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嶽

    因為古人寫字是在竹筒上,寫錯字會用小刀颳去。

    這種刀古稱“削”, 漢 代稱“書刀”。

    《釋名·釋兵》:“書刀,給書簡札有所刊削之刀也。”

    《隸釋·漢國三老袁良碑》:“今特賜錢十萬,雜繒卅匹,玉具、劍佩、書刀、繡文印衣、無極手巾各一。”

    《資治通鑑·漢獻帝初平二年》:“後 紹 遣使詣 邈 ,有所計議,與 邈 耳語; 馥 在坐上,謂為見圖,無何,起至溷,以書刀自殺。” 胡三省 注:“時雖已有紙,猶多用刀筆書,故有書刀。”

  • 2 # 五好世品

    古人在竹簡上刻字,一般不是直接去刻,首先會用毛筆在上面打個稿,將每個字的字形、筆法、位置和佈局勾勒出來,然後才會用刀去刻。這樣就極大的降低了出錯的可能,如果真的是下刀不慎刻錯了,而且也無法修補,只能是這塊竹簡作廢,重新再刻。雕刻對於古人特別是文人墨客來說,也是文化的基本功之一,遠的不說,就說近代傳統書畫大師齊白石、傅抱石等,都是印章雕刻大師,而且也都有自己的風格,一般人是很難模仿的出來的。

  • 3 # 林屋公子

    大家對三國熟悉的話,應該知道有個冀州刺史韓馥,被袁紹鳩佔鵲巢後躲在廁所自殺了。他是用什麼自殺的呢?就是隨身攜帶的“書刀”。小公務員也被稱為“刀筆吏”,這個“刀”也是書刀。它就是用於修改竹簡文字的文具,可以說是古代的修改液了。

    簡牘的產生非常悠久,在商周時期就有了。但在專業的書刀發明之前,有用銅削簡的歷史。《史記·孔子世家》說:“至於《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漢書·禮樂志》顏師古注:“削者,謂有所刪去,以刀削簡牘也。筆者,謂有所增益,以筆就而書之。”《考工記》:“築氏為削。”鄭玄注:“今之書刀。”

    廣西貴港風流嶺西漢墓出土的銅書刀還是削形,湖北荊州鳳凰山的銅書刀更是和簡牘筆硯同時出土。漢代的書刀開始用鐵製,而且裝飾功能明顯增多。劉備的先祖中山靖王劉勝的墓,在今天的河北保定滿城漢墓,也出土了一批鐵書刀。其中有的裝銀首,有的用錯金,有的附象牙鞘。尹灣漢墓甚至出土了雙連管的毛筆、雙連鞘的書刀。

    參考文獻: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

  • 4 # 鐵錘文史

    這裡再給大家講一個漢字:“刪”。這個字就形象的描述了先秦古人修改文字的模樣。

    “刪”字的左邊是“冊”,右邊是“立刀”。“冊”是什麼啊,看這個字形就能知道,把竹簡或木牘用繩子編起來形成的書籍。孔聖人看書看的太勤快,韋編三絕,能把看書的繩子給翻斷掉三次。所以冊字就是竹簡書啦。那麼右邊的立刀旁,這把刀幹啥用的呢?就是改錯別字了。

    在剛剛播放的《國家寶藏》中,提到了著名的睡虎地秦簡,大家可以看到,秦簡上面是用墨汁書寫的,並不是想象中用刀子雕刻上去的。

    那麼既然是用墨水書寫的,如果寫錯字的話,為什麼不直接擦掉呢?即使沒有橡皮,難道用毛巾或者布料擦不掉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肯定擦不掉的。文天祥有一句千古名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裡的汗青就是指竹簡,竹簡在寫字之前,一般是先開水煮沸,再用火烤乾,直到裡面的水分全部烘烤出來,完全乾燥之後才可以,這樣的話,第一比較輕便,第二更不容易腐蝕。但是這樣處理之後的竹片,表皮上面充滿了粗糙的紋理,墨汁浸入竹片或木片內,迅速滲入這些細小的纖維紋路里,很難擦掉,竹簡窄窄的一條,根本沒辦法任意塗改,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刀子把那些寫錯的字或多餘的字颳去,然後重寫。將寫錯的字颳去,就叫刪,這也是“刪”的本義。《漢書•律曆志》說:“故刪其偽辭,取正義著於篇。”就是:用刀在去錯誤部分,保留正確部分。

    除了刮錯別字的書刀,古代文人還有兩把刀。茶刀和裁紙刀。裁紙刀後來還演化了拆信刀,你看過去的文人真是閒的慌啊。

    這是茶刀,今天依舊很常見,買整塊的普洱的時候,都會贈送茶刀,普通的就是竹子做的,講究一點的,材質會更加多樣化。

    拆信專用刀,這是明清文人喜歡搞的玩意,但是看上去真的很精緻啊。上面寫的是“言而有信”,刀子我就服你!

    所以別以為古代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就能任意欺負了,人家也有刀子。逼急了,白面書生也會玩刀子的喲,而且還不止一把呢。就問你怕不怕!

  • 5 # 日升昌

    竹簡,運用於何時,現無從知曉了。但我們能夠說,它是在紙被遍及之前的書寫用品。或許我們不由會問,我們現在看到的前期的文字和書寫資料,不是商代後期用於占卜的龜甲、牛骨上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和鑄造殷周青銅器內側的銘文的金文麼?其實,以簡為書寫資料,至遲在商初就已運用。

    由於簡很易損壞、腐朽,所以前期的簡上的文字很難儲存下來。甲骨文裡有“冊”字,寫得就像編連在一起的書本。典冊記載的是帝王的指令和典章制度等重要內容,必定會比甲骨文、金文更重要,文字篇幅也定會更長。我們熟知的孔子《讀易》“韋編三絕”的故事,就可知春秋晚期時,已廣泛運用竹簡了。

    竹簡得發現,最早是1978年在湖北隨州發現的一座戰國初年曾侯乙墓,墓中有200多枚竹簡。繼而楚簡、秦簡、漢簡、三國簡、晉簡等都有出土。這些那個年代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不只能夠彌補和豐厚歷史、思維、文明等研討,並且還改正某些傳世書本,乃至儲存一些從前失傳的書本。

    竹簡在竹子的選材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只要是比較大的竹子都能夠用作竹簡。可是,木牘的製造,就有一個選材的問題。製造木牘的木材一般要求木質比較細,適宜書寫,又要求產量比較多而木質不堅。從居延、敦煌和武威現已出土的木簡和木牘狀況看,一般多用紅柳、胡楊和松樹等作資料,由於該區域適適宜此類樹木的成長,是以上區域比較常見的樹種,易於因地制宜。 在竹簡上寫字,戰國時多用漆,秦漢今後多用墨。用漆寫字時,要參加硃砂,使之呈赤色,因此產生了“漆書”、“朱書”的說法。再引申其意,所以古人稱寫字曰“書丹”。 

     書本構成書本後,為了避免散亂,連綴成冊也為其工序之一,從西北出土比較完好的書本,冊書,看其簡冊連綴的以麻繩為主,有兩編的,也有三編的,織造的方位一般在書本的中上和中下部。從典籍看,竹簡也有用熟牛皮作為編繩的現象存在。

    簡是戰國至魏晉時期的文字載體。中國前期的文字比方甲骨文和金文,是刻在龜殼牛骨和青銅器上的,難以廣泛傳達,殷商時期把握文字的是上層人士,這就約束了文明和思維的傳達。竹簡的呈現改進了這一狀況,並在很長時間裡發揮了傳遞文脈的重要作用。

    直至東漢蔡倫發明晰造紙術,竹簡才被逐步替代,直到東晉末年才完全退出了前史舞臺。竹簡是中國史上運用時間最長的書寫載體,是中國最久遠的書本之一。它與甲骨文、敦煌遺書、明清檔案一起列為二十世紀東方文明的四大發現。 如果古人在竹簡上不小心寫錯字後,就是用刀子劃去再從頭寫。

  • 6 # 愛拉吾右

    古人在竹簡上書寫,書寫錯誤就會用隨身帶的小刀刮掉,這把刀成為:削。一般負責記錄的史官或者文官還會隨身帶一塊石頭,材質不一,主要用於磨刀,因為竹簡比較硬,削會磨鈍。這塊石頭叫:礪。所以磨礪一詞也可以來這麼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小銜接班有必要嗎?面對良莠不齊的銜接班,家長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