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炒米視角

    雍正的兄弟改胤為允,其實是很正常的。這是嚴格按照儒家那套“避尊者諱”而言的。所以當雍正一旦登基當了皇帝之後,平時的兄弟們,只能把自己和皇帝名字中相同的字改掉。畢竟雍正相對也比較刻薄一點麼!但雍正時期也不是所有的兄弟都必須改掉自己的名字的。其中大家熟悉的十三爺就是個特例!十三爺跟雍正關係很好,而且在雍正在位期間得到了重用!所以雍正特旨,允許“允祥”改回“胤祥”。這也顯示了雍正的真性情!

    其實不只是咸豐的兄弟不改名,從乾隆開始,所有的皇帝的兄弟都不改名避諱了!乾隆的兄弟不改名的原因是和康熙有關!因為康熙的兒子比較多,所以當時康熙 給兒子輩,都用了“胤”字,給孫子輩,都用了“弘”字。不單單雍正的兒子,其他的都用了這個字,所以乾隆說,這個是聖主仁皇帝賜給大家的。我作為皇帝為了表示尊重爺爺他老人家,所以大家就都不用改了。但是你以為乾隆就真這麼大方嗎?顯然不是,乾隆的名字叫“弘曆”,就是這個“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這樣寫的,它就沒這個點,“歷”字也換一個寫法。所以其實還是需要避諱的,這種避諱的方法叫“缺筆避諱”!

    而且乾隆皇帝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而且比較崇尚漢文化,他要求愛新覺羅後裔也要學著漢人一樣排輩,他規定了從乾隆以後“永、綿、奕、載”。這個缺心眼的皇帝,排輩你就多排點呢,這樣才能傳萬世麼!他就往後排了四輩。其實當嘉慶要用到這個“永”字的時候,就發現避諱太難了,因為“永”字實在是個常用字。所以嘉慶改成“顒琰”。後面的皇帝一看嘉慶帶的這個頭,就跟著都改了!“綿寧”改成了“旻寕”!開始變成了皇帝儘量自己使用生僻字,不跟老百姓爭字!但是所謂的“缺筆避諱”是不能少的!

    道光皇帝一看排行不夠用了,就增補了“溥、毓、恆、啟”這四個字。沒想到剛用到”溥“字,清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就結束了!所以有民間傳說為什麼清朝實毀於乾隆,就是因為排輩取字的時候沒過大腦!現在我們說的一個文物大家”啟功先生“就是愛新覺羅啟功。當然遜帝溥儀還是吸取教訓的,增補了十二個字,”燾、闓、增、祺、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 2 # 宋安之

    自古皇帝貴為九五之尊,可是有著諸多特殊待遇的,而避諱就是其中之一,清朝皇帝的避諱是隨著漢化深入程度而變化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避諱的嚴重程度,馬桶這東西大家都知道吧,屬於日常用品,而在古代馬桶原來有一個名字叫做“虎桶”,唐朝建立後,唐高祖李淵追封自己的爺爺李虎為唐太祖,為避諱從此以後“虎桶”改為馬桶一直沿用至今;漢世祖光武帝劉秀,東漢時期為避諱光武帝名字,秀才都稱之為茂才;唐太宗李世民時代,六部之一的民部為避諱改名為戶部。

    一般避諱方法有三種,改字法,空字法,缺筆法。

    在元以前,除非特殊情況,一般正統王朝皇帝名字都以二字為尊,哪怕登基之前名字是三字,登基以後就改為二字,而且多是生僻字,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百姓避諱方便,至明朝時皇帝開始三字名字,姓+字輩+名字,並且對避諱管理寬鬆,百姓不用刻意避諱的,最多缺筆或者空字避諱,明朝皇帝登基以後兄弟也沒有改名字的。

    而清朝就比較亂套,因為是少數民族,開國初期名字取的是五花八門的,太祖努爾哈赤的意思是野豬皮,太宗皇太極原來的音譯名字多以黃臺吉代稱,清入關以後漢化漸深以後才確定用皇太極這個更加漢化性名字,皇太極的十多個兄弟名字也是亂七八糟的,如大家熟悉的代善、多爾袞,前者皇太極二哥,後者皇太極十四弟,這三個人的名字根本沒有一點規律邏輯可尋。

    入關以後開始慢慢漢化,即使這樣也亂套,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順治帝福臨,幾個兒子中竟然有叫福全的,搞得一些不懂這段歷史的小夥伴誤以為這兩個是兄弟而不是父子。

    至康熙帝,漢化已深,開始有了字輩,兒子是“胤”字輩,孫子是“弘”字輩,雍正帝登基後,避諱發揮到極致,將諸多兄弟名字中的“胤”改為近音字“允”,只有其十三弟胤祥因為功勞甚大,死後改回原名,而乾隆帝登基後,一方面顯示自己寬容,一方因為“弘”字輩是康熙帝定的,以示尊重,兄弟們沒有改名字,但是乾隆的名字還是採用了缺筆避諱法,乾隆兒子嘉慶帝,廟號仁宗,一生為政也多以仁稱道,如廢除文字獄,避諱方面,嘉慶帝參考漢宣帝劉病已即位後因體貼老百姓,改為劉詢的做法,自己改名為生僻字顒琰,這樣自己的兄弟和老百姓都不用避諱了,之後的道光帝也是如此,道光之後咸豐帝起沒有改名也沒有避諱,如明朝一般,擁有字輩+名字,兄弟不用避諱改名,下面百姓最多是缺筆或者空筆避諱。

    有清一代,隨著漢化深入,可以說是把之前中國曆朝歷代的避諱法都經歷了一遍,嚴重時雍正帝諸兄弟改名避諱,仁政時嘉慶帝自己改為生僻名字,免得他人過度避諱,寬鬆時咸豐帝起開始沒有改名字,下面百姓最多空筆或者缺筆法避諱,甚至都不用避諱。

  • 3 # 逆流時代

    清代皇帝的避諱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從完全不避諱發展到避皇帝諱再到皇帝主動改名,其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天命、天聰、順三朝,由於滿族在順治朝才入關。彼時他們漢化不深,故而在那個時期是沒有這些所謂的避諱之說的。甚至在考進士的時候,都不需要避皇帝的名諱。但是到了康熙朝,隨著儒家思想逐漸佔據意識的主流,避諱開始為滿清統治者所重視。

    到了康熙朝,玄燁二字就需要缺筆避諱,而且康熙這一輩人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字輩,像玄燁的哥哥就叫做福全,所以根本不必避諱。既然康熙要避諱,那麼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自然也要避諱,但是許多檔案已經寫好了,不可能重新去寫,所以清代的後世統治者就把出現這三個人名字的地方用一塊黃布給擋住。

    而且康熙對漢人的字輩非常推崇,他就給自己的子孫選了“胤和弘”兩個字作為輩分。在四阿哥胤禛登基以後,由於“九龍奪嫡”這件事,胤禛心中對自己這些兄弟非常不滿。所以上臺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要讓自己的這些兄弟改名字,將胤字改為允字。後來因為十三阿哥允祥對雍正的事業助力甚大,雍正為表對他的嘉獎,特令他將字輩從允字改回胤字。又加封其為鐵帽子王,配享太廟,這也成為了有清一代唯一不避皇帝名諱的事例,足見兄弟二人“棠棣情深”。

    弘曆登基以後,是為乾隆皇帝,因弘曆對自己的爺爺康熙敬佩有加,不僅給自己許下了在位時間不超六十年的宏願。而且他在考慮到自己的字輩是由康熙親自所定,所以下令凡是康熙的孫子都不必將字輩更改,只需要將弘字缺筆即可。乾隆皇帝一生的楷模是康熙皇帝,所以他有樣學樣,也給自己的子孫指了四個字“永綿奕載”,希望大清江山千秋萬代。

    等到了嘉慶皇帝即位後,他的字輩是永,這個字在漢語中是個常見字,那麼天下臣民避諱起來就麻煩的多了。所以嘉慶皇帝心一橫,就把自己的名字給改了,將永琰改為了顒琰。這樣一來不僅自己的兄弟不用改名,而且天下人都不用去避諱常用字永,皆大歡喜。

    自從嘉慶皇帝開了這個頭,他的兒子和孫子就開始學了起來。道光皇帝原名“綿寧”,後來登基後就改為了“旻寧”,不僅字改了,連讀音也給改了。這下好了,清朝的皇帝一下子解鎖了新姿勢,從此在無所謂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從道光的兒子咸豐皇帝開始,宗室的子弟就不怎麼避皇帝的諱了。而且從此以後清朝的宗室就不再怎麼避諱,甚至有的連缺筆也不缺了。皇帝也不改,宗室臣子也不改,從清宮檔案中可以看到這些不避皇帝諱的事例。

    (上圖為咸豐兄弟不避諱圖)

    所以說,滿清皇帝避諱的發展就像是一個迴圈,從一開始不避諱發展到雍正時期的兄弟改字,再到乾隆帝的不改字只缺筆再到不避諱不改字。這是一個迴圈,當這個圈回到原點的時候,皇權的象徵就日漸衰落,也就禮崩樂壞。這更說明這個時候中央政府,所謂的大清王朝對下邊的控制就已經大不如前了,王朝迎來滅亡也就是題中之義了。

    以上。

  • 4 # 春先生的世界

    雍正帝、乾隆帝、嘉慶帝的名字都是康熙皇帝定的,所以改與不改都是可以往孝道上靠。雍正要求兄弟改名,也是按照康熙皇帝的指示,其實他也有點後悔讓兄弟改名的事。

    那時候改個名還涉及面不廣,如果是現代,什麼身份證、房產證什麼的,麻煩多了去了。所以乾隆和嘉慶只是要求自己兄弟少一個筆畫而已。到了道光皇帝時索性下旨一個字也不改了,所以作為道光皇帝的兒子自然不要求兄弟改了。

    再說改不改名字又不會少一塊肉,你說是這個道理吧?

  • 5 # 五味社

    從乾隆帝開始,就不要求兄弟在名字上的避諱了。

    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康熙帝不僅給兒子取漢名,而且還按照輩分取漢名,子輩用“胤”字,孫輩用“弘”字,曾孫輩用“永”字。胤禛即位後,因為名諱,將兄弟名字中的“胤”改為“允”。

    乾隆帝即位後,不要求兄弟避諱改名,因為只剩下“永”字輩,於是根據自己所作“永綿奕載奉慈娛”詩句,取“永”字後“綿奕載”三字,接續在“胤(允)弘永”後面。傳位給嘉慶帝時,為避免“永”字輩兄弟避諱改名,反而將“永琰”改名為“顒琰”。道光帝沿用此法,“綿寧”改為“旻寧”,並且新增“溥毓恆啟”字輩。

    咸豐帝即位後,也沒有要求兄弟避諱改名,並新增“燾闓增祺”字輩。後來的同治、光緒、宣統也沒有要求兄弟避諱改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玩電腦網遊的多還是手機手遊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