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芽晞盛夏戀秋的鐵柱
-
2 # 蓉城就是錦官城
高山景仰心何限,字字香生翰墨筵。
何人所詠,不得而知。
僅從上句看,“高山景仰”的出處是化用《詩經.小雅.車轄》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詩的意境是人間美好的景物非常多,你只能以自己具有的能耐去欣賞尋求。由於《詩經》這首詩是形容敘述愛情的;那麼,“什麼意思”的兩句就顯而易見了。
為此,我們僅能從自己淺薄的思緒裡去冒昧解讀:
我對你的愛象登臨高山尋覓秀美風光那樣,見不到你真切明麗的姿色和落
入心底的情韻,我是不會停止的。你給我回應的書柬與語音,每一個字裡都含著濃郁的花香,這些墨的倩影字的芬香為我鋪展了愛情的盛筵,真讓我痴迷啊…。
寫這兩句詩的人,估計是個文藝(女)男青年,正處在男女感情婚戀世界,浪漫溫馨,生活中又充滿Sunny和熱情能量。知心的男女有共同的愛好和語言,彼此徜徉於文字之間。詩句很容易理解,崇尚中國儒家思想,愛好寫詩作文,感受國學筆墨書香。
一、先講講前一句:“高山景仰心何限”。
此句應該是化用了《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典故,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原詩是一篇婚戀詩。字面意思是,仰望著高山,賓士在大道。古人對這句話有兩種解釋,自己研究了一下《詩經·小雅·甫田之什·車轄》全篇,揣摩出第三種新的解讀:
①漢代鄭玄認為:“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鄭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現在的人通常採用這一解釋,並組合成新的成語“高山景行”。
②宋代朱熹則解釋說:“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說是人們平時仰望的高山,沒有什麼喻義;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說大道可供人們行走。
上面哪一種解釋才是正統的呢?兩種都合理。朱熹只是從自然角度解釋,不作引申;司馬遷、鄭玄則是借用這一句來喻指人事。
個人讀了《詩經·小雅·車舝》篇,用心揣摩了一下這首主題鮮明的婚戀美文,從當代人生活的“上帝視角”看,覺得還有一種可能的解釋(純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下。
③賦述、起興和比喻是《詩經》的三種經典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人對詩歌表現方法的歸納總結。鑑於此,“高山景仰”很有可能是針對戀愛婚姻時期的“美人”(詩經裡的男女都有可能是“美人”),是少女出嫁“既見君子”的喜悅,還是少男盼望已久的新娘即將來到自己身邊的激動,這個問題溫馨如春風十里,美滿如Sunny治癒。從這個角度看考量本詩全文,也就出現了不同於鄭玄和朱熹兩位文學大家的文意解讀。
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種暗喻和含蓄的筆觸,來表達彼此對“高階大氣上檔次”的“美人”充滿無限遐思、對這位意中人的欣賞、讚歎和敬愛。男歡女愛的婚戀世界裡,“美人”像高山那麼巍峨令人仰慕,“美人”的明行準則是如此的光明正大令人敬服,愛的情愫油然湧上心頭,男女美好的戀情美不可言。
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用心學習一下,附上此篇。
《詩經·小雅·甫田之什·車轄》
間關車之轄兮,思孌季女逝兮。匪飢匪渴,德音來括。雖無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維鷮。辰彼碩女,令德來教。式燕且譽,好爾無射。
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餚,式食庶幾;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岡,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葉湑兮。鮮我覯爾,我心寫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轡如琴。覯爾新婚,以慰我心。
二、接著看後一句“字字生香翰墨筵”。
才情斐然,全然情滿而溢;字字珠璣,自當筆墨生香。
翰墨:義同“筆墨”,原指文辭,後世亦泛指書法和中國畫。出自 三國 魏 曹丕《典論·論文》:“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
書香:指書中文字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圖書紙張、油墨及裝幀中摻進的有形成分;亦指有讀書先輩的人家 ,書香人家、世代書香;讀書風氣、讀書的習尚等。出自 宋·林景熙《述懷次柴主簿》詩:“書香劍氣俱寥落,虛老乾坤父母身。”
“香”在古時候多為薰香,“生香”原來指藉助香料的氣味使精神鎮靜,產生美好的感覺,亦可認為是指書中文字的內容,含香蘊藉;亦指有讀書先輩的人家 ,書香人家、世代書香;回讀書風氣、讀書的習尚等。文筆怡神悅心,氣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吟來口角含香,更能夠給人增添幾分生活得情趣答。
可以想象,古時候的翰墨書香,筵席之間,多有文人騷客集在一起,文筆流轉,風采奕奕,相互學習、交流、展示、切磋,設宴吆喝,對酒當歌,對彼此在書法、文章、書信寫得好或是國畫畫得好的表示讚歎,這是一幕很文藝美好的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