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騎單車的男孩0
-
2 # 紅黑聖西羅
麻雀、黃鶯、燕子、丹頂鶴、喜鵲、鴿子、鷹、金絲雀 、隼、鴕鳥、火烈鳥、烏鴉、白頭翁、翠鳥、企鵝、蜂鳥、杜鵑、畫眉、鸚鵡、、禿鷲、翠鳥、斑鳩、黃鸝……
-
3 # 大魚理財
這個應該是分割槽域的吧,南方北方就不一樣,本人座標西北三線城市,就說說我身邊常見的,麻雀,喜鵲,烏鴉,鷂子,斑鳩,燕子,啄木鳥,蒼鷹,禿鷲,大雁,野鴨,野雞,野鴿子,山雀,紅嘴鷗,白鷺等等,有些叫不上名字的就不說了。
-
4 # 窺見生靈之美
中國幅員遼闊,跨越動物地理分割槽中的古北界和東洋界,各地常見的鳥類自然有所差別,筆者以家鄉貴陽市為例,介紹幾種在這個城市裡十分常見鳥類,興許它們在周邊省區甚至是整個南方城鎮環境也都較為常見。
①黃臀鵯(Pycnonotus xanthorrhous)
鵯科鵯屬的鳥類如白頭鵯、白喉紅臀鵯、紅耳鵯等,在中國南方都還算常見,不過在貴陽,最為常見的要數黃臀鵯。這種鳥兒很好辨認,它的額頭和頭頂黑色,頭頂還有一點不是很明顯的羽冠,耳羽呈灰褐或棕褐色,背呈土褐色或褐色,頦和喉呈白色,腹部灰白色,尾下覆羽,也就是尾巴下面臀部的區域的羽毛,呈明顯的黃色,這便是它名字的由來。
(↑黃臀鵯)
黃臀鵯主要以果實、種子為食,在收穫的夏末和秋季,常常看見一群群黃臀鵯聚集在老小區的枇杷等果樹上啄食。除了植物性食物,它也吃一些昆蟲。而在幼鳥時期,黃臀鵯幾乎只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因此在育雛期間,可以見到成鳥大量捕捉昆蟲,其實並不是它自己吃了。
(↑黃臀鵯)
②白鶺鴒(Motacilla alba)
白鶺鴒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是一種看上去十分小巧纖細的鳥兒,黑白灰配色、敏捷的身姿讓人很難認錯,尤其是當它停留在平面上走動時,上上下下不斷擺動的尾羽,一眼就可以辨別。白鶺鴒主要以昆蟲為食,雖然各種生境都能見到它,不過它似乎特別喜歡在水塘、河流等水體附近出沒。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白鶺鴒亞種眾多,不同的亞種黑白灰三色的配比多有不同,見到了可別認不出來哦。
(↑白鶺鴒)
鴉科的三種“鵲”在中國許多城市裡也是十分常見的鳥類,它們體型相似,區別在於喜鵲是具有光澤的黑色與白色配色,而灰喜鵲大部分割槽域呈灰色,僅頭頂為黑色,尾羽和部分初級飛羽呈淡藍色,而紅嘴藍鵲頭頸黑色,全身其他區域為藍紫色或藍灰色,嘴部是鮮豔的大紅色。
(↑喜鵲)
(↑灰喜鵲)
(↑紅嘴藍鵲)
這三種鳥兒習性雷同,群居且兇猛,雖然常被認為是吉祥喜慶的象徵,但它們卻實實在在是鳥中惡霸,攻擊性極強,為了保護領地,甚至不懼與鷹隼等猛禽群毆。它們食性較雜,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和穀物,甚至可以攻擊其他小鳥、蜥蜴、蛙等較大的脊椎動物。
④小鷿鷈(pì tī)(Tachybaptus ruficollis)
小鷿鷈分佈在中國東部南部大部分地區,它的體型很小,大約25到30釐米長,是鷿鷈科裡最小的鳥類。在貴陽市近郊的水域,尤其花溪河,常常能見到一兩隻小鷿鷈在水面緩緩的遊著,突然一個猛子扎進了水裡,不一會兒邊有浮了上來,這是它們正在捕捉水中的魚蝦或是無脊椎動物。
(↑小鷿鷈)
⑤珠頸斑鳩(Streptopelia chinensis)
珠頸斑鳩在中國南方和華北都有分佈,在城市中也常見到。這種鳥兒最搞笑的地方在於總是胡亂找個地方做窩,常常能在報紙或網路上見到一隻鳥兒在煤氣表、晾曬的衣服裡、花盆裡、窗臺上搭窩的報道,遇到這種情況,多數時候都是珠頸斑鳩來了。雖然它在我們生活區域內搭窩可能對我們多有不便,不過能夠親眼見證它們產卵育雛,相信也是很有趣的。下次如果有珠頸斑鳩到你家作窩,如果已經來不及阻止了,千萬別打擾它們,讓它們靜靜的完成小鳥的撫育也是不錯的呢。
(↑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隸屬於鴿形目鳩鴿科,和我們常見的家鴿是親戚,從它們的體型和叫聲相信大家也很容易能夠看出來。珠頸斑鳩最典型的特徵在於,它雖然通體呈不同的灰色,但在後勁有一塊區域的羽毛呈黑色,密佈白色的圓形斑點,如同“珍珠”散佈,這邊是它“珠頸”名字的由來。和鴿子一樣,它愛吃顆粒狀的植物種子,如草籽、穀物、豆類等,偶爾也吃昆蟲。
(↑在各種奇怪的地方做窩的珠頸斑鳩)
-
5 # 小葉叔叔的鳥袋
作為一名鳥類愛好者,多次被這些美麗所震撼,被每一位懷著一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對大千世界的好奇之心,以及對發現美的探索之心的人們所感動。
小葉叔叔今天給大家介紹周圍常見的10種漂亮鳥兒(基本全國都有分佈)。在回家、上班、旅行、約會、四處遊蕩的路上,多留心觀察,就可以和這些鳥兒來個真實的偶遇。
1. 紅嘴藍鵲(Urocissa erythrorhyncha)
圖片:
http://birdnet.cn
紅嘴藍鵲,身披一身藍色羽毛,有一條非常長的尾巴,嘴巴紅色。智商非常高的一個類群,雜食性,不要被它靚麗外表欺騙,這鳥極其兇悍,小葉叔叔在陝西洋縣曾見到3只紅嘴藍鵲輪流進攻一條長1m 左右的蛇,最後捕獲成功。
出沒地點:城市公園林子,鄉村農田與林子邊緣,居民區。
北京為例:北京林業大學校園,北大校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圓明園。
2. 棕頭鴉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
一身棕色,圓乎乎的腦袋,小巧的嘴巴,非常害羞的小萌鳥。這也是小葉叔叔最喜愛的一種鳥兒,因為和這傢伙發生過一次親密接觸,有一次在山裡開展野外工作,一隻棕頭鴉雀撞我頭上,然後摔暈在手裡,呆滯了30s,看了我5s之後立即飛走。原來這小傢伙有時候過馬路也不看“紅燈”。
出沒地點:城市公園灌叢和溼地,以及山區林地,鄉村農田與林子邊緣。
北京為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圓明園,北大校園。
3. 戴勝(Upupa epops)
圖片:
http://dp.pconline.com.cn
長相非常獨特的鳥,頭上有冠,身披條格衫,戴勝名字由來與古代女性的一種華麗頭飾—“華勝”有關,這鳥就像戴上了“華勝”。看上去非常美麗的小鳥,其實很不講究衛生,巢裡非常臭,所以有俗稱“臭姑姑”。
出沒地點:常見於城市和鄉村開闊的草地和林緣。
北京為例:圓明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4. 普通翠鳥(Alcedo atthis)
這張大嘴天生就是用來抓魚的。印象最深的是小學課本中的描述:“披著淺綠色的外衣,小巧玲瓏,又尖又長的嘴,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它的窩很特別,在土洞裡。經常看到其蹲在溼地邊緣的石頭上。
出沒地點:城市公園和鄉村溼地,比如水塘,水庫,河流邊上。
北京為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圓明園,北大校園。
5. 北紅尾鴝(qu)(Phoenicurus auroreus)
圖片:
http://shandong.sdchina.com
這隻雄鳥腹部橙色,翅膀上兩道白斑,尾巴也是一搖一搖的。在森林,河谷,林緣和居民區很容易看到,抓蟲子功夫非常厲害。喜歡短距離飛行,飛起來也很優雅,比較害羞。
出沒地點:城市公園灌叢和林地,鄉村農田,林緣和居民區。
北京為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圓明園。
6. 鴛鴦(yuan yang)(Aix galericulata)
左:雄,右:雌
鴛鴦雄鳥非常豔麗,雌鳥眼睛邊上有一個月牙狀的白線。鴛鴦是古詩詞經常讚美的一種鳥兒,也是傳統文化中的“愛情鳥”,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一窩孩子很少是同一個“父親”的,這傢伙在樹上築巢。
出沒地點:城市和鄉村的溼地中,比如水塘、水庫、湖泊。
北京為例:北大校園,圓明園。
7. 灰頭綠啄木鳥(Picus canus)
圖片:
http://birdnet.cn
最為常見的一種啄木鳥,森林醫生,想不到我們周圍的啄木鳥還有這種綠色的吧,這傢伙叫聲非常響亮,經常把自己掛在樹幹上,到處都有。冬天也會經常到地面上找吃的,但是顯得非常笨拙。
出沒地點:城市和鄉村的大部分林地。
北京為例:北京林業大學校園,圓明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8. 白頭鵯(bei)(Pycnonotus sinensis)
圖片:
http://tupian.hudong.com
這是一種溫順的小鳥,經常被其他小鳥欺負,植食性為主,春天愛吃桃花的花瓣,也經常見其偷吃老農種的菜。原來主要分佈在南方,近十年來分佈區一直北擴,現在最北已經到了遼寧,適應力很強。喜歡在灌叢和高大的樹上吟唱。
出沒地點:城市和鄉村的大部分灌叢和林地,以及居民區附近。
北京為例:北京林業大學校園,圓明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9. 白鶺鴒(ji lin)(Motacilla alba)
圖片:
http://birdnet.cn
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提到的:“白頰的 ’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就是它,黑白相間,容易識別。白鶺鴒經常在農田地,水泥地上快速奔跑,尾巴一搖一搖的,飛行時像一個小波浪。
出沒地點:城市和鄉村的大部分開闊地,以及居民區附近。
北京為例:圓明園,北大校園。
10. 大山雀(Parus major)
圖片:
http://ctps.cn
白色的小臉頰,非常聰明的小鳥,學習能力非常強,在歐洲學會開牛奶蓋的“偷喝”牛奶的小傢伙就是它,經常在樹上唱歌,模仿能力也是很棒,經常模仿其他鳥兒的叫聲。
出沒地點:城市和鄉村的大部分林地,以及居民區附近
北京為例:圓明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買一本《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馬敬能主編)和一個簡單的雙筒望遠鏡,就可以開始觀察我們周圍的漂亮鳥兒啦,一起去發現生活更多的美。
-
6 # 手機使用者67788751867
我們遼寧這邊常見的鳥類:春天和秋天的候鳥如燕雀,繡眼,黃鶯,黃鸝,翠鳥,金翅鳥,串雞,青紅麻料,銅嘴,錫嘴,臘嘴,交嘴,叫天,百靈,蘇鳥,大小山雀,各種草鵐,草鶇,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回覆列表
最常見的是雀形目鳥類,又叫鳴禽,如麻雀、黃鶯、雲雀、夜鶯、柳鶯、喜鵲、烏鴉、琴鳥等,其次是一些中小型攀禽,如杜鵑、啄木鳥、戴勝、佛法僧、蜂虎、犀鳥、翠鳥等,還有一些陸禽,如斑鳩、原鴿、雉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