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屬於蟋蟀科,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種。儘管蛐蛐通稱蟋蟀,又叫促織,但是科學分類上他們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
鑑別特徵是蟈蟈一般是草綠色,不發亮;蟋蟀和蛐蛐黑褐色,油光發亮!
而蟈蟈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蟲。
1,蟈蟈
人稱“叫哥哥”,屬直翅目,螽斯科昆蟲。蟈蟈體長約4釐米,寬近1釐米,身體壯實,蟲體綠色,因產地不同,顏色深淡不一,一般在淡綠至深綠之間。頭部有黃褐色、細長呈絲狀的觸角,是其感覺器官之一。後足強健、大腹,善跳躍。生於原野草叢、矮林、灌木,平時隱藏於草中,或在植物莖杆上爬行、棲息、覓食。
2,蛐蛐:
屬於蟋蟀科,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種。也就是說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
3、紡織娘在鳴蟲中屬大型種類,體大,從頭到翅端可達50~70毫米,單翅長39~44毫米。體色有綠色或枯黃色兩種。頭相對較短,頭頂甚寬,顏面垂直。前胸背板前狹後寬,背面三條橫溝明顯。前翅寬闊,形似一片扁豆莢,前翅側緣通常具數條深褐色斑紡,其長虧過腹端,甚至超過後足股節端。後足甚長。雌蟲產卵瓣長,馬刀狀,略呈弧形向上彎曲。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臺灣省50種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鬥。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佔有雌性。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衝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知了
[解釋]蟬,因其叫的聲音象“知了”而得名。
蟬是一種半翅目昆蟲,中國就有一百二十種。一到夏天來臨,它就會站在樹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個沒完,聲音傳出很遠,也是因為它的叫聲音,而稱它為知了。
蟬是一種昆蟲,又稱“知了”。其種類較多,雄蟬的腹部有一個發聲器,能連續不斷地發出響亮的聲音;雌蟬雖然在腹部也有發聲器,但不能發出聲音。
幼蟲生活在土裡,吸食植物的根,在地下生活4年之後就會鑽出地面,風光一時。成蟲僅刺吸植物的汁。
蟬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和成蟲三個不同的時期。卵產在樹上,幼蟲生活在地下,成蟲又重新回到樹上。蟬在交配之後,雄蟬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蟬則開始進行產卵的任務,它用尖尖的產卵器,在樹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產四到八粒,一個枝條上,往往要刺出幾十個孔,然後雌蟬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卵在樹枝裡越冬,到第二年夏天,藉助Sunny的溫度,才孵化出幼蟲來。
全世界蟬的種類繁多,有3000多種,中國目前已知的有200種左右。在中國,土地遼闊,一年四季均有蟬鳴。春天有“春蟬”,鳴叫時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蟬”,鳴叫時大喊“熱死啦——熱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時有“秋蟬”,鳴叫時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蟬”,鳴叫時大喊“完了——完了”。
蛐蛐屬於蟋蟀科,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種。儘管蛐蛐通稱蟋蟀,又叫促織,但是科學分類上他們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
鑑別特徵是蟈蟈一般是草綠色,不發亮;蟋蟀和蛐蛐黑褐色,油光發亮!
而蟈蟈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蟲。
1,蟈蟈
人稱“叫哥哥”,屬直翅目,螽斯科昆蟲。蟈蟈體長約4釐米,寬近1釐米,身體壯實,蟲體綠色,因產地不同,顏色深淡不一,一般在淡綠至深綠之間。頭部有黃褐色、細長呈絲狀的觸角,是其感覺器官之一。後足強健、大腹,善跳躍。生於原野草叢、矮林、灌木,平時隱藏於草中,或在植物莖杆上爬行、棲息、覓食。
2,蛐蛐:
屬於蟋蟀科,但是僅僅是其中的一種。也就是說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
3、紡織娘在鳴蟲中屬大型種類,體大,從頭到翅端可達50~70毫米,單翅長39~44毫米。體色有綠色或枯黃色兩種。頭相對較短,頭頂甚寬,顏面垂直。前胸背板前狹後寬,背面三條橫溝明顯。前翅寬闊,形似一片扁豆莢,前翅側緣通常具數條深褐色斑紡,其長虧過腹端,甚至超過後足股節端。後足甚長。雌蟲產卵瓣長,馬刀狀,略呈弧形向上彎曲。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臺灣省50種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鬥。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佔有雌性。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衝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知了
[解釋]蟬,因其叫的聲音象“知了”而得名。
蟬是一種半翅目昆蟲,中國就有一百二十種。一到夏天來臨,它就會站在樹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個沒完,聲音傳出很遠,也是因為它的叫聲音,而稱它為知了。
蟬是一種昆蟲,又稱“知了”。其種類較多,雄蟬的腹部有一個發聲器,能連續不斷地發出響亮的聲音;雌蟬雖然在腹部也有發聲器,但不能發出聲音。
幼蟲生活在土裡,吸食植物的根,在地下生活4年之後就會鑽出地面,風光一時。成蟲僅刺吸植物的汁。
蟬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和成蟲三個不同的時期。卵產在樹上,幼蟲生活在地下,成蟲又重新回到樹上。蟬在交配之後,雄蟬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蟬則開始進行產卵的任務,它用尖尖的產卵器,在樹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產四到八粒,一個枝條上,往往要刺出幾十個孔,然後雌蟬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卵在樹枝裡越冬,到第二年夏天,藉助Sunny的溫度,才孵化出幼蟲來。
全世界蟬的種類繁多,有3000多種,中國目前已知的有200種左右。在中國,土地遼闊,一年四季均有蟬鳴。春天有“春蟬”,鳴叫時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蟬”,鳴叫時大喊“熱死啦——熱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時有“秋蟬”,鳴叫時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蟬”,鳴叫時大喊“完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