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本動漫
-
2 # 葉晚真
記得從前讀屈原,總會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一種年華漸漸老去而脩名未立之感慨。此情古今皆同。 雕欄畫棟,車如流水,世間舊夢塵緣,總會在不經意間闖入靜默的夢境。知己若嬋娟,總會在虛度的年華里,任流光洗濯這一份情誼。 夜風起,疏香飄緲。 一縷入懷魂不定,把殘冬塵夢都驚擾。 夜風起時,不妨將之掬入掌心,撫慰不安的靈魂。從而多一份溫和。
-
3 # 蒼生1678
讀了屈原的《離騷》、《山鬼》、《九歌》等屈賦詩編,從文學作品方面來說,屈原無愧於一個千古傳頌的文學家。但作為楚國大夫,他的政治素質配不上的。從精神健康上來分析,屈原是個精神病患者,他的行為遠遠超過正常人的標準。
-
4 # 苦茶庵
屈原名平,戰國末年楚華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40年,死於公元前278年。他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同時還是一個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不僅想使楚國成為強國,而且想使他的祖國適合發展趨勢,完成統一全中國的使命。
屈原是楚國的貴族,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楚國由盛及衰的時期。在他年青的時候,楚國還很強大,他受到楚懷王的信任,做過楚國的“左徒”。這是參與國家內政外交等重任的大官。屈原在職時,想透過楚懷王來實現他的政治理想,這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以及“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娭。”概括起來,就是舉賢任能,立法富國,聯齊抗秦,進而統一中國。屈原的主張,在當時七國爭雄的局面下,從楚國所處的地位和實力來看,是正確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公元前318年,楚懷王被推舉為東方六國的縱約長,這很可能就是屈原從事外交工作的成就。可是,屈原的正確和進步的主張,卻得不到楚懷王和其他貴族的支援,加上秦國奸細的挑撥離間,使屈原遭到楚懷王的疏遠,此後的楚國也就日漸衰微了。屈原是一個政治家,但他的政治抱負卻沒有得到施展。
屈原的成就,主要表現在文學方面。屈原的作品,收集在《楚辭》一書中,《楚辭》是中國文屈原學史上繼《詩經》之後的文學名著。它的影響遠遠超過了《詩經》。在形式上,它打破了四言格律,利用了歌謠的自然韻律。在內容上,充滿了愛國激情,想象力非常豐富,無論寫景抒情,闡發政治理想,探索自然規律,都是前無古人的。
屈原的作品,前期有《桔頌》和《九歌》。《桔頌》是一首比興體的詩,前半首歌頌桔樹,後半首歌頌人。以歌頌桔樹歲寒不雕,深深地植根在祖國的土地上,來抒發自己熱愛祖國,堅貞不二的感情。他這樣寫道:“后皇嘉樹,桔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九歌》是一組祭祀鬼神的舞曲。包括歌辭、音樂、舞蹈,是中國古代戲劇的萌芽。祭祀的物件,大都是與生產有關的神祇。如《東君》祭的是日神,《雲中君》祭的是雲神,《山鬼》祭的是山神,《河伯》、《湘君》、《湘夫人》祭的是水神……等等。只有《國殤》是讚頌陣亡將士的歌,這些祭歌,歌辭清新,音調鏗鏘,用瑰麗的詞句把楚國秀麗的山川和那些自然神祗融為一體,構成了優美的神話劇。至於“媧嫣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樣的句子,勾畫出洞庭湖畔的秋景,又是寫實的手法了。《國殤》以雄偉的氣勢,描寫了古代的戰爭場面,禮讚那些為保衛楚國而犧牲的英雄。
隨著屈原在政治上的失意,他的作品不再是宮延的舞樂,或者是抒情的小詩,而是篇幅更大,內容更為豐富的不朽詩篇。
屈原離開了楚國王延之後,浪遊在楚國廣大的國土上,他關心著楚國的興亡,目睹了人民的疾苦,他既不能拯救祖國,又不願離開自己的故土和人民,心情十分痛苦和矛盾。
“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抽思》)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在這種心情下,屈原寫下了《離騷》、《天問》兩首長詩和《九章》中除了《桔頌》以外的八首。
《離騷》是屈原一生中最宏偉的詩篇,也是中國古代少見的長詩。作者把現實的敘述和幻想交織起來,他把風、雨、雷、電、雲、月,作為他的侍從、御者,駕駛著鳳凰和龍拉的車子在太空中馳騁。他到達了天國的門前,站在世界的屋頂,也去過極西的天邊,他上天下地去追求他的理想,結果是失望了。他下望人寰間的故鄉,不忍離去,決心用自己的生命,來殉他的祖國。《離騷》充分發揮了屈原的想象力深刻地影響了後代的詩人。
到了屈原晚年,楚國的郢都被秦軍打破了,焚燒殘殺,無所不為。秦將白起長驅直入,佔領了洞庭、五渚、江南,弄得楚國從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與秦國抗衡了。屈原從漢北南逃到郢都,親眼看到郢都的殘破,傷心地寫下了《哀郢》,其中充滿了國破家亡之痛。最後他絕望地寫下了他的遺作《懷沙》,於舊曆五月五日投身在汩羅江自沉了。據說,後世人們於這天劃龍船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回覆列表
在此提供幾點僅供參考研究的方向: 1、首先屈原不是什麼歷史上偉大的詩人,最起碼肯定不是楚辭和離騷的原作者;至於身世之謎方面的問題其實並不重要,他充其量不過是帝王血緣統治下的一個犧牲品而已。 2、僅以楚辭《天問》之類非凡而有規律可循的詩詞,就可看出此些內涵深奧的內容 ,不是個人在其一生能夠寫成功的;那麼多的華麗篇章和規律性意識的組合,恐怕是另有其用的高深文化章程,這是現在可以非常肯定的。3、至於《離騷》裡面寫到的內容,就更不是他個人可以擁有的“身世”吧?比如後人為何把它比作為是“日月之光”?難度屈原身世真的有如此“偉大”的高度不成?詩詞裡面的內涵肯定不是如此描述的事實吧? 4、在此給以幾個關於離騷解讀的提示:a、第一段氣勢如虹的口吻,此乃周武開國大典的篇章;b、其它段落是由歷代周王寫成的治國心得體會,以及所謂蔑視天下的情懷等等;c、香草美人的大量運用,不過是王者泛低臣子的方法;d、理論上整部詩篇遠遠不止十幾段,只是有些不夠格的思想觀念或道德修養的段落被刪除等等。 5、話又說回來,不要因為《離騷》在屈原的手裡出現,就以為一定是他寫的;最有力的證據還是以上各種因素吧?舉個更簡單的例證:離騷最後一段的句子~~“亂曰。。。”什麼東西亂了?當然最為不過的是~~天下已近出現大亂,戰國時期周室已經失控於天下也;可見最後的周王者內部心存大亂也。6、話說於此還不猜到屈原的身份的話,就有些說不通了。他不過是最有“希望”接過周室執政大權爛攤子的人物吧?只不過何些阻饒令其停滯不前,而被迫“屈在原地”?還有就是:他屬於周室姬姓一脈,還是殷室血緣而查查其祖上就知道了。 7、關於其它例如《九歌》、《九章》、《九辯》之類的詩篇,就更不用說是→已經傳承和交給了屈原手裡了吧?這些通通都不過是《周室易換》統治使用的律法和政策理論罷了。 8、最後要說的是:需要重新的角度和高度慢慢研究吧,或者會帶來新的認識和理解。希望關注:白話直譯法的神奇好用之處,它或會能夠帶來不一樣的~~古語文言文新的解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