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多
首頁
資訊
體育
娛樂
汽車
投資
財經
軍事
科技
數碼
科學
遊戲
歷史
健康
政治
影視
旅遊
育兒
美食
時尚
房產
農業
社會
文化
教育
技術
美文
情感
故事
家居
職場
自然
闢謠
心理
攝影
漫畫
生活
其它
Club
Tips
熱門話題
搜尋
註冊
登入
首頁
>
Club
>
2021-01-20 07:31
清朝早朝的“鳴鞭”是什麼意思?誰看過尊龍演的《末代皇帝》?
29
回覆列表
1 # 使用者3494736535876
這是中國古代宮廷舉行“朝會”(朝廷舉行重大典禮時接受群臣朝拜)時禮儀中的一個環節,稱為“鳴鞭”俗稱“響淨鞭”。
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淨鞭”也叫“靜鞭”,用黃絲編織而成,鞭梢塗蠟,打在地上很響,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將駕到,重要典禮就要開始,大家要立即安靜,所以叫“淨鞭”或“靜鞭”。《元曲選》馬致遠“陳摶高臥四”:“早聽得淨鞭三下響,識甚酬量!”就是這種“淨鞭”。據《清史稿》“志六十三禮七(嘉禮一)”記載,清朝的朝會和“鳴鞭”的儀式如下: 康熙八年,定正朝會樂章,三大節並設。大朝行禮致慶,王以下各官、外籓王子、使臣鹹列班次,所司陳鹵簿、樂懸如制。太和殿東具黃案。質明,王、貝勒、貝子集太和門,不入八分公以下官集午門外。禮部奉表置亭內,校尉舁行至午門外陳兩旁,奉表入太和殿列案上。鴻臚卿引王、貝勒等立丹陛。鳴贊官引群臣暨進表官入兩掖門,序立丹墀。北韓、蒙古諸臣自西掖門入,立西班末。糾儀御史立西簷下東鄉者二人,丹陛、丹墀東西相鄉者各四人,東西班末八人,鳴贊官立殿簷者四人,陛、墀皆如之。丹陛南階三級,鑾儀衛官六人司鳴鞭。欽天監報時,皇帝出御中和殿,執事官行禮畢,趨外朝視事。駕出,前導、後扈如儀。午門鳴鐘鼓,中和樂作,御太和殿,樂止。內大臣分立前後,侍衛又次其後護守之。起居注官四人立西旁金柱後,大學士,學士,講、讀學士,正、少詹事立東簷下。御史、副僉都御史立西簷下,鑾儀衛官贊“鳴鞭”,鳴贊官贊“排班”,王公百官就拜位立跪。宣表官奉表出,至殿下正中北鄉跪,大學士二人展表,宣表官宣訖,置原案,丹陛樂作,群臣皆三跪九叩。退,就立原次。鴻臚寺官引北韓等使臣,理籓院官引蒙古使臣就拜次,三跪九叩,丹陛樂作,禮畢,樂止,退立如初。賜坐,群臣暨外臣皆就立處一跪三叩,序坐。賜茶畢,復鳴鞭三,中和樂作,駕還宮。樂止,群臣退。“鳴鞭”就是“響淨鞭”。從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清朝從康熙八年以後,每次“朝會”都有兩次“鳴鞭”:一是皇帝從中和殿出來到達太極殿(金鑾殿)時,鑾儀衛官高喊“鳴鞭!”於是響三下淨鞭;還有一次是典禮完畢,又響三下淨鞭,皇帝起駕回宮,群臣才退下。“鳴鞭”或“響淨鞭”是中國封建時代君主專制威權的表現之一。
發表回復
相關內容
陳沖、尊龍是不是最適合《末代皇帝》的男女主?這個電影百看不厭?
主演《末代皇帝》的尊龍為何後來逐漸銷聲匿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尋找暗物質,我們最後的希望在哪裡?
熱門排行
仰臥起坐做幾組才管用?
如意峰景區下雨天能玩什麼?
澳超聯賽季後賽規則?
冷熱水管內絲預留出牆了怎麼辦?
便利蜂裝修怎麼樣?
哪些是世博會的發明?
斷了的豆角能醃酸豆角嗎?
電視機頂盒顯示無法識別卡,是什麼原因?
康明斯發動機油水分離器怎麼排水?
水穩原材料多少方送檢一次?
這是中國古代宮廷舉行“朝會”(朝廷舉行重大典禮時接受群臣朝拜)時禮儀中的一個環節,稱為“鳴鞭”俗稱“響淨鞭”。
早在清朝以前就有了。“淨鞭”也叫“靜鞭”,用黃絲編織而成,鞭梢塗蠟,打在地上很響,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將駕到,重要典禮就要開始,大家要立即安靜,所以叫“淨鞭”或“靜鞭”。《元曲選》馬致遠“陳摶高臥四”:“早聽得淨鞭三下響,識甚酬量!”就是這種“淨鞭”。據《清史稿》“志六十三禮七(嘉禮一)”記載,清朝的朝會和“鳴鞭”的儀式如下: 康熙八年,定正朝會樂章,三大節並設。大朝行禮致慶,王以下各官、外籓王子、使臣鹹列班次,所司陳鹵簿、樂懸如制。太和殿東具黃案。質明,王、貝勒、貝子集太和門,不入八分公以下官集午門外。禮部奉表置亭內,校尉舁行至午門外陳兩旁,奉表入太和殿列案上。鴻臚卿引王、貝勒等立丹陛。鳴贊官引群臣暨進表官入兩掖門,序立丹墀。北韓、蒙古諸臣自西掖門入,立西班末。糾儀御史立西簷下東鄉者二人,丹陛、丹墀東西相鄉者各四人,東西班末八人,鳴贊官立殿簷者四人,陛、墀皆如之。丹陛南階三級,鑾儀衛官六人司鳴鞭。欽天監報時,皇帝出御中和殿,執事官行禮畢,趨外朝視事。駕出,前導、後扈如儀。午門鳴鐘鼓,中和樂作,御太和殿,樂止。內大臣分立前後,侍衛又次其後護守之。起居注官四人立西旁金柱後,大學士,學士,講、讀學士,正、少詹事立東簷下。御史、副僉都御史立西簷下,鑾儀衛官贊“鳴鞭”,鳴贊官贊“排班”,王公百官就拜位立跪。宣表官奉表出,至殿下正中北鄉跪,大學士二人展表,宣表官宣訖,置原案,丹陛樂作,群臣皆三跪九叩。退,就立原次。鴻臚寺官引北韓等使臣,理籓院官引蒙古使臣就拜次,三跪九叩,丹陛樂作,禮畢,樂止,退立如初。賜坐,群臣暨外臣皆就立處一跪三叩,序坐。賜茶畢,復鳴鞭三,中和樂作,駕還宮。樂止,群臣退。“鳴鞭”就是“響淨鞭”。從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清朝從康熙八年以後,每次“朝會”都有兩次“鳴鞭”:一是皇帝從中和殿出來到達太極殿(金鑾殿)時,鑾儀衛官高喊“鳴鞭!”於是響三下淨鞭;還有一次是典禮完畢,又響三下淨鞭,皇帝起駕回宮,群臣才退下。“鳴鞭”或“響淨鞭”是中國封建時代君主專制威權的表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