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禾
-
2 # 錢志亮工作室
讓孩子認識嫉妒的危害
嫉妒是人性的弱點,會產生諸多不良情緒,傷害同學間的友好感情,影響人際關係,影響身心健康,影響進步,甚至由於攻擊性情緒而造成悲劇。當然,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嫉妒心強”的標籤,讓孩子陷入消極自我暗示的旋渦之中,而是要理性地對待、溫柔地引導。
具體分析孩子嫉妒的起因
家長要明瞭孩子嫉妒的起因,區別對待。對於孩子近乎本能的情緒,我們不要急於批評而是要充分理解。要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對他們的不安、煩惱、痛苦、怨恨要感同身受,以使他們的不良情緒得以宣洩,在此基礎上再尋找解決辦法。例如,有的孩子不能容忍自己的親人特別是父母誇獎別的孩子,那麼家長就要注意自己的表述方式,不要褒這個而貶那個,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地位沒人能夠取代;有的孩子會孤立和敵視老師喜愛的學生,那麼家長就要和孩子進行冷靜和理性的討論,讓孩子想清楚:是繼續嫉妒別人好,還是自已爭取進步好;有的孩子會排斥比自己漂亮或富有的同伴,那麼家長就要想方設法開導孩子:美德重於美貌,成功主要靠自己。
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確定恰當的目標,使孩子透過努力便能實現。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起伏,只要孩子跟自己的過去相比有進步,就要表揚與鼓勵。要讓孩子感到,家庭永遠是安全、溫暖的。
培養孩子開闊的心胸
心胸和視野的開闊猶如登高望遠,一旦立下高遠之志,就不會為一城池的得失而耿耿於懷就能正視別人勝過自己的現實,就能抑制和消除嫉妒心理,使自己更加完善;即使有些東西自己不能擁有,也有容人雅量,能愉快地欣賞別人的擁有。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博大的胸懷,這是抵禦與消除嫉妒的根本,是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質。
-
3 # YoKID育兒寶典
小孩子嫉妒心理形成的原因通常有:無法用容忍的態度面對挫折;父母老師的嚴重偏愛造成;家長和老師的在同學之間的“比較”或者不當的處理同伴衝突造成的;由先天不足或後天表現不及別人造成的自卑引起的。心懷嫉妒的同學,往往不願承認別人的成績和進步,甚至貶低別人,表現出對其怨恨,造謠中傷,挑撥離間等破壞人際關係的行為。不僅妨礙同學間的正常交往,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還會造成自己內心的痛苦,影響心理健康成長。
孩子嫉妒心強,建議父母要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嫉妒心的產生往往是錯誤的認知引起的,通常會認為別人取得了成就便是對自己的否定。糾正孩子的這種認知,要給孩子樹立這樣的觀念:既要學會為別人的進步而高興,又要增強透過發憤圖強超過別人的競爭意識。不要過分強調負面的東西。孩子會透過觀察大人的做法來塑造自己的行為方式,因此當你發覺孩子感到嫉妒的時候,不要嚴加批評指責,更不要冷嘲熱諷。在表示理解他情緒的同時,不要過多強調孩子的立場,更不要指責受到妒嫉的物件,否則不但會進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緒,還會導致孩子養成動輒歸咎於他人的壞習慣。爸爸媽媽的態度對於孩子來說,就是評價自己的標尺。如果爸爸媽媽態度強硬,指責孩子的不是,很容易讓孩子失去信心,變得自卑。
-
4 # 壹父母
不知道題主的孩子有多大,如果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這是一個自我認同的時期,在此期間,他們會喜歡跟周圍人進行比較,自尊心也會明顯增強。當兩個朋友差不多時,自我評價過高和尊重別人的心理衝突不會很明顯,但是當他人有了優於自己的長處之後,這種心理衝突就會明顯尖銳起來,嫉妒心也就自然產生了。
嫉妒心看上去是對自尊心的滿足與安慰,但實際上它滿足的是自己不正確的慾望。如果一個人不能合理競爭、努力進取的話,這種不正當的心理方位會成為成長路上的重大障礙,必須重視這種嫉妒心理帶來的負面影響。
要幫孩子克服嫉妒心理,首先家長要注意不要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不要老說“你看誰誰家的孩子多好,你看看你!”之類的語言,甚至有時候一句無心的話語,也會引起孩子對於自己的自卑心理,從而激發嫉妒心。
其次,家長要幫助孩子發現他自己的長處,建立起自信心,一個高自尊水平的孩子,也會透過承認別人的價值而給與對方尊重和認可,不會輕易產生嫉妒心理。
另外,當孩子產生了嫉妒心理之後,家長要幫助孩子宣洩、釋放這種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比如可以透過和孩子談心、玩耍的方式,讓孩子把這種情緒發洩出來,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也可以教會孩子“換位思考”的方法,比如“如果你是***,你透過努力獲得了一個好成績,可是別人說你的成績都是抄來的,一點也不光彩,你現在的感受會怎麼樣?”孩子學會了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也會把嫉妒的心理減輕不少。
最後,要引導孩子學會“合作”,和別的同學合作,積極投身集體生活,在集體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作用,體會到成就感和滿足感,也會消除嫉妒心理對於孩子心靈的侵擾。
-
5 # 搖籃兔直播互動早教
在孩子的世界,嫉妒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活動,不會給孩子帶來太多壞的影響,更不能說明寶寶天性品質壞。但是,媽媽也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對處於人格建構中的寶Bora講,嫉妒習慣了,就會被吸納為重要的人格成分,對心理發展相當不利。
媽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助寶寶疏導嫉妒心,培養寶寶接納的性格。
1、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如果寶寶心中樹立了”在這個世界上媽媽最愛我“、“無論什麼時候怎麼樣媽媽都愛我”的自信,那麼,寶寶既能與媽媽關係親密,也能面對和媽媽的分離,更能坦然接受媽媽對自己的評價和對別的寶寶的評價。
所以,為了防止寶寶嫉妒,媽媽平時要多關愛寶寶,滿足寶寶的情感依戀,不要當著自己寶寶的面誇獎別的寶寶,即使誇獎,也要先誇誇自己的寶寶。媽媽要經常向寶寶表達愛:”爸爸媽媽愛你,你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最愛你”。當媽媽的愛與爸爸相連線的時候,寶寶的自我價值感就會以自我實現為導向,而不是以討好媽媽、討好別人、向別人證明為導向了。寶寶有了這樣的心理品質,就不會在媽媽誇獎別人的時候做一些“是不是我不好”、“是不是我不優秀”的猜想,從而產生嫉妒心理了。
2、發展內省智慧
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寶寶開始學著比高比低、比好比壞,透過比較他們可以建立起參照體系,在這一體系中確定自己的位置。這種比較是寶寶認識自我的途徑,寶寶瞭解自己所處的位置,會成為他行動的促進力,但也不可避免地會滋生嫉妒心理。
當寶寶有嫉妒心理的時候,媽媽要接納這種心理,寶寶才能接納這種情緒,然後才能反思自己這種做法不妥當,才能建立正確的做法。媽媽幫助寶寶提高了自我認知水平,發展了自省智慧,寶寶就不容易產生非理智的嫉妒情緒了。
媽媽要告訴寶寶,每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見到別人的長處沒必要嫉妒。隨著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寶寶排解嫉妒心理的能力也會增強,他會知道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麼都比別人強,也就能坦然面對他人的優點了。
3、多參加競賽
競賽,是實力的較量。寶寶可以玩的競技遊戲有很多,比如棋牌、棋類、運動專案類、算數類等,寶寶在競賽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成功與失敗交織的矛盾感受,經歷舒服與不舒服的矛盾衝突後,寶寶就能以”勝敗乃兵家常事“、”有輸有贏“等思路來調解心理了。
寶寶心理調節能力有限,很需要媽媽的引導。當寶寶失敗的時候,媽媽可以開到寶寶:“輸了,只說明你這個較差,你還有很多強項啊!”以強項鼓勵寶寶,寶寶不容易滋生自卑心理,就不會嫉妒。當寶寶贏了的時候,有可能看不起輸了的小夥伴,媽媽可以這樣提示寶寶:“寶寶贏了,只說明寶寶努力學習了!這個比較成功!”這樣,會使寶寶既有自信,又不會盲目自信,覺得自己就是個天才,什麼都行。當別人比他行的時候,他就不會虛榮心受挫,就不會滋生嫉妒心理。
-
6 # 侯媽家庭教育
孩子有嫉妒的心理,如果父母不加以引導,會讓孩子養成不良的性格,對於那些嫉妒心強的孩子,父母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引導。
一、不拿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很多家長喜歡拿孩子的短處與別的孩子長處比較,他們認為這樣會促進孩子的進步,其實這樣只會滋生孩子的嫉妒心理。
二、認同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表達嫉妒時,父母先去肯定孩子的情緒,當他的情緒被肯定時,他的憤怒也就消失了。
三、注意嫉妒背後的動機
有些孩子因為嫉妒,會故意搞一些破壞,因為他們想引起關注,所以父母只要給予孩子簡單的批評,這樣幾次下來,他覺得沒有意義,自然就會放棄搞破壞了。
回覆列表
只要有孩子,我們就需要處理嫉妒的問題。
嫉妒的孩子往往會有以下表現:他們不停地想要更多的東西;面對比自己表現地出色的小夥伴,常常報以指責或者不屑;不理會他人的批評;“某某有,我也要有”是他們對父母的要求…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處理這種人與生俱來的嫉妒心態,讓孩子朝向懂得感恩的境界邁進。
首先,擇“需”滿足。父母需要透過學習,然後去判斷孩子的哪個需求是內心真正的渴望,然後及時滿足孩子。這裡的需要依然是愛的需要:嗷嗷待哺時的關照,害怕時的撫慰,焦慮時的鼓勵,自主時的放手等,因為只有需要得以滿足,才有利於發展出信任感,反之,孩子會一直處在一種尋求“需要”的狀態。
其次,設“限”拒絕。從未受過“拒絕”的孩子不會了解,“地球並非圍繞著他們轉”,“他們不能擁有任何想要的東西”,“他人也不是隻為他的需要而存在”的道理。作為父母的需要讓孩子知道,有“目標”和“需要”儘管不是壞事,但是你依然無法想要什麼就能擁有什麼,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不可以”這個東西。
再次,共“情”接納。當孩子面對“不可以”的時候,他會以“憤怒”或“對抗”來回應,父母就成為了孩子口中的“壞媽媽”“壞爸爸”,如果父母和孩子持續“戰鬥”,容易好心辦壞事。所以,我們需要給予孩子及時的共情“媽媽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時,我也會不開心”,“嗯,我也覺得不公平”。
最後,致“謝”引領。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忘了或者不願意表達,作為父母需要及時指正,因為孩子不能把別人給予的東西視作理所當然,但是無需講大道理把“內疚感”強加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