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娃
-
2 # 媒玩
從歌手的角度來看,《我是歌手》挑戰更大。
1、簽約難度:《歌手》>《蒙面》
《歌手》通常要求籤一整季度約,也就是說,簽約意味著預設了歌手在節目播出週期裡,完整參加整季節目。但是最後結算出場費用,是根據歌手最終演唱多少首歌來確定的。
也就是說,歌手會以上滿13期節目的前提下籤滿13期,然後一個接受不可預知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每年《歌手》請歌手都特別困難,因為讓他們空出長達4個月的檔期,實在很難。
這也是為什麼《歌手》會設計“復活賽”,一方面,復活賽是滿足觀眾期待,讓一部分深得觀眾喜愛卻遺憾淘汰的歌手重回舞臺。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歌手好不容易空出檔期而過早淘汰,導致演唱歌曲太少,別的錢沒賺到,還白白推掉了一些通告。
而《蒙面》則不同,他的簽約是雖然也是按照演唱曲目結算,但它的賽制並沒有充滿不確定性,而是按照設定好的通告算的。這個節目裡,哪位歌手唱幾期,什麼時候揭秘,完全可以由導演組決定。
例如黎明參加《蒙面唱將》,他登場之前就確定了不是以比賽身份來的,而是唱一首歌就坐下臺當嘉賓。同樣,今年還請來了TFBOYS的王源,他之所以最後一期蒙面盛典才登臺,也是因為檔期問題,只籤一期的約,只唱一首歌。
2、歌手精力耗費程度:《歌手》>《蒙面》
而《蒙面唱將》並沒有強化歌曲的競技性,而是聚焦在一個猜的遊戲上。除了準備歌曲和對唱曲目之外,《蒙面唱將》的參加歌手根本不需要花費大量的力氣在編曲、除錯、個性化編排上。
3、商業價值加成:《歌手》>《蒙面》
-
3 # 國病
這是不用說的,肯定是《歌手》
第一、《歌手》節目關注度更高。唱不好很容易受到非議。
第二、《蒙面唱將》本身就是蒙著面,有的歌手還真猜不出來是誰,沒唱好,可以選擇不揭面。這樣酬勞照拿,還不至於折了人氣。《歌手》就不一樣,沒唱好結果就在那,評論一上來,人氣就下降了。比如張靚穎就遭遇滑鐵盧。而且《歌手》節目需要整體比較,就算平時聽你歌不錯,但一對比別人的,可能問題就來了,所以風險就很大。但反之,過去人氣不高的,但一對比,可能你就紅了。《蒙面》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觀眾參與猜歌手身份,把注意力轉移了,而《歌手》都盯著的演唱呢。
第三、《蒙面歌王猜猜猜》那就直接變成一檔綜合娛樂節目了,注意力更多在猜評環節,不是純粹的歌唱比賽,這樣歌手就更沒有壓力了。而《歌手》不僅有演唱環節,還有最後公佈結果那個氣氛凝重的環節,這樣更加把觀眾注意力帶到誰唱得更好的比較上。
回覆列表
這兩個節目都是音樂挑戰類節目,但是性質、內容各不相同,若是要對比挑戰性,其實兩個節目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著重點不同,當然,在牌面上來說《我是歌手》(後改名為《歌手)》的挑戰性更大。
《歌手》就是一個純粹音樂競技類節目,必然是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而《歌手》中的歌手的挑戰物件有三個,其一是同臺競演的歌手,這些歌手實力都很強,個性又很鮮明,為了表現自我,大家在每一場的演出中都要使出十八般武藝,可以說就是要出奇制勝,先發制人;其二是觀眾,雖然在場觀眾或都是音樂外行人,甚至沒有音樂素養,然而他們才是最終的裁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歌手們所要做的就是“討好”觀眾,或是用煽情的唱腔,或是用驚人的高音,又或是用迷人的颱風,這些也是挑戰;其三是自己,沒錯歌手要挑戰的是自己,很多歌手在《歌手》的舞臺上要嘗試很多從來沒有嘗試的音樂風格,甚至有很多不一樣的表演。
比較起來,《蒙面唱將》所具有的挑戰性就小了不少,但不意味沒有挑戰。歌手的挑戰更多的是來自如何不讓人猜出自己的是誰,這個挑戰對於聲音、唱腔辨識度極高的歌手最大,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就被猜出自己是誰,當然挑戰也來自歌手對於不同作品的詮釋與嘗試,只不過這個挑戰性相對還是小一點。本身,《蒙面唱將》就不屬於音樂競技類節目,所以要特別強調挑戰性也沒有必要。再者,從歌手在節目中的表現,以及猜星團的表現,無論唱腔辨識度高還是低的歌手,基本上都不用太過於去修飾,因為大家都在“真情”演出,即便聽出唱歌的人是誰,也不會第一時間揭穿,因此,最大的挑戰性似乎也變得可有可無,純屬娛樂了。
綜上來說,歌手在《歌手》中的挑戰性的確要比《蒙面唱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