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薇我的最愛

    木薯收穫後,大部分種莖要經過2個月以後才能種植。在雲南乾熱區,大部分山地無灌溉條件,屬雨養栽培,在雨季來臨之前或進入雨季才開始定植。因此,種莖的貯藏就很重要,種莖貯藏主要是避免曝曬、低溫凍害和雨淋等引起的乾枯腐爛。

    種莖的質量與品種、成熟度及貯藏條件等有關,有些品種砍後的種莖傷口癒合快,耐低溫和乾旱,不易乾枯,耐貯藏,有些品種砍後種莖遇低溫、乾旱或損傷後,易乾枯或腐爛,不耐貯藏。一般種莖成熟度高,木質化程度高,營養充足就耐貯藏。種莖在高溫高溼的環境條件下易發芽長枝,導致已萌發枝條的莖段不能使用,曝曬和空氣溼度低易蒸發乾枯,低溫易受凍害乾枯等。良好的貯藏條件,有利於延長木薯種莖的貯藏時間,並保持較好的發芽力。可根據當地的冬春季節氣溫高低、空氣溼度等立地環境條件來確定種莖的貯藏。

    一、露天堆藏法,在冬季無霜或有短期的輕霜地區,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4℃以上的地區可採用露天堆藏法,在雲南乾熱區的大部分地區都可採用此方法。在背風避陽的房旁樹蔭下,把表土挖松或挖淺溝,然後把成捆的種莖豎放,在捆紮時莖基要整齊,使所有的莖基部都能貼緊地面,並在莖基部培土保溼,頂部蓋草,保溼和防日曬失水。遇冷空氣時,可增加蓋草厚度,防低溫傷害種莖,在溫度回升後及時減薄蓋草,防止高溫出芽長枝。地表和空氣溼度乾燥時應適當噴淋水保溼,避免乾枯。但噴水過多,種莖中上部容易出芽長枝。

    如果莖基長少量的根吸收水分,莖頂端長少量的新枝進行光合作用,上下生長以維持生命,這樣的種莖中部的大部分芽眼就能保持完好和強勢的萌發力。如地表堅硬幹燥,莖基不長根吸水,會導致種莖逐漸失水乾枯,而高溫、高溼又會造成莖的中上部大量發芽和旺長枝條,影響種莖的數量和質量。雲南乾熱區空氣溼度低,蒸發量大,在有條件的地區在成林果樹或其他林間採用此方法儲存種莖效果會更好。

    二、溝藏法,選擇坐北向南或背風向陽,地勢傾斜,土壤沙質乾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溝,溝寬1.5~2.0米,深30~50釐米,長不限,種莖橫放或縱放於溝內,堆高約1米左右,呈拱背形,然後蓋土5~10釐米,並使部分碎土滲入種莖之間,以調節溫度和溼度,防止乾枯或腐爛。

    三、樹陰貯藏法,在廕庇度大於70的樹林內,選擇背風向陽的林地,整平地塊,堆放種莖,堆放高度1米左右,長度不限,種莖四周覆蓋稻草,覆蓋厚度20~30釐米,然後適當淋水保持溼度,四周開挖淺溝排水,一週檢查1~2次,根據水分狀況,安排適當淋水。如遇低溫天氣,增加蓋草厚度。種植時不要一次性全部揭開覆蓋的稻草,以免種莖失水。1999年雲南省農科院熱區所用此方法,在龍眼行間進行木薯種莖的貯藏,45天以後發芽的種莖僅佔5%左右,大多數種莖芽眼儲存完好,定植後出芽率較高。

    種植時期的選擇,雲南乾熱區年降水量普遍偏小,蒸發量大,在冬春季基本無降雨,大部分地區5月才開始逐漸步入雨季。因此,春季種植需要一定的灌溉條件,否則植後長期的乾旱,嚴重影響種莖的萌發和出芽率。長期的乾旱導致地下蟲害白蟻等啃食種莖,種莖腐爛變質,出苗降低。有一定灌溉條件的地方,春植是比較理想的,春植後氣溫逐步上升,出苗快,缺苗少,長勢旺,結薯多,產量高,收穫期正處於乾旱低溫的冬季,有利於提高鮮薯的幹物質含量和澱粉含量。

    在雲南乾熱區大部分木薯種植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基本無灌溉條件,屬雨養型栽培,這部分地區主要選擇在雨季來臨之前種植,即4月底5月初開始種植,定植後開始進入雨季,木薯開始正常生長,收穫期推遲到次年的1~2月份。採用地膜覆蓋措施栽培可提前20天左右種植。

    雲南乾熱區內也存在一些特殊的環境和土壤條件,如土壤溼度大、有機質含量高、保水效能好等,通常當地人稱的“夜潮土”,主要在一些森林植被好的山地,或四周有森林的凹地,這類地區可在春季的2~3月份種植。因此,種植時期的選擇應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科學、合理的選擇種植時期,是提高出苗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提高幹物質和澱粉含量的基礎,也是提高企業的加工產出率和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掌新葉幹尖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