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常容

    首先當時曹操他並不代表天下,當時還處於群雄逐鹿的時代,有東吳的孫權,益州的劉璋和涼州的馬超,遼東的公孫家族。漢中的張魯。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

    曹操只不過是佔有優勢。

    諸葛亮本來就不想出山,如果想出山就投奔東吳的,不要忘記他的哥哥在東吳混的風生水起。因為劉備的三顧,他覺得劉備能夠幫助他實現理想。

    正常人一般是去求官職,諸葛亮是反過來,是覺得他能幫你實現理想才出來做官。

    既然他認定劉備能夠幫他實現理想,那麼他有什麼理由勸劉備呢。勸劉備投降,不是自斷了自己理想之夢。

    至於為什麼不勸孫權,你自己去看一下孫權傳裡面關於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魯肅,周瑜之間的對話。你就能夠明白。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 2 # 延平見解歷史

    我認為主要是價值觀不一樣,曹操代表的是寒門士族階級(雖然他兒子做皇帝后妥協了和貴族階級的矛盾)諸葛亮的價值觀代表的是貴族階級的利益,從他娶黃承彥女兒為妻努力向荊州貴族階級靠攏可以看出(黃承彥和劉表是連襟)再者說劉備一直強調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這這其中所給自己的身份預設為也是貴族一支,特別在去蜀漢內部任官制度上更加的是強調你的出身,出身不好的是很難以接觸政權的,反觀曹操這邊是任人為賢以得德者居之,只看重你能力不太注重個人出身是否貴賤,兩者之間的價值觀不同,一個是代表的兩漢傳承下來的舊制度的蜀漢政權,一個是在用人上注重才能而不看出身的曹操集團,兩者的價值觀完全不一致,兩者對立意識形態不一樣這樣就不可避免的產生戰爭分裂。

  • 3 # 國君自媒體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殘暴、嗜殺、奸詐、多疑、好色,有人妻癖等。

    孫權,即有曹操用人水準和大局觀的特點,又具備劉備的隱忍氣質,孫權人生如同勾踐一般,也是在危局中生存發展,但能同患難卻不可與人同富貴。

    劉備仁慈、親民,漢室後人,理政的口號是興復漢室,自己以皇叔自居,名正言順,在當時無疑非常有號召力。而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受人於柄,並且政治上頗得忠於漢室計程車大夫階層所接受。劉備寬厚仁義親民的政治風格,受老百姓愛戴,得民心得天下。

  • 4 # 匪宜有所思

    現在談這事,用一句經常用到的次叫事後諸葛亮,我們作為後人看史書時才知道誰強誰弱,但是處在那個時代誰又能知曉,孫劉歸於曹操,那曹操怎麼不直接讓位司馬懿呢,曹操可是知道司馬懿心懷鬼胎。至於歸誰都是爭奪的結果,可不是謙讓的結果,人作為最頂層動物,能活到今天靠的是爭奪。

  • 5 # 紅色星河

    曹操陰險奸詐,冷酷殘暴,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殺害大批名士,多次屠城屠俘,對漢帝劉協飛揚跋扈,動輒滅人家族。其中多次在徐州大肆屠殺,不分男女老幼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而且曹軍還殺害婦孺,醃製成人肉乾充做軍糧。

    人品高潔的諸葛亮願意輔佐如此殘暴的人麼?

    而劉備雖然窮困弱小,實力低微,但弘毅寬厚,重情重義,胸懷匡扶漢室、一統天下的政治理想。

    當時曹操雖然實力最為強大,但江東孫權、益州劉璋、漢中張魯尚有不低的實力,又有長江天險、秦巴險隘。關中馬超也尚未完全歸心於曹操。如果謀劃得當,方法正確,盡心輔佐,劉備依然有擊敗曹操、恢復強漢的希望。

    如此,作為人品高潔、智謀出眾的諸葛亮自然不會勸說劉備、孫權投降於曹操,必然要幫助劉備對抗曹操暴政、統一天下、恢復強漢。

    另外,曹操為何不向劉備投降或者歸政於劉協,以早日實現天下統一安定的仁政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汗液為什麼很臭?衣服全是那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