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躍水營養
-
2 # 原食點
白米飯和小米粥,糖尿病患者如何選?
回答是,都不選。
白米飯和小米粥,雖然對不同的糖尿病患者,餐後的血糖上升速度可能有一些差別,但本質上,這兩種食物升糖指數都非常高(小米做成粥後,升糖指數更高),同時還含有大量的碳水。碳水是什麼,到了體內就是糖,是糖尿病患者血液裡,最不缺少的東西。
白米飯和小米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都不是理想的食物,那為什麼非要在兩者中選一個呢?
最正確的做法就是,都不吃。
那麼,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選擇食物?
簡單來說,在一餐中,所有食物組合起來,要滿足“低升糖負荷”的條件。在主食的選擇上,儘量符合低升糖的標準,建議選擇黑米、糙米、藜麥、蕎麥等全穀物的食物,但由於這些全穀物的碳水(糖)仍然很高,因此必須搭配優質蛋白、綠色蔬菜、天然脂肪一起食用,進一步降低升糖速度,同時在吃飽,吃夠營養的基礎上,降低碳水(糖)量的比例,從而達到穩定血糖的目的。
但穩定血糖水平,還不是最終的目的,目的是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已經紊亂的代謝環境,這除了減少糖的攝入量之外,還需要為身體提供足量的營養素。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維生素D、礦物質鎂、omega-3是最容易缺乏的三種營養素。
Sunny是維生素D最好的來說,如果檢測結果顯示嚴重缺乏維生素D,可以在諮詢醫生之後,考慮購買維生素D3補劑。事實上,包括健康人在內,大部分人都缺乏維生素D。
堅果、綠色蔬菜、黑米中富含礦物質鎂,凡是綠色的蔬菜都含有鎂的,這是因為蔬菜呈現綠色是源自於葉綠體,而葉綠體的形成,必須依靠鎂。
由於生活中食用過量的精煉植物油,導致omega-6脂肪酸嚴重過量,使其與omega-3在體內的比例嚴重失衡,導致omega-3脂肪酸不足,從而引起身體發炎,加重胰島素抵抗。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還需要礦物質鉻。維生素B族、生物素、硫辛酸等營養素,用來輔助修復身體失衡的代謝系統。
而這些關鍵的營養素,白米飯和小米粥裡含量微乎其微,當食用這兩種食物,我們吃飽了,熱量夠了,但胃裡卻沒有多餘的空間留給富含營養素的食物了。
-
3 # 醫學博士小邢
想知道一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有多大,就要看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簡稱生糖指數。
GI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GI越高,則血糖升高的程度越大。GI>70為高生糖指數;70~55為中生糖指數;≤55則為低生糖指數。
我們看一下,大米和小米的GI分別是多少呢?
從圖中可以看出,大米是83.2,小米為71。所以,在攝入量相同的前提下,大米對血糖的影響要大於小米。
那麼糖尿病人是不是就不能吃白米飯了呢?
當然不是,大米也可以為人體提供必需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主食要多樣化,比如糙米飯、豆飯、在大米里混入雜糧雜豆,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也可以為人體提供更加豐富的營養素哦。
-
4 # 營養師周啟祥
白米飯和小米粥比,當然是白米飯對血糖的影響大,大米是精細食物,小米是粗雜糧,精細食物的加工程度高,加工的過程破壞了大部分纖維素,而作為粗雜糧的小米,加工程度低,纖維素含量高於大米,大米的血糖生成指數大於粗雜糧。
大米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是69.4,小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數是61.5。
一種食物吃進去之後對血糖的影響,主要取決於該種食物血糖指數的高低,血糖生成指數越高,對血糖影響越大,反之則小。
血糖生成指數受食物中含有能夠轉化成葡萄糖的成分多少影響,含有可以轉化成葡萄糖的成分越多則血糖生成指數越高,如以精白米麵類為原料的食物,饅頭、大米飯、麵條、白麵包、蛋糕等。
另外,小米粥含水量高,這也影響了它的血糖生成指數,對血糖的影響變小。
一般情況下,粗糧的血糖指數低於細糧,複合碳水化合物食物的血糖低於精製糖類食物,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數低於單一食物。
如米飯、糯米飯、饅頭、麵條、烙餅、油條、餅乾等細糧的血糖指數都高於70;燕麥、玉米、馬鈴薯、苕粉等粗糧的血糖指數都低於70;蜂蜜、綿白糖等血糖指數高於70;餃子、包子、混沌等血糖指數低於70。
所以糖尿病人的飲食搭配適合多選擇粗雜糧和符合碳水化合物食物,食物的種類適宜多樣化,少吃含有新增精製糖的食物。
-
5 # 心血管黃醫生
一碗白米飯和一碗小米粥,哪個對血糖的影響大?糖尿病人該如何選?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最為頭疼的一件事莫過於飲食,白米飯、小米粥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食,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呢?哪一個升糖更高呢?
白米飯是一種常見的主食,單獨吃時GI為83.2,升糖指數不低,小米粥可以養胃補脾,也是很多人喜愛的食物,升糖指數在71左右,就升糖指數對比而言,白米飯比小米粥更高,小米粥似乎是更好的選擇,但是實際上,二者升糖指數都不低,都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長期吃。
米飯裡面含有非常多的澱粉,當我們食用米飯之後,這些澱粉在消化過後會變成了碳水化合物,非常容易讓血液裡面的血糖出現上升的情況。一旦血液裡面的血糖出現升高的情況,那對於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是很不好的,所以在平時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少吃米飯。
那小米粥的升糖指數低於白米飯,是不是就能吃了呢,實際上,更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其實米粥當中除了澱粉以外,並沒有太多的營養物質在其中的,而且粥經過熬煮之後稠化的程度就更高了,人體攝入後就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像米飯,在肚子裡的存留時間都是比較的短,就非常容易造成這餐後血糖的急速上升。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個疑惑,即使平時不吃甜食,血糖也有可能會出現上升的情況,這種情況發生在主食吃多的時候,我們生活中很多主食都會引起血糖升高的問題,有些人的主食可能不是米飯、粥,而喜歡吃饅頭,但是饅頭的升糖指數也是極高的,白饅頭的升糖指數達到85左右,要知道,饅頭也是麵粉製作的。此外,除了米飯、粥,油炸食物也容易引起升糖,這些高熱量食物往往也是碳水化合物,同樣會導致血糖上升,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自己的主食攝入,同時建議不要吃過於精細的食物,食物加工越簡單越好,多吃粗糧。
-
6 # 執業藥師龍小妹
米飯的熱量是116大卡/100g,糖類是25g/100g;小米的熱量是361大卡/100g,糖類是75g/100g。所以,從資料上來看,同樣重量的情況下米飯所含的熱量和糖類的含量明顯比小米要少。但實際上,一碗米飯的白米重量肯定要比一碗小米粥多得多,因此,如果按一碗來算的話,有可能是白米飯所含的熱量和糖類物質都要比一碗小米粥高。
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引起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要求糖尿病人控制飲食和體重,減少一部分糖類物質的攝入,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由於小米除了含有糖類物質、蛋白質以外,還含有鉀、磷、鎂等元素,且含有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因此更適合糖尿病人作為一個米飯的替代品來食用。
-
7 # 康品君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一碗白米飯和一碗小米粥,按同樣重量(是煮熟以後的重量喔)算:
每100克熟米飯含碳水化合物25.9克,白米飯升糖指數是84,那麼100克米飯的血糖負荷為84*25.9/100=21.8
每100克小米粥含碳水化合物8.4克,小米粥升糖指數是61,那麼100克小米粥的血糖負荷為61*8.4/100=5.1
說明:升糖指數指示食物升糖的快慢,指數越高,升糖越快;而血糖負荷還兼顧了升糖食物攝入總量對血糖的影響,即使是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攝入量過多一樣會影響血糖。
血糖負荷的分級
血糖負荷(GL)>20 為高血糖負荷食物
血糖負荷(GL)在 10~20 為中血糖負荷食物
血糖負荷(GL)< 10 為低血糖負荷食物
所以,同等重量下,大米飯為高血糖負荷食物,小米粥為低血糖負荷食物。但一般情況下, 同重量小米粥遠不如大米飯抗餓,所以,人們有可能會多喝幾晚,這樣小米粥總量增加,血糖負荷也隨之上升。最好的辦法是加些低血糖負荷的粗糧雜豆進去,不僅更抗餓,還能減少主食對血糖的影響,並且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
-
8 # 王桂真營養師
血糖,是判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為了管理好自己的血糖,糖尿病人對於飲食特別講究。米飯和小米粥是很多人的主食和粥品,尤其是米飯是主食之一,而小米粥則是冬日裡最常飲用的粥品。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米飯和小米粥對於血糖的影響是否較為嚴重,哪一個更適合糖尿病人?
小米粥是小米經過長時間的煮制而成,老百姓把小米粥看的很重要,小米粥也有著賽參粥的說法。熬好的小米粥上往往會飄著一層米油,如果您煮的小米粥上沒有這層米油說明小米粥還沒有完全煮好。這正是因為這層米油賦予了小米粥不同於其他粥品的美譽,其實這層米油就是已經糊化的澱粉,可以快速為人體補充能量。
米油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猶如雪上加霜,會引起血糖飆升不利於調控血糖,糖尿病人不適合飲用小米粥。米飯中含水量遠遠低於小米粥,口感也沒有小米粥那麼軟,升高血糖的速度自然也就低於小米粥。但是單純的米飯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較低,糖尿病人可以適當的新增粗雜糧與大米一起做成米飯,這樣對於血糖有著較好的作用。
苦蕎是粗糧之一,其含有的膳食纖維較多。而且苦蕎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不僅能夠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的迴圈,還能夠改善糖尿病人微血管的營養健康;苦蕎中還有一種特殊的物質,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更是不可或缺。它就是D-手性肌醇,和控制糖尿病的一種藥物是格列奈類藥物,有助於調節血糖。
糖尿病人可以把苦蕎與大米摻雜在一起做成苦蕎米飯來來食用,對於糖尿病人有著較多的好處。苦蕎是粗糧,所以吸水量比較高,飽腹感也非常好,並且苦蕎通便的效果非常好。
-
9 # 康美有米
不少普通大眾和糖友會有一個“常識”——“吃米飯升血糖升得快”。
我們可以說這個說法“問題不大”。為什麼說是“問題不大”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個關鍵詞:GI(Glycemic Index)值。
何為GI值?升血糖升得快這個概念,科學的計量方法就是GI值,它的定義是含50g碳水化合物的某種食物,與50g葡萄糖在2小時內,體內血糖反應水平的百分比值。GI值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是人體進食後機體血糖生成的應答狀況。
GI>75的食物為高GI食物,GI≤55的食物為低GI食物。GI低的食物由於進入腸道後停留的時間長,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較低,引起餐後血糖反應較小,避免了血糖的劇烈波動,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
根據《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可以獲知,大米飯的GI值為83.2,為高GI食物,而小米粥大概在61。“吃米飯升血糖升得快”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同等質量的小米粥雖然升糖指數比大米低,但由於我們一般吃小米粥會比吃米飯容易餓,會導致我們多喝一些或者很快要再吃點別的。所以單純考慮一碗白米飯和一碗小米粥對血糖的影響,意義上來說,不大。
主食與魚蝦、肉類或蛋類搭配食用,這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質會使食物在人的胃裡停留時間延長,排空的速度減緩,降低了主食中糖類消化吸收的速度。這也是人們常常會覺得吃魚、肉、蛋等食物,比單純吃饅頭、米飯更“頂餓”(也就是飽腹感更強)的原因。
這其中的規律就是:當低、高GI值的食物混合時,低GI值的食物越多,則混合食物的GI值越低,越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
認為少吃或不吃主食就能降糖,這其實是一個重大認知誤區。很多人所理解的“控制飲食”就是“控制食物的攝入量”。由於大部分主食屬於澱粉類,澱粉可轉化成糖,於是便有了“吃主食會升糖快”的說法。
其實,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就是以主食為主。如果糖友們採用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因擔心血糖上升就不吃米飯,雖然碳水化合物攝入減少可以在短期內降血糖,但長期下來,會使自身的胰島素敏感度下降。
再者,大腦最直接的營養就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入主食過少,可能會導致一些情緒問題或是反應力下降的問題,甚至可能影響到睡眠狀況。
由於能量長期攝入不足,身體處於飢餓狀態時就會啟動應激反應,分解體內脂肪來替代碳水化合物,由此便極容易引發飢餓性酮症,可導致急性腎衰,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昏迷死亡。
解開了米飯不能吃的誤區,那糖友應該怎麼吃呢?答案就一句話:讓血糖平穩地維持在不高不低的水平。
▲主食不可廢!
蔬菜中的纖維素和維生素可以緩解併發症的症狀。豆類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減緩澱粉的吸收分解速度,進而減緩血糖的升高。魚蝦、肉類和蛋類等高蛋白食物也是糖尿病患者食譜重要的組成部分。
所以,為糖友準備膳食的時候,可以在做米飯時加入雜糧(糙米、芸豆)、蔬果粒(玉米粒、胡蘿蔔粒),菜餚也適當搭配。這對非糖尿病人也有好處哦!
▲吃慢點!
人的飢與飽反應,並非完全取決於胃本身的空虛和充盈,而是受下丘腦的控制。養成“細嚼慢嚥”良好進食習慣,多花些時間咀嚼食物,食慾中樞才能發出正確的指令,使人產生飽腹感。有飽腹感,人也自然更不容易貪嘴啦!
另外,規律的進食習慣(定時、定量,可少食多餐)也是很有幫助的。
▲動起來!
運動本身也是走向健康的主要方法,可能大家認為依靠運動來幫助消耗食物增加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運動消耗糖啊,血糖自然就下去了!”
但運動對於糖尿病人的作用遠不止於此。長期有氧運動(8周以上)可以使HbA1c(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66%,這差不多和口服抗糖尿病單一治療相當;抗阻訓練(就是力量訓練,俗稱舉鐵)效果更佳。如今德國的臨床應用方法就有低強度有氧訓練結合抗阻訓練。
此外,長期堅持運動還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總而言之,高GI值的食物不是不能吃,但是要注意“量”,而且前提是糖友們的血糖已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
10 # 醫學掃地僧升糖指數(GI)指的是食物進入人體兩個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
血糖負荷(GL)既考慮了食物的升糖指數,又兼顧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的總量對血糖的影響,真實反映了人體對食物的血糖反應。
升糖指數說明了食物升糖的快慢,而血糖負荷說明了升糖食物攝入的總量對血糖的影響,過多的攝入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同樣也會影響血糖。
白米飯的升糖指數是 83.2,100 克的白米飯含碳水化合物為 25.9 克,計算出 100 克白米飯的血糖負荷是 21.5(血糖負荷>20 為高血糖負荷食物),所以吃 100 克的米飯已經開始對血糖產生了影響。
小米粥的升糖指數為61.5,100克小米粥含碳水化合物8.4克,100克的血糖負荷為5.2(血糖負荷<10 為低血糖負荷食物),所以等量的小米粥比米飯對血糖影響小。
食物的製作方式影響其升高血糖的能力,最近一款號稱可以讓糖尿病人放心吃米飯的電飯煲上市了。它的原理就是改變了烹飪方式,它煮出的飯其實是“瀝米飯”。 所謂瀝米飯,簡而言之就是先將米飯放到水中煮到半熟,然後將米和米湯分離,再用蒸的方式將半熟的米飯蒸熟。這種做法可以使米粒中的澱粉比例發生變化,總含糖量下降,相比於普通白米飯對於控制餐後血糖峰值的確有一定的幫助。
但含糖量降低不等於沒有糖,拋開劑量談濃度都是耍流氓。如此宣傳確為誇大其詞,並且有一定的誤導性。 此外,這種方法也使部分營養物質從米飯中缺失,而這些物質恰恰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缺乏的。
雖然理論上含糖量更低的瀝米飯相比於正常米飯有助於血糖的控制,但尚未有實驗研究直接證實這一點,升糖指數如何變化也有待考究。
-
11 # 孫醫生講糖
糖尿病專科醫生為大家解答。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首先要看看這一碗米飯和一碗小米粥,都是一碗,所含的熱量有什麼不同。
一碗米飯約100g,熱量約為116千卡,一碗小米粥約100g,熱量約為約48千卡。
哦,那是不是米飯對血糖的影響會更大一些呢?
且慢,我們看看這1碗裡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量大約是多少?
一碗米飯含碳水化合物為25.86g,而一碗小米粥裡面含碳水化合物為9.28g,由上可以看出,脫離含量談熱量,含對血糖的影響,都是不科學的,都是耍流氓。
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人必須攝入的營養素之一。按照《中國2型糖尿病診療指南》中關於飲食治療的要求,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熱量應該佔所有攝入熱量的50-60%,而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米、面、穀物等提供的。
小米每100克熱量為360千卡,大米100g熱量是390千卡,根據這個數值可以看出來大米、小米的熱量其實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喜歡,吃大米米飯或者小米米飯都是可以的。
小米被稱為穀物,含有的纖維素相對較多,而大米通常為精米,其中的纖維素被加工掉,如果是糙米的話,還是比較適合糖尿病人來吃的。因為它含有足量的膳食纖維,可延緩糖份的吸收。
小米可以和大米、燕麥、紅米、綠豆、紅豆、薏仁等其他穀物來做雜糧米飯。品種非常多,可根據口味自由搭配。
小米粥為流質飲食,升糖指數還是非常高的。所以對於可以正常飲食的糖尿病人來說,我們是不建議喝粥的。
但是部分老人、體質較差不能進食的、剛做過腸胃手術的、需胃管進食的一部分病人,可以喝小米粥作為正常飲食的過渡。因為血糖升高較快,要增加迅速起效的控制餐後血糖的藥物,如阿卡波糖、餐前速效或超短效胰島素、瑞格列奈等藥物。並且要勤測血糖,根據血糖的情況調整藥物的用量,防止低血糖的出現。血糖升高較快,機體的胰島素也會分泌增多和延遲,導致下一餐餐前的血糖降低。因此對於這部分病人,可能需要加餐。
-
12 # 家庭醫生線上
如果是相同重量的白米飯和小米粥,也就是相同重量的大米和相同重量的小米來說,對於血糖影響比較大的是大米,小米的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小。
因為食物對於血糖的影響主要是取決於單位重量的食物含糖量和升糖指數來進行決定的。比如每100克大米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般是在77克、含糖量在0.77克;而同樣重量的小米,也就是每100克的小米中碳水化合物為76克、含糖量0.76克。所以同樣重量的大米和小米,他們的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量是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的,幾乎是一樣的。
但是大米和小米的升糖指數是不一樣的,大米的升糖指數一般是可以達到83,小米粥的升糖指數一般是在61,也就是說吃同樣重量的大米或者小米,他們對於血糖的升高能力還是不同的。
因為想要確定一種食物對於血糖的影響程度,一般是透過血糖負荷來判斷,也就是需要透過相同重量的食物含糖量乘以血糖指數計算出來的血糖負荷來判斷,如果是血糖負荷越高,說明對於血糖的影響能力是越高的,所以透過以上的計算來說,白米飯的血糖負荷是要明顯的高於小米粥的血糖負荷。
所以說,同樣重量的白米飯和小米粥,白米飯對於血糖的影響更大,所以說平時的時候還是需要少吃一些白米飯,多吃一些小米粥。
-
13 # 牛達林
“白米飯和小米粥哪個對血糖的影響大?”對普通人而言,這兩種主食,只要是自己願意,吃哪種都沒有啥問題。但對於糖尿病人則不同,飲食上要多考慮多血糖的影響。
簡單來說,小米粥對血糖的影響比較大。原因如下↓
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人必須攝入的營養素之一。按照指南中關於飲食治療的要求,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熱量應該佔所有攝入熱量的50-60%,而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米、面、穀物等提供的。
小米每100克熱量為360千卡,大米100g熱量是390千卡,根據這個數值可以看出來大米、小米的熱量其實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喜歡,吃大米米飯或者小米米飯都是可以的。
大米、小米的熱量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小米粥為流質飲食,升糖指數還是非常高的。所以對於可以正常飲食的糖尿病人來說,我們是不建議喝粥的。
一、糖尿病人的飲食禁忌1、戒糖:如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乾、蛋糕、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能使血糖快速升高的食品都是糖尿病人的飲食禁忌。
2、油膩食物如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能使血脂升高的食品也都是糖尿病人的飲食禁忌。糖尿病患者應特別注意,儘量不食用或少食用,防止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
3、煙、酒、辛辣食物糖尿病飲食應清淡,口味不宜太重,太辣太鹹的東西都不適宜給糖尿病患者吃。
4、禁止吃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機體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過多的水果。為預防高血糖的發生,糖尿病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於兩頓飯之間或運動後食用少量水果,但應注意血糖和尿糖的變化。
二、適合糖尿病人多吃的食物1、高纖維食物促進機體的糖代謝。如玉米、小麥、白菜、韭菜、豆類製品。
2、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蘆、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而西紅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
3、多吃含鈣的食物缺鈣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蝦皮、海帶、排骨、芝麻醬、黃豆、牛奶等。
4、富含硒的食物硒有與胰島素相同的調節糖代謝的生理活性。如魚、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們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狀。
5、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物補足這兩種元素,有利於減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程序,對減輕糖尿病視網膜的病變、腎病有利。如魚、奶、白菜、豆類以及青菜、芥菜、甘藍青椒、鮮棗等。
6、此外南瓜、苦瓜、洋蔥、黃鱔等對病人多飲、多食、多尿症狀有明顯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調節血糖濃度的功能,適宜多吃。
覺得太多記不住?下面這個小口訣方便記憶哦!
白水:冷熱開水,多多益善。
油脂:一餐一匙,按量為宜。
米麵:巧妙搭配,一碗不多。
食鹽:清淡飲食,鹹醃不吃。
蔬菜:綠紅黃白,多吃不限。
雜糧:薯類菇類,少量常吃。
水果:糖度高低,區別對待。
堅果:花生瓜子,偶而少食。
魚類:魚比肉好,肉以禽好.
糖果:甜食糖果,點到即止。
雞蛋:一天一個,剛好足夠。
油炸:油炸油煎,一點不沾。
豆奶:每天一次,不能不吃。
菸酒:戒菸戒酒,堅持長久。
-
14 # 李愛琴營養師
白米飯、小米粥都是日常最為普遍的主食之一,一般早餐、晚餐喝小米粥的人很多,小米粥因為性平,而且易煮,做起來也方便,並易於消化吸收。因為益氣養脾深受人們的喜愛。白米飯,是南方人的主食,但是北方人也經常來吃,與麵食類食物一起成為人們主要的主食類食物。
由於主食的食物種類以及怎麼吃對餐後血糖的反應以及升糖速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主食的選擇上尤為重要,那對於腸吃的小米粥和白米飯來說,哪個對血糖的影響大呢?
對餐後血糖影響因素主要取決於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GI指數是衡量食物攝入後引起血糖反應的一項生理性意義指標,所以,我們可以從各自的GI指數來做以分析:
從小米粥和白米飯的GI指數來看:白米飯GI指數為80.2,小米粥的GI指數為60,GI低於55為低GI ,55-70之間為中等GI,GI在70以上為高GI。可以看出,大米飯為高GI ,小米粥為中等GI,相對來說,從GI指數來看,小米粥優於白米飯。
我們平時有沒有發現,一般吃了白米飯和小米粥之後,很多人都容易飢餓,會出現挨不到下一餐的時間,這就是因為它們食入之後,不需要轉化直接以葡萄糖的形式快速入血,所以非常的易於消化吸收,因此也餓的快。所以,如果是同等量的大米飯和稀飯對血糖的影響都大,因為小米粥為流食,糊化程度較高。
那糖尿病人該如何選擇?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無論是白米飯還是小米粥都不建議單獨來吃,可以在白米飯中加入粗糧類,比如蒸成二米飯、三米飯(大米、糙米、燕麥或蕎麥)單純的小米粥可以新增粗糧或豆類,比如薏米、蓮子、綠豆、紅豆、燕麥等。這樣做成混合主食,再搭配蔬菜,會從中降低GI指數,有利於餐後血糖控制。
-
15 # 高校教師多領域訪談
白米飯是響噹噹的高熱量和高碳水主食,同時也是響噹噹的高升糖主食;而小米粥與白米飯相比,表面上小米粥的熱量和碳水分別低於米飯的2.3倍和3.8倍,屬於低熱量和低碳水雜糧,尤其是小米粥升糖指數和糖負荷指數分別低了米飯的1.5倍和4.6倍,小米粥屬於中上升糖雜糧(圖1:米飯與小米粥熱量、碳水含量、升糖指數和糖負荷指數及其對比詳情表),如果因此得出“米飯對血糖的影響大,小米粥對血糖的影響小”這種結論,至少對許多有象糖友老張經常喝小米粥的糖友來說,是不夠嚴謹和科學的,甚至會誤導新人。
為什麼老張喝了分量與米飯相同,而且熱量、碳水、升糖指數和糖負荷指數都比米飯低幾倍的小米粥,不僅不能控制血糖,反而還升高血糖?而吃同樣分量的米飯卻安然無事?原來還是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分量,二是烹調方式。
米飯熱量、碳水、升糖指數和糖負荷指數雖然比小米粥高几倍,但老張每餐包括加餐進食不超過150克(約60克大米)而且少吃多餐,並且將大米煮成瀝米,再將瀝米煮成米飯,其中的熱量、碳水、升糖指數和糖負荷指數大為降低,餐後血糖自然不會升高;
而當初老張不懂得“主食換演算法”的道理,誤將大米60克的分量與小米等同,雖然跟大米的熱量、碳水、升糖指數和糖負荷指數相當(見圖2:大米飯與小米熱量、碳水含量、升糖指數和糖負荷指數及其對比詳情表),經過熬成粥樣糊狀,澱粉大量折出,生成較多糊精,這些都是極易被消化吸收的催化劑,再加上老張在正餐一次性喝完,血糖豈不會升高那才怪呢!
經過這一次教訓,老張學精了,在他那當醫生的老同學指導下,學會了一道“煮熟換演算法”,將每餐定量的60克大米,透過簡單計算換算成35克小米煮成200克的大米粥,即使一次性喝完,既保證每餐能量、碳水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的攝入,又能跟吃米飯一樣,餐後血糖也能安然無事;當然,老張如果將同量大米熬成粥樣糊狀,血糖同樣逃脫不了與喝小米粥一樣的命運。
透過老張以上飲食經典事例對比說明,糖友在選擇主食的時候,不管是米飯還是雜糧粥,關鍵還是分量吃對,做法(烹調方式)選對。
回覆列表
選小米粥!
理由:
其一,粥裡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很好地控制膳食熱量,並且飽腹感更強。
其二,小米是粗糧,所含營養素更加全面、豐富。
其三,小米粥的血糖負荷更小。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白米白麵少吃為妙;對於糖尿病人,白米白麵需要禁絕。
因為它們是精細食品,多半的寶貴營養物質,都在加工的過程中被丟棄了,流失在穀糠和麥麩中,可惜了!只因為白米白麵好看好吃。
粟米,古代叫禾,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實。它的耐旱能力超強,在舊時候,是北方窮人賴以生存的主食!
100克小米,361千卡熱量,75.1克碳水化合物,1.6克不溶性膳食纖維,100微克胡蘿蔔素,3.63毫克維生素E,284毫克鉀,107毫克鎂,5.1毫克鐵,1.87毫克鋅,4.74微克硒,遠超一般米麵主食!
小米的各種營養成分齊全,吸收率高。它含有多酚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降血糖、降膽固醇和預防潰瘍。
其血糖生成指數,小米粥是61.5,小米飯是73.4。
小米和水的煮粥比例,是1:8。
這樣,100克小米粥裡,有8.5左右的碳水化合物。粥的血糖負荷是:
8.5*61.5/100=5.23。
對於高血糖人士而言,這個數值很低。只要控制總攝入量,一般餐後血糖不會超標。
小米粥宜與優質蛋白類食物,如肉蛋類,以及蔬菜類搭配,才能營養健康。
控血糖食譜舉例:
早餐 小米枸杞粥+涼拌豆腐+清炒白菜。
午餐 小米飯+辣椒炒牛肉+清炒萵筍絲+純牛奶
晚餐 小米紅豆粥+清蒸香菇雞肉+涼拌西蘭花。
祝願糖友們吃好、喝好、血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