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地的電機屬於一種不合格產品,標準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電機插頭需要接地。
接地保護,指的是將正常情況下不帶電,而在絕緣材料損壞後或其他情況下可能帶電的電器金屬部分(即與帶電部分相絕緣的金屬結構部分),用導線與接地體可靠連線起來的一種保護接線方式。
我們往往只知道接地可防止人身遭受電擊,其實接地除了這一作用外,還可以防止裝置和線路遭受損壞、預防火災、防止雷擊、防止靜電損害和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執行。
1、防止電擊
人體阻抗和所處環境的狀況有極大的關係,環境越潮溼,人體的阻抗越低,也越容易遭受電擊。例如,自裝過交流收音機的人幾乎都受到過電擊,但幾乎都能擺脫電源,因為此時人所處的環境乾燥,面板也較乾燥。
接地是防止電擊的一種有效的方法。電氣裝置透過接地裝置接地後,使電氣裝置的電位接近地電位。由於接地電阻的存在,電氣裝置對地電位總是存在的,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越大,發生故障時,電氣裝置的對地電位也越大,人觸及時的危險性也越大。
但是,如果不設定接地裝置,故障裝置外殼的電壓就和相線對地電壓相同,比起接地電壓還是高出很多的,因此危險性也相應增加。
2、保證電力系統正常執行
電力系統的接地,又稱工作接地,一般在變電站或變電所對中性點進行接地。工作接地的接地電阻要求很小,對大型的變電站要求有一個接地網,保證接地電阻小而且可靠。
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使電網的中性點與地之間的電位接近於零。低壓配電系統無法避免相線碰殼或相線斷裂後碰地,如果中性點對地絕緣,就會使其他兩相的對地電壓升高到3倍的相電壓,其結果可能把工作電壓為220的電氣裝置燒壞。
對中性點接地的系統,即使一相與地短路,另外二相仍可接近相電壓,因此接於其他二相的電氣裝置不會損壞。此外可防止系統振盪,電氣裝置和線路只要按相電壓考慮其絕緣水平。
3、防止雷擊和靜電危害
雷電發生時,除了直接雷外,還會生產感應雷,感應雷又分為靜電感應雷和電磁感應雷。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地。
擴充套件資料:
接地分兩種:保護和遮蔽
一、保護接地
1、保護地
機櫃外殼都需要接地保護。例如,機櫃裡面一般有個地方沒有漆,然後用導線連出來,這就是機櫃本體接地。電源裡面的地線(就是黃綠相間的)也是這個作用。它的作用是防止機櫃帶電,而出現意外觸電事故。
2、保護地一般是電器專業人員進行施工
3 電源地線
這個線,一般透過電源來路,回到了變壓器中心線,然後入地。有些地方,這個和保護地是一個,有些地方不是一個。
二、遮蔽接地
1、又叫儀表地線
要注意的是,儀表地線在連線過程中,要防止和電器/保護接地相互接觸,否則就失去了意義
2、遮蔽注意
儀表使用遮蔽電纜的時候,要使用單端接地,在現場一段不要將遮蔽線接地,要注意清理乾淨。在主控室,將幾根電纜的遮蔽線編辮子,然後接到機櫃的遮蔽接地端子上。(好的機櫃都有接地銅條,而且是和機櫃絕緣的)
3、具體分析
機櫃的遮蔽接地端子和儀表遮蔽接地相連線,這樣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儀表的接地比較複雜,有模擬地,數字地,低壓電源地,高壓電源(220v)地,保護地幾種,一般規定在控制中心實行以點接地,接地電阻為1歐,做不到就為4歐,先將各種不同的線路的接地線彙集到專門的接地點上。
再將所有的接地點接到總結地點上,對各現場接地規定,模擬地,數字地低壓電源地線各自集中,再與現場訊號接地點連線,最後接到電纜遮蔽上,高壓電源地與保護地連線後接地,接地電阻4歐,兩種現場接地點絕緣,絕緣電阻應當按照感測器的要求規定,但必須大於0.5兆歐。
也就是說訊號迴路單端接地,現場保護地有作為訊號地的前置接地保護,防止由於感應電壓將現場地擊穿。如果兩端接地則會形成感應環路,會感應出干擾訊號,弄巧成拙。如果覺得不放心可在現場地與現場保護地間接氧化鋅壓敏電阻浪湧吸收器,電壓等級小於感測器能承受的最高電壓,一般不要超過24伏的供電電壓。
遮蔽有兩重含義,電磁遮蔽和靜電遮蔽,分別指磁路和電路的遮蔽。通常的銅網遮蔽線對磁路是沒有作用的,所以只考慮電干擾的遮蔽,也就是靜電遮蔽。這時遮蔽層一定要接地(磁路遮蔽時不用接地)。
原理基本是這樣的:干擾源和接收端等效成電容的兩極。一邊有電壓波動會透過電容感應到另一端。插入接地的中間層(就是遮蔽層)破壞此等效電容,從而切斷干擾通路。
注意接地時要接到你要保護的訊號的地上,而且只能在遮蔽層的一端接,否則兩邊電勢不等時會有很大的電流(地電流環路)造成損壞。
參考資料:
不接地的電機屬於一種不合格產品,標準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電機插頭需要接地。
接地保護,指的是將正常情況下不帶電,而在絕緣材料損壞後或其他情況下可能帶電的電器金屬部分(即與帶電部分相絕緣的金屬結構部分),用導線與接地體可靠連線起來的一種保護接線方式。
我們往往只知道接地可防止人身遭受電擊,其實接地除了這一作用外,還可以防止裝置和線路遭受損壞、預防火災、防止雷擊、防止靜電損害和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執行。
1、防止電擊
人體阻抗和所處環境的狀況有極大的關係,環境越潮溼,人體的阻抗越低,也越容易遭受電擊。例如,自裝過交流收音機的人幾乎都受到過電擊,但幾乎都能擺脫電源,因為此時人所處的環境乾燥,面板也較乾燥。
接地是防止電擊的一種有效的方法。電氣裝置透過接地裝置接地後,使電氣裝置的電位接近地電位。由於接地電阻的存在,電氣裝置對地電位總是存在的,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越大,發生故障時,電氣裝置的對地電位也越大,人觸及時的危險性也越大。
但是,如果不設定接地裝置,故障裝置外殼的電壓就和相線對地電壓相同,比起接地電壓還是高出很多的,因此危險性也相應增加。
2、保證電力系統正常執行
電力系統的接地,又稱工作接地,一般在變電站或變電所對中性點進行接地。工作接地的接地電阻要求很小,對大型的變電站要求有一個接地網,保證接地電阻小而且可靠。
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使電網的中性點與地之間的電位接近於零。低壓配電系統無法避免相線碰殼或相線斷裂後碰地,如果中性點對地絕緣,就會使其他兩相的對地電壓升高到3倍的相電壓,其結果可能把工作電壓為220的電氣裝置燒壞。
對中性點接地的系統,即使一相與地短路,另外二相仍可接近相電壓,因此接於其他二相的電氣裝置不會損壞。此外可防止系統振盪,電氣裝置和線路只要按相電壓考慮其絕緣水平。
3、防止雷擊和靜電危害
雷電發生時,除了直接雷外,還會生產感應雷,感應雷又分為靜電感應雷和電磁感應雷。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地。
擴充套件資料:
接地分兩種:保護和遮蔽
一、保護接地
1、保護地
機櫃外殼都需要接地保護。例如,機櫃裡面一般有個地方沒有漆,然後用導線連出來,這就是機櫃本體接地。電源裡面的地線(就是黃綠相間的)也是這個作用。它的作用是防止機櫃帶電,而出現意外觸電事故。
2、保護地一般是電器專業人員進行施工
3 電源地線
這個線,一般透過電源來路,回到了變壓器中心線,然後入地。有些地方,這個和保護地是一個,有些地方不是一個。
二、遮蔽接地
1、又叫儀表地線
要注意的是,儀表地線在連線過程中,要防止和電器/保護接地相互接觸,否則就失去了意義
2、遮蔽注意
儀表使用遮蔽電纜的時候,要使用單端接地,在現場一段不要將遮蔽線接地,要注意清理乾淨。在主控室,將幾根電纜的遮蔽線編辮子,然後接到機櫃的遮蔽接地端子上。(好的機櫃都有接地銅條,而且是和機櫃絕緣的)
3、具體分析
機櫃的遮蔽接地端子和儀表遮蔽接地相連線,這樣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儀表的接地比較複雜,有模擬地,數字地,低壓電源地,高壓電源(220v)地,保護地幾種,一般規定在控制中心實行以點接地,接地電阻為1歐,做不到就為4歐,先將各種不同的線路的接地線彙集到專門的接地點上。
再將所有的接地點接到總結地點上,對各現場接地規定,模擬地,數字地低壓電源地線各自集中,再與現場訊號接地點連線,最後接到電纜遮蔽上,高壓電源地與保護地連線後接地,接地電阻4歐,兩種現場接地點絕緣,絕緣電阻應當按照感測器的要求規定,但必須大於0.5兆歐。
也就是說訊號迴路單端接地,現場保護地有作為訊號地的前置接地保護,防止由於感應電壓將現場地擊穿。如果兩端接地則會形成感應環路,會感應出干擾訊號,弄巧成拙。如果覺得不放心可在現場地與現場保護地間接氧化鋅壓敏電阻浪湧吸收器,電壓等級小於感測器能承受的最高電壓,一般不要超過24伏的供電電壓。
遮蔽有兩重含義,電磁遮蔽和靜電遮蔽,分別指磁路和電路的遮蔽。通常的銅網遮蔽線對磁路是沒有作用的,所以只考慮電干擾的遮蔽,也就是靜電遮蔽。這時遮蔽層一定要接地(磁路遮蔽時不用接地)。
原理基本是這樣的:干擾源和接收端等效成電容的兩極。一邊有電壓波動會透過電容感應到另一端。插入接地的中間層(就是遮蔽層)破壞此等效電容,從而切斷干擾通路。
注意接地時要接到你要保護的訊號的地上,而且只能在遮蔽層的一端接,否則兩邊電勢不等時會有很大的電流(地電流環路)造成損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