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頭教授
-
2 # 虛無縹緲110419840
為啥不說?我兒子的同桌就特別調皮,還是個女生,似乎有點多動症,上課坐不住,下課就更別提了,不是撕兒子的課本就是搶他的筆呀本子的,我特別厭煩。跟老師反映的情況老師立馬就跟他換了位置,現在兒子跟比較文靜的孩子坐在一起學習狀況也大有提升。我覺得當然要說啦。
-
3 # 叫我逍逍就好
我覺得應該仔細瞭解一下孩子和同桌發生矛盾的前前後後,還有孩子平時在學校裡的情況,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根本解決之道。
當然,如果實在有必要的話,跟老師提出換座位也是一個方法的
練習社交技巧需要從家長做起,家庭是孩子社交的第一步。
首先,家長要多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不要只是讓電視和書本陪孩子,家長也要投入到孩子的愛好中,向他提問,陪他探討,要有更多的語言交流。也不要一直都一本正經的聊天,要多運用打岔、抬槓、跑題、搞笑這樣的娛樂性聊天技巧,讓聊天夠輕鬆。
其次,家長可以多領孩子參與社交活動。不論是純成人社交活動還是有孩子的社交活動,都是讓孩子學習社交技巧的好機會,孩子需要學習如何與成人交往,也需要看到自己的父母如何與成人交往,父母如何與其他孩子交往,其他孩子如何與成人交往,其他孩子互相之間的交往等等。
最後,根據孩子的愛好,為他選擇特長班。兒童與成人的交往,質量最高的就是師生關係;兒童相互之間的交往,質量最高的是同學關係。為他選擇課外特長班,不僅能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升能力,更是為他提供了極好的社交機會。能引領和讚賞他的老師,志同道合的學習夥伴,都是他的社交財富。(學校裡因為同學太多,老師關注度不夠,一些社交能力強的學生結成小團伙,反而排斥了社交能力較弱的孩子)家長能認識到社交的重要性,這就是好的開始。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朋友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家長願意幫助孩子學習有效的社交技巧,幫助孩子順利的走向社會,相信孩子一定會在成長的路上,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到你
-
4 # 滔說育兒
有時候,孩子不能和同桌好好相處,別急著找老師幫孩子換同桌。你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怎樣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如果要把老師最煩心的事兒排個Top 10,那麼“家長要求給孩子換座位”一定位於前三。有的家長總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委屈或者被欺負,只要一聽到孩子回家抱怨同桌,家長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家長要求老師給孩子換座位,多半是怕孩子被同桌影響或者被同桌欺負,也有的家長是希望給孩子找個優秀的同桌,促進孩子的進步。其實,家長忽視了,學校是個小社會。孩子進學校的目的,除了學習知識以外,還有方方面面,而怎麼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也是孩子必修的功課。畢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遇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做家長的,你能一輩子跟隨他,並替她過濾掉周圍那些不好相處的人嗎?孩子未來要適應社會,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各種人際關係,大家可以看看身邊的一些成功人士,他們一定是有人緣懂協調,知道得失輕重,具有交際藝術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會交往的孩子往往能與不同個性的人和諧相處,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和同桌總是鬧矛盾,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學習或心理,你的孩子又特別膽小內向,什麼都不敢說,總是忍氣吞聲。或者你的孩子真的是近視眼及其他特殊問題,那麼你可以代孩子向老師如實反映情況,在反映情況的時候,只需強調孩子的問題,無需直接提出換座位。有經驗的老師經過觀察,如果發現你所說的問題確實存在,一定會主動給孩子換座位的!
特別提示
當孩子回家向家長哭訴和同桌之間的矛盾時,家長要耐心地聆聽孩子的感受及想法,並引導他該如何與同桌相處,鼓勵他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假若,孩子提了些不恰當的做法如報復或攻擊性行動,家長需多花心思與他們交流,儘量告知孩子思考及想像各種方案帶來的後果,並鼓勵他們反思能否承擔後果等問題。最後,要讓孩子實踐他們認為最好的方案。
如果孩子還是執意要求換座位,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你自己的問題,我們不會幫你告訴老師,你自己去向老師說明情況吧!”如果孩子沒依靠你的幫忙,透過自己的努力讓老師給他換了座位,這也培養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
5 # 成長悅讀家
首先,在決定要不要幫孩子找老師換座位之前,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
到底是因為孩子一直弱勢被同桌欺負,還是孩子跟同桌彼此鬧矛盾互相傷害導致的上述現象。千萬不能上來就把所有的錯都甩給孩子的同桌。偏袒自己的孩子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以後更好的發展,就一定要根據事情的真相來做相應的處理。
如果孩子是一直被欺負的一方,應該立即聯絡老師換座位如果孩子真的很乖,而同桌無故挑事找麻煩的話,那麼孩子此刻是非常委屈並且需要幫助的,最好馬上和老師溝通,調換座位,必要時候還需要換班。當然,另一方面也要給孩子加油打氣,週末多帶孩子出遊,多和別的孩子接觸,以消除交流恐懼的障礙,那麼在面對新同桌的時候,便可以和和氣氣的做朋友,畢竟溝通交流才是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麼。
如果孩子也頑皮,和同桌之間互相傷害,那麼最好不要換座位很多時候,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孩子之間的打鬧總是雙方都有責任的。如果雙方的性格都比較衝,那麼發生摩擦的次數就會更多。這種情況下,如果幫孩子調換了座位,不管新同桌是什麼樣性格的,都會助長孩子欺軟怕硬的作風。對孩子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比較好的做法是不幫孩子換座位,日常閒聊中和孩子好好分析他在班級中和同桌的衝突事件,從理性的角度引導孩子的思維,從而建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回覆列表
這種情況在學校裡面還是比較常見的吧,孩子畢竟比較小,自控能力比較差,容易出現毛手毛腳的小孩子。作為家長往往接受不了這種調皮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同桌,這些我們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感覺作為家長我們首先應該教導孩子正確面對這樣事情,要交給孩子如何處理這種事情,畢竟即使不是同桌了,孩子在學校中還是要和對方見面的。再一個這些事情要及時告訴老師,相信教師會來處理這件事情,我們要相信教育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孩子。再一個要看一下這個品行如何,如果只是調皮,秉性不壞的話,相信這孩子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