中,該銀行未能識別犯罪嫌疑人使用偽造卡片進行轉賬及取現操作,存在過錯。持卡人對銀行卡密碼負有保管責任,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第一次就輸入正確密碼,故法院認定持卡人未能盡到妥善保管密碼的責任,對其自身損失亦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最終判定銀行承擔60%責任,持卡人承擔40%責任。

    這也是為什麼銀行不會主動承擔持卡人全部損失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家在平時使用銀行卡時,一定要多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安全。

    其實現在銀行將之前的磁條卡改成現在的晶片卡,目的也是為了加強銀行卡的安全性,防止銀行卡被盜刷。

  • 3 # 農地圈

    原因之一是犯罪分子編寫了駭客軟體,透過掃描服務型網站,用“撞庫”這種新型網路犯罪形式,得以破解和獲取註冊使用者的賬號和密碼,並透過登入後進行各種非法操作。

    所謂的“撞庫”,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犯罪分子在獲取某些黑市盜賣的個人資訊資料後,透過駭客軟體模擬真人操作行為,用這些資料(主要是手機號+密碼)去各種網站(尤其是電商和消費類網站)去登入,一旦手機號和密碼匹配相同,就能成功登入。犯罪分子也從而得知了該使用者在該網站的賬號和密碼。

    不僅如此,在獲取該使用者的賬號和密碼後,透過登入網站,還能檢視到使用者在該網站留存的各種個人資訊,比如身份證號碼、捆綁的銀行卡號等敏感資訊,從而出現上述發生銀行卡被轉賬、信用卡被盜刷、冒用客戶身份進行貸款,等等可怕的事情。

    很多人還會有一個疑問:我的銀行卡已經繫結手機,如果我的銀行卡出現取款或消費支付行為,我會第一時間收到簡訊提醒的啊?

    確實,一般情況下的確如此,現在一般銀行都會提供這種簡訊提醒服務。但是,受害人就沒有收到簡訊提醒,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犯罪分子利用了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簡訊過濾”服務這個漏洞,用軟體模擬丁小姐的手機號撥打電信運營商客服號,給受害人的手機申請了簡訊過濾服務,結果,受害人就收不到提醒簡訊了。

    “撞庫”是現在非常流行且成功率極高的一種新型網路犯罪手段,而一些網站的使用者個人資訊洩密成為這種網路犯罪手段的助推器。“撞庫”利用的原理,就是很多網民處於方便或偷懶的心理,在多個網站註冊時,使用了同一個密碼所致。加上現在絕大多數網站和APP都是採用手機號碼進行註冊,這樣“使用者手機號+相同密碼”,就給了犯罪分子使用“撞庫”的可乘之機。

    其實,要對付這種新型網路犯罪也很容易,那就是在多個網站和APP註冊賬號時,儘量不要採用相同的密碼!但在現在的生活中需要設定密碼的地方太多了,密碼不一致時間一長肯定會記混或忘記,也會給我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裡給大家推薦一種方式,就是把註冊的網站的相關資訊加到密碼裡,為什麼呢要這樣設定呢?因為“撞庫”都是無差別無目標性的群體攻擊,是軟體而不是人工進行海量資料比對,所以這種方法就足夠對付了。

    所以,為了自己的資金安全,我們不僅僅要區別開銀行卡密碼,還要區別開所有網路註冊的一些賬號的密碼,因為在一些安全係數低的網站使用者資訊是很容易被洩露的。

  • 4 # 遠方的狼1

    銀行卡在手,卡里的錢被取走,有幾種原因,一,卡被人複製,自己不小心密碼洩露。二,內鬼,這個就不用講了。三。駭客,這個大家都可想到。暫時只能想到這麼三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單場/半場/單節得分籃板、助攻、搶斷、蓋帽、失誤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