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鴕鳥娛樂夢

    其實這樣的習慣應該是從小的習慣慢慢積累的,想要孩子可以自己獨立玩遊戲需要從小培養他獨立玩的習慣和很好的安全感,我們很多父母都是想孩子變成你想陪他就陪他,沒空陪就可以自己好好玩,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做的卻恰恰相反,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孩子的感受,在他想自己玩的時候做到不打擾,需要陪伴的時候做到有效陪伴。

  • 2 # 娘娘說

    當然,也許提問者是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獨自、專注玩耍的情況,為何自己家的孩子,陪伴的需求比別人的高。

    那麼有幾種可能。

    首先,這個世界上的確有“高需求寶寶”的存在。媽圈有個笑話,遇到高需求的寶寶,只能採取“西爾斯累死媽親密育兒法”。從小時候一刻不停地要抱,到逐漸長大後分分秒秒要陪,這些孩子彷彿是“長在媽媽身上”的“磨娘精”。

    其次,是否需要反思一下,孩子出生之後,父母陪伴得是否不夠?這個不夠,不光指時間的量,還指陪伴的質量。每次帶孩子去小區玩兒童樂園玩,都能看到孩子在自顧自爬上爬下,父母在一邊站著戳手機。有時候孩子跑過來想跟父母做交流,爸媽連眼都不抬一下,恩啊地應付著回答。最後孩子沒趣地拋開了。又或者,孩子跟你說的那些話,纏著你過的那些家家,你是不是很入戲地和孩子去互動,從他的角度來思考他的邏輯,並給予了很好的迴應。如果沒有,孩子可能依然覺得不是有效交流。因此,先別急著想四歲寶寶讓人陪怎麼辦,也別覺得是有問題,而是沉下心來,去享受他讓你陪伴的每一分每一秒。也許不經意間,TA已經獨立長大了。

    第三,考慮一下孩子的社交生活是否足夠,是不是有小夥伴可以一起玩耍,社交中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難。通常情況下,三歲左右的孩子會開始有社會化的表現和需求,如果發展順利,他會逐漸把一些對父母的依賴和陪伴要求,轉移到社交行為中。比如幼兒園的小朋友,小區裡的小夥伴等等,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受挫,比如遇到霸凌等。如果社會化受挫,孩子過度往往會透過過度依賴父母來填補“空缺”。因此需要排除這方面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萬以下的踏板摩托車有哪些推薦,長途摩旅加上班代步?