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以小管營身份,招呼配囚武松,好食好住,看上去有點兒紆尊降貴。
施恩之所謂“小管營”,並非官職,而是施恩父為管營,眾人遂以“小管營”相稱,查實他是沒有功名的“白衣”。話雖如此,以施恩之身份,厚待一個囚犯,俗語有云: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武松雖是莽漢,亦知世間無此便宜之事,乃叫侍奉自己之人,請小管營出來相見,否則自己不再食用送來的酒飯。但那人堅持是小管營吩咐,好好侍奉半年三個月再說,不肯轉知施恩,無奈武松堅持要見施恩,焦躁起來,那人只好向施恩通報。
施恩工於心計,先讓武松等了一會,才慢慢地從裡面走出來,見著武松便拜,武松慌忙還禮,說自己是階下囚,未曾拜識,不只出手相救,免捱一頓殺威棒,更每日有酒有肉侍奉,卻無半點差遣,自己“無功受祿,寢食難安”。
施恩客套一番,講了一大堆“久聞大名”“如雷灌耳”“雲程阻隔”“無物款待”的廢話,哄得武松心癢難耐,如廣府話之所謂“挑起蔦條筋”,連忙追問有何事要等半年三個月才講。
武松這麼一追問,正中施恩“反客為主”之計。本來,施恩有事相求,如今變成武松欠他一個人情。施恩見時機成熟,才說有事相求,只因武松長途刺配到孟州,路上辛苦“氣力有虧,未經完足”,才會等他休息三五個月,“待兄長氣力完足”再講。
武松一介武夫,除打打殺殺外,別無本事,總不會等到“武都頭”氣力完足,擔擔抬抬做“咕喱”吧!
一般人若直接說出因由,不會引起對方興趣,施恩故弄玄虛,引起武松好奇心,非追問下去不可。
武松聽施恩說須休息三五個月,才氣力完足,不禁呵呵大笑,說道自己去年曾患三個月瘧疾,其後酒醉行經景陽岡,亦只三拳兩腳,便打死一隻大蟲(老虎),今時今日,無病無痛,氣力充足。
施恩欲擒先縱,仍故意要待武松休養一段時日再講。武松見此,乃問施恩“只是道我沒氣力了?既是如此說,我昨日看見天王堂前那個石墩約有多少斤重?”
施恩說是約有三五百斤重。武松乃邀施恩一同前往,看看自己能否“拔得動”。施恩仍叫武松飲吃完酒再去,但武松表示回來方飲也不遲。
二人來到天王堂前,在場做工的囚徒連忙站立一旁請安。武松輕輕搖了搖石墩,大笑道:“小人真個嬌惰了,哪裡拔得動!”施恩隨口答道:三五百斤重石頭,不可輕視。
此時,武松叫各人躲開。只見他把上半截衣裳脫下,拴在腰裡,把石墩一抱,便已輕輕抱起,隨之把石墩一撇,陷地一尺深,眾囚徒見了,盡皆駭然。武松隨即用右手把石墩提起,往上一拋,離地一丈多高,然後雙手接住,輕輕放回原處。回過身來,“面上不紅,心頭不跳,口裡不喘”,看著施恩與眾囚徒。
施耐庵這樣描述,只是誇大而已。試想三五百斤重量,摺合五、六百磅,縱是當今奧運舉重冠軍,也舉不起。
不過,誇大武松氣力,等同誇大“花和尚”魯智深之“倒拔垂楊柳”,只屬小說渲染而已。
施恩以小管營身份,招呼配囚武松,好食好住,看上去有點兒紆尊降貴。
施恩之所謂“小管營”,並非官職,而是施恩父為管營,眾人遂以“小管營”相稱,查實他是沒有功名的“白衣”。話雖如此,以施恩之身份,厚待一個囚犯,俗語有云: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武松雖是莽漢,亦知世間無此便宜之事,乃叫侍奉自己之人,請小管營出來相見,否則自己不再食用送來的酒飯。但那人堅持是小管營吩咐,好好侍奉半年三個月再說,不肯轉知施恩,無奈武松堅持要見施恩,焦躁起來,那人只好向施恩通報。
施恩工於心計,先讓武松等了一會,才慢慢地從裡面走出來,見著武松便拜,武松慌忙還禮,說自己是階下囚,未曾拜識,不只出手相救,免捱一頓殺威棒,更每日有酒有肉侍奉,卻無半點差遣,自己“無功受祿,寢食難安”。
施恩客套一番,講了一大堆“久聞大名”“如雷灌耳”“雲程阻隔”“無物款待”的廢話,哄得武松心癢難耐,如廣府話之所謂“挑起蔦條筋”,連忙追問有何事要等半年三個月才講。
武松這麼一追問,正中施恩“反客為主”之計。本來,施恩有事相求,如今變成武松欠他一個人情。施恩見時機成熟,才說有事相求,只因武松長途刺配到孟州,路上辛苦“氣力有虧,未經完足”,才會等他休息三五個月,“待兄長氣力完足”再講。
武松一介武夫,除打打殺殺外,別無本事,總不會等到“武都頭”氣力完足,擔擔抬抬做“咕喱”吧!
一般人若直接說出因由,不會引起對方興趣,施恩故弄玄虛,引起武松好奇心,非追問下去不可。
武松聽施恩說須休息三五個月,才氣力完足,不禁呵呵大笑,說道自己去年曾患三個月瘧疾,其後酒醉行經景陽岡,亦只三拳兩腳,便打死一隻大蟲(老虎),今時今日,無病無痛,氣力充足。
施恩欲擒先縱,仍故意要待武松休養一段時日再講。武松見此,乃問施恩“只是道我沒氣力了?既是如此說,我昨日看見天王堂前那個石墩約有多少斤重?”
施恩說是約有三五百斤重。武松乃邀施恩一同前往,看看自己能否“拔得動”。施恩仍叫武松飲吃完酒再去,但武松表示回來方飲也不遲。
二人來到天王堂前,在場做工的囚徒連忙站立一旁請安。武松輕輕搖了搖石墩,大笑道:“小人真個嬌惰了,哪裡拔得動!”施恩隨口答道:三五百斤重石頭,不可輕視。
此時,武松叫各人躲開。只見他把上半截衣裳脫下,拴在腰裡,把石墩一抱,便已輕輕抱起,隨之把石墩一撇,陷地一尺深,眾囚徒見了,盡皆駭然。武松隨即用右手把石墩提起,往上一拋,離地一丈多高,然後雙手接住,輕輕放回原處。回過身來,“面上不紅,心頭不跳,口裡不喘”,看著施恩與眾囚徒。
施耐庵這樣描述,只是誇大而已。試想三五百斤重量,摺合五、六百磅,縱是當今奧運舉重冠軍,也舉不起。
不過,誇大武松氣力,等同誇大“花和尚”魯智深之“倒拔垂楊柳”,只屬小說渲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