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0196806422

    根據歷史一些記載

    自從長平之戰後,秦國攻趙國都城邯鄲,久攻不下,白起拒絕統兵參戰

    因為長平之戰,秦國勝利後,白起打算一口氣進攻邯鄲

    但是範睢受他人挑唆,向秦王進言,說秦國長平之戰消耗過大,應該回國休整

    秦王調回白起和幾十萬軍隊,白起至此不願再出戰

    後來秦國不久就去攻打趙國邯鄲

    但趙國全國軍民奮死頑抗

    秦國連連作戰失敗,直到趙國拉動了魏國,楚國

    三國聯軍攻打秦軍,秦軍作戰失敗,撤離了趙國

    三國聯軍一路追擊,秦軍多次被擊退至魏國,然後撤回秦境

    秦昭襄王多次命白起出徵,白起依然拒戰,被賜死

    白起死後,秦國處於一種微妙狀態

    就是國力很強大,但是臨時卻無合適的統兵大將

    而其餘幾國,國力皆不如秦國,但是卻能將頗多,三國聯軍和秦軍幾次交戰

    秦軍多次作戰失敗,這在歷史是有記載的,不過這並未使秦國軍力大損

    三國聯軍攻打趙國境內的秦軍,齊燕等國因為秦國實行遠交近攻

    齊燕中立,沒有幫助趙魏楚三國,三國雖說此時有能將征戰

    可畢竟和秦國常年戰爭下來,損失巨大,國力大不如前

    無法對已經崛起的強大秦國作戰

    秦國因為長平之戰後國力有很大消耗,但國力在六國中依然強大

    在當時三國聯軍攻擊時,除開和三國聯軍交戰的十萬秦軍外

    以秦國之國力,可以再調動三十四萬大軍是沒問題的

    可白起死後,當時秦國也沒有合適的大將統兵和三國聯軍作戰

    不過當時三國聯軍合在一起也就10多萬人

    魏楚兩國當時主要考慮幫助趙國抗秦,不要讓秦國滅了趙國

    考慮到秦軍遠離國土作戰,三國聯軍有部分優勢所以敢和秦交戰

    但是真要一路追到秦國去,和秦國大軍正面較量,三國也還是比較顧忌的

    所以三國聯軍將秦軍擊退後便不再和其交戰

    後來秦國大力培養提拔一批軍中的年輕將才,予以重任

    待秦國休整後,次年,便再次大軍進攻南韓趙國

    秦軍勢如破竹,斬首俘獲兩國十幾萬人,秦國佔領韓趙二三十座城池

    南韓和趙國再次被秦國擊敗,國力兵力大損

    而當時的周王室還存在於南韓境內,周王室擔心秦國攻入,密謀燕國楚國合縱攻秦

    並提供軍資糧草

    訊息被秦國得知,秦軍立即攻打了周王室(周國),周王室被秦國瞬間攻破,周王被俘獲

    周王室因此滅亡,密謀合縱失敗,秦軍便停戰休整

    兩年後,秦國又攻打魏國,魏國不敵,屈服投降,降為秦國屬國

    次年,秦國秦昭襄王嬴稷去世,秦國征戰得以告一段落

    然後秦國經歷了5年休整,對外沒有大的征戰

    因為王位繼承人早逝,更替頻繁,後來由嬴政(秦始皇)繼位

    嬴政即位後,先著手解決內部問題,把權傾朝野的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趕下臺,收回權力

    然後開始著手統一六國計劃,啟用王翦和蒙武,蒙恬,李斯等人

    仍然採用遠交近攻政策,先攻近處的南韓和魏國,討好遠處的齊國和燕國

    根據記載,秦國動用了過半軍隊,分三路進攻南韓,趙國,魏國

    每一路秦軍兵力大約在10多萬

    先滅掉了南韓,接著是趙國,後來是魏國

    南韓,趙國,魏國中,趙國讓秦國花了點功夫,因為趙國有名將李牧

    屢次擊退秦軍,秦國用反間計,才得以滅了趙國

    後來緊接著秦國發兵要攻楚國和燕國

    秦國滅了趙國後,大軍已到燕國邊境,但是秦國選擇了先打楚國

    王翦建議攻打楚國,必定要動用全國之力,楚國是個大國,國土廣袤

    不是二三十萬大軍就可以打的下來,秦王不信,任李信率20萬秦軍攻楚

    楚將項燕與其交戰,秦軍被擊退戰敗

    後來秦王任王翦為帥,動全國之力,共60萬秦軍進攻楚國

    在王翦的指揮下,秦軍打敗楚軍,項燕被殺,秦國進攻楚國都城,楚國滅亡

    楚國滅亡後,秦軍稍作休整,便發兵攻燕,燕國被瞬間攻破

    燕王逃至遼東(當今遼寧省的位置),被秦軍追殺,燕國滅亡

    滅燕國後,秦軍便南下攻齊,齊國因為秦國的遠交近攻政策,沒有防備

    秦國順利攻佔齊國,齊王投降,齊國滅亡

    至此,秦國在白起死後,以軍事為主,外交為輔,動用全國之力

    以兵道取得天下,實現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歲小孩流口水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