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洋楊大觀
-
2 # 見腫消世界
歐洲已經被COVID-19疫情攻陷,世衛組織將歐洲評定為疫情的“震中”,是因為歐洲國家無一倖免,感染的數量急劇上升,感染的速度是“加速度”,英國自然也在其中,它雖然有海峽阻隔,可病毒並未把海峽當一回事,滿臉的鄙視!
面對洶湧而至的病毒襲擊,英國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應對,比如,封城阻斷傳染源,好似不容易執行;比如戴口罩拖延一下,可口罩嚴重不足,後續無法快速彌補;比如建“方艙”,將疑似的一網打盡,選址、修建都成問題,比如檢測後盡收盡治,可試劑匱乏,醫護人員更短缺,即使前面有標準答案,可惜就是無法照抄,能不急死人麼?
有人給了一個方案,那就是順其自然,優勝劣汰,讓全民感染,以後每個感染的人體內都會產生抗體,再次發生新冠肺炎病毒,大家就權當沒有發生過,抗體就可以把來犯之敵消滅乾淨,美其名曰是“集體免疫”。比如認為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自暴自棄的做法,他有幾個後果——1.患者體內產生的抗體是管一年還是終身都有?沒人知道!2.老弱病殘之人怎麼辦?因為他們是容易遭受第一波襲擊的人也是最容易倒下的人,他們該死嗎?西方的人權觀就體現在這裡?3.據說,有人估算會有30、40萬的人挺不過去?英國政府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能夠容忍這個數字的生命消失?視生命如草芥!
據說,英國首相約翰遜曾警告大家,你們要做好家裡親人會去世的心裡準備。這說明他的心裡也有了默許的決定。“集體免疫”看似很美,聽起來也是很有道理,做起來更簡單,可是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就顯得頗為無奈而又殘酷。
本人倒是建議英國民眾,政府於其不管,倒不如自救。將生活用品買足買夠,到鄉下去,到人跡罕至的地方去,趁沒有感染上病毒,立即出發,過上幾個月與世隔絕的生活,存活的機率比在城市等死的機率大得多。
2020年3月15日 15.05
上週五,英國的新冠病例在過去24小時內上升了35%,達到798例。但科學家預計,英國目前可能有5000到10000人被感染。英國衛生部表示,英國全國共有32771人接受了檢測。對此,英國科學家還提出了“群體免疫”的概念,他們認為既然無法根除這種病毒,而且它還會捲土重來,那麼就應該提高整個人群的免疫力,60%的人群獲得免疫是比較理想的數字。
換句話說,英國政府的意思很明確,這個病毒太厲害,你們大家好自為之吧。這就幾乎是放任病毒在人群當中擴散,此舉無疑受到科學界和政界不少批評。反對者認為,在對病毒的致病性等特性不完全理解的情況下,這一決定非常“危險”,更像是一種“政治賭博”。但從另一個方面看,英國政府出此“下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之舉。
有人說,對於新冠疫情,中國已經有了現成的作業,你英國抄作業也不會嗎?
沒錯,中國的作業,英華人還真沒法抄。舉幾個例子:
1、防護裝置:中國可以在一個月內將口罩產能從2000萬個,提升到1.2億個/天,西方國家做得到嗎?幾乎都做不到。至於其它的防護服、護目鏡、消毒液以及核酸試劑,林林總總,哪個國家有這個量產能力?
2、物資配送:中國政府一聲令下,大家都居家隔離。但西方國家也學不了,因為中國有居委會、有物業組成的網格服務,有這幾年高度發展的電商配送體系,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落後”,意味著其就算隔離,也是“假隔離”,該上街買東西的,還得上街,否則日常生活根本無法保障。
3、八方馳援:中國在各地隔離的基礎上,騰挪出醫療物資和醫務人員馳援湖北,而且大家都無怨無悔,逆行而上,這與部分西方國家醫務人員要辭職、休假的樣子,如何比較?
4、救治手段:在這次疫情中,中醫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據說,救治一名重症病人,西醫需要耗費四十萬人民幣,而中醫只需要上千元,而且,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政府買單的。而在西方社會,如果救治病人是這麼高的代價的話,政府根本無力承擔。
既然這個作業沒法抄,那索性就不抄了。
這個時候,擺在英國面前只有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義大利式的強管控,另一種是更加佛系的弱管控。英國選擇了後者,其實也有其道理,因為政府越是強管控,各種逆反、對抗反而越強;而政府越是表態不管,但把嚴重後果告訴你,大家反而會小心起來,因為60%的感染比例,實在是太嚇人了。
約翰遜就是玩這個的高手。當時談脫歐的時候,用的也是這一招,把歐盟給鎮住的,如今用來對付疫情,效果到底如何,我們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