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2 # 惠大夫在江湖
根據2015年美國睡眠學會的建議,成人每天應該保證至少七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相對年輕的個體,如18到25歲之間,可以適當的延長睡眠時間,但不建議超過11個小時。
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健康生活的基礎。我們不難發現,當睡眠時間過少或者熬夜的時候,次日會感覺乏力,睏倦,注意力和專注力明顯下降。其實這只是短時間缺乏睡眠的表現。
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能夠增加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同時增加精神痢疾病的發病率,甚至有的人認為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會增加自殺的發生率。
有的人會說,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等人每天睡覺只有數小時,為何還能保證充沛的專注力,其實這只是少數人的表現。
當然,有些人並不是因為生活習慣而導致睡眠時長過少,可能是因為工作等原因需要熬夜。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建議在中午或者休息的時間,小睡10到50分鐘,這樣對精力和精神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睡眠≠睡眠時間。睡眠不足≠失眠症。晚上睡幾個小時比較好,是因人而異的。有時候,被“最佳睡眠時間是8小時”的泛論束縛才是造成睡眠不佳的原因。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之一,就是思考如何提高“睡眠效率”,指的是實際睡著時間與上床後躺在被窩裡的時間的比例。只要使用一個計算公式,就能簡單算出自己睡眠效率的大致情況。
睡醒時的感覺憑主觀記錄就可以。醒來時感覺不太舒服就記成“×”,覺得狀態不錯就記成“√”,覺得有點疲累就記成“△”。由於持續記錄才有意義,為了讓自己不嫌麻煩,內容可以儘量簡單一些,一天花上3分鐘做個記錄即可。
只要堅持做一段時間的睡眠記錄就會知道睡眠和工作表現的關聯,一些原本沒意識到的問題會一一浮現在眼前。持續記錄,還可以看出自己究竟犧牲了多少睡眠,然後會發現一個“再繼續犧牲下去的話,工作表現會變差,身體也會被搞垮”的臨界點。
另外,將自己的睡眠時長和平均睡眠時長進行比較,也能輕易看出累積了多少“睡眠負債”,馬上就能判斷出自己從第二天開始該睡多久才能“還債”。
職場人士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入睡儀式”,從儀式感開始打造每天的深度好眠。
在睡眠記錄里加入“入睡安排”可以進一步提高這份記錄的精確度。具體來說,以下這些都可以加入睡眠記錄:晚飯時間和內容、運動時間和強度、攝取咖啡因的時間和分量、泡澡或淋浴的時間、睡前的放鬆行動等。
睡眠是最該追求量身打造的生活習慣。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工作難度和煩惱都不一樣。同時每個人的睡眠環境、床的硬度、枕頭的高度以及臥室環境等條件也都不同,而這些條件都對睡眠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一流的睡眠:再忙也有好狀態的32個高效睡眠法》可以幫助你透過“一流的睡眠”成為一流職場人士。作者最後在書中總結出了九大獲取“一流的睡眠”的步驟:
步驟1:製作睡眠記錄
步驟2:決定起床時間
步驟3:用起床時間減去目標睡眠時間,計算出入睡時間
步驟4:只在犯困和設定的入睡時間到了時才進被窩
步驟5:鑽進被窩過了15分鐘後仍睡不著的話,起床離開臥室
步驟6:等睏意再度來襲時再爬進被窩
步驟7:起床時間一到,一定要起身離開被窩
步驟8:將步驟1~7持續一個星期
步驟9:只要睡眠效率得到提升,就一點一點拉長目標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