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萌公益
-
2 # 故事從親親裡開始
繽紛七月,夢想飛揚,為了豐富大學生生活,傳遞大學所學的知識,為了能更好地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參加了情繫敦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服務熱忱堪比天高、銳意創新讓樂民鎮敦文村浛洸在這個七月裡煥發出別樣的風采。下面是我的個人心得體會: 一、充分預備支教的內容,並能很好的應用。在這次下鄉中,我主要的參加了支教這部份活動,在下鄉之前對自己支教的內容做好了充分的預備,固然各種活動的安排致使我所上課的時間都佔往,但是在這次支教中,我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所預備的內容很好的傳授給學生。 二、積極配合後勤工作,工作中相互扶持。在這次下鄉中,我積極配合隊長所分配的任務,積極配合後勤工作,協助隊友的一些工作。這樣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同時也能夠培養當代大學生吃苦刻苦的精神。不論是烈日之下還是雷雨當中,不管工作瑣碎還是簡單,我都在規定時間內按質按量的完成了既定任務,從中我取得的更好的樂趣,體會到到了不怕辛勞,忘我奉獻的精神。 三、在這次下鄉中,我深深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是要交換與溝通。固然我和隊友們都相處得和睦和諧,但是作為班主任,我沒有和學生很好的交換和溝通,沒有很好地捉住他們的心理特點往和他們融為一體,和他們構成一種很良好的師生關係。 四、我結識了新朋友,收穫了新友誼,我們漸漸一點點地靠近,歡聲笑語在流水間不斷傳唱。這次下鄉活動加強了我和各二級學院同學的交換,相互交換了各自的專業知識,深深體會到他們的多才多藝。 五、積極主動為村民做好事辦實事並得到一致贊同。秉持傳承大學精神,構建和而不同新農村的精神,積極配合隊長分配的任務做好相應的後勤工作的同時,我們也有機會幫助村民清潔公共場所、修理花草、搬走絆腳礙眼的石頭、清算垃圾堆等等,美化農村環境,為村民營建一個環境舒適優美的公共環境。
-
3 # 行走的社團
我在這次“三下鄉”中得到的收穫:
一、 團隊合作
我們一行24人,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要負責的具體內容。但同時我們又是一個團隊,我們在一起訪談、在一起做調查問卷……在合作中鍛鍊了我們分工協作的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等等。在這次的“三下鄉”中,我們隊員之間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誼。在下鄉期間,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的事情,像和當地的村民語言不通,溝通出現困難,部分村民對我們的懷疑和排斥等。雖然條件是艱苦的,但是我們會苦中作樂。我們在這種條件下慢慢的建立起了共同進退的集體感和責任感。
二、 關心他人
我們一行24人同吃同住,一共在一起生活了整整一週。這種短暫的集體生活讓我們彼此之間相對於其他同學更多了一層友誼。農村的條件艱苦,設施簡陋,很多時候我們要互相依靠、互相幫助。可以說,我們在學校,在家裡的朋友大多數都是隻有一起“同甘”,而我們24個人是在一起“共苦”中建立的友誼。在實踐調研途中,我們團隊一起在調研的過程中都不知不覺的喜歡上了那裡的孩子們,在和他們的關係上,我們大家第一次把關愛他人這句話真正意義上的變成了實際行動。
三、 調整心態
在這次的“三下鄉”中,我們的條件還不是最艱苦的。雖然我們在下鄉之前就充分預料到條件的艱苦,但是當我們白天的烈日下走在村道中,夜晚在蚊子的圍繞下生活時,仍就免不了進行一下小小的抱怨。這時,我們就會彼此聊天去調整大家的心態。如果抱著“這裡好辛苦”“家裡的生活好舒服”“我為什麼在這裡受苦”的心態去工作,那幾乎就註定了這項工作的慘淡收場。所以,我們大家都有意識的去調節團隊氛圍,說一些好玩的事情,搞笑的話,我們還圍在一起玩起了遊戲,讓我們的工作在快樂中進行,也希望我們可以在每一天都把我們的快樂帶給當地的留守兒童們。
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相信也許人生只有一次。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珍惜著這短短的五天時間。每天我都覺得自己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和愉快。總有一家的氣息纏繞在我的身邊溫暖著我,給我動力讓我前進。這次也是我一次參加活動時間最長的一次集體活動,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它讓我學習到我缺少的東西。鍛鍊了我,成熟了我。給予了我人生回憶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回覆列表
這個暑期,因為青春夢三下鄉而讓人難以忘懷。收穫滿滿。第一次來到河源,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這種親切感讓我在這個陌生的土地和孩子們相處九天增添更多的信心。在前期準備工作幾天裡,和小夥伴們一起清掃、搬運物資,那幾天雖然辛苦,但是和夥伴們變得更有默契,也更加了解彼此了。在第一次被分配到草莓組的時候,孩子們怯生生的眼睛讓我有了強烈的責任感,這就是我的學生們,我有義務負責他們的安全同時也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這樣我們的支教才算有意義。帶著這樣的想法,我與孩子們在第一天就互相認識了對方。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和孩子們每天都親密的待在一起,為他們答疑解惑,在他們吵鬧的時候提醒他們,給害羞的孩子鼓勵,在這些一舉一動當中,我常常想起我的少年時代,想起我的老師對我說過的鼓勵的話語,教導我如何思考,如何克服困難,同樣的事情,我也會對這些孩子們做,同時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在其中收到啟迪。隨著時間的推移,過於活潑的孩子我已經掌握了安撫他們的方法,而剛開始比較沉默的孩子,也已經能大膽的對我講出他們的真實想法,我經常鼓勵不同的孩子發言,對他們循循善誘,這樣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和孩子們更好的溝通,比以前更善解人意了。
後來,終於到了講課的時候,在剛開始準備健康教育這門課程時,我就十分擔心這樣敏感的話題在一個資訊相對閉塞的環境裡,會不會對學生們造成衝擊,而我會不會講的不好讓他們上完課之後依然一無所知,還是更加拒絕呢。當然一切的一切在講課當日我都來不及去想了,只能現場隨機應變,注意孩子們的表情,一個上午的講課就這樣驚險結束,結束之後小夥伴說有個子說我們很XX,我哭笑不得,後來問其他組的孩子反映,這門課大概聽懂了,我的心也放了下來。
最後幾天,我和小分隊一起去了敬老院,看到冰冷的水泥樓房,門前的雜草叢生,聽說這已經是大大改善過的環境之後,心裡依然唏噓,這裡太靜了,似乎每一個人都是自顧自的,不見絲毫歡樂的景象。在我們到來之後,這片院子才多了一些笑聲,老人們在接過新鮮的水果的時候,臉上都掛著笑容,雖然明知道在我們走後這裡又會重新安靜下來,但是能夠給老人們帶來短暫的歡樂也讓我們心裡能有些慰藉,希望社會能夠更加關注孤寡老人,不要讓他們孤獨的閉上眼睛。
這些天,雖然每天身體上都很疲累,但是和小夥伴們相處的短短几天,是我大學以來最充實,最有趣的日子,因為遇到了有趣的你們,每一點每一滴的相處,我都記在了心裡,遇見隆街,我覺得無比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