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連鎖商業導師

    從去年第四季度的商業表現來看,深圳商業市場確實開啟了“神助攻”模式。深圳商業物業成交面積從9月開始持續走高,根據深圳克而瑞和中原研究中心資料顯示,11月一手商業成交面積1.07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7.6%,達三個月小高峰。12月份開始加大供應量,雖然成交沒有延續高峰,但是可以看出所推出的貨量是在備戰2017,這一現象更是增加了市場信心,說明2017年的商業市場被普遍看好。全市整體商業有些區域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分割槽域來看,龍華、龍崗和寶安集中了全市一手商業近七成的成交量,其中龍華區表現較為亮眼,成交佔據了全市成交的1/3以上,是全市商業成交主力區域之一。 按這種趨勢來看,2017年深圳商業市場可能出現“百家爭鳴”的盛況,有望持續“高潮”迭起,迎來更為生機蓬勃的市場。尤其是商鋪深受利好政策的影響,如國務院發文對實體零售業的促進指導意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振興實體經濟等等舉措,讓商業市場成為2017年即將迎來歷史大機遇的樓市投資產品。2017年深圳商鋪發展全面向好的四大理由是:一、2017年經濟發展總基調:振興實體經濟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資本“脫實向虛”令實體經濟發展面臨更多挑戰。基於國內經濟已進入新常態,疊加國際形勢變化的背景,面臨“資本外流阻擊戰”,中國經濟要控制虛擬經濟泡沫,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實體經濟的發展成為增強低抗風險的關鍵。在12月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提出“振興實體經濟”,乃近五年政治局會議上首次出現。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再次強調2017年就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定調今年經濟發展總基調。面對“實體經濟保衛戰”,振興行動究竟從何入手呢?有專家解析,讓傳統實體迴歸本位才是振興中國商業之道。如果實體經濟要上行站穩,那麼商業地產使命將任重而道遠。根據2016年11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可以明確看出,目前國家正致力推動零售改革,這是振興實體經濟的地一大步。 未來零售業將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整體將推動新零售時代的到來。零售業的火爆,也必將帶動實體經濟的復興,而作為零售商業載體的商業地產,新一輪利好正在到來,商鋪發展將迎來春天!同時,在政策支援及企業創新理念的帶領下,新型實體店所具有的開放與體驗雙重功能,正顯露出強大的實力,這也是電商無法具備的。二、人氣電商涉及實體店領域,商鋪重獲機遇 去年,馬雲在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出了一個新概念——“新零售”,表示未來20年將不再有純電商這一說法,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以實體門店、電子商務、移動網際網路為核心,透過融合線上線下,實現商品、會員、交易和營銷資料的共榮互通,向客戶提供跨渠道、無縫化的服務體驗。可見,線下服務體驗將成新趨勢,與今年經濟發展基調相呼應。其實,“新零售”的概念已從去年的“雙十一”成交記錄中體現出來,以具有代表性的蘇寧為例:蘇寧易購在慶功宴上宣佈,蘇寧易購全渠道訂單量增長193%,線上訂單增長210%。其中線下創歷史最高銷售記錄。這個成績說明了一個問題,線上購物,線下體驗,雙向聯動,零售才能謀得更好的發展。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電商開始佈局線下,阿里巴巴在天津開辦第一家實體店;京東以43億入股永輝超市,強推“京東到家”;亞馬遜、唯品會、聚美優品、小米等紛紛開設實體體驗店。無獨有偶,歐美國家幾大靠電商崛起的人氣電商也都在轉型開實體店。例如美國的Nasty Gal、ModCloth、Warby Parker和Bonobos都在線上積累口碑及原始積累後線上下鋪開實體體驗店發展大戰略。2017年商業發展新趨勢就是傳統實體店正以主人翁姿勢佔據新營地,線上店家紛紛開始向線下發展,傳統商業出現轉機的同時,商鋪市場重回正軌,並有望跟著實體經濟的推動快速壯大。三、新貴品牌崛起、國際品牌湧入,加碼實體商業競爭力面對電商的衝擊,中國曆時六年的實體店洗牌正接近尾聲,關店的高潮期已褪去,諸多企業轉型或調整或收購後重新發力。國際上有相同的案例,日本也曾有過實體店衰退期,但經過幾年的調整,重新穩定崛起。在關店潮期間,市場留下的空白讓更多新貴品牌迅速崛起、沉澱、佔領市場。快時尚本土品牌如熱風、UR、MJstyle、MO&CO等具有鮮明個性與價效比路線的實體店在不斷擠佔更多市場份額,同時各類整合店的興起更開拓了國內設計師的商業市場。而在餐飲方面,海底撈、外婆家、小南國、樂凱撒、撒椒、探魚、喜茶等等遍地開花,高峰時期排成長隊,更是未來餐飲發展的風向標。同時,大家所喜愛的臺灣誠品書店首次進入深圳,西西弗、單向街等國內體驗式書店都在深圳發展,展示跨界情懷。 此外,國際知名品牌的大量湧入更是加碼了實體商業競爭力。近幾年進入的高競爭力時尚品牌,如SPAO、Forever21、TOPSHOP、A&F、zara、H&M、優衣庫等正在國內各大商街火熱布店,以價格實惠、商品質量過硬、個性潮流、良好的購物體驗贏得了不少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四、新中產時代來臨,消費者追求創新、體驗及情懷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培育了很多中產階級和消費升級,也培養了新的消費習慣。在中國的消費群體中,90後、00後實力擔當,他們引領著新中產時代的到來,“個性崛起,內容為王”是他們特有的標誌。舒適的家庭環境讓中國年輕一代偏好超前消費,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強。他們具有品牌意識,尤其注重特色消費及體驗消費,讓消費變得有趣、有情懷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網際網路消費早已滿足不了他們的這些喜好和習慣,相反“品牌人格化、趣味場景體驗、產品情懷化”,卻是實體店能夠真實提供的。如今,這些元素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實體店開發體系中去,成為了逆襲的標籤。過往“星巴克”曾經一度被來自英國的COSTA咖啡館所衝擊過,但“星巴克”經過全面變革之後,推出更具情懷更有體驗感的主題店模式,重新獲得市場認可,儘管COSTA、太平洋咖啡越來越多如春筍般冒出,但“星巴克”的地位仍不可撼動。縱觀國內商業市場,將創新、特色、文化及情懷完美結合的商超往往能成為所在城市的人氣場所,如華潤永珍城系列、大悅城系列等特色主題商場,上海K11購物中心、歡樂海岸等文藝潮生活場所也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難看出,中國的商超模式正從購物中心慢慢轉變為體驗中心,以滿足新常態下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需求。

  • 2 # 英子170586107

      電商真的會完全取代實體店鋪嗎?我的觀點是不會的。首先那些需要購物體驗的是不會取代的,例如餐館、KTV、酒店、便利店、汽車保養、4s店等,這些必須要求體驗的是根本不會取代的。其次需要一定的售後服務的一些行業也不會被取代的,包括一些家電傢俱行業也不會完全取代,雖然線上也有,但是大物件商品,在網上的感受和在實體的感受根本不一樣,另外包括服裝鞋業等這些被電商衝擊的行業,也不會完全取代。

    雖然這些都可以在網上購買,但是還存在很多一部分人喜歡去體驗購買,比如穿上這件衣服合身嗎,這雙鞋和腳嗎,這些是線上購物不能體驗的。另外就是需要即時購物消費的也不能代替,比如說我的皮帶斷裂了,我需要馬上購買一條新皮帶,那麼如果從網上購物,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郵寄過來,這時候我是不可能選擇去網上購物的,我會在實體店進行購買。

  • 3 # 傳音點歌臺

    雖然面臨強大的衝擊,但這並不意味著實體門店的終結,而是給予實體門店一個全新的目的。因為作為媒介渠道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功能,在實體門店購物,消費者是具有感知的,能真實感受的,實體門店有潛力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媒介渠道,把自己的品牌故事傳播出去,把自己的產品傳播出去。這比任何其他媒介更具有生命力和影響力,也更能讓消費者興奮。實體門店將會成為一個不可能被網路零售複製的渠道。

      在不遠的將來,實體零售和消費者的關係絕不是簡單的成交購買,而是一種資訊的傳播輸出,貨品的體驗感知。

      所以實體門店最終將會具有一部分媒介的功能,一部分銷售的功能。一個全新的零售模式會使用實體門店去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產品體驗,會重新定義理想的購物體驗旅程,僱傭產品專家為顧客講解,利用技術手段,讓消費者實現卓越的經歷和值得回味的購物體驗。如果每一次購物都讓消費者感覺到值得回味,那麼每一次接觸則都是有效的互動。新時代的零售商的目的是——透過不同的渠道驅動銷售,而不僅僅把實體門店作為僅有的銷售渠道。現在的門店以做銷售為第一要義,但是未來的門店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多渠道的,為滿足顧客不同的需求服務的,透過良好的服務樹立品牌形象,最終在哪裡成交,誰為這個消費者服務的並不重要。

      基於這樣的功能,未來貨架和產品架設計會更加簡潔,以至於門店有更多的空間讓品牌和產品與消費者互動。社交化媒體會被融入在購物體驗中,比如產品比價,產品分享等功能。所以每一家實體門店最後的功能讓位品牌和產品做廣告,呈現產品,成為宣傳渠道。

      一個全新的營收模式

      說到營收,零售商可以設計和執行一種新的模式,根據產品的曝光程度,顧客的體驗度等向自己的經銷商收取一定的門店服務費用。如果這看起來不可行,零售商可以建立更多的實體門店,讓消費者體驗自己的產品,從而提高產品的銷售率,提高邊緣利潤。

      新技術助推新模式

      新的模式,需要零售商去衡量它們能夠給予消費者的體驗,以及由此引起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新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零售商更快地推行新的模式,透過匿名的臉部識別,錄影分析,手機ID追蹤,定位技術,音訊追蹤等,瞭解顧客在門店的感受,理解不同的顧客的特徵和在門店的行為表現,從而得出新的結論:什麼對銷售產生了影響?換句話說,零售商能夠更好地理解哪些顧客會進店,哪些是重複進店的,哪些是第一次進店,他們在哪裡進入門店,他們和誰在一起,最終買了什麼?

      請記住,實體門店作為一個新的功能重新被定義,是具有歷史性的變革。因此實體店不會被電商取代,相反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半千品種“新樣”花哨展示 助河南紡織服裝市場大機遇

    2016中國(鄭州)國際面料、輔料及紗線展覽會11月啟幕

    維格娜絲正式公告宣佈57億元收購衣戀時裝旗下Teenie Weenie品牌

    服裝行業私人定製之痛點

    “錦玉堂”服飾與您相約2017上海國際職業裝博覽會

    家居服飾品牌盛會——2017上海國際家居服裝博覽會

    上海國際職業裝博覽會“市場萬里行”之再訪溫州

    浙江喬治白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盛裝出席上海國際職業裝校服博覽會

    據說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的存活率不足1% 這1%的品牌都在幹嘛?

  • 4 # 高金波

    1、以創新技術,開啟雲端合作

    實體店商戶以專用提貨權投資股權共享版支付寶,建設實體商戶自己的新零售平臺。

    模型:1000萬商戶,每家投資10萬專用提貨權(儲值),股權共享的支付寶內會產生10000億通用提貨權(購買力與人民幣基本相同)。通用提貨權規模與比特幣相同。

    3000億通用提貨權直接派息。7000億通用提貨權交給該公共平臺,由這個公共平臺收編50%處於盈虧邊緣的實體店,把這些實體店關掉。讓50%的底商空置,促使底商租金整體下降50%。留下的實體店銷量翻倍,租金減半,利潤必然會大幅度提升。

    2、引入第2批投資人,實體企業

    讓實體企業以專用提貨權投資該公共平臺(吸收10萬億),融為(10萬億)通用提貨權。打通價值鏈,使實體企業融資成本清零。達成實體店與實體企業的共贏共生。投資企業投100%,第一次分紅30%。

    3、引入第3批投資人,華人

    企業內的勞動者和商戶的員工可以以勞動為抵押,投資給股權共享平臺,總投資規模100萬億。30%用於第1次分紅,啟用消費,使中國製造可以獲得充足訂單,擺脫對出口訂單的依賴,由外貿拉動至內貿拉動。

    4、安全系統,擴充套件全球

    通用提貨權基礎單位:度,II級單位:刀。1刀起點等於2度。隨後每年升值10%,有中國製造背書,收益率超過銀行定存的刀,會在雲端取代美元。構築科學(電力)之上的刀,以恆定速度升值會永續解決傳統金融市場的各種頑疾。

    股權共享的支付寶,股權FREE放送中。

  • 5 # 開店好生意

    【實體店未來發展的8大特徵及方向】1、更加的專注 2、更加的人性化 3、向小而美轉型 4、打造個性標籤 5、專業運營,抱團推廣 6、做推廣不如做口碑 7、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8、抓住風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米怎樣儲存不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