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魁哥說歷史
-
2 # 韶華傾夢
劉備聲稱斬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以劉備知人善用的本事,是否說明張郃真的比夏侯淵要強十倍?嘿,這其實不然,如果你能夠把當時的情況仔細地對比一下的話,劉備是在和諸葛亮唱雙簧呢!請看下面兩段對話。
第一段話:
背景:黃忠於天蕩山戰勝了張郃,正準備去定軍山對戰夏侯淵。
孔明:“漢升雖勇,爭奈年老,恐非張郃對手。”
忠白髮倒豎:"某雖老,兩臂尚開三石之弓,渾身還有千斤之力,豈不足敵張郃匹夫耶!"
黃忠取勝之後。
孔明:“老將軍雖然英勇,然夏侯淵非張郃之比也。淵深通韜略,善曉兵機,曹操倚之為西涼藩蔽... ...今將軍雖勝張郃,未卜能勝夏侯淵。”
忠奮然:“吾今並不用副將,只將本部兵三千人去,立斬夏侯淵首級。”
第二段話:
背景:黃忠在定軍山斬了夏侯淵之後,又準備去攻打漢中的張郃。
玄德曰:“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郃?若斬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也。”
忠奮然:“吾願往斬之。”
諸葛亮和劉備都是知兵之人,也是善於提升士氣的人。從上面的這兩段話中,不難發現,無論是諸葛亮說夏侯淵非張郃之比也好,還是劉備說張郃遠勝夏侯淵十倍也好,都只有一個目的——激將。
從黃忠最後的戰績來看,很顯然,諸葛亮和劉備的激將都成功了。畢竟,黃忠實在是一個很容易被激將成功的武將。因為黃忠在跟隨劉表的時候,已經蹉跎了大半生,而到了劉備帳下之後,才有了用武之地。所以,黃忠很珍惜劉備給自己的機會。也因此,無論是入川作戰,還是漢中作戰,黃忠都是十分積極,想要立下功勞。
但可惜的是,在劉備伐吳,也就是夷陵之戰的這一段時間,劉備激將黃忠,使得黃忠奮然殺敵之後,被東吳將領潘璋等人埋伏,最後被馬忠所殺(演義)。
至於張郃和夏侯淵這兩位曹魏名將,他們在軍事謀略方面各有春秋。張郃善處營陳,能夠根據戰勢地形來安營下寨,且隨機應變極強。無論是前期白狼山之戰,大破烏桓;亦或是在諸葛亮北伐時對蜀漢的防禦,等等。這些都在說明張郃的軍事能力之強。
而夏侯淵也不差,從夏侯淵帶兵跟隨曹操始,他屢戰屢勝,特別擅長打閃擊戰,為曹操的勢力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只可惜的是,在定軍山之戰中,夏侯淵缺少一個謀士,沒有能夠及時發現黃忠和發正的疲敵之計,最後被黃忠奇襲所敗。
所以說,劉備聲稱斬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以當時的環境來看,這只不過是劉備為了激將黃忠而已。
-
3 # 一半秋色
定軍山之戰,是劉備打得為數不多的一場大勝仗,而起到最為關鍵作用的是老將黃忠。
黃忠,寶刀不老,一鳴驚人,一出馬就殺了曹操非常倚重的大將夏侯淵,夏侯淵是曹操本家兄弟,情同手足。
曹操聽說夏侯淵死了,立馬第一時間殺了過來,不過,夏侯淵一死,對曹軍計程車氣打擊極大,人心思歸,就算曹操親自指揮,仍舊不能擺脫頹勢。
雙方僵持了幾個月,又遭遇連日陰雨,而戰事未有任何進展,曹操心灰意冷,晚上喝了點酒,又吃了半隻雞,下屬過來問曹操有何指令?
曹操醉醺醺地說:“雞肋,雞肋!”,之後就撤退了,大軍開拔之前,曹操還殺了自以為是的楊修,誰讓他隨便揣摩領導意思的。
可以說,夏侯淵之死,對曹操觸動極大,曹操覺得,劉備羽翼豐滿了,再也不是織蓆販履的劉備了,再也不是見勢不妙就開溜的劉備了,他變得強大了。
曹操對劉備心生畏懼之心,又擔心後院起火,這才撤退了,倘若夏侯淵不死,憑曹操堅韌不拔的個性,說不定繼續與劉備死磕下去,如此一來,誰是最後的勝利者還說不準呢!
所以,夏侯淵死了,幫了劉備大忙。然而夏侯淵死的時候,劉備卻說了這樣一句話:
“夏侯淵雖然是統帥,但是個庸才,要是殺了張郃就好了,他的才能勝過夏侯淵十倍。”
劉備說這話的時候,黃忠恰好在一邊,他雖然嘴上不敢說,但心裡一直在罵娘,“就你劉備能,你去殺一個夏侯淵給我看看!”
劉備為何說張郃勝過夏侯淵十倍,張郃真的這麼強嗎?
是的!
在三國前半段,張郃似乎並不出眾,因為彼時人才如雲,如過江之卿,關羽、張飛、呂布、照應、徐晃、許褚、典韋等等,張郃比不過他們,所以顯不出來他。
可張郃有個突出優點,那就是壽命長,等關羽、張飛、馬超等都死了,可他還健在,依舊活蹦亂跳的,十分精神來著。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給諸葛亮重創的就是張郃。街亭之戰,張郃與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對飈,一個老江湖,一個菜鳥,勝負顯而易見。
後來的三次北伐,次次都有張郃的身影,讓蜀軍吃盡了苦頭。
第四次北伐,諸葛亮敗退,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張郃苦勸,不能追,“歸軍勿追”,可司馬懿仍舊下了死命令,讓張郃追,結果張郃誤中了埋伏,被箭矢射死了。
司馬懿害死了張郃。
-
4 # 不沉的經遠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準確,劉備並沒有認為張郃勝過了夏侯淵。
在《三國演義》裡黃忠定軍山斬殺了夏侯淵以後,劉備加封黃忠為徵西大將軍,設宴慶祝。此時牙將張著前來報告,曹操親自率二十萬大軍前來為夏侯淵報仇,還命張郃把糧草從米倉山運到漢水邊的北山腳下。
諸葛亮向劉備建議派人突襲北山,去燒了曹操的糧草,以挫曹軍銳氣。剛剛立功的黃忠立刻站出來請命去北山劫糧,劉備這個時候說了一句夏侯淵不如張郃,如果能斬張郃,勝過夏侯淵十倍。
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郃?若斬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也。
羅貫中這麼寫倒不是隨意編造,在《魏略》中也確實提到夏侯淵雖然是都督,但是劉備卻忌憚張郃而輕視夏侯淵。黃忠殺死夏侯淵以後,劉備說殺夏侯淵有什麼用。
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及殺淵,備曰:“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
不過演義裡劉備這麼說僅僅是為了用激將法而已,因為就在此前定軍山之戰前,黃忠在葭萌關、天蕩山兩戰中連續兩次擊敗了張郃。再加上之前張飛也屢次在閬中、宕渠、瓦口關擊敗張郃,還被殺了一個全軍覆沒,絲毫看不出張郃比夏侯淵強在哪裡。
而且黃忠請命去攻打定軍山時,諸葛亮還說夏侯淵“深通韜略,善曉兵機”,曹操依為臂膀,頗有將才,先後鎮守長安和漢中,不是張郃可以比的,擔心黃忠不是他的對手。
今將軍雖勝張郃,未卜能勝夏侯淵。
夏侯淵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從“深通韜略,善曉兵機”的將才變成了“一勇夫耳”,前後評價的差距變化這麼大,顯然不可能是他真的在短時間內就有這麼大的退步。所以這話純粹是劉備和諸葛亮為了激一激黃忠,故意這麼說的,並非真的認為張郃比夏侯淵強。
正史上劉備同樣更看重夏侯淵實際上在正史上,劉備也並不像《魏略》說的那樣忌憚張郃。他親征漢中時,第一戰就選擇進攻張郃駐守的廣石。
而在定軍山之戰中,夏侯淵和張郃分別守南圍和東圍,劉備再次選擇張郃為突破口,首先攻擊東圍。張郃難以支撐,向夏侯淵求援,夏侯淵分兵一半趕來救援。劉備趁機派黃忠突擊夏侯淵,將他斬殺。
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劉備兩次作戰都首選張郃作為攻擊目標,很明顯是把張郃當成了軟柿子。如果真的忌憚張郃,不可能如此。所以《魏略》說劉備“憚郃而易淵”並不準確。
-
5 # 靜夜思160519196
夏侯淵是帥,張郃是將。職能上,夏侯淵是統籌全域性,坐鎮指揮;張郃是身在前線,衝鋒陷陣。夏侯淵這個“帥”一死,三軍士氣一下子就降到冰點。有人說張郃老是打敗仗,戰力肯定很差勁。其實不然,《三國志》裡說張郃“善巧變”,就是說張郃打仗不是一根筋是懂得變通,懂得取捨,根據戰場情況做出相應的判斷。這種性格體現在戰例中,經常吃敗仗也就不可避免,但這絲毫不會掩蓋張郃的名將星光。《三國演義》裡面提到張郃在長坂坡遇到趙雲,趙雲與張郃交鋒十合,並不戀戰,奪路而走。能讓趙雲不敢戀戰,可見張郃戰力。
-
6 # 星下靜思
劉備為了取得漢中,幾乎是盡出益州之兵,勢在必得。魏將夏侯淵在無援兵的情況下,依託漢中的財力物力抵禦劉備一年之久,表現出了強勁的戰鬥力。在蜀漢謀士法正的謀劃下,在定軍山西設下埋伏,在夏侯淵再次身先士卒修理鹿角時,被埋伏已久的黃忠突然出擊,斬殺了夏侯淵。斬殺了曹軍主帥,劉備卻並沒多高興,認為斬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劉備這麼忌憚張郃,夏侯淵與他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呢?
張郃劇照
劉備比較瞭解張郃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之後,逃到袁紹處避難,就在他依附袁紹的這段時間裡,他認識了張郃。而這時的張郃,已與高覽、淳于瓊等俱為“世之名將”。劉備初次領教張郃的軍事謀劃能力,是在曹操烏巢劫糧時。
曹操率兵在烏巢燒了袁紹的糧食,並把淳于瓊割去耳鼻手指為侮辱。此時,袁紹最為信任的謀士郭圖認為,曹操率軍去劫烏巢,其大寨必然空虛,建議袁紹派軍攻打曹操大寨以應圍魏救趙之計。這時,張郃發表了不同意見,認為“曹操多謀,外出必為內備,以防不虞。今若攻操營而不拔,瓊等見獲,吾屬皆被擒矣。”
劉備劇照
事實證明了張郃的建議是非常準確的,這一個判斷,足可以看出張郃是不同於其它武將的,他是屬於能文能武一類的,對作戰有著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劉備也是一個比較喜歡琢磨人的人,看到張郃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迅速作出準確的判斷,讓他十分忌憚張郃的軍事能力,估計當時劉備也會像曹操一樣把張郃的名字記在袍底上。
張郃讓劉備飽嘗苦頭張郃投降曹操後,成為了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用曹操的話說“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聞名不如見人,劉備與張郃發生的一場戰鬥,讓劉備親身見識了張郃的厲害。
張郃劇照
漢中之戰發起後,劉備親率大軍攻擊曹軍。219年春,劉備屯兵陽平,張郃屯兵廣石。為了建立宏圖偉業,劉備親自上陣攻擊張郃。劉備將所率萬人分為十隊,渡過沔水偷襲張郃。張郃倉促應戰,衣服都沒有穿戴整齊,率領軍隊頑強抵抗住了劉備發起的車輪戰術。幾輪攻擊下來,劉備無法攻克張郃大營,垂頭喪氣的劉備在撤退時放火燒燬了魏軍防禦工事“鹿角”。
然而,就是劉備放火的這個不意之舉,意外地引出了魏軍的主將夏侯淵。由於夏侯淵盲目地親自去修鹿角,黃忠偷襲得手,斬了夏侯淵。曹操得知夏侯淵被斬,氣得直罵他是“白地將軍”;劉備得知夏侯淵被斬,卻說:“當得渠魁,用此何為耶。”意思就是說不就斬殺個夏侯淵嗎,用得著這麼開心嗎,要殺就殺張郃!
夏侯淵劇照
結語可以看出,張郃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戰將,臨危不亂、判斷準確,有著極強大的控兵能力。而夏侯淵,是曹操家庭中的一員猛將,曾經是虎步關右的名將,他的優點是能親歷親為、身先士卒,缺點也是不分時機和場合,孤身犯險,進而讓大軍處於危險之中。劉備的識人能力是準確的,張郃能力確實強於夏侯淵,這在以後的戰爭中,讓諸葛亮都頭疼不已。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中,老將黃忠打了一場仗,直接奠定了劉備漢中大勝的基礎,這就是定軍山之戰。此戰中,黃忠直接陣斬了漢中曹軍的統帥夏侯淵,使得整個漢中的曹軍軍心不穩,大有全面潰敗的跡象。不過在之後劉備卻說,夏侯淵比不上張郃,斬了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這是為何呢,夏侯淵真的不如張郃嗎?二人究竟相差多少?
漢中之戰
要說黃忠陣斬夏侯淵可真的是為劉備立下了大功,這一戰績直接震驚了整個曹魏,夏侯淵一生征戰戰功頗大,是曹營中極少數有能力獨領一軍的人,他是曹操手下難得的帥才!結果沒想到他卻在漢中意外陣亡,直接導致漢中防線不穩,在當時根本沒有人能夠頂替夏侯淵的位置,最終逼得曹操親自前來,主持漢中大局。
聽說曹操率大軍前來,諸葛亮決定先發制人,命人前去燒燬曹營的糧草,黃忠請願出戰。這時,劉備說出了這麼一番話。
演義原文:玄德曰:“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張郃?若斬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也。”忠奮然曰:“吾願往斬之。”
夏侯淵去世後,暫時由張郃代理一部分軍務,然而張郃畢竟只是夏侯淵手下的一個猛將,劉備為何會如此看重他,說出這麼一段話呢?
其實劉備看重張郃,說出這麼一段話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劉備早就聽說過張郃的名聲
張郃被人稱為河北四庭柱之一,和顏良、文丑、高覽齊名,在河北名聲很大。而劉備在被曹操擊敗後,曾短暫投奔過袁紹。在這裡,他聽說了張郃的名聲,甚至還有可能和張郃有過接觸。正是這一番經歷,使得劉備對張郃高看一等,認為張郃頗有謀略,值得重視!
二、劉備看不上夏侯淵
曹操的用人習慣劉備是知道的,雖然曹操重視人才,但是整個曹魏集團的大權都還是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手中,曹氏宗親才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地位也是最高的。五子良將為何沒有夏侯淵夏侯惇,正是因為這是外姓將領的排名,曹氏宗親完全不參與!由於這層關係,劉備認為夏侯淵只不過是透過裙帶關係,才坐到漢中曹軍統帥的這個位置,沒啥真才實學!
三、激勵手下
劉備這麼誇張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激勵屬下英勇作戰。也正是他的這一番話,成功的激起了黃忠的好勝之心!
不過事實是否真的如劉備所說,張郃比夏侯淵更優秀,而且要勝於夏侯淵十倍?
事實上,一生看人無數的劉備,這次還是看走眼了。夏侯淵並非是一個平庸之輩,相反,他非常優秀,非常厲害!在率軍平叛昌豨時,他屢出計謀,常常出其不意,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史書上對他誇耀極多。
《魏書》:淵為將,赴急疾,常出敵之不意,故軍中為之語曰: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曹操平定馬超叛亂後,馬超經過休整,再次捲土重來,結果在夏侯淵的指揮下,馬超被打的大敗,無所依靠,只能投靠了漢中張魯。夏侯淵征伐雍涼,擊敗韓遂,剿滅為禍多年的宋建,立下大功。之後他又繼續出兵,最終成功地平定了隴右,深得曹操讚賞。曹操出征張魯時,夏侯淵率軍趕來會和,成功擊敗張魯,之後曹操率大軍返回,留夏侯淵統帥張郃、徐晃等守備漢中。
從夏侯淵的履歷來看,劉備說他是一個有勇無謀之人,是大錯特錯的!就夏侯淵的指揮作戰來看,他是一個有勇有謀之人,非常善於用兵,軍事能力極強!雖然他能做到漢中曹軍統帥的位置,和他是夏侯氏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否定他的能力!曹操也不是個傻子,要是夏侯淵真的不行,他就不會讓夏侯淵獨自鎮守一方。
而與之相比的張郃,在戰績和地位上和夏侯淵是比不了的。張郃是夏侯淵的下屬,很多軍事行動都是夏侯淵提前規劃好的,張郃負責實施,兩人站的位置層面都不一樣,思考也是不一樣的。在三國的前中期,其實張郃都算不上是一個頂級名將,只不過是人家手下的猛將,隨時聽從人家指揮的。可以說,在前中期,張郃缺乏獨立領軍的機會,在軍事指揮上是比不上其他頂級名將的。張郃真正成為了頂級名將,還是在三國中後期,其他頂級名將凋零之後。
結語
綜合來看,張郃的實力其實是不足以和夏侯淵相比的,無論是哪一方面,夏侯淵都是要強於張郃。劉備那句張郃勝於夏侯淵十倍明顯是錯誤的說法,很有可能他是故意使用這種誇張的說法,以便於激起屬下們的必勝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