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神秘人

    劉邦如果強行立劉如意為太子,那麼漢朝內部必然陷入血腥一片的權力內訌之中,嚴重甚至會導致國家的分裂!

    要讓劉如意坐穩太子之位,劉邦肯定要大開殺戒,要除掉呂氏為首的呂氏勢力,還要剷除功臣集團,這兩個集團還聯合在一起,劉邦全部剷除的話,勢必會導致他們的反撲,一個不小心,劉邦自己都會沒命呢!由於劉如意的母親戚夫人沒有勢力,劉如意如果要當穩太子,那劉邦就必須殺掉呂后和功臣集團,這是必須要那樣做的,可問題是呂后會白白的等你來殺嗎,肯定不會啦,呂后的兒子劉盈本來是太子,憑什麼要換啊,劉盈也贏得了大家的認可,你劉邦還真不能廢掉啊!功臣集團也不願意你劉邦殺掉他們啊,你劉邦不講仁義,那麼也沒必要跟你劉邦講仁義了,結果就是呂后和功臣集團聯合對抗劉邦,這勢力太龐大了,劉邦也頂不住啊,別說劉如意不能當太子啦,劉邦可能會提前沒命了,一旦漢朝內部內訌,各地的藩王也會加一把火,趁火打劫起兵搶地盤都是可以的,到時就真的亂上加亂,漢朝還能穩定嗎!

    別說用武鬥了,呂后就用了文鬥,劉邦就乖乖妥協了!呂后知道劉邦有意換太子,就請了有名氣的商山四皓出山輔助劉盈,劉邦一看商山四皓都被呂后請了出來,道德制高點在劉盈手中,換太子徹底沒戲了。如果劉邦執意要立劉如意,那就不是文鬥了,將是血雨腥風的武鬥了,你劉邦能頂得住嗎,肯定頂不住啊,也許劉邦提前完蛋呢!所以劉邦悲嘆無能為力,也感覺戚夫人和劉如意會沒有好下場,但是知道了又有什麼用呢,劉邦已經老了,不行了,能做的都做了,只能希望呂后有點良心放過戚夫人母子啦,只是呂后並沒有放過他們,該殺的還是殺了!

  • 2 # 香茗史館

    這個假設幾乎不會出現,因為呂氏家族在朝中勢力極大,正因如此劉邦才想要易儲,因為他不想讓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最終落入呂氏手中;而也正因如此,他最終沒能成功易儲,因為呂氏家族的勢力太過龐大,如果強立劉如意為太子,那麼漢朝立即就會陷入內亂,這極有可能葬送掉他打下的江山。

    其實這個結論很容易就能得出,我們簡單分析一下當時朝中的主要勢力和政治傾向就能明白。

    西漢初年朝中主要的四大勢力

    劉邦建立西漢後,朝中勢力主要分為劉邦嫡系、呂氏嫡系、外來勢力、異性諸侯這四部分。

    劉邦嫡系:也可以稱之為豐沛系,也就是最早隨劉邦起事的那般人馬,主要有蕭何、曹參、樊噲、盧綰、周勃等人。作為最早跟隨劉邦的嫡系,他們在朝中的地位極高,影響力應當是最大的。這般人馬自然是站在劉邦一邊的,不過由於呂雉乃是劉邦正妻,且當年在芒碭山逃難時多受呂雉救濟。因此,在戚夫人和呂雉之間,劉邦嫡系更傾向於呂雉。其中樊噲是呂雉的妹夫,而蕭何則顯然站在了呂雉一邊。

    呂氏嫡系:根據史料記載,劉邦起事之後,呂雉的兄長呂澤也在山東單父發動起義,並在秦末亂世當中一直配合劉邦作戰,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陳豨、靳歙、丁復、傅寬等人。這班人雖然由於呂澤的關係效忠劉邦,但在朝廷當中是相對獨立的。毫無疑問,呂氏嫡系自然是堅定站在呂雉一邊的,這也是劉邦寵信戚夫人後,呂雉能迅速形成自己的勢力與之對抗的底氣所在。

    外來勢力:這主要指的是在秦末戰爭和楚漢爭霸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而投效劉邦的人,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張良、陳平、韓信、彭越等人。這些人對劉邦功業幫助極大,劉邦登基後,很多人都得以封侯。這部分人沒有統一的政治傾向,因而也是呂雉的主要拉攏物件,張良和陳平較為傾向呂雉,而韓信和彭越的被殺是否於此有關,我持疑問態度。

    異姓諸侯:項羽大封天下,分封了十八路諸侯,而在楚漢爭霸時期,有的諸侯被消滅,有的則因倒向劉邦一方而得以保留,主要有燕王臧荼、趙王張而、吳王吳芮、長沙王吳芮等人。不過這些人雖然在地方勢力較大,但在朝中根基較淺,對於易儲之事影響力不大。

    強立劉如意將導致內亂

    從以上分析可知,呂雉和戚夫人之間,呂雉的勢力是佔有絕對優勢的,再加上呂雉有意識的拉攏大臣,使得她的勢力不斷壯大。而劉邦之所以最終放棄易儲,與此不無關係。

    如果劉邦不顧及朝臣的政治傾向,強行易儲,立劉如意為太子。那麼即使劉邦在世,能夠保證劉如意無事,可是在他死後,朝廷必然會陷入內亂。而且必然會以劉如意的失敗而告終,畢竟戚夫人和劉如意主要依靠的就是劉邦的寵愛,而一旦劉邦去世,朝中勢力必然會是一邊倒,呂雉將形成壓倒性的優勢。這一點從漢惠帝劉盈繼位後,朝中大權操之於呂雉之手就可以看出來。

    因此,即使劉邦強行立劉如意為太子,即使劉如意登上皇位,劉邦死後漢室必然陷入內亂,而且劉如意必敗。區別只是這種內亂持續時間長短的問題,一旦陷入長期內亂,漢朝就危險了,畢竟北方還有個虎視眈眈的匈奴。

    我想,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劉邦最終才不得不放棄易儲。

  • 3 # 南朝居士

    這個問題有幾個問題,那就是劉如意能不能坐上太子之位,坐上了太子之位能不能爬上皇位,爬上皇位了能不能坐穩皇位,坐穩皇位有沒有實權。

    所以,從這方面說,你問題問的太遠了。

    當初,如果劉邦強推劉如意做太子,結果是什麼?

    瞭解那段歷史的人,沒人敢樂觀估計,包括劉邦自己,劉邦多牛的人,鬥垮了項羽,剿滅了異姓諸侯王,這樣一個強勢的開國皇帝,沒人敢小瞧,但是最後,他也怕了,是真怕了,只得放棄改立太子。

    如果他敢強推劉如意做太子,那結果就是劉邦提前退休,做他的太上皇,這是樂觀的結果,悲觀的結果就是劉邦不明不白的死了,

    退一步,劉邦以他的強力手腕,強推劉如意為太子,接著劉邦會怎麼做?那就是清洗呂雉這一派的人,他能做到嗎?顯然是不能的,清洗功勳派,他能做到嗎?顯然也是不能的。

    廢了太子之後,廢太子怎麼辦?按照傳統,一般會貶到很遠地方,像劉盈這樣黨羽眾多的廢太子,就只能殺了了,如果不殺,劉如意是爬不上皇位的,

    所以綜合來看,劉如意是沒機會做太子的,即使做了太子,也沒機會做皇帝,更別提能有什麼作為了,

  • 4 # 鋒楓2016

    個人認為,劉如意即使登上皇帝位也沒法朝政大局,天下大勢。

    漢高祖劉邦在臨終前早就將丞相繼位選安排妥當。蕭何,曹叄,陳平,王陵(陳平必須與王陵搭班左右丞相,可見劉邦看人之準),周勃……劉如意上位後還是會以上述人選順序任命丞相輔助朝政。蕭規曹隨,漢朝會繼續執行清新無為,與民休息的政策。漢朝會重新仗量天下田地數量,然後按人口均分給天下臣民耕種。社會財富繼續累積,恢復元氣;對外漢朝會繼續維持與匈奴和親政策,對匈奴的凌辱挑釁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同樣,劉如意也無法憾動呂后在宮中地位。對於這位地位高於自己母親,在群臣中有一定威望的先帝正宮皇后,劉如意只能上尊號皇太后,而自已的母親最多隻是上一個太妃尊號。在以孝治天下的漢朝,劉如意每隔五天就要向皇太后請安,重大的朝政大事與人事變動還要向皇太后彙報請示。

    而呂后肯定會不爽這個非已出的皇帝。隨時找藉口想廢除這個皇帝,然後在劉室宗親中找一個年幼的皇孫做傀儡皇帝,自己好繼續操控朝政。

    總之,劉如意即使做得了漢朝皇帝,雖然他性格很像劉邦,但比較年幼在朝毫無根基,所以這個皇位也做不長久!

  • 5 # 棲鴻看紅樓

    劉邦曾想立劉如意為太子,理由是“類我”。不過到劉邦死的時候,如意才十歲。不到十歲的小屁孩,你說他像五十來歲的老油條,劉邦是太主觀呢,還是太主觀呢?

    從劉邦死後的情況來看,如意在趙國,有耿直的大臣周昌做相國,好幾次拒絕呂后的召見,但是周昌被調走,如意馬上奉詔進京;劉盈知道呂后會對如意不利,同食同宿來保護弟弟,但是有天劉盈早起射獵,劉如意貪睡沒起來,就被呂后毒死了。

    這樣看來,如意缺少政治智慧與政治警惕性。你當然可以說“他還只是個孩子”,但肯定不是“天縱英才”這一類吧?

    劉盈呢,繼位時是十五歲(有的史料說是十六,大概是按中國傳統的虛歲來算的),也是一個小屁孩。而且劉盈雖然善良,性格軟弱,也不是什麼“千古一帝”的好材料。

    你也許會說,他們還小,等他們長大了,難道不會成為大器晚成的明君聖主嗎?

    嘿,就憑這兩個小屁孩,他們能長大?能熬到“大器晚成”的年代?是你太天真,還是我太悲觀了?

    劉盈當皇帝還是劉如意當皇帝,區別不大。區別大的,在於太后是誰。

    劉邦想改立如意為太子,受到大臣們的堅決反對而作罷。大臣們為什麼反對?因為如意不是嫡子。那麼,如果廢掉呂后、改立戚姬為後,不就順理成章了嗎?劉邦為什麼沒考慮過這方案?他又不是不喜歡戚姬。事實上改立如意為太子,絕大部分是出於對戚姬的寵愛,而不是“如意類我”之類的屁話。

    廢后,比改立太子,更加不現實。

    呂后不僅是劉邦的原配,更是他的政治夥伴。從劉邦逃亡時,呂后一邊給他送飯,一邊宣揚“你藏身的地方有天子之氣,我順著雲氣就能找到你”。你別說,那個時候的人就信這個。這為劉邦起義奠定了良好的輿論基礎。

    劉邦起義之後盡打敗仗。呂后帶著劉老頭(劉邦父親)和一雙兒女四處逃亡,被項羽活捉過,差點兒進了油鍋。她可是“擋過槍,負過傷”的功臣。

    後來劉邦外出征戰,呂后鎮守後方,和蕭何張良等人在工作中形成了深厚的默契,建立了牢固的革命友誼。呂后替兒子劉盈穩固太子之位,關鍵的舉措是張良給出的主意;呂后誘殺韓信,是蕭何配合她、把韓信騙到未央宮的。

    呂后不僅是劉邦的妻子,也不僅是劉盈的母親,更是功臣集團中的一員,可以封侯拜相的。只是因為女子不能做官,劉邦才讓她當了皇后。不管從能力來說,還是從功勞來看,呂后與以色事人的戚夫人,根本不是一個等量級。

    劉邦死的時候,外憂內患,國家貧困。劉盈劉如意都是十幾歲的小屁孩,“家天下”的傳統又不允許他把皇位傳給別人。所以,讓劉盈做太子,就等於讓呂后執掌江山;讓劉如意做太子,就預示著把大漢朝交到戚夫人手上。

    劉邦是愛戚夫人,也愛劉如意,但他更愛漢江山。戚夫人沒有能力保全大漢江山,他就只好捨棄戚夫人與劉如意了。

    如果非要立劉如意為太子?是的,歷史上也不是沒有憑一己喜好,選擇了不稱職的接班人的例子。司馬炎不就是因為喜歡孫子,立了白痴兒子司馬衷為繼承人嗎?後果大家都看到了,皇后賈南風引發的一系列政治動盪,真不是鬧著玩的。

    幸虧劉邦夠冷靜,否則的話,中國會失去大漢這個繁榮昌盛的朝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去除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