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葉無聲new
-
2 # C咖啡豆子
很多兒子都有戀母情結,特別是小時候父母不常在身邊,經常和媽媽在一起,對於母親的依戀程度自然也更甚。孩子有著嚴重的戀母情結,對其成長是不利的。怎樣幫助孩子擺脫戀母情結?媽媽要怎麼做才行?讓孩子順利走過戀母期,對日後的成長也是更為有利的!
戀母情結的後續影響
弗洛伊德曾經說每個孩子在3-4歲的時候,會出現一個俄狄浦斯的情結,也就是戀母情結。“戀母情結”指兒童在某一時期,會對母親產生過多的依戀行為。
孩子幼兒時期戀母是很正常的,但是孩子在學齡前心理上會變得上進、 勤勉、與他人交往合作,開始產生立意識,這時如果孩子還未能從戀母情結中順利過渡,孩子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到了求偶階段還深受母親的影響,就會導致他們出現婚戀心理不正常。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戀母心理應該重視。
怎樣幫助孩子擺脫戀母情結?試試這樣
1、分床睡,減少親暱行為
當寶寶年紀稍大時,爸媽就應該要考慮與孩子分床睡了。媽媽不要經常對孩子再做一些對待嬰兒般的親暱動作,比如過多地親吻、擁抱或者撫摸身體等等。讓孩子漸漸 意識到自己已經慢慢長大了,不需要媽媽像對待嬰兒那樣對待自己,即便如此,媽媽還是愛著自己的,這樣也能很好地淡化對媽媽的依戀。
2、縮短相處時間
減少媽媽與寶寶相處的時間,讓寶寶用更多的時間與爸爸、爺爺奶奶等人接觸。怎樣幫助孩子擺脫戀母情結?比如,以前媽媽和寶寶在一起多達90%的時間,現在你可以抽出30%的時間給爸爸、30%的時間給其他的人,讓寶寶逐漸適應與其他人相處。
3、培養孩子立性
要克服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感,要讓孩子有立的思想和自理的能力,對於生活中的小事,要放手讓孩子學著做,寶寶3歲左右便開始進入幼兒園,這是讓寶寶與媽媽分離並且培養立性的好時機。
4、避免當孩子面正吵
怎樣幫助孩子擺脫戀母情結?媽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儘量避免在寶寶面前和爸爸爭吵,不要在孩子面前對爸爸作出諸如“你做得真差”、“你不能這樣對寶寶”這些話,像這樣負面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寶寶對爸爸的印象,會讓爸爸在寶貝面前喪失威嚴。
兒子的戀母情結,女兒的戀父情結,這些在生活中都是很常見的。怎樣幫助孩子擺脫戀母情結?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要學會立,這樣對成長才會更有利。而作為家長的我們,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發育情況,採取合適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利!
-
3 # 格格巫育兒
導語: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兒子是媽媽的“小情人”,媽媽一般都比較疼愛
孩子,尤其是媽媽對待兒子的愛其實和對待女兒的愛是不一樣的。媽媽更加的寵愛兒子,而兒子也更加的依戀媽媽,由此也會出現一些“戀母情結”的孩子,但是父母一定要將這種情況扼殺在搖籃中,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米蘭的兒子三歲了,由於米蘭是個全職媽媽,米蘭老公工作又比較忙,所以平時的孩子都是米蘭一個人帶,兒子也更喜歡媽媽,每天都和媽媽黏在一起,睡覺也離不開媽媽一定要媽媽陪著,還說長大了要和媽媽“結婚”。兒子反倒不太喜歡爸爸,可能爸爸比較忙陪伴的時間少,每次看見爸爸和媽媽比較親暱的時候兒子就特別不高興,經常推開爸爸時候說“你走開,媽媽是我的!不是你的!”其實在生活中米蘭兒子這種情況不少見,很多家庭都會遇見這樣的情況,我們經常會把它稱之為“戀母情結”,很多家長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應對?
那麼如果孩子出現這種現象,作為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這個時期呢?
一、表現出理解但是不要屈服
面對孩子表現出來的“戀母情結”,作為父母要緩慢而堅定的做出反應。如果你的兒子親吻你的嘴或者撫摸你的隱私部位,你一定要及時嚴肅的告訴孩子:“我是你的媽媽,你已經長大了,不可以這樣了,等你長大了,有了妻子,也會和爸爸一樣愛你的妻子。”然後還要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愛,你對他是母愛,你沒有比小時候對他的愛少,反而是因為他的成長你感到驕傲,感到自豪。終將有一天當他長到足夠大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的愛人,選擇婚姻,而這個人是他自己喜歡的愛的人。
二、父母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家裡
父母在家裡都要注意下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認為是自己的家裡就可以光著身子走路,在一定的年齡就要和孩子分房間睡。媽媽不能一直和兒子睡覺。作為媽媽也不要和兒子一起洗澡,在一定年齡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洗澡,或者是由父親代勞,及時母親幫助孩子洗澡也不要同時洗澡,另外無論父親還是母親不要把女兒和兒子稱為自己的“小情人”,要知道,你愛你的孩子,你是母愛和父愛,不要把"小情人“掛在嘴邊,這樣對孩子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同樣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孩子的,但是父母的愛人不是孩子,父母可以愛孩子,但是不可能將子女當做自己的愛人。自己的愛人是夫妻雙方。
三、父母要輪流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動等
尤其是在孩子有“戀母情結”的時候,不要同一個人陪著孩子入睡,父母要輪流陪著孩子,也不能讓孩子選擇和誰入睡,可以今天是媽媽,明天是爸爸,爸爸也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要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覺得和媽媽在一起很快樂,同樣和爸爸在一起也有別一番滋味,不要讓孩子對父母的一方產生排斥心理,這對“戀母情結”沒有好處,同樣也不能因為孩子有這種情結就一味地故意的讓孩子遠離母親,這對孩子心理是有影響的,我們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斷的滲透。讓孩子瞭解父母都是愛他的。
四、鼓勵同性的親子關係的發展
我們要鼓勵父親和兒子,母親和女兒的親子活動,鼓勵同性之間的活動,因為這是一種對孩子發展的積極有意義的關係,父親和兒子一起更加可以讓兒子有陽剛之氣,而女兒和媽媽在一起也更加的溫婉賢淑。當孩子認同自己同性父母的時候,對一些“戀母情結”的改善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重點提示:如果你的兒子在三歲的時候,你發現了孩子有些“戀母情結”,千萬不要過於擔心和憂傷,這也是個正常的情況,只要家長可以從容的面對,不要忽略和誇大這種情結,按照以上的四種做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變化,孩子在七八歲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會自然結束。
今日話題:關於孩子出現“戀母情結”,該如何去做,去改變孩子的這種情結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
4 # 春宓晗
這孩子有戀母情結,要怎麼調整呢?其實我也發現我家小寶似乎也有一些戀母情結。每天我下班回到家就要趴在我身上,一個勁的摸我的臉,左親右親的。而且不管我去哪都要跟著,一下沒看見我就要找媽媽。
有人說孩子粘著你多好呀,這說明孩子愛你呀。這麼小的孩子,正是他需要你的時候。可是有一句話說的好:物極必反。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就不好了。孩子過分依賴媽媽也是有危害的。
如果一個孩子過度依戀母親,那麼在幼年時期他會相對的比較膽小和懦弱,害怕接觸新鮮事物,包括在學校不願意和其他同學接觸,會不捨的離開媽媽,無法跟爸爸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當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很容易成為人家說的媽寶男,沒有主見,聽從媽媽的安排,跟媽媽的關係過於親密,甚至交了女朋友都要聽媽媽的話,每天彙報行程之類的。之前看《婚姻保衛戰》就看到過這樣的媽寶男,和女朋友約會逛街買衣服,竟然接影片問媽媽覺得自己合適那件衣服。戀母情結的人不利於正常的婚姻關係的形成,影響婚姻幸福。
如果覺得孩子有戀母情結怎麼辦?1、及時跟孩子分房睡
一般來說,孩子3歲後就可以嘗試分房。分床時間越晚孩子有戀母情結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家庭沒有條件的,比如房間不夠多,至少也應該與孩子分床睡。
2、讓爸爸多照顧孩子,減少陪伴孩子的時間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爸爸帶大的孩子更加的勇敢和開朗。因為爸爸比較的粗枝大葉,不會把孩子照顧的那麼細緻,這反而能養成孩子堅韌的性格。所以建議孩子多給爸爸帶著,媽媽要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隨著孩子一點點的長大,媽媽也要學會放手了,不能老是圍著孩子轉。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提升一下自己,讓孩子有更多的空間自由發揮。
回覆列表
每個孩子都有戀母情結,有首歌唱得很好“世上只有媽媽好”,這也說明了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但如果孩子有特別嚴重的戀母情結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居多,使許多父母變得神經質,有些因為夫妻關係不好,或兩地分居,或離異後母親單獨帶孩子,因此導致孩子的戀母情結越來越嚴重。這是最難改變的悲劇。有的還會延續到晚年,成為“變態婆婆”,把兒子當成感情上的私有財產,容不得他人介入,甚至視兒媳為“敵人”,正是在這種溫存的依戀中,潛伏著孩子心理變態的危機,也是導致孩子不良性格的心理誤區。
常見病態影響如下:
1、造成孩子依賴性變態人格,即:“被動——侵犯人格。”其表現為:執拗,以自我為中心,而且生活能力差、易怒。他們既處處需要父母幫助、陪伴,又要挑剔反抗父母,使父母無所適從;既有幼兒式的感情心理——依戀(被動),又有霸王式的冷酷脾氣(侵犯性),形成了矛盾的雙重人格。這種孩子最難管理,也最難相處。
2、影響家庭關係。許多女性把孩子看得比丈夫還重要,孩子也與父母疏遠,難聽父母的話。受到小小的責備就覺得委屈,搬來母親當“救兵”,夫妻間常因孩子發生爭吵。
3、因過分親暱而喪失孩子氣。母親將業餘生活多用在母子之間,使母子關係有時如親密朋友一般,易與外界隔絕,使孩子變態早熟,感情像大人一樣纖細,神經變得十分敏感;而另一方面,孩子對自身以外的真實世界完全是閉塞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之中,自然無法理解同齡的兒童,即使某方面出類拔萃,也決非是幸福的孩子。
4、親暱刺激過多造成神經質,感情豐富而脆弱,不愛活動,對生活不感興趣,易患“抑鬱症”、“孤僻症”、“社交恐怖症”等。男孩子戀母過重過久則易失去男性氣質和魅力。由於受母性“同化”太多,易對女性進行模仿,長大後甚至可能發展性變態,且難以適應其它女性。成家以後,幼年在父母面前的表現又是要重演,繼續扮演依賴與攻擊的雙重角色,即“情感上永遠長不大的男孩”。這是女人最怕、最難相處的外強內弱型的男人。
“戀母症”的矯正方法:
一、母親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變態心理,不要給孩子強化和暗示,即表露出孩子的特殊性、重要性。感情“粘合度”要降低,不要被過去不幸的心理背景所左右,不能感情用事,過於遷就。6-13歲屬兒童的“情感斷乳期”,要及早培養孩子獨立性。
二、分床制:6-7歲開始讓孩子單獨睡一個小床(有條件者可以從幼兒開始),這樣也有助於提高母子睡眠的效果。
三、注意巧妙利用時機培養獨立性:如3歲左右入幼兒園時開始沿用園內習慣:自己吃飯,自己睡覺。上小學開始規定新的獨立生活內容及新的生活方式。利用孩子對新生活的嚮往,提出要求。
四、培養獨立性和自信心:對於生活中必要的自我照顧小事,要讓孩子自己做,不要總怕做不好,有危險,一看做錯了就插手。要肯付出成長的代價和“學費”,誰都不會喜歡一個生活能力極差的“大小孩”,那樣也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及交往願望。
五、觀察法:帶著孩子到有教養的親朋好友、鄰居家去走走,利用其信用性戰勝自身弱點,又可擴大孩子交往範圍,轉移和淡化“依戀母親”的情感。與人交往是孩子的一種基本需要,千萬不要扼殺這種需要,侷限這種需要。
六、環境療法:把孩子的小房間或小床佈置得有兒童特色,有他喜愛的東西、陪伴物,使之喜愛自己的小天地。還有“角色互換法”、“活潑脫敏法”、“厭惡療法”等需要心理醫生用集體療法等方式幫助訓練。
“戀母症”有一定的“粘合力”,母子難分難解。不下大決心,採取一定方法訓練,是難以奏效的。在實際生活中要因人而異,堅持訓練,不怕反覆,直到形成獨立性的新習慣,這也標誌著母子心理健康地漸漸成長。
輕度兒童分離焦慮是短暫的正常現象,等新習慣形成後會自動消失,不需特殊訓練和治療。年齡越大越難改正,需要採用一定方法來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