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航天科技的不斷髮展,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向太空的夢想。然而,當宇航員進入浩瀚的太空後,他的身體機能也隨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特殊的太空環境中,在地球上看似簡單的一日三餐,在太空中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難題。
食品是維持人類生命的要素。太空中的環境比我們地球上的複雜、艱難無數倍,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中時刻保持充沛精力,科學家們必須對航天員的飲食進行嚴格監控、科學計算、嚴格調配,從而使之營養均衡。
一、航天員的營養代謝
1、能量需要量
根據美國和前蘇聯的觀察,航天員返回地面時血中甲狀腺素水平高於飛行前,甲狀腺素是一個重要的細胞產能調節因子,其增加導致熱源質代謝增強,產熱增加和氧耗增加;但在失重狀態下移動身體所消耗的能量減少。因此一般認為,失重狀態下的能量消耗與地面無明顯差別。
2、維生素和無機鹽代謝
研究表明,營養不良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減退,而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E可增強免疫功能。在航天研究中,免疫系統在組織,細胞乃至分子水平上都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減退。同時,航天員的航天應激過程中維生素C的消耗量增加,由於維生素C是應激激素皮質醇合成的輔因子,因此補充維生素C能增強航天應急適應能力。
航天遠在進入太空的失重環境下,機體體液的丟失可達500~900ml,失重初期體液的重新分配會導致細胞外液丟失,主要是鉀納氯和水的丟失;此後細胞內液也會逐漸丟失,丟失的陽離子主要是鉀。體鉀丟失使細胞外液中鉀的含量減少,血鉀濃度降低。血鉀濃度的變化對心肌細胞的興奮性,自律性和傳導性有重要影響。
失重骨丟失是航天飛行中另一個明顯的礦物質代謝變化,以承重骨骨量減少為主要特徵,同時伴有顱骨骨量增加,這表明失重導致骨量的重新分配。骨丟失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失重初期承重骨丟失的速率較快,之後逐漸減慢,但12個月時仍未停止。失重狀態下骨丟失的原因是承重骨受力減弱,骨形成抑制,而骨吸收增強,並伴有明顯的鈣代謝紊亂。骨鈣釋放入血使血鈣增加,組織間液和細胞內液鈣含量增加,軟組織中含鈣量增加可導致軟組織鈣化,若重要組織鈣化,將影響幾乎所有器官和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血鈣增加後,機體會透過複雜的內分泌調節,使鈣排洩增加,導致鈣丟失。鈣丟失的同時還伴有磷的丟失,這也會導致鈣和磷的負平衡。
3、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
研究表明,地面模擬失重大鼠的部分器官組織中糖原分解增強,表現為糖原含量減少和糖原分解產物增加;糖酵解作用增強三羧酸迴圈中幾乎所有氧化酶活性均減弱,氧化磷酸化過程紊亂,ATP合成減少。
航天員在飛行過程中會出現體重持續下降的現象,這種體重的變化和組織代謝消耗有關。代謝消耗包括肌肉質量的減少和體脂肪庫質量的減少,體脂的減少和能量攝入量減少有一定的關係。研究表明,在和平號空間站工作的航天員返回後,血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減少;而美國的航天員在返回後,儘管血總膽固醇無變化,但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飛行前減少8%,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飛行前增加6%。對空間飛行大鼠和地面模擬失重大鼠脂類代謝的研究表明,體內脂肪的分解代謝增加,伴有血中非酯化脂肪酸,膽固醇和酮體的顯著增加。
失重所造成的肌肉萎縮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首先是肌肉蛋白質合成減弱,其後引起降解增強,降解增強是肌萎縮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前蘇聯營養學家發現,航天員返回後尿中氨基酸排出量增加,血中某些氨基酸的水平低於地面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地面模擬失重試驗表明,尿總氮,尿素氮,尿酸,肌酐,氨基酸排出量增加,表現為負氮平衡。
二、航天員的合理營養與膳食營養素供給量標準
航天營養的首要目的是滿足航天員的營養需要。航天期間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質量,正在依據地面研究和失重對人體生理功能影響的知識加以確定。現有證據充分證明營養在保持航天員航天期間和返回地面時的健康和理想表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航天員的合理營養
根據航天人員的營養代謝特點,在膳食的供應上,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供應足量的蛋白質,滿足肌肉合成的需要,使機體不至出現負氮平衡;前蘇聯還在航天員飛行前給予蛋氨酸和天冬氨酸,在飛行中及飛行後補充各種必需氨基酸以及半胱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和天冬氨酸,以減輕失重造成的肌萎縮和促進返回後肌肉組織的恢復;但同時蛋白的攝入不宜過多,因為攝入高蛋白可使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增加,增加體液酸度,這樣就需要作為鹼式鹽的骨礦物質來中和酸性代謝產物,中和產物隨尿排除體外,導致高鈣尿,出現負鈣平衡;另外,高蛋白攝入還可使尿中草酸鹽,硫酸鹽和尿酸增加,從而增加腎結石的危險。
由於失重可以導致脂質代謝紊亂,前蘇聯為航天員提供了多不飽和脂肪酸製劑,以預防航天員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日本學者則認為,最好為航天員提供魚油製品,以補充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但有研究表明,雖然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預防血脂異常,但失重對氧自由基的產生與脂質過氧化有一定影響。為了防止失重及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可能導致的自由基損傷,國外給航天員補充抗氧化劑。
為防止水鹽代謝的失調,在航天員升空前要限制水和鹽的攝入,使航天遠在進入太空前失去部分體液,以加快航天員對失重的適應;而在返回地面前的12~20小時內補充鹽水,促進航天員返回後對重力環境的再適應。美國和前蘇聯研究表明,補鉀能使細胞外液鉀濃度正常化,可防止鉀丟失的不良影響,有助於保護航天員的心血管系統。
由於多種維生素都可增強應激適應能力,前蘇聯為航天員補充多種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製劑,一方面提高機體應激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增強免疫功能。美國天空實驗室按地面成人RDA的量,以複合維生素製劑的形式補充活性維生素D。此外,美國學者認為應給航天員補充葉酸;而前蘇聯則不僅為航天員補充葉酸,還補充大量的維生素B12,以防止失重所致的血漿容量減少,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減少以及紅細胞形態改變等。
2、航天員膳食營養素供給量標準
航天員推薦的營養素需要量標準,主要是以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作為依據。雖然這對和短期航天是適宜的,但對長期航天的營養需要量要根據失重對機體生理作用的影響加以修正,特別的修正包括降低膳食鐵的供給量(男、女航天員均30天)的航天任務時,為了保持乘員組的健康和防護失重對機體的不良作用,必須確定特殊營養素的需要量。人類進入太空後所觀察到的骨礦物質和肌肉質量的丟失,與飛行時間的長短明顯相關,必須對營養和生理學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詳細研究,最大限度地發揮營養在保障航天員健康中的作用。
三、宇航員飲食變化簡史
1961年,蘇聯航天員加加林成為了第一個遨遊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後的50多年裡,先後有400多名航天員飛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員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緊張,體力和腦力的消耗都很大。為了保證航天員在噪聲、振動、輻射等影響下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在長期遠離人群時能情緒穩定,在失重脫鈣等情況下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航天食品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20世紀60年代,吃飯、喝水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來說是一件最平常不過的事了,但在失重環境下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員的飲食卻顯得十分複雜且特別奇妙。在早期蘇聯和美國的航天飛行中,航天員採取“嘴對嘴”的進食方式,就是將經過特殊加工的液體或半固體的食品裝在類似牙膏管的容器內,進食時透過一根導管將食品直接擠入口內。在60年代初,蘇聯和美國的航天員都是食用鋁管包裝的肉糜、果醬類膏糊狀食物。到了1965年,航天員才可以選擇多樣化的食物,包括蝦、雞尾酒、土耳其布丁、奶油雞湯等。
20世紀70年代,航天食品的包裝要求是:保證在失重情況下使用,重量輕、體積小。一般有罐裝(鋁罐或雙金屬罐)、盒裝(覆水食品盒)和袋裝(覆水飲料袋、蒸煮袋、鋁塑複合袋等)。由於載人航天器上食品冷藏裝置和加熱裝置的飛速發展,航天食品的型別和品種已接近地面膳食。美國太空梭上的航天員可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加熱後的鮮湯等食品。“阿波羅10號”以後的食品有了很大的改進,主要是改進了食品的包裝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樣,食用方式也改為用勺子吃。美國太空梭使用的覆水食品盒採用矽橡膠隔膜來防止加水後漏水,使加水操作更為方便可靠。蘇聯使用的覆水食品包裝是軟塑膠袋,加工比較簡單。美國太空梭還使用覆水軟塑膠袋,它的加水原理與覆水食品盒相同。救生食品採用軟塑膠內包裝和硬塑膠外包裝。救生飲水可採用馬口鐵罐或塑膠瓶包裝。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航天員吃的幾乎和地球上一樣豐富,已經達到了使航天員“滿意的水平”。太空梭中安裝了更為先進的“太空廚房”,航天員在飛行中按照選單進餐,選單上的食品保證一週內不重樣。此外,每天還有點心和零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航天員設計了74種不同的食物和20種飲料,確保了太空食品的多樣性。在失重環境中,由於體液上湧,鼻腔充血,導致味覺神經鈍化,唾液分泌發生變化。如何促進航天員的食慾就成了研究人員熱衷於討論的問題。美籍華人王贛駿太空飛行時,為了使他有好胃口,他太太特意做了他平時愛吃的炒羊肉。為了能讓航天員在太空也吃上水果,航天食品的研究員們特製了“凍幹水果”,在水分脫掉的情況下,仍然保持水果的風味,種類包括菠蘿、水蜜桃、哈蜜瓜、草莓等等,四季水果都有。
2006年,研究人員針對太空食品首次提出了環保和綠色的概念。太空食品不僅可以在太空中加工製作,甚至一些綠色蔬菜也可以在太空船的“廚房”裡進行培育生長和加工。一些著名酒店的廚師,可以將自己的拿手菜和招牌菜送到太空,航天員可以在太空船上擺宴會。現在的航天食物和太空進食方式與地面上差不多,只不過由於失重,航天員可以只用嘴去吃浮在空中的東西,雙手去幹別的。而且為了防止食物產生碎屑,食物都略帶粘性,可以粘在盤子中。
目前,各國正在加緊研究食品的生物再生技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為太空梭研製了一種“色拉機”,它可為航天員提供萵苣、黃瓜、胡蘿蔔等新鮮蔬菜色拉。
科學家為了解決航天員吃飯的問題,設想在太空飛船種植穀物蔬菜,如NASA曾經篩選出全營養超級食物——藜麥、胡蘿蔔、蘑菇、土豆等,為宇航員在漫長的太空旅行中提供食物來源。NASA還研究利用食物3D印表機,在太空中打印出美味的披薩來,為宇航員提供營養美味的太空食物。NASA真是為了宇航員吃飯問題煞費苦心啊。
中國在1968年就開始研究太空食物了,正是這先行研究為中國太空食物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神州五號飛天,在太空中的20多小時,航天員楊利偉僅僅食用了一些即食型點心類食品和咖啡飲品;2005年,神舟六號上的太空食物比神五多了20多種;2008年,神舟七號,航天員可以吃到魚香肉絲、紅燴豬排等中式菜餚,食物種類增加到80多種,口味也更加多樣化,航天員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新增酸甜鹹辣等調味品;2012年,神州九號,太空食物更注重營養和葷素搭配,航天員可根據個人口味私人訂製,在太空中的4天生活中,不會吃到重樣的食品;2013年,神舟十號,食品種類比神舟九號更加豐富,也更加使太空食物的感官感受性與航天員的接受度和個人喜好相符合;再到今年的神州十一號,我們的航天員可以在太空品茶論道了。中國地面科研團隊給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配置了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共六大類,100多種食品,航天員能吃到醬牛肉、魚香肉絲等家常菜,以及類似甜點的烘焙食品。考慮到中期飛行中航天員的身體狀況變化,有一部分食品還有食療作用。
如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航天技術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如何讓航天員在太空中吃得好,吃得舒適,已成為各國科學家們關注的研究新課題。我們相信,隨著航天食品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人類將越飛越遠!
隨著航天科技的不斷髮展,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向太空的夢想。然而,當宇航員進入浩瀚的太空後,他的身體機能也隨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特殊的太空環境中,在地球上看似簡單的一日三餐,在太空中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難題。
食品是維持人類生命的要素。太空中的環境比我們地球上的複雜、艱難無數倍,為了讓航天員在太空中時刻保持充沛精力,科學家們必須對航天員的飲食進行嚴格監控、科學計算、嚴格調配,從而使之營養均衡。
一、航天員的營養代謝
1、能量需要量
根據美國和前蘇聯的觀察,航天員返回地面時血中甲狀腺素水平高於飛行前,甲狀腺素是一個重要的細胞產能調節因子,其增加導致熱源質代謝增強,產熱增加和氧耗增加;但在失重狀態下移動身體所消耗的能量減少。因此一般認為,失重狀態下的能量消耗與地面無明顯差別。
2、維生素和無機鹽代謝
研究表明,營養不良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減退,而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E可增強免疫功能。在航天研究中,免疫系統在組織,細胞乃至分子水平上都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減退。同時,航天員的航天應激過程中維生素C的消耗量增加,由於維生素C是應激激素皮質醇合成的輔因子,因此補充維生素C能增強航天應急適應能力。
航天遠在進入太空的失重環境下,機體體液的丟失可達500~900ml,失重初期體液的重新分配會導致細胞外液丟失,主要是鉀納氯和水的丟失;此後細胞內液也會逐漸丟失,丟失的陽離子主要是鉀。體鉀丟失使細胞外液中鉀的含量減少,血鉀濃度降低。血鉀濃度的變化對心肌細胞的興奮性,自律性和傳導性有重要影響。
失重骨丟失是航天飛行中另一個明顯的礦物質代謝變化,以承重骨骨量減少為主要特徵,同時伴有顱骨骨量增加,這表明失重導致骨量的重新分配。骨丟失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失重初期承重骨丟失的速率較快,之後逐漸減慢,但12個月時仍未停止。失重狀態下骨丟失的原因是承重骨受力減弱,骨形成抑制,而骨吸收增強,並伴有明顯的鈣代謝紊亂。骨鈣釋放入血使血鈣增加,組織間液和細胞內液鈣含量增加,軟組織中含鈣量增加可導致軟組織鈣化,若重要組織鈣化,將影響幾乎所有器官和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血鈣增加後,機體會透過複雜的內分泌調節,使鈣排洩增加,導致鈣丟失。鈣丟失的同時還伴有磷的丟失,這也會導致鈣和磷的負平衡。
3、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
研究表明,地面模擬失重大鼠的部分器官組織中糖原分解增強,表現為糖原含量減少和糖原分解產物增加;糖酵解作用增強三羧酸迴圈中幾乎所有氧化酶活性均減弱,氧化磷酸化過程紊亂,ATP合成減少。
航天員在飛行過程中會出現體重持續下降的現象,這種體重的變化和組織代謝消耗有關。代謝消耗包括肌肉質量的減少和體脂肪庫質量的減少,體脂的減少和能量攝入量減少有一定的關係。研究表明,在和平號空間站工作的航天員返回後,血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減少;而美國的航天員在返回後,儘管血總膽固醇無變化,但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飛行前減少8%,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飛行前增加6%。對空間飛行大鼠和地面模擬失重大鼠脂類代謝的研究表明,體內脂肪的分解代謝增加,伴有血中非酯化脂肪酸,膽固醇和酮體的顯著增加。
失重所造成的肌肉萎縮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首先是肌肉蛋白質合成減弱,其後引起降解增強,降解增強是肌萎縮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前蘇聯營養學家發現,航天員返回後尿中氨基酸排出量增加,血中某些氨基酸的水平低於地面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地面模擬失重試驗表明,尿總氮,尿素氮,尿酸,肌酐,氨基酸排出量增加,表現為負氮平衡。
二、航天員的合理營養與膳食營養素供給量標準
航天營養的首要目的是滿足航天員的營養需要。航天期間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質量,正在依據地面研究和失重對人體生理功能影響的知識加以確定。現有證據充分證明營養在保持航天員航天期間和返回地面時的健康和理想表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航天員的合理營養
根據航天人員的營養代謝特點,在膳食的供應上,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供應足量的蛋白質,滿足肌肉合成的需要,使機體不至出現負氮平衡;前蘇聯還在航天員飛行前給予蛋氨酸和天冬氨酸,在飛行中及飛行後補充各種必需氨基酸以及半胱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和天冬氨酸,以減輕失重造成的肌萎縮和促進返回後肌肉組織的恢復;但同時蛋白的攝入不宜過多,因為攝入高蛋白可使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增加,增加體液酸度,這樣就需要作為鹼式鹽的骨礦物質來中和酸性代謝產物,中和產物隨尿排除體外,導致高鈣尿,出現負鈣平衡;另外,高蛋白攝入還可使尿中草酸鹽,硫酸鹽和尿酸增加,從而增加腎結石的危險。
由於失重可以導致脂質代謝紊亂,前蘇聯為航天員提供了多不飽和脂肪酸製劑,以預防航天員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日本學者則認為,最好為航天員提供魚油製品,以補充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但有研究表明,雖然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預防血脂異常,但失重對氧自由基的產生與脂質過氧化有一定影響。為了防止失重及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可能導致的自由基損傷,國外給航天員補充抗氧化劑。
為防止水鹽代謝的失調,在航天員升空前要限制水和鹽的攝入,使航天遠在進入太空前失去部分體液,以加快航天員對失重的適應;而在返回地面前的12~20小時內補充鹽水,促進航天員返回後對重力環境的再適應。美國和前蘇聯研究表明,補鉀能使細胞外液鉀濃度正常化,可防止鉀丟失的不良影響,有助於保護航天員的心血管系統。
由於多種維生素都可增強應激適應能力,前蘇聯為航天員補充多種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製劑,一方面提高機體應激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增強免疫功能。美國天空實驗室按地面成人RDA的量,以複合維生素製劑的形式補充活性維生素D。此外,美國學者認為應給航天員補充葉酸;而前蘇聯則不僅為航天員補充葉酸,還補充大量的維生素B12,以防止失重所致的血漿容量減少,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減少以及紅細胞形態改變等。
2、航天員膳食營養素供給量標準
航天員推薦的營養素需要量標準,主要是以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作為依據。雖然這對和短期航天是適宜的,但對長期航天的營養需要量要根據失重對機體生理作用的影響加以修正,特別的修正包括降低膳食鐵的供給量(男、女航天員均30天)的航天任務時,為了保持乘員組的健康和防護失重對機體的不良作用,必須確定特殊營養素的需要量。人類進入太空後所觀察到的骨礦物質和肌肉質量的丟失,與飛行時間的長短明顯相關,必須對營養和生理學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詳細研究,最大限度地發揮營養在保障航天員健康中的作用。
三、宇航員飲食變化簡史
1961年,蘇聯航天員加加林成為了第一個遨遊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後的50多年裡,先後有400多名航天員飛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員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緊張,體力和腦力的消耗都很大。為了保證航天員在噪聲、振動、輻射等影響下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在長期遠離人群時能情緒穩定,在失重脫鈣等情況下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航天食品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20世紀60年代,吃飯、喝水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來說是一件最平常不過的事了,但在失重環境下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員的飲食卻顯得十分複雜且特別奇妙。在早期蘇聯和美國的航天飛行中,航天員採取“嘴對嘴”的進食方式,就是將經過特殊加工的液體或半固體的食品裝在類似牙膏管的容器內,進食時透過一根導管將食品直接擠入口內。在60年代初,蘇聯和美國的航天員都是食用鋁管包裝的肉糜、果醬類膏糊狀食物。到了1965年,航天員才可以選擇多樣化的食物,包括蝦、雞尾酒、土耳其布丁、奶油雞湯等。
20世紀70年代,航天食品的包裝要求是:保證在失重情況下使用,重量輕、體積小。一般有罐裝(鋁罐或雙金屬罐)、盒裝(覆水食品盒)和袋裝(覆水飲料袋、蒸煮袋、鋁塑複合袋等)。由於載人航天器上食品冷藏裝置和加熱裝置的飛速發展,航天食品的型別和品種已接近地面膳食。美國太空梭上的航天員可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加熱後的鮮湯等食品。“阿波羅10號”以後的食品有了很大的改進,主要是改進了食品的包裝和增加了食品的花樣,食用方式也改為用勺子吃。美國太空梭使用的覆水食品盒採用矽橡膠隔膜來防止加水後漏水,使加水操作更為方便可靠。蘇聯使用的覆水食品包裝是軟塑膠袋,加工比較簡單。美國太空梭還使用覆水軟塑膠袋,它的加水原理與覆水食品盒相同。救生食品採用軟塑膠內包裝和硬塑膠外包裝。救生飲水可採用馬口鐵罐或塑膠瓶包裝。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航天員吃的幾乎和地球上一樣豐富,已經達到了使航天員“滿意的水平”。太空梭中安裝了更為先進的“太空廚房”,航天員在飛行中按照選單進餐,選單上的食品保證一週內不重樣。此外,每天還有點心和零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航天員設計了74種不同的食物和20種飲料,確保了太空食品的多樣性。在失重環境中,由於體液上湧,鼻腔充血,導致味覺神經鈍化,唾液分泌發生變化。如何促進航天員的食慾就成了研究人員熱衷於討論的問題。美籍華人王贛駿太空飛行時,為了使他有好胃口,他太太特意做了他平時愛吃的炒羊肉。為了能讓航天員在太空也吃上水果,航天食品的研究員們特製了“凍幹水果”,在水分脫掉的情況下,仍然保持水果的風味,種類包括菠蘿、水蜜桃、哈蜜瓜、草莓等等,四季水果都有。
2006年,研究人員針對太空食品首次提出了環保和綠色的概念。太空食品不僅可以在太空中加工製作,甚至一些綠色蔬菜也可以在太空船的“廚房”裡進行培育生長和加工。一些著名酒店的廚師,可以將自己的拿手菜和招牌菜送到太空,航天員可以在太空船上擺宴會。現在的航天食物和太空進食方式與地面上差不多,只不過由於失重,航天員可以只用嘴去吃浮在空中的東西,雙手去幹別的。而且為了防止食物產生碎屑,食物都略帶粘性,可以粘在盤子中。
目前,各國正在加緊研究食品的生物再生技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為太空梭研製了一種“色拉機”,它可為航天員提供萵苣、黃瓜、胡蘿蔔等新鮮蔬菜色拉。
科學家為了解決航天員吃飯的問題,設想在太空飛船種植穀物蔬菜,如NASA曾經篩選出全營養超級食物——藜麥、胡蘿蔔、蘑菇、土豆等,為宇航員在漫長的太空旅行中提供食物來源。NASA還研究利用食物3D印表機,在太空中打印出美味的披薩來,為宇航員提供營養美味的太空食物。NASA真是為了宇航員吃飯問題煞費苦心啊。
中國在1968年就開始研究太空食物了,正是這先行研究為中國太空食物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神州五號飛天,在太空中的20多小時,航天員楊利偉僅僅食用了一些即食型點心類食品和咖啡飲品;2005年,神舟六號上的太空食物比神五多了20多種;2008年,神舟七號,航天員可以吃到魚香肉絲、紅燴豬排等中式菜餚,食物種類增加到80多種,口味也更加多樣化,航天員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新增酸甜鹹辣等調味品;2012年,神州九號,太空食物更注重營養和葷素搭配,航天員可根據個人口味私人訂製,在太空中的4天生活中,不會吃到重樣的食品;2013年,神舟十號,食品種類比神舟九號更加豐富,也更加使太空食物的感官感受性與航天員的接受度和個人喜好相符合;再到今年的神州十一號,我們的航天員可以在太空品茶論道了。中國地面科研團隊給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配置了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共六大類,100多種食品,航天員能吃到醬牛肉、魚香肉絲等家常菜,以及類似甜點的烘焙食品。考慮到中期飛行中航天員的身體狀況變化,有一部分食品還有食療作用。
如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航天技術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如何讓航天員在太空中吃得好,吃得舒適,已成為各國科學家們關注的研究新課題。我們相信,隨著航天食品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人類將越飛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