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彈劾翁同書,李鴻章添上“臣職分所在,例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這二十四個字後讓其死罪難逃。這句話的意思是這都是所有人的職分所在,相當的公平公正,讓所有的人都不敢再為他求情,當然皇帝看到這句話之後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夠選擇懲處他。
翁同書曾是兩江總督曾國藩的部下。咸豐八年,翁同書任安徽巡撫,駐紮定遠城。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席捲皖江浙三省,安徽是太平軍主要活動區域。翁同書赴任安徽巡撫時,苗沛霖勢力已經坐大。他誤判形勢,力排眾議主張招撫苗沛霖。更嚴重的是,翁同書對苗沛霖亂殺平民不管不問。後來苗沛霖乾脆暗中與太平軍陳玉成部聯絡,最終翁同書被太平軍包圍。翁同書被迫退守定遠,“待援不至,待餉不來”。咸豐九年,定遠城破,文武官紳殉難者甚眾,而身為主帥的翁同書卻棄城逃跑。
曾國藩起初指示幕僚草擬彈劾奏稿。可初稿總是讓他覺得意猶未盡,難以奏效。後來曾國藩親自擬稿,也覺得並不妥當。翁同書雖是安徽巡撫,但其父翁心存位居體仁閣大學士,還是皇帝的老師。當時翁氏一門弟子佈滿朝野。曾國藩擔心一旦彈劾失敗,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甚至可能徹底得罪翁氏,自己也步入險境。如何用軟綿的措辭,達到鋒利的效果,迫使皇帝下決心依法嚴辦,這是急需思慮的難題。曾國藩左思右想,也始終難以下筆。
此時,李鴻章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擬就的24字奏稿,不僅極其周密,而且表面看起來謙遜實則佈滿殺機。
曾國藩彈劾翁同書,李鴻章添上“臣職分所在,例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這二十四個字後讓其死罪難逃。這句話的意思是這都是所有人的職分所在,相當的公平公正,讓所有的人都不敢再為他求情,當然皇帝看到這句話之後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夠選擇懲處他。
翁同書曾是兩江總督曾國藩的部下。咸豐八年,翁同書任安徽巡撫,駐紮定遠城。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席捲皖江浙三省,安徽是太平軍主要活動區域。翁同書赴任安徽巡撫時,苗沛霖勢力已經坐大。他誤判形勢,力排眾議主張招撫苗沛霖。更嚴重的是,翁同書對苗沛霖亂殺平民不管不問。後來苗沛霖乾脆暗中與太平軍陳玉成部聯絡,最終翁同書被太平軍包圍。翁同書被迫退守定遠,“待援不至,待餉不來”。咸豐九年,定遠城破,文武官紳殉難者甚眾,而身為主帥的翁同書卻棄城逃跑。
曾國藩起初指示幕僚草擬彈劾奏稿。可初稿總是讓他覺得意猶未盡,難以奏效。後來曾國藩親自擬稿,也覺得並不妥當。翁同書雖是安徽巡撫,但其父翁心存位居體仁閣大學士,還是皇帝的老師。當時翁氏一門弟子佈滿朝野。曾國藩擔心一旦彈劾失敗,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甚至可能徹底得罪翁氏,自己也步入險境。如何用軟綿的措辭,達到鋒利的效果,迫使皇帝下決心依法嚴辦,這是急需思慮的難題。曾國藩左思右想,也始終難以下筆。
此時,李鴻章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擬就的24字奏稿,不僅極其周密,而且表面看起來謙遜實則佈滿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