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江閱
-
2 # 手機使用者中國布衣
謝邀請,韓信的背水一戰跟項羽破釜沉舟之戰都是中國古代戰爭史的光輝典範。但二者不同,韓信用的是謀,但是韓信的謀有空間,也能變化時間不緊迫,甚至可以說揀了個便宜,陳餘如聽李佐車計謀,韓信此計還能用上嗎。項羽鉅鹿之戰靠的是勇猛,而對手是身經百戰的秦國上將章邯王離武涉輩。而項羽是副將,在主將宋義在途中逗遛四十餘天不前進去解趙國之圍,項羽恕斬宋義,急速進軍時渡河後持三日糧,爾後砸鍋沉船,以示決不回還,抱必死一戰,三軍計程車氣高漲,再加古代戰爭冷兵器時代,主將勇猛是戰役的主因,項羽之猛將章邯王離三戰打的落花流水,最後投降。項羽的破釜沉舟的決心士氣勇猛創造的奇蹟是可圈可點的,決非韓信背水一戰可比。
-
3 # 蘇沉船
【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戰】兩句成語都是被後人過度謠傳,形成了跟史實有差異的意思,如果過分糾正這句成語,更會對鉅鹿之戰和井徑之戰的真實過程進行扭曲。
項羽破釜沉舟的前提是先派英布過河做試探性攻擊,併成功取得戰果,在理解秦軍佈局以後,才下令破釜沉舟,全軍過河。項羽的作戰不是純粹的血勇,而是找到秦軍甬道,阻斷王離、章邯二軍,致使王離孤立,再利用背部的陳餘、張敖、臧荼,鉅鹿的張耳,東部的齊軍,對王離軍形成反包圍,一舉吞掉王離的長城秦軍。
項羽能成功的前提是諸侯聯合整體兵力本就不遜於秦軍,只是戰鬥初期階段時,除了項羽沒人敢參與主攻。並非大多數訛傳那樣,項羽憑著五萬人的血勇,殲滅了王離二十萬大軍,以五萬對二十萬只能做到擊潰,絕做不到全殲。項羽在戰前顯然有過詳細的部署。
韓信在井徑之戰同樣也有詳細的佈局,韓信和曹參攻下代國後轉攻趙國,劉邦曾率軍北攻邯鄲,對趙國南部進行牽制。李牧的孫子李左車對局勢分析的很明白,韓信軍計程車氣銳不可當,這樣狀態的部隊在後世軍事中就稱為背水之勢。趙軍應該借用井陘之道阻攔韓信,再以奇兵三萬偷襲韓信的輜重,打得韓信前後難以相顧。
韓信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被採納,才制定下破趙的計策。先派一萬部隊以背水列陣之勢引誘陳餘出戰,分輕兵二千埋伏在趙軍側翼。
這是在《孫子兵法》中提到的:“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韓信背水作戰的地點是他選擇的主場,肯定經過防禦部屬,前軍一旦敗退返回到營地,下令拼命作戰即可,這樣就不止佔有地利的優勢也有士氣的優勢,再透過二千奇兵干擾陳餘後方,瓦解趙軍士氣,用不可為勝的形勢將敵人擊敗。
韓信所選擇的作戰地點雖還算平坦,可井徑道終究是位於太行山之間的要道,趙軍沒法完全利用二十萬大軍的優勢對韓信進行攻擊,所以趙軍對韓信的進攻只能是一堆一堆往前送,時間一長就失去了士氣。
《孫子兵法》還有一篇九地篇,說的是軍隊處於不同形勢所發揮戰鬥力的差異。軍隊深入敵境太淺,士兵的戰鬥意志就不專心,容易潰敗逃走。只有顯示士兵無路可走,只能以作戰取勝才能激勵軍隊的鬥志。是故:“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進入死地作戰是《孫子兵法》成書以來的一種軍事常識,並說不上是項羽獨有的作戰思路。而韓信和項羽讓部隊投入死地作戰的前提,都有過精密的部署,以瓦解敵人計程車氣,加強自己的優勢,都不是純粹的透過士兵鬥志去戰勝敵人。
項羽、韓信的戰術思路還符合《孫子兵法》所言:“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項羽在擊敗王離的長城秦軍後,面對章邯的秦軍仍然陷入僵持的局面,可見秦軍的正面戰鬥力非常強悍。項羽若不是使用謀略轉換雙方優劣,實沒法擊敗王離。
帶兵打仗不能只靠兵書上的理論,可是歷來能在著名戰役中取勝的名將,所使用的戰術多與兵書的理論暗合。
-
4 # 蟬大俠
破釜沉舟發生於秦末,當時秦朝名將章邯攜滅陳勝、殺項梁之威,以大軍圍困趙王於鉅鹿。反秦統一戰線的各諸侯國發兵救趙,卻不敢與秦軍交鋒。此時楚帥項羽挺身而出,在派出前鋒試探虛實後,即率全軍渡過漳水,過河後他下令破釜沉舟,每人只帶三天口糧奔赴鉅鹿。
接下來的鉅鹿之戰,楚軍抱有必死之心,作戰更加勇猛頑強,項羽也採取了襲擊糧道、分割敵軍的正確戰術,再加上部分秦軍被諸侯軍牽制,因此項羽完勝,以五萬楚軍擊潰二十萬秦軍。
可見,破釜沉舟對提升士氣固然重要,但取勝的關鍵仍在於秦軍和諸侯聯軍勢均力敵的態勢,以及楚軍本身的戰力、項羽的臨場指揮能力。
相比之下,韓信的背水一戰難度就大多了。楚漢僵持之際,韓信帶著三萬新兵去打趙國,趙國出動二十萬大軍迎戰。此戰漢軍處於明顯劣勢,甚至可以說,取勝的希望極其渺茫,但好在漢軍主帥是韓信,他做出了一系列正確的戰術部署。
首先,韓信派人打探趙軍訊息,得知主帥陳餘不聽李左車的建議,拒絕派三萬人去抄漢軍後路,而是堅持正面決戰。確認了這一情報的可靠性後,韓信才率軍透過狹窄的井陘口,與趙軍對陣。
決戰前夜,韓信派兩千騎兵每人帶一面紅旗,提前到附近的山上埋伏。天亮前,他將全軍一分為二,其中一萬人背水列陣,這一明顯違背兵法的陣型引發趙軍嘲笑。天亮後,韓信親率剩下的人馬主動出擊趙軍,但這其實是一個誘餌。所以兩軍戰不多時,韓信就下令撤退,沿途丟棄旗鼓,此時陳餘已有輕敵之心,所以下令全軍出營追擊漢軍。
韓信率軍退回水邊陣地,此時漢軍已無退路,所以人人拼死作戰,以一當十,趙軍一時無法取勝。這個時候,早先埋伏在山上的兩千騎兵下山衝進趙軍營寨,拔下趙軍旗幟,換成漢軍旗幟。趙軍吃不下水邊的漢軍,回頭一看,媽呀,大本營被漢軍奪了,頓時軍心大亂。漢軍前後夾擊,全殲趙軍,殺死主帥陳餘,活捉李左車。
可見,無論從戰前形勢、戰術設計、戰鬥過程來說,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戰完全不一樣。前者的實質是一場精彩的戰前動員,項羽用了一個最極端化的行動,大大增強了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而後者則是韓信設計的戰術組合中的一個關鍵環節。項羽是勇猛強悍的“戰神”,頭號戰神!韓信是用兵如神的“兵仙”,唯一的兵仙!
-
5 # 蝸牛篆圈
"背水一戰"與"破釜沉舟"兩個典故,分別出自於公元前204年5萬韓信軍戰20萬趙軍的井陘之戰和公元前10萬項羽軍戰30萬秦章邯軍的鉅鹿之戰。 從作戰時間,交戰雙方看倒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從戰法運用上看如出一轍。
孫子曰:"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背水一戰和破釜沉舟其實就是一種最基礎的軍事心理戰的極致運用。
"投之亡地","陷之死地","登高而去其梯",將部隊置於無路可走的絕境之中,部隊則會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全力以赴的為生存而戰,以死求生,"不得以則鬥",鬥則"攜手如一人""士人盡力",從而實現自己的作戰意圖。
除此之外,要想達到"士人盡力"的理想狀態,作為指揮者還需要有明確的作戰目標,所要達成的作戰目的,戰前周密的部署,高超的駕馭戰爭的指揮藝術和能力。
項羽,韓信兩位高明的軍事統帥更是深諳此道,把所有作戰元素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創下千古流傳的經典戰例。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想必題主在讀史之餘還會勤于思考。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二人用了各自的方法,達到了相同的效果,也就是使軍隊士氣大增。古人云“夫戰者,勇氣也”,軍隊士氣高,從而令他們各自的軍隊以少勝多。但我並不認為背水一戰的戰術思維是借鑑的就是破釜沉舟這一戰的經驗,因為他們的戰術思維出發點不同,一個在“勇”,一個在“謀”。
“破釜沉舟”的背景是在鉅鹿之戰。鉅鹿之戰的起因是秦國攻趙,各路諸侯前來救援。但起義軍各派勢力想的都是作壁上觀,誰也不想消耗自己的部隊。這時,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而要做“萬人敵”的項羽有足夠的動力與章邯決一死戰,一是報殺項梁之仇,而是項羽殺了宋義,此時他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不然等待他的也許不是馬革,而是處斬令了。“破釜沉舟”實際上也是項羽個人處境的寫照,他已經沒有退路,只能憑勇氣前進,並且帶著他的軍隊一鼓作氣,迎戰秦軍。所以項羽“破釜沉舟”是一個“勇”字。
“背水一戰”的背景是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趙軍交戰。這一萬人只是韓信的先頭部隊,萬一打了敗仗,至少韓信是能逃出去的,畢竟旁邊有條河。況且韓信已經打探到了對方的策略,在這種情況下,他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優解,熟讀兵書的韓信想到了“‘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來應對。所以韓信“背水一戰”是一個“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