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週君

    5G領域,選擇的標準就是世界的標準,也就是說全世界的5G技術標準將遵循華為的這個方案,

  • 2 # 芬達哥

    5G是指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訊標準,是4G的升級和延伸,到目前為止5G還處於研發階段。國內外有很多的通訊企業、運營商和院校等組織在對5G通訊技術進行研究,國內的主要推動者是華為和中國移動。總體來看,在5G標準定製上華為並沒有完全主導,最多算和高通平分秋色。中國通訊企業要徹底超越高通不少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持續不斷的加大研發投入。

    不過就這一次而言,華為做得確實很棒,中國通訊廠商們也足夠給力,這才能夠推動極化碼進入5G標準。這顯然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因為這已經打破了高通的壟斷地位,八哥也期待未來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廠商能夠給中國的消費者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 3 # 妖風終於開評論了

    這的確是中國公司第一次進入到基礎通訊框架協議領域,不過類似“中國標準戰勝了美國標準、中國拿下 5G 時代霸主之位”的說法,顯然有些誇大其詞。

    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在 10 月份召開的會議上,高通主導的 LDPC 碼戰勝了 Turbo 碼和 Polar 碼,被確定為 5G 中長碼編碼方案。所以,這次的 5G 短碼塊之爭已經是 5G 標準的第二次較量。在 LDPC 碼已經先贏一局的情況下,Polar 碼這次算是力挽狂瀾。

    編碼和調製是無線通訊技術中最核心的部分,而通道編解碼在基礎通訊框架中位於物理層位置,涉及到網路覆蓋和傳輸速率的提升。

    這次 3GPP 確定了華為主導的 Polar 碼作為控制通道的編碼方案,高通主導的 LDPC 碼作為資料通道的編碼方案。壟斷 3G/4G 時代的 Turbo2.0 編碼由於支持者少,很可能會退出。

    需要說明的是,3GPP 定義了 5G 的三大場景:增強型移動寬頻 eMBB、大連線物聯網 mMTC 和超可靠低時延通訊 uRLLC,Polar 碼暫時拿下的是 eMBB 場景。

    不過根據華為的實際測試,Polar 碼可以同時滿足超高速率、低時延、大連線的場景需求,使現有蜂窩網路的頻譜效率提升 10%,與毫米波結合達到 27Gbps 的速率。

    聽起來很厲害,份量也不小 ,但是 Polar 碼只是 5G 標準的一部分,還不能稱為中國製定 5G 技術標準,接下來還有很多環節(例如幀結構、波形和多址等 ),只能說華為主導的 Polar 碼成為 5G 標準的重要角色。

    那麼,為什麼說 Polar 碼對於華為和中國來說很重要呢?

    在通訊技術領域,誰掌握了標準技術就擁有了話語權。30 年前,高通把軍用的 CDMA 技術用在了民用通訊,推出 IS-95 標準,成為與歐洲的 GSM 競爭的第二代移動通訊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2G 時代。

    2G 時代 GSM 取得了勝利,但高通主導的 Viterbi 譯碼演算法讓業界相信 CDMA 代表了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方向。到了 3G 時代,WCDMA、CDMA 2000 和 TD-SCDMA 都採用了 CDMA 技術。現在高通的絕大部分利潤也是來自基於 CDMA 的專利授權。

    中國雖然自主研發了 TD-SCDMA,但是技術上還是不能和它相提並論。即便到了 4G 時代,中國 TD-LTE 有了一定突破,但是核心長碼編碼 Turbo 碼和短碼咬尾卷積碼都不是中國原創的技術,導致高通動不動就控告中國公司侵權,索取額外專利費。

    高通向來不屑 3GPP,對 3GPP 的參與也很消極,當年自己組建 3GPP2 組織就是個很好的例證。所以高通提前部署 5G 和推動相關編碼,那時 3GPP 也干涉不了,美國的運營商也已經早一步開始 5G 測試。

    Verizon 今年初就宣佈,年底前進入 5G 預商用化因素測試階段,爭取 2017 年實現商用化,編碼採用的就是高通主導的 LDPC 方案。

    根據總體的部署,中國的 5G 基礎研發試驗在 2016 年- 2018 年進行,分為關鍵技術試驗、技術方案驗證和系統驗證三個階段,預計 2020 年啟動商用。在 5G 研發中捲入了多個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 IMT-2020 (5G) 推進組,某種程度上不排除戰略上的制衡。

    和 3G/4G 時代多個標準並存不同,5G 可能實現全球統一標準。標準中的話語權必然要爭,這就要看在各個環節參與的程度,而更多技術被 5G 標準使用,也會讓企業擁有更多的專利儲備,尤其是在手機方面。一旦標準實施了,專利被侵權就可以主張收費。

  • 4 # 5G通訊

    華為率先開啟5G時代,蘋果三星只能望其項背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蘋果公司新發布的iPhone 8和iPhone X的時候,有一條訊息卻足以讓整個通訊行業為之振奮:德國電信聯手華為開啟了歐洲的首個5G連線!據稱,這次在柏林市中心網路上的5G連線,實現了2G位元/秒的下行速度。無論是在連線速度還是延遲方面,德國電信給出的資料都大大超越了現在最先進的4G網路。

    據報道,此次德國電信聯手華為在現有商用網路中成功部署基於最新3GPP標準的5G新空口連線,兩家公司期待在2017年10月12日柏林5G體驗日,展示更多的技術突破及創新應用,而華為 Mate 10更有望成為全球首個支援5G的手機。原本中國迅速崛起的中國產手機已經讓三星蘋果捏了一把汗,手機能否上馬5G網路成為新亮點的問題還沒有答案,華為此刻在5G網路部署上邁出重要一步,這更是讓蘋果三星雪上加霜。

    在這個科技迅速進步的時代,通訊技術的發展十年一次滄海桑田。從模擬網路進入2G時代、到3G網路的普及,再到4G時代的興起。如今,我們即將迎來5G萬物互聯大時代。整個產業鏈都知道只有在5G大空視窗期搶佔先機,才能在5G到來時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而在5G的道路上華為再次領跑,讓曾一直在國際通訊技術落後的中國實現彎道超車,打破了歐美國家長達20年的國際通訊技術大封鎖,核心技術不再由西方主導。

    5G網路,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5G網路作為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其最高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這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整部超高畫質電影可在1秒之內下載完成,而多樣化的需求更是加快了5G時代的到來,整個產業鏈都積極部署5G,期待著5G時代萬物互聯的大社會。

    然而,5G時代的到來,對產業鏈的要求又是怎樣的呢?大規模的商用還有什麼問題要解決呢? 5G時代的資料吞吐量,可能會比4G提升千倍之多,基站可能會越來越小,而且會非常密集,而干擾的問題就會更加嚴重。對於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案似乎業界也無法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

    2G清頻退網給5G讓路?

    此前,關於5G基站頻率過低以及2G該不該清頻退網給5G讓路之事一直有爭論。眾所周知,2G是中國最早建設的行動通訊網路,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能夠進行窄帶資料通訊。雖然傳輸速度很慢,但是已經能夠體驗語音通話、文字簡訊以及手機上網。其中三大運營商中的中國移動對2G的建設最為全面,基本實現了全國覆蓋。相對來說,在一些偏遠地區或是訊號覆蓋差的城市角落,3G、4G語音通話並不能滿足需求,2G網路相對更穩定一些。

    但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2G註定要和我們告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頻譜資源的使用最大化,也能讓5G在網路建設上有更多的選擇。但5Giii認為,清退2G網路的時候,只有保證2G使用者的全面轉移,並且要加快對於4G高畫質語音通話業務的推進,才能為5G的到來鋪路。

    5G加快萬物互聯時代到來?

    5G時代催生了智慧家居、智慧穿戴、遠端醫療、智慧城市等概念,其帶動的晶片、電子元器件、智慧硬體以及相關軟體的產值也將不可估量。然而,在技術創新推動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伴隨著時代車輪下的“犧牲品”。

    當5G正式投入商用,那原本的基站是否會被淘汰?研發、裝置升級等帶來的費用需要使用者承擔多少?當5G時代來臨,1秒鐘就能夠下載一部高畫質電影,那WiFi還有何用?無線路由器等一系列的廠商是否要面臨倒閉呢?當智慧家電開始普及、當無人汽車投入使用、當機器人能夠“工作”,也勢必會對傳統企業的運營以及城市人口的就業產生衝擊。傳統企業將面臨刮骨療傷般的轉型與變革,如果現在依然坐以待斃,那隻能是為時代所淘汰。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已競相展開5G網路技術開發,中國和歐盟都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研發力量,而中國也將在2020年實現5G網路的大規模商用,相信在不久之後,5G時代即將為我們開啟一個嶄新的通訊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制奶茶有啥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