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62846289535

    這首《浪淘沙》共四句,前兩句寫淘金小景,後兩句抒發作者即景生情的感慨。

    早晨,作者來到江邊,舉目一望,四處被迷迷濛濛的霧氣籠罩著。一會兒,太陽出來了,霧氣消散,才看到江邊滿是淘金的女子。“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寫的就是這樣的情景。“洲”,江河中的陸地,這裡指沙灘。“澄[chéng]”,清亮,潔淨。沙灘不斷被江水沖洗,異常潔淨,所以說“澄洲”。霧氣濃重的時候,即使能見人影,也不容易分辨男女。後來,霧散日出,就可以看出那是一群婦女了。“江限(Wēi]”,江岸彎曲處。“伴”,夥伴。因為被生活所迫出來淘金的婦女很多,所以用“女伴”、“滿江限”來點明。

    古代淘金,十分艱苦。淘金者先要去挖礦沙,然後再一點一點地放進木製的淘盒工具裡去淘洗,利用金子比重大的特點,讓水沖刷掉泥沙,留下金沙金屑。這些金子往往只有針尖或糠皮大小。而且也不是經常可以得到的。淘金的婦女們成年累月,遭受著寒風烈日的折磨,千淘萬濾,辛勤勞動,可是她們卻得不到溫飽。這使作者不由得想起那些過著豪華奢侈生活的達官貴人來。“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在封建社會,貴婦人都佩戴金子做的首飾,王侯將相都用金鑄成的印,這些金子是從哪裡來的呢?不都是窮苦人從沙裡水裡一點一滴辛辛苦苦地淘出來的嗎?在這裡作者並沒有發什麼議論,但他透過具體的形象,鮮明的對照,自然的聯絡,把當時社會上這種貧富對立的現象尖銳地揭露出來了。作者不是作為超然的旁觀看來看待這種社會現象的。“盡是”,都是。這兩個字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它流露了作者對於大官僚地主的強烈不滿和對於勞動者的深切同情,這首詞所表現的深刻的思想內容,在唐代作家寫的詞中是少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圓弧底”戰法?它對我們選股有什麼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