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季濤談收藏與投資
-
2 # 弓平攸
他是一位精通全世界畫術的藝術家,當時社會也不先進,他懂日本的浮世繪,中國的墨畫,歐洲的現實畫!並且它4歲畫的素描就世界出名,很多人以為藝術就是隨手塗鴉,你可以看不懂但不可以侮辱人家的實力和高度!
-
3 # 貴州美術網
因為他開創了立體派.抽象派不是他開創的。但他也有點功勞。其實藝術價值不是說畫的畫多逼真多漂亮就值錢。就好像《蒙娜麗莎的微笑》 現在的人或許可以製作出一幅比原作還漂亮還好的畫。但這幅畫的價值還是一毛不值。畢加索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的畫法不同於前人。他有自己的畫法自己的風格。雖然後人可能畫的比他還好。但畢竟立體派是他創始人。如果沒有他或許今天就沒有這個立體派了。我也覺得他的畫沒有其他人畫的那麼動人美麗。但是他的畫是有歷史價值有意義。就好像一個明星在一件髒衣服上籤個名就值好幾萬了。 那麼你覺得這件爛衣服本身的價值幾萬嘛。 就是因為他有意義,然而這個意義的價值有多少就不好說了。
-
4 # 畫家王衍成
“我14歲時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後我用盡一生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這個金句來自牛人畢加索。畢加索為何這麼牛?他經歷了什麼?如何顛覆了現代藝術?
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出生於西班牙的馬拉加,父親是中學美術老師。畢加索最初跟隨父親學畫,但他很快就證明自己是一個繪畫天才。十幾歲時他就考上了巴塞羅那的藝術學校,後來又去馬德里深造。
下面這幅畫是畢加索14歲時畫的:
沒多久,畢加索搬到當時世界藝術中心巴黎,在那裡他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畫家。畢加索二十歲時候的作品就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讚揚。
然而,目睹密友因情開槍自殺後,畢加索的作品變得又冷又壓抑。這一時期,他幾乎所有的畫都是深淺不一的藍色,描繪了悲傷的主題,被稱為他的“藍色時期”,在這段時間裡,他的畫作很少有人購買,連飯都吃不飽。
畢加索慢慢適應了巴黎的生活,在這裡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並墜入愛河。這時,他的畫變得溫暖、活潑。這個階段被稱為他的“玫瑰期”,他的畫作也開始賣得好起來。
畢加索開始嘗試大膽的、新的藝術形式,在獲得了美國斯坦因兄妹的寶貴贊助之後,生活上已無後顧之憂的畢加索把他的藝術帶到一個全新的實驗水平。
受到法國畫家保羅·塞尚、以及非洲和太平洋的“原始”藝術的啟發,畢加索開始創作一種全新的風格。他和喬治·布拉克共同發展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被稱為“立體主義”。
在立體主義中,研究物件被分析、分解成基本的幾何形狀,然後以抽象的形式重新組合。當藝術家從多角度描繪主題時,透視就失去了意義。
畢加索和布拉克還發明瞭拼貼畫(Collage),他們把紙張、硬紙板或木頭粘在一起構成一幅作品。
畢加索一直是藝術的革新者,他接著又開始了超現實主義繪畫。
畢加索接著又嘗試了新古典主義。
當然,畢加索也不會放過雕塑作品。
晚年,畢加索又和陶藝結緣。
儘管畢加索的私生活備受爭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個“渣男”,但畢加索一生都為藝術做出了寶貴的貢獻,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在世界範圍內都牛氣沖天。
-
5 # 透明流動虛無
關於畢加索的資料,我們在任何搜尋引擎中都能得到這麼一個直白的回答:
“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
畢加索在工作室
37000件作品什麼概念?畢加索出生於1881年,1973年在法國去世,總共活了92歲,也就33580天,也就是說畢加索每天至少要畫一張畫。當然,這些作品並非全都像《格爾尼卡》般大氣壯烈,所載數量中的大部分都是畢加索的素描及手稿,以及容易複製的版畫。即便如此,從產量來看,有史以來的畫家恐怕都要敬畏畢加索三分。
藍色時期的畢加索
畢加索在公眾心中的地位是其他藝術家難以比擬的,這其中包含幾個主要原因:
其一,自然是藝術家旺盛的創造力和革新力,在風雲變幻迅速的黃金時代,畢加索的天分讓他穩穩在現代藝術中站住了腳跟,創造力是藝術家的根本,畢加索的“立體主義”在藝術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僅有創造力和旺盛的精力還是不夠的;
其二,自我包裝與營銷能力,無論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藝術家與他情婦們的故事,還是畢加索招牌式的海魂衫,都顯示出藝術家精於此道——藝術家的形象並非天生的,而是製造出來的,而畢加索所生活的時代給了他這個機遇,各種初級影音電子裝置的出現改變了浪漫主義敘事下的資訊傳播模式,藝術家的形象和作品透過新的傳播途徑緊密地連線起來,這也極大地幫助了畢加索在公眾中提升名氣;
畢老爺子很早就有意識的構建自己的形象,留下很多早期影像和聲音。
當然,Jean Paul Gaulthier老爺子也雞賊地用了一把海軍藍。
其三,對實事和市場的敏感,雖然畢加索也有相對貧困的時期,但自從他開啟市場的大門後,他與藏家與市場的關係一直在升溫中(其他回答中有簡要介紹到),甚至在他死後依舊強勢。而《格爾尼卡》等符合結合實事的創作也體現出藝術家的政治立場和創作敏感度。
另外,時至2018今日,世界最貴繪畫前10名中有2席(從4幅減少到2幅,2017年底成交的疑為達芬奇的作品,成交價格為4.5億美金)屬於畢加索,而前20名中,有5幅畢加索的作品,佔了四分之一,其他畫家難以望其項背。
第五名的《Les Femmes d"Alger》,2015年成交價格1.79億美金
第九名的《夢》,2013年成交價格1.55億
最後很多人會忽略的,是畢加索周遭的人,實際上每當我們用心些看那些世紀大師的周遭,都圍繞著傑出的人們,藝術家永遠不是獨立存在的,約翰·理查德森的《畢加索傳》中有這麼一段記述:
當畢加索不畫畫的時候,他就會去好友那裡放鬆片刻,這個聯絡緊密的小團體叫做“畢加索幫”。就像他50年前告訴作家海倫的那樣:“除了我們正在做的事以外我們沒有任何事情……我們只跟自己內部的人玩而沒有別人。阿波利奈爾、雅各布、薩爾蒙……現在想起來,都是精英啊!”畢加索是對的:他的小團體是獨一無二,居高臨下,就像其他精英組織那樣有著自己的準則。他們從不懷疑自己的命運:“你們聽說過拉封丹、莫里哀和拉辛吧?”雅各布宣稱:“那麼現在,我們就是他們。”當你懷著才華,已經向世人證明過了天賦,又永遠充斥著最強烈的熱情和精力且與金主藏家關係密切,又生性聰明懂得自我包裝且恰逢大眾傳播基座建立的年代,再加上週遭一群傑出的朋友,請問,你又有什麼理由不成功呢?
回覆列表
畢加索的作品成為世界上最貴的藝術品是不言而喻的。在國際上最貴繪畫藝術品拍賣成交排名前10的名單中,有四件為畢加索的作品,分別列第1名、第5名、第7名、第8名,可見,畢加索又是個人冠軍,又是團體冠軍!
其中,第1名為2015年5月11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1.79億美元拍出的畢加索的作品《阿爾及爾的女人》;第5名是2010年5月4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1.06億美元價格成交的畢加索畫作《裸體、綠葉和半身像》;
第7名是在2004年5月5日,紐約蘇富比拍出的《拿著菸斗的男孩》,1.04億美元;第8名是2006年5月3日紐約蘇富比以9521萬美元價格成交的畢加索畫作《朵拉•馬爾與貓》。
究其畢加索作品市場成功的原因,在於其早期的市場發展中,畢加索作為藝術家與類似商人的雙重身份,與經營其作品的畫商作為鑑賞家與商人的雙重身份相互交織,從而對其市場表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畢加索的早期藝術市場上,有兩種共同的情緒成為畢加索與其畫商合作共贏的基礎:一種是對藝術的真誠,另一種是對商業成功的渴望。對於藝術的真誠,能夠使得畢加索無論在困頓還是富足的境況下都會堅持對藝術永無止境的探索,也能夠使得畫商將保護藝術家和弘揚藝術視為一種無上的榮耀,從而將其作為第一目的,而不是純粹為了盈利;對於商業成功的渴望,在畢加索方面不但可以獲得體面的生活,也是對其藝術確認的另一種形式,而這一點對於畫商來說則是對其鑑賞力、藝術家保護人的地位以及商業水準等方面的直接肯定形式。這種共贏是有一個更為基本的前提存在,那就是藝術家必須創作出傑出的作品。
1906年4月,畫商沃拉爾德用2000法郎買下了畢加索20幅油畫作品。自此至1911年,沃拉爾德都是畢加索重要的購買者。正是沃拉爾德透過版畫、書籍的方式,使得畢加索的作品在歐洲和美國廣為人知。畢加索從與沃拉爾德的交往中,汲取了與畫商打交道的基本技巧。最重要的是,因為沃拉爾德是當時塞尚最主要的畫商,所以透過他,畢加索的藝術得以與塞尚的作品緊密捆紮在一起,這就使得畢加索得以在20世紀的前10年中快速地在法國、美國、俄國和德國的鑑賞家中建立聲譽。
畢加索十分清醒地意識到畫商在他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畢加索需要的是畫商成為自己事業的助推器,而不是自己淪落為其賺錢工具。正是這種清醒的意識,使得畢加索在各個階段既主動尋求穩定的畫商,又能在與其進行商業交往中佔據主動地位。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收藏家的趣味幾乎停留在印象派之前。對於美國本土藝術家以及歐洲和美國兩地的畫商來說,如何將歐洲現代藝術引入美國社會並得到認可便成為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在這種引入過程,畢加索的作品才得以進入美國。
畢加索的成功之處,很大程度上在於他能夠將這兩種身份相對分開,畢加索從不屈從於畫商的商業銷售壓力和審美趣味,並精通商業談判,這就致使當他作為藝術家與畫商發生矛盾時會毫不猶豫地另尋他人,而且即使給畫商繪肖像也是自己藝術創作的一部分,而不是普通的寫實肖像。
可以看到,畢加索早期在市場的成功固然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正是藝術家和畫商兩方共同對藝術的堅守和對商業成功的渴望,成為促使其成功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