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nBeta
-
2 # 知足常樂0724
人類應該如何防止小行星撞上地球?
♥迄今為止,地球人類掌握的對宇宙中的銀河系,銀河系中的太陽系,太陽系裡面的微不足道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地球認識,根本無法防止天外飛仙來撞擊地球。只能夠計算小行星飛的速度和大概接觸地球的時間及位置。
●在宇宙中,小行星之間的互相撞擊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作為宇宙中的銀河系也是緊隨其後;而銀河系裡的太陽系也不甘落後。這裡首先得感謝木星將其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擋住了很多很多,要不地球早已千瘡百孔了,就像6500萬年前的一顆天外飛仙小行星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那樣。
●幸好太陽系中有木星,要不然地球早已被小行星撞擊了無數次,早就不存在了。木星是太陽系中專門保護地球而佈置的。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超過地球的一千倍,它的質量超過太陽系中的其它七顆行星質量的總和。再者,木星與其它巨行星一樣,它沒有固態的表面,而是覆蓋著966千米厚的雲層。木星屬於一個巨大的氣體行星。最外層覆蓋的氣體主要是由氫構成,越往裡面去,氫會會逐漸轉變成液態氫。在距離木星大氣雲頂的一萬千米位置,液態氫在100萬巴的特高壓和6000開爾文的高溫下,將其液態氫變成液態金屬氫。木星的中央位置是一個由矽酸鹽巖和鐵造成的核,核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0倍。
●宇宙的膨脹並不影響銀河系系中天體的相對位置。而太陽系這樣的天體在銀河系中大約有二千億顆。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透過測量銀河系中的新星發現,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 10 萬光年。地球位於銀河系的中部,如果從銀河系的中心地帶向外走,大約走3 萬光年到達太陽和地球,再向外走2萬光年就到達了銀河系的邊緣。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整個銀河系的尺度是10萬光年,其中有一千億顆到兩千億恆星,看起來巨大無比。然而,銀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卻如此渺小。那麼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顆恆星,有多少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星系呢?我們至今仍舊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天文學家認為,一顆原行星離最大的行星木星太近了,以至於被木星強大的磁場(木星磁場強度是地球的10倍) 和引力撕裂,形成了小行星帶。另外一種理論認為,小行星帶可能起源於兩顆原行星的碰撞。如果地球遭遇小行星正面撞擊,經過大氣層落下地面直徑超過一千米,地球人類將面臨與恐龍一樣的待遇。
-
3 # 山水1320
天要下雨,鳥要飛,這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同樣若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會給地球帶來滅頂之災。也有可能使人類遭受到如同6500萬年前的大災難,遭到和恐龍滅絕的一樣命運。
客觀的講,小行星撞擊地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君不見,每當晴朗的夜空,時不時流星從天空一劃而過,隨後消失在天邊。這表明眾多的不速之客,在穿過大氣層時,會在巨烈的摩擦燃燒中會付之一炬。
但是,如果較大的小行星,一旦越過月球的阻擋飛向地球,也是有可能的事。雖然說出現這種現象的機率極低。但是確實是會可能發生的。儘管出現這種現象的機率微小,人類還是要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提前科學認真地作好預測預防的對策及方案。觀察掌握那些有可能偏離軌道,進而影響地球安全的小行星。在保證地球安全的前提下,採用改變其軌道或直接消毀的措施。這也是人類保護好自身生存的唯一之舉。
-
4 # 加點藍吧
首先是監測和預報。大國都應建立相關的監測中心,對小行星的執行情況進行全天候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其次是攔截和引導。對迫近的危險要採取動能攔截或分段炸燬。對於存在可能危險的,透過航天器引導使其脫離原軌道。
2020-2-20
-
5 # 李志勇LZY
各基本元素微小原子電層保;
存在週期逐漸規律衛木地恆;
體隕星後都有各自小大護場;
沒有內外恆系巨大變難相遇。
-
6 # 科技領航人
"拯救世界"的話題通常最好留給漫畫人物和先知,但目前有幾個國際科學組織負責識別和跟蹤近地天體(近地天體)。這項被稱為"太空衛士"的工作包括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計劃和義大利的小行星調查計劃。
這些組織掃描我們的太陽系,尋找要透過地球軌道的物體,特別是直徑10公里或更大的小行星。如果這些"滅絕類"近地天體之一與地球相撞,其影響將是災難性的。許多科學家認為,在6500萬年前這種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大規模滅絕,而1908年的通古斯卡事件提醒人們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雖然最近的20世紀撞擊涉及一個更小的近地天體,發生在西伯利亞的荒野中,但僅僅四個小時的行星旋轉就會撞擊在人口稠密的聖彼得堡。
地球不可能永遠無視這種可能性,所以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在觀察天空。幸運的是,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挫敗太空岩石撞擊地球。這可能要花多少錢充其量還是個未知數。然而,當談論人類的生存時,金錢不應該是主要的問題。所以,讓我們把這個問題拋到窗外,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止致命小行星的十大方法上,不管它們在紙上看起來有多瘋狂(或代價有多高)。
第十種方法:核武器。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緩解技術,從簡單到複雜。然而,所有相關的策略都是圍繞著偏離而不是破壞。簡單地用核彈轟擊小行星可能只會把碎片散開,而散開小行星碎片仍然對地球造成危害。
根據美國國會2005年的請求,美國宇航局在華盛頓2007年行星防禦會議上提出了小行星減緩計劃。原子能機構決定,最好的策略是進行一系列的對峙核爆炸,以推動近地天體偏離軌道。
據估計,全球擁有22300枚核彈頭的核武庫,人類當然擁有進行對峙爆炸的核武器。如何將核彈移動到小行星,科學家已經胸有成竹。近地小行星會探測器於1997年成功飛越一顆小行星,2000年繞一顆小行星軌道飛行,並於2001年成為第一個在小行星上著陸的航天器。關鍵是要儘早發現威脅,以便部署任務。
第九中方法:動能偏離小行星如果你曾經打過檯球,那麼你就知道動能,它是任何運動物體所擁有的能量。一個被擊中的母球的動能被轉移到桌上的其他球上。天文學家認為,同樣的原理可能會使一顆小行星偏離地球。在這種情況下,提示球是一個無人駕駛的航天器,類似於美國宇航局的深撞擊任務中使用的探測器(不要與電影混淆)。深撞擊飛船的質量只有370公斤,但它的速度非常非常快——每秒5英里(10公里)。
動能取決於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所以一個快速移動的小物體仍然有很多能量。當任務工程師在2005年將深度撞擊探測器撞擊到坦普爾1號彗星的表面時,它預計將提供190億焦耳的動能。這相當於4.8噸TNT,足以使彗星在軌道上輕微移動。
天文學家們並不想改變坦普爾1號彗星的軌跡,但他們現在知道,如果一顆小行星或彗星把“目光”投向地球,就可以這樣做了。科學家們也承認了這一使命的巨大挑戰,這有點像用超速的子彈擊中超速的炮彈。一個錯誤的動作,可能會完全錯過目標或擊中它偏離中心,導致它翻滾或破裂成碎片。
你可以將核武器或動能撞擊器歸類為即時滿足解決方案,因為它們的成功(或失敗)將立即顯現出來。然而,許多天文學家在小行星偏轉時,更喜歡從長遠角度考慮。
第八個方案:太陽風太陽產生的電磁能對太陽系中的任何物體施加壓力。天文學家們喜歡稱之為太陽輻射壓力,並長期認為這股能量流可能是火箭的推進源。只要把一些帆綁在航天器上,讓它們捕捉到一些光線,當入射的光子將動量轉移到帆上時,這艘精巧的飛船就會慢慢地、逐漸地加快速度。類似的東西能在小行星上工作嗎?一些科學家這樣認為。假設有一段時間——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幾十年——你可以在小行星上繫上一些太陽帆,做一點加固,把岩石從地球上引開。
當然,如何降落在大塊岩石上,並試圖將其轉換成宇宙帆船是一個難題。另一個選擇是用箔紙包裹小行星,或者用高反射性的油漆覆蓋它。任何一種解決方案都會產生和太陽帆一樣的效果,利用入射光子的能量來改變小行星的執行軌跡。不過,誰會試圖用錫箔紙包裹一個巨大的天體“土豆”,比如說,以每秒25公里的速度旅行?或者把幾百萬加侖的油漆帶到太空?
幸運的是,還有一個以太陽為中心的解決方案,看起來可能並不那麼古怪。
第七個方案:把小行星變成馬勃菌你對馬勃菌很熟悉,對吧?它們是我們經常在田野和森林中看到的小而圓的蘑菇,透過頂部的出口孔釋放孢子來繁殖。戳一個新鮮的馬勃菌,你就會看到黑色的煙霧噴射出來。
奇怪的是,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可以讓小行星做同樣的事情,雖然不是透過戳它。取而代之的是,他們設想將無人駕駛的探測器停在小行星周圍的軌道上,然後用鐳射瞄準物體表面。當鐳射加熱岩石基底時,蒸汽和其他氣體將以高速噴射的形式噴發。根據牛頓運動定律,每次氣體爆炸都會在相反的方向施加一個微小的力。把小行星加熱到足夠長的時間,你就會讓它像茶壺一樣嘶嘶作響,從原來的軌道上一釐米一釐米地移動。
有些人認為鐳射是這種情況下的限制因素。如果它不能吸收足夠的能量來維持長期的供暖怎麼辦?你可以用一排鏡子來武裝探測器。一旦飛船進入小行星軌道,你只需展開鏡子並調整它們的方向,使它們將一束集中的Sunny直射到物體表面。這提供了必要的加熱,而不需要高功率鐳射。
再說一次,為什麼不在沒有所有技巧和噱頭的情況下使用軌道航天器呢?它不是有質量,因此有引力嗎?引力不會吸引附近的物體嗎?
第六個方法:引力牽引器宇宙中的每一個物體,甚至像鵝卵石一樣小的東西,都有引力。你感覺不到鵝卵石的引力,因為它的質量很小,但它仍然在那裡。引力大小也與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有關。它們離得越近,引力就越大。
宇宙飛船穿過太陽系也遵循同樣的原理,產生的引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與它與另一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成反比。現在,與一顆質量可能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小行星相比,宇宙飛船雖然微不足道,但它的引力仍然可以使事情發生。事實上,如果你把一個無人駕駛的探測器放在一個圍繞小行星的近距離軌道上,它會對小行星產生輕輕地拉動。在15年或更長的時間裡,這個幾乎無限小的拖船可能會使小行星的軌道偏轉,剛好足以保護地球免受猛烈的撞擊。
天文學家稱之為引力牽引器,並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只要他們提前幾年知道潛在的碰撞。
第五個方法:拖拽船如果引力牽引機的概念看起來過於微妙和普里西,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利用航天器的方法,這種方法不需要將航天器撞向小行星或進入被動軌道。他們研究了地球上繁忙的港口,觀察了拖船如何把大船推上碼頭。然後他們用類似的技術開發了小行星偏轉場景。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你建造了一艘特殊的飛船,上面裝有強大的等離子發動機和一系列散熱板,用來散熱船上核反應堆的熱量。當你接到威脅警報後,你發射飛船,並將它飛到目標小行星上。然後將拖拽船接近岩石表面,並用幾個分段的臂連線小行星。最後,開始緩慢,溫和地推動小行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15到20年朝著小行星軌道運動的方向推進,將使它偏離剛好足以避免災難的方向。
第四個辦法:扔石器還記得你小時候面對的棒球投手嗎?他們有一個喂料管和一個輪子元件,以每小時50到60英里(80到97公里)的速度把球射出來。如果你能在小行星上安裝一個投球機不是很好嗎?不是為了練習擊球,而是為了拯救世界?
儘管聽起來很瘋狂,天文學家們還是有這樣的想法。他們稱他們的機器為大規模驅動,但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它從小行星表面挖出岩石,並將其拋向太空。每次拋擲,機器都會向岩石施加一個力,根據牛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岩石會向機器和小行星施加一個力。扔幾十萬塊石頭,你就會改變小行星的軌道。
當然,這一概念也招致了一些批評。怎麼找到小行星上的質量驅動器?你怎麼保持它的動力?投球機插入電源,但延長線在太空中很難管理。如果那該死的東西壞了呢?拯救地球行動就會失敗。
第三個辦法:太空繩2009年,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一位博士生在論文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小行星偏轉技術。這是一個想法:把繩子的一端系在小行星上,另一端系在一個巨大的稱為壓載物的重物上。壓艙物的作用就像一個錨,根據被移動岩石的大小和壓載物的重量,改變小行星的重心,並在20到50年的時間裡改變其軌道。
這個學生並沒有計算出每一個細節,但他估計纜繩的長度需要在1000到100000公里之間。他還提出了一種新月形的連線杆,這將允許小行星在不纏繞繩索的情況下旋轉。
現在,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太古怪了,不適合工作,你應該知道天文學家已經擁抱了太空繩多年。事實上,美國航天局已經成功地利用它們執行了幾次在地球軌道上移動有效載荷的任務。未來的任務要求透過一系列的繩索將有效載荷傳遞到月球。
不過,像我們倒計時中的大多數解決方案一樣,纜繩和壓載物系統需要時間。這需要及早發現威脅人類的小行星。
第二個辦法:增加反應時間當談到小行星時,我們可以想象它如滾石一樣,不知道啥時候想地球飛來。幸運的是,正在採取措施調查和探測近地天體。
美國宇航局透過美國國會授權的兩項調查來解決近地天體探測問題。第一次被稱為“太空衛士調查”,旨在探測直徑為1公里(0.621英里)的近地天體的90%。國會將最初的最後期限定為2008年,但隨著天文學家不斷髮現和了解這些神秘的岩石,這項工作仍在繼續。第二次調查是小喬治E布朗近地天體調查,目的是在2020年前探測到90%直徑140米或更大的近地天體。這兩次測量都依靠強大的望遠鏡反覆掃描大面積的天空。
截至2012年3月,這些望遠鏡已發現8818個近地天體。其中近850顆近地天體是直徑約1公里或更大的小行星。將近1300顆小行星被貼上了潛在危險小行星的標籤。潛在危險小行星必須至少150米寬,並且必須在距離地球748萬公里的範圍內。
現在,如果你容易恐慌,記住關鍵詞是“潛在的”。不是每一個接近地球的太空岩石都會產生影響。不過,這是一個令人清醒的數字,特別是當你意識到太陽系可能包含數十萬甚至數百萬顆小行星時。我們有多少人沒見過?有多少人會被忽視直到一切都太晚了?
在我們處理最後一個問題時,我們必須面對一個嚴酷的現實:儘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地球的未來可能會受到災難性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將考慮一些在小行星撞擊時可能需要的民防策略。
第一個辦法:做最壞的打算好吧,如果我們要嘗試了剛才提到的種種緩解策略,小行星很可能很大,且距離我們很遠,這給了我們一些時間來準備影響。當太空纜繩和壓載物系統會失敗,引力牽引也不起作用時,我們現在怎麼處理那顆衝向地球的致命小行星?
事實上,很明顯,天文學家們會試圖確定小行星會撞到哪裡,這樣就可以疏散歸零地帶,政府也會試圖建造地下掩體,儲存食物和水,收集動植物物種,並加強全球金融、電子、社會和執法基礎設施。一顆較小的小行星——比如一顆寬約300米的小行星——的撞擊可能會摧毀一個小國大小的地區,但一塊寬超過1公里的岩石將影響整個世界。一塊大於3公里的岩石將終結文明。
海嘯、火暴和地震可能會造成額外的損失。無論哪種方式——海洋或陸地上的影響,公職人員可能只有幾天或幾小時的時間來將人口稠密的地區人撤離,這可能會有數百萬人喪生。
考慮到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世界各國政府如此熱衷於讓小行星遠離我們的生物圈。
-
7 # 刁博
上個月底有一顆名為1998 OR2的小行星抵達了地球附近,其直徑可達4千米,人們一度擔心它會撞擊到地球。如果那顆小行星撞到了地球,可能會有一個城市被毀滅,揚起的塵埃也會蔓延到世界各地。
似乎每隔幾個月就會有新聞說有一顆小行星要與地球擦肩而過,每次都會說這顆小行星若是撞到了地球,就相當於多少顆原子彈爆炸釋放出的能量。這些說法其實並非危言聳聽,透過統計分析就會發現,平均每年會有一兩顆比較大的太空岩石能夠從地球附近掠過。若是將到地球的距離放寬到800萬千米,每年會有幾十顆較大的小行星經過這裡。
恐龍的滅絕被認為是由一顆直徑大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地球上的一些碩大隕石坑還記錄著小行星撞擊地球時的巨大能量。在這樣的撞擊面前,人類目前幾乎是束手無策,還沒有能力阻止這樣的撞擊發生。
人類不會坐以待斃。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必須要將目光投入到有可能會人類造成威脅的小行星。避免小行星撞擊到地球,人類必須要提前發現那些小行星,不能像現在這樣經常待小行星到家門口時才發現到它。有強大的望遠鏡專案計劃,人類才有可能提前發現更多的小行星,才能有充足的時間預警,甚至是採取措施將小行星推離軌道。
NASA計劃於明年發射一艘飛船,將要測試飛船撞擊小行星後對小行星軌道的影響。該計劃是要用一個質量約為半噸的航天器撞擊一顆小行星,從地球上觀察到其軌道的變化,從而為撞擊改變小行星的軌道提供資料分析。這可謂是人類為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而展開的首次試驗。半噸的飛行器撞擊小行星後對小行星的軌道改變可能很小,但當小行星經漫長距離的飛行再到達地球附近後就可能改變很多,正可謂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用這樣的方法來避免小行星撞擊到地球必須要有足夠長的預警時間,人類必須用龐大的望遠鏡計劃觀察到更多的小行星。
-
8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原創.青雲計劃自薦】對於人類應如何防止小行星撞上地球呢之話題,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小行星間歇性撞擊地球之現象,是太陽系太空間物體運動的一種自然現象,如果小行星直徑達到5公里或以上撞擊地球時,將會對地球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的破壞,會引發地球生態環境進入一段時間的核黑暗效應狀態,導致地球生物圈絕大部的生物物種會走向死亡現象(當然也包括了人類)。
因而,小行星間歇性撞擊地球之自然現象,必須要引起人類的高度重視,否則,70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事件,就會落到今天人類身上的重演,給我們今天人類留下了重大自然災害的借鑑。
那麼,人類應如何防止小行星間歇性撞擊地球這一重大自然災害現象呢?我認為,從現在起,應集中全人類之財力、人力和物力,併成立一個國際性的專屬於預防這一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應對的組織機構,做好全球全盤預防規劃,著重安排做好如下八個方面相關的準備工作:
①是建立全球立體太空雷達觀測站,加強了解外太空小行星執行的動態,提前掌握小行星有可能撞擊上地球的資訊源,提前預警,提前做好各方面預防準備的應對措施。②是加強地球核武器遠近程射擊粉碎法可行性的相關研究。
由此可見,人類只要能做好上述八個方面相關的預防準備工作,就能對這一重大自然災害的危害性降至到最低點,就會基本上能做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就完全有可能一直保持著人類在地球上的可持續生存與發展。是否可行?值得大家去深思。
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或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點選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近二千道的原創答題,定能閱覽到你感興趣的前沿科學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發表意見。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歡迎轉發並註明出處。)
-
9 # 聆風者
就目前的水平而言,更多的其實只能做到對小行星的監控,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對此是有系統檢測的,這個系統叫作“哨兵”(Sentry),主要就是對有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做出風險預測。除了哨兵系統外,NASA還有一個叫作“寬視場紅外測量探測器”(WISE)的專案,在努力用紅外線收集小行星的資料。到今天,一共探測到15.8萬顆小行星,以上就是目前人類已經做到的。
接下來是目前技術條件可以做的,在偵測到小行星後,先判斷出它的軌道,然後發射火箭,帶著燃料飛到它的表面,最後在小行星表面再次點火,把小行星推離當前的軌道。這不過,要讓一顆質量比較大的小行星產生明顯的軌道變化,可能需要發射幾十顆火箭,在合適的時機向合適的方向噴射工質,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改變軌道,而整個變軌過程甚至可能需要十年或者幾十年。
而假如我們發現小行星時已經晚了,沒有幾十年的時間可用,那也可以一次發射幾十顆幾噸重的東西,用這個把行星擊碎,並且偏離當前軌道。至於電影《天地大沖撞》中的場景則是不大行。小行星登入的難度還是挺大的,如果只使用探測器在表面引爆熱核武器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案。
回覆列表
迄今為止地球還沒有遇到對其構成直接威脅的小行星碰撞事件--至少沒有人知道。現在科學家們預計,等到2029年將會發生一次未遂事件。因此,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做好準備是必要的,為此,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可以幫助確定避免發生碰撞的最佳方法的系統。
由前MIT研究生Sung Wook Paek領導的MIT團隊在新發表的研究中介紹了這樣一種“決策圖”,其將接近的小行星的質量和相對動量以及人們在小行星進入所謂的“鑰匙孔”--地球周圍的引力暈,一旦進入幾乎可以保證小行星與行星碰撞--之前的預期時間。
MIT開發的決策圖在如何偏轉接近的小行星方面給出了三種不同的選擇:向小行星發射彈丸以改變其航向;先派出偵察兵以獲取準確的測量值進而告知所述彈丸的最佳開發;與此同時再發送兩個偵察兵以便獲得測量結果並還可能透過推進輕推物體,然後將其設定為更容易的基於彈丸的擊退。
在利用小行星Apophis和Bennu進行模擬的基礎上,時間成為了模型中的關鍵因素。人們對Apophis和Bennus這兩個已知天體相對了解比較多,包括重力引力孔的位置跟地球的距離。測試表明,在五年或五年以上的時間裡,最好的方法是先派出兩個偵察兵,然後再發射彈丸;而在兩到五年之間,想要成功的話需要派出一個偵察兵然後發射彈丸;如果時間短於一年似乎沒有什麼手段可以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