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
2 # 家和堂經絡儀
三伏貼,又名天灸,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源自於清朝。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中醫學觀點認為,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貼敷,可以治療多種反覆發作及過敏性病症,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等。連續貼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夠明顯減輕症狀,減少發病率。主要成分:元胡、細辛、麝香、白芥子、甘遂,薑汁等。
“三伏貼”是指在夏季三伏天, 在三伏天,人們的肺臟氣血通暢,藥物容易深達臟腑,是治療、調整肺臟疾患的最佳時機。三伏貼是根據中醫流傳千年的“冬病夏治”的防病治病方法,利用夏季中天氣最熱、人體陽氣最盛的階段,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不同穴位來防治冬季虛寒疾病的發生及體質調理。那麼,哪些人適合貼三伏貼?哪些人不適合貼三伏貼?
三伏貼適應症( 1 )小兒反覆感冒、厭食、消瘦、遺尿;
(2)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慢性咳嗽、反覆感冒、慢性咽炎;
(3)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肌膜炎、網球肘炎;
(4)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脾胃虛寒、消化不良;
(5)虛寒頭疼、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虛寒性疾病;
(6)痛經、產後頭痛、月經不調、月子病、更年期綜合症等;
(7)亞健康調理、任督二脈不通;
(8)由免疫力低下和內分泌失調所致的各種疾病。
三伏貼禁忌症應該說,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都不適合用“夏治”的方法,因為夏天是火熱的季節,三伏灸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溫大熱的,熱天用熱藥,無異於“火上澆油”。例如咳喘但是伴有發燒的患者、肺結核活動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療,從中醫角度說,患有這些疾病的人,或者陽盛,或者陰虛,總之體內都存著不少的“火氣”,如果再用熱性的藥物,會使陽更盛,陰更虛,不僅會加重發熱、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還有,面板嬌嫩或有破損,以及少數極易過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伏灸”,“三伏灸”又稱“發泡灸”,藥物貼敷之後會使皮膚髮熱、充血,甚至起泡,就是面板正常的也要細心護理,否則容易引起區域性感染。所有“三伏灸”雖然對小兒支氣管炎、免疫力低引起的感冒有很好的療效,但是兩歲以下的小兒由於面板嬌嫩,為了您的孩子,還是“忍痛”放棄吧。
另外,患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也不能用“三伏灸”來治療。因為藥物貼敷後機體會出現一系列的反應,如加快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的速度等,這些反應會加重心肺的負擔,引起水腫、心慌、氣急,嚴重的還會發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見,所以建議老年朋友們在選擇冬病夏治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
3 # 艾灸中國
還行吧,因人而異,有的人效果明顯有的人效果一般,
一要看藥,二要分人,三要看病。
我大哥,中醫門診自制的三伏貼,就是用生薑汁活中藥藥粉的效果的確很好,但是貼上後會有水泡。我鄰居家一老頭,十幾年哮喘,連續貼三年竟然好了,類似病例有很多,但是用市場化生產的三伏貼,不會有水泡但是效果很一般。
-
4 # 指尖小調
抱歉,到目前為止還沒貼過,沒有切身感受。
只是每到夏季,就要開始認真控制生冷凍食量,什麼開空調穿襪子,蓋薄被子,泡腳丫子,都要提上日程了。甚至,必要時還要燙或貼暖肚子。
-
5 # 大河妙手
不管三伏貼到底有用還是沒用,我只想親身體驗一下療效
2018年的三伏天就要到了,傳統的三伏貼又要粉墨登場啦!三伏貼,到底有用還是沒用,中醫黑和中醫粉爭吵的不可開交。
大河看來,都是兩個世界觀的人,吵啥哪?比如,科學家說上帝是不存在的,可是美華人吃飯前還是要祈禱,你能以迷信的名義阻止嗎?
中醫是給人希望的醫學。對於一些慢性病,諸如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風溼、類風溼、慢性腹洩等疾病,現代醫學只能發病後見招拆招,目前還沒有根治的好辦法。當三伏貼的療法橫空出世,讓處於病痛折磨的人們猛然間看到了希望。畢竟也沒有什麼嚴重的副作用,於是,許多人都想親身體驗一下療效,加上現代商業資本的鼓動介入,風靡全國也就順理成章了。
首先哪,大河給你梳理一下三伏貼的來龍去脈。三伏貼的歷史並不長,最早的出處,見於清代張潞的《張氏醫通.卷四.諸氣門下.喘(短氣、少氣、逆氣、哮)》。他借鑑了黃帝內經的春夏養陽、治未病的理論,從中醫的冬病夏治理論來說,對部分陽虛、溼寒體質,冬季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肯定是有一定療效的。但是如果吹噓三伏貼有幾千年的歷史,療效如神,那就有點信口開河了。
想知道梨子是什麼味道,你必須親自嚐嚐。去醫院太貴、太亂、太累,對於那些既怕去醫院,又想體驗一下的朋友,今天,您可來著了,大河帶著你,現在就開始製作家庭實用的三伏貼。1. 藥物準備:白芥子100g、延胡索100g,甘遂50g、細辛50g,就這四種基礎藥物。其他你看到花椒、麻黃、肉桂、小茴香、斑蝥、威靈仙、 徐長卿、 川芎、 骨碎補、 馬錢子……或是什麼奇怪的東東,都是現代各位中醫高手加上去的。如果有興趣,可以私信大河。
2. 原料很好購買,可以去萬能的*寶,也可以到當地中藥店,價錢便宜。張璐在原方中有麝香,但是建議您就別買了,太貴不說,現在都是人工麝香。麝香聞多了,會流產的。還記得甄嬛裡面的宮鬥戲嗎?可以肯定的說,市面上的一般三伏貼,都沒有麝香的。
3. 用家用粉碎機把這些原料磨碎,過篩備用。
4. 用薑汁調和後,最簡單的辦法是將藥膏塗抹到穴位上。也可以從藥店裡買些醫用膠布,將藥膏貼上在穴位上。保持60分鐘,除去即可。
5. 孩子面板嬌嫩,大河不建議6歲以下的孩子使用。除非正規中醫院已經確診了孩子的疾病。白芥子、細辛、甘遂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薑汁散寒止咳。
6. 哮喘,貼肺俞、風門。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的基本穴位,其他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老胃病可以加至陽、胃俞、中脘、腎俞、脾俞。一般貼4個穴位就行了。
7. 初伏灸7月17日、中伏灸7月27日、末伏灸8月16日,如果想加強療效,可以在8月6日,或8月26日都行。
8. 一般來說,三伏貼要求面板要起泡的,大河還是建議您穩妥為上,大人還可以,孩子就免了吧,大熱天的,面板破損感染了就麻煩了。對於一些糖尿病、高血壓的,也別貼。
大河還真想知道三伏貼的真實療效,如果你有經驗,不妨給大家說說。
回覆列表
對於三伏貼,老百姓還存在不少困惑。
困惑一:藥膏藥量不統一。記者在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看到,該院所用的藥膏是直接從容器裡挖出來的,而北京中醫院、北京東直門醫院等醫院,使用的是統一的成品藥貼。對此,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醫政處處長趙建宏表示,雖然之前相關部門出臺了《冬病夏治三伏貼技術操作規程》,限定三伏貼的規範操作,但實施僅侷限於社群醫療機構,對於其他醫院,沒有約束力。
困惑二:貼的位置不同。有讀者反映,即便同為呼吸系統疾病,有些醫院將藥貼全都貼在後背上,有些則分別貼在前胸和後背上。對此,北京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周繼樸表示,這可能與醫院的製劑、疾病種類、貼法的傳統有關。有少數醫院用的是自己的製劑,也有些醫院有自己傳承下來的貼法。
困惑三:自己貼能否保證效果?記者調查發現,因為患者時間無法保證,有些醫院建議患者自己回家貼。但患者又擔心穴位不準,影響效果。周繼樸表示,總體上講,這些穴位相對好找,但建議第一次還是到醫院貼,隨後的兩次可以按照此前留下的貼印在家貼。還有人不信任年輕大夫的“手藝”,這也是沒必要的。
困惑四:是否人人都能貼?在採訪中,不少患者告訴記者,自己沒什麼病,只是跟風來貼。“實際上,三伏貼也有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周繼樸說,三伏貼主要是針對夏天較輕冬天較重的虛寒性疾病,如慢性咽炎、鼻炎、哮喘、咳嗽、反覆感冒、風溼性關節炎、脾胃病等較有效,這些患者平時喜暖畏寒、不敢吃涼的。如果是實火、溼熱、陰虛火旺等患者,則效果不大,甚至還可能有副作用。
專家:對待三伏貼要理性
針對目前幾乎流水線作業般的三伏貼,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都是患者來了就貼,問診也沒那麼認真,效果肯定受影響。周繼樸表示,從全國來看,因患者人數的增加,確實存在問診不夠充分的問題。辨證施治對三伏貼的效果有較大影響,對適應症強的患者效果好,適應症差的患者效果相對不理想。
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原所長孟慶雲提出,從學術角度來講,三伏貼是中醫醫療的特色之一。但是應該注意到現在有擴大適應症的傾向,甚至被傳說成包治百病,這完全超越了三伏貼本身的治療功能。
“對三伏貼的效果,我們應該理性看待,不能誇大了。”周繼樸補充道,三伏貼只是中醫內病外治的一種方法,而且是治療疾病的輔助療法。對重症患者來說,不能用來代替正規治療,更不能將它視作包治百病的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