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ra20158435763

    蜀漢失去荊州後僅剩益州和漢中一部分,國力人口經濟各方面都處於下風,本來可以休養生息等待機會,但是諸葛亮自從劉備託孤後一直揹著一個歷史包袱:恢復中原、還於舊都,讓諸葛亮必須有所作為,這是其一。其二,蜀漢內部本土派和後來派矛盾深重,想要轉移內部矛盾必須一致對外,北伐就是很好的辦法,其三,諸葛亮也許認為單純守是守不住的,不如以攻為守,對魏國造成持續的壓力讓魏國處於守勢,這樣可以保證蜀國大後方的安穩。

  • 2 # 笑嘗歷史百態

    歷史上一般說的是五次北伐,先看下五次北伐的時間

    第一次北伐:建興六年(228年)春

    第二次北伐:建興六年(228年)冬

    第三次北伐:建興七年(229年)

    第四次北伐:建興九年(231年)

    第五次北伐:第五次是建興十二年(234年)

    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區域性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夷陵之戰後,三國各自的兵力又是多少呢?

    魏國:總兵力在65萬左右,西線雍涼為10萬,南線荊豫10萬,東線徐揚10萬,中部洛陽15萬(其中10萬是機動兵力,用於防備諸葛亮北伐),北線20萬人,防備遊牧民族

    蜀國:總兵力在15萬左右,北線漢中7萬,東線永安3萬,成都各據點5萬,在兵力如此不對稱的情況下,諸葛亮還堅持北伐,為什麼勒?實屬無奈呀。

    忘戰則必危。諸葛亮之所以執意其北伐事業,簡單來說便是想以戰養軍,以戰求和。我們看四川這個地方,四周有山川之阻,境內則是一個大平原,土肥水美、物產豐饒,著實是一個四塞之國、天府之國。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民,一般只要沒有大的戰亂,便可以過上一種富足、自保的生活,沒有多少向外擴張的動力。久而久之,容易滋生一種自滿、懈怠的作風,體現在軍事方面,則是典型的軍備廢弛。歷史上割據四川的政權,無一例外都沒能走出這塊盆地,反而最終都成為被統一的物件。先前的公孫述政權如此,後來的蜀漢、成漢、前蜀、後蜀、明夏、大西政權亦概莫能外,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豐饒的生活銷蝕了進取的意志,美妙的溫柔富貴鄉變成了他們的埋葬場。

    其它原因還包括:法統之爭、理想獻身、信守劉備臨終託言等等因素造成,最終諸葛亮只能北伐,才能自救,才能完成託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果罐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